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討論與結論

第一節 綜合討論

本節將針對第四章之研究結果做進一步的說明與討論,第一部份為「創造與 批判思考融入教學」對國中生批判與創造思考能力效果之影響;第二部份為「創 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創造思考分項能力效果之影響。

前兩節研究假設考驗之結果整理如表 5-1。

表 5- 1

研究假設檢驗結果

假設 依變項 共變數分析

事後比較 是否支持

F p 假設 假設一a

1-1 批判思考 10.49 < .001 實驗組 1>實驗組 2,控制組 支持 1-2 創造思考

(T 分數) 60.26 < .001 實驗組 1>實驗組 2>控制組 支持 假設二b

2-1 語文流暢 3.04 > .05 各組無顯著差異 支持 語文變通 2.67 > .05 各組無顯著差異 支持 語文獨創c 116.91 < .001

受試者前測分數>10.69 時,

實驗組 1>實驗組 2 部分支持 2-2 圖形流暢 1.97 > .05 各組無顯著差異 支持

圖形變通 0.67 > .05 各組無顯著差異 支持

64

Hannel & Hannel, 1998; Johnson, 2001)。至於「創造思考融入教學」及「一般教學」

彼此之間在批判思考能力的效果則沒有差異,這與林幸台、陳明終和黃美玉(1985)

的研究相符合,該研究指出創造思考的教學訓練無法增加國小學生的高層次認知 能力。

而「創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與「創造思考融入教學」較「一般教學」更 能提升國中生的創造思考能力,此一結果若單就創造思考融入教學而言,許多研 究皆對創造思考相關訓練持正面態度(施乃華,2002;彭瓊慧,2002),因此實驗 組 1 與實驗組 2 在創造思考能力上皆比控制組顯著提升便不足為奇。

65

良好的思考歷程是需要創造思考滋生點子、方法,批判思考則加以評鑑、分 析,靈活運用此二種思考能力,才是良好的思考歷程。批判思考其實也需要某種 形式的創造思考,批判思考雖是一種評估過程,但亦需要運用創造思考以其新的 組合方式來評估某些意念,做價值判斷(陳膺宇,1994),而後設認知系統本身 有一個「主觀的標準」會影響到創造的活動,個體所持的內在主觀標準會影響獨 創力、精進力的表現(邱發忠,2005),而這樣的主觀標準便是一種評估過程,透 過批判思考的訓練,在本實驗中希望能提升獨創力及精進力。

但最後統計跑出的結果僅部份支持獨創力,而精進力未有效果,其結果如下:

「創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與「創造思考融入教學」兩種不同教學方法,對國 中生語文創造思考能力之流暢力、變通力之提升效果沒有差異,但對獨創力之提 升效果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語文測驗」分項-獨創力前測高於 10.69 分時,前者 優於後者;「創造與批判思考融入教學」與「創造思考融入教學」兩種不同教學方 法,對國中生圖形創造思考能力之流暢力、變通力、精進力之提升效果沒有差異,

但對獨創力之提升效果在「新編創造思考測驗-語文測驗」分項-獨創力前測高於 6.95 分時,前者優於後者。

獨創力雖然僅部分支持,但在語文測驗部份達顯著的人數近 5 成,圖形測驗 部份更高達 7 成 5 的人數,可令人費解的是獨創力在圖形測驗部份有高達 7 成 5 的人數達顯著效果,而圖形測驗部份的精進力卻沒效果,或許是在整個實驗的課 程教材中,多以文字及語文進行,少有圖像化的教學引導思考有關。

由上可知,或許批判思考在特定條件下,對於創造思考能力中的語文及圖形 獨創力是有所增益的。那麼這樣的結果,對上述潘裕豐(1992)的研究該如何解 釋?或許是研究對象的不同而產生效果上的差異。該研究的實驗對象為國小學 生,葉玉珠(2002)及 Swanson(1993)強調智能與批判思考能力有關,隨著年齡 的成長,智能隨之提升,以致於在國中階段實施批判思考教學更為有效,而因為 批判思考能力的提升因而帶動創造思考能力中的獨創力跟著上升,導致整體創造

66

思考能力也有所進展。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鄭英耀,葉玉珠(2000)對大學生進行 融入學科取向的批判思考教學卻未能達其顯著效果那麼。因此年齡與智能是否也 是造成本實驗研究各項假設成立的原因?這值得後續研究。

最後探究本實驗研究各項假設幾乎都成立的原因,經研究者仔細思量或許跟 以下幾點有關:

(一) 課 程 設 計 採 用 Swartz 與 Parks ( 1994 ) 所 提 出 的 概 念 融 入 取 向

(conceptual-infusion approach);教學過程完全隱瞞各技巧的名稱及過程,

將相關技法融入已設計好的課程中,同步亦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這符應 因思考技巧能融入現存課程及日常教學中,學生對技巧的掌握成效最高

(Berman, 2001; Resnick, 2001)。

(二) 課程主題引發學生高度學習動機,提升學生樂於參與討論及各項活動。

(三) 進行本實驗之教師與實驗對象關係良好,致使實驗對象能暢所欲言;同時 班級經營能力佳,能順利進行實驗欲進行之各式活動及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