•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創造思考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文欲研究創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之教學成效,因此首先在本章第一節探 討創造思考內涵;第二節針對創造思考教學研究探討;第三節則對批判思考的意 涵,以及教學方法、效果進行探討,並進一步說明將創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的 可能性。

第一節 創造思考

現代心理學中的創造力研究開始興盛,其濫觴起於 Guilford 在 1950 年於美國 心理學會年會演講呼籲各界重視創造力研究,並提出創造力是人類某些特質的組 合(Guilford, 1950),這些特質包括:對問題的敏感度、觀念流暢性、觀念新奇性、

思考彈性、綜合能力、分析能力、觀念結構的複雜度,以及評鑑能力等。但對於 後來創造力發展影響最大的莫過於 Guilford(1967)將創造力視為人類認知能力,

並認為創造力是擴散思考(divergent thinking)的一種,由流暢力(fluency)、變通 力(flexibility)、獨創力(originality)、精進力(elaboration)所構成,亦即將創造 力等同於創造思考的能力。

壹、創造思考與擴散思考

從認知觀點,研究學者認為有兩種思考形式與創造性有關,分別是擴散思考

(divergent thinking)與聚歛思考(convergent thinking),其中擴散思考指的是對開 放性問題產生不同反應的能力,其假設是若能產生愈多不同的反應,那麼能得到 不尋常反應的機會就愈大,亦即創意就愈高,因此擴散思考能力是創造思考能力

10

的展現(Guilford, 1956)。是故Guilford(1967)以擴散思考做為測量創造思考的重 要依據,並發展出一套創造思考的評量工具,此乃Guilford根據其智能結構理論所 發展出的「擴散思考測驗」,所謂的智能結構是指人類智力乃由以下三向度所組 成:第一向度是指智力的內容,共計有視覺、聽覺、符號、語義及行為;第二向 度是指智力的產品,包括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和應用;第三向度是指 智力的運作,有認知、記憶、擴散思考、聚斂思考和評價。

根據 Guilford 的研究,擴散思考與第一向度的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 為此五種資訊內容,加上與第二向度的單元、類別、關係、系統、轉換、蘊含等 六種資訊形式交互作用結合之下,可產生 30 種不同的擴散思考能力。而「擴散思 考測驗」中的擴散思考作業則是從智力結構「運作」向度中的「擴散思考」因子 中發展出來的。就擴散思考的內涵來說,這些擴散思考作業分別對應不同智能結 構的特定因子,包含: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Plucker & Renzulli, 1999)。 Guilford 又以因素分析的方式得出四種主要因子,包含: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 與精進力(Plucker & Renzulli, 1999),此四因子遂成為擴散思考的主要特徵,其意 涵為:

(1) 流暢力(fluency):能產生大量點子的能力,包含文字、意念、聯結及表達 的能力。

(2) 變通力(flexibility):產生許多種類點子以及可從不同角度看事物的能力。

(3) 獨創力(originality):產生非一般人所有,其為不尋常構想、點子的能力。

(4) 精進力(elaboration):能想像與描述事物或事件的具體細節,發展或修飾 點子及產生許多細節、描繪點子的能力,使其更趨完美。

Guilford 提出上述論點後,後續眾多研究者便以此為基礎進行創造思考能力的 相關實徵研究,而在往後的創造思考相關研究裡,擴散思考便常常被視為創造思 考的潛能或主要歷程,可用來預測創造思考能力(Runco & Okuda, 1988)。

雖然擴散思考在創造思考歷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擴散思考並非等同創造思

11

考(Clapham, 2001),即便是 Guilford(1968)亦認為創造思考能力除了使用擴散 思考能力以外,仍需要運用其他能力;例如在多重階段的創造歷程裡,會先以擴 散思考進行大量點子的產生,但接著仍得運用聚斂思考進行評價,以從中挑選出 最佳的想法(Basadur, Rraen, & Gree, 1982)。例如:Finke、Ward 與 Smith(1992)

等學者提出 Geneplore「創造性認知模式」,認為創造思考主要包含兩種過程:(1)

「產出想法的過程」以及(2)「探究的過程」。前者可能的認知機制包括對現有記 憶的檢索、連結、綜合、類比遷移等(Holyoak & Thagard, 1995; Mednick, 1962; Smith, 1995; Thompson & Klatzky, 1978)。探究歷程的認知機制則包括概念詮釋、功能推 論、尋找限制等(林緯倫、連韻文、任純慧,2005)。因此只能說擴散思考在創造 歷程當中,被認為是必要條件,但並非是充分條件(Milgram, 1990; Runco, 1990)。

貳、影響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的因素

常做為代表創造思考的四大主要因子,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與精進力雖 然是擴散思考的代表能力,但影響這四個因子運作的元素卻少有學者進行探究,

邱發忠(2005)提出創造力的「多重結構多重處理模式」(MSMP),認為認知系統 中的創造力多重結構應包含長期記憶知識系統(long term memory)、工作記憶系 統(working memory system)、後設認知系統(meta-cognition system)及流暢力、

變通力、獨創力、精進力等傾向性的能力。長期記憶知識系統是指個體從事創造 時,提取過去知識以供創造活動之用的記憶庫,是個體過去經驗學習而來。而工 作記憶系統則是即時從事創造的工作台,意指個體從長期記憶裡提取陳述性知識 及程序性知識,置於工作記憶系統進行處理,並針對問題予以建構。後設認知系 統則是在整個創造活動裡,都在從事監控及控制的運作,而且後設認知系統本身 有一個「主觀的標準」會影響到創造的活動,如果個體主觀標準過高,則可能抑 制創造力表現。也就是當個體欲產出的點子無法符合主觀的有用性標準,而後設

12

認知監控到此狀況,則受試者可能選擇不呈現自己認為普通的點子,因此,創造 力的生產量會受到個體主觀標準的影響。而個體所持的內在主觀標準會影響獨創 力、精進力的表現,在 MSMP 創造模式之上半部(如圖 2-1),顯示後設認知系統 會影響獨創力和精進力,而長期記憶知識系統及工作記憶系統會影響流暢力、變 通力及獨創力等指標(邱發忠,2005)。

是故獨創力跟精進力涉及個體的主觀標準,因此研究者大膽假設,個體「主 觀」標準的適切與否,將會影響個體創造思考中獨創力與精進力的表現,而如何 形塑、建立個體的「主觀標準」或許可從聚歛思考的相關教學訓練著手。

圖 2-1 多重結構多重處理模式(MSMP)之上半部

資料來源:邱發忠(2005)。創造力認知運作機制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頁 87),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從上述文獻可知擴散思考即使對創造思考有重要影響,但創造思考非等同於 擴散思考,更精確的來說創造思考除了含有擴散思考外,關於點子的評價應當還 需要搭配其他思考元素運作,例如:聚斂思考,而非僅僅擴散思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