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加減文字題的類型與解題歷程

近年來數學教育強調學生帶得走的能力,其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更是未 來關鍵的指標,因此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總目標中明確列出「學習應用問題的 解題方法」(教育部,2003)。許多國內研究針對文字題解題都以此為主題(古 明峰,1997;徐文鈺,1992;林淑玲,1999;楊淑芬,2001;鄭人豪,2005),

而加減文字題是解題歷程研究的重心,因題目型式單純並容易釐清題目間的差 異,另外,題目多樣化易發現解題策略和錯誤類型的變化。而韓淑儀(2004)的 研究更發現文字題題型是影響學生列式正確率的重要因素,數字的大小反而影 響不大。因此本節依二部分探討加減文字題的類型和解題歷程,分述如下:

一、加減文字題類型

加減文字題有許多不同的分類方法,有依情境、運算、語意結構等方式來 分類,加減文字題基本結構包含兩個數量,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描述,引鄭人 豪(2005)整理各家學者將加減文字題類型,主要依問題句型結構和語意關係 結構兩種類說明之。

(一)依問題句型結構為分類

以 Lewis 與 Mayer(1987)將問題句型依功能分三部分,以文字題為例「題 目:哥哥有 10 元,給了妹妹 3 元,請問哥哥現在有幾元?」

1.指定句(assignment):係指人事物和數量間的關係,如:「哥哥有 10 元」,直接說明哥哥與金額的關係。

2.關係句(relation):係指問題中表達兩個變項的數量間對應、互動或比 較關係,如:「給了妹妹 3 元」,說明哥哥和妹妹錢之間互動的關係。

3.問題句(question):係指問題中需要解題的目標,如:「請問哥哥現在 有幾元?」,提出解題目標或求未知數的數值。

13

相關研究指出,在文字題中關係句是解題的關鍵,因為它說明問題中兩個 變項的關係,因此學生若瞭解問題句型的結構,將有助於選擇正確的運算策略。

(Lewis & Mayer,1987;Marshall,1995)。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指導受詴學生瞭解 加減文字題問題句型來設計課程。

(二)依語意關係結構為分類

Riley(1983)和 Willis 與 Fuson(1988)依據語意關係結構將加減文字題分 成「改變」、「合併」與「比較」三類,每個類別再依「未知數的性質」(the role of unknown set)和「語意關係」(semantic relation)細分十四種類型,如表 2-1:

1.改變(change)類型問題:指一個數量經過增減後,形成另一個數量的 問題,針對數量的增減行為作動態的描述,包括增加、減少兩種,再細 分為「結果量未知」、「改變量未知」、「起始量未知」三類。

2.合併(combine)類型問題:探討一個大集合和兩個互補子集合之間的關 係,針對問題中兩個數量作靜態描述。分為兩種類型「總數未知」即先 給兩個子集合的個數,再求總數;「子集合未知」即先給一個總數和一個 子集合個數,求另一個子集合的個數。

3.比較(compare)類型問題:比較兩個數量大小或多寡的問題,針對問題 中兩個數量作靜態的描述,包括比多、比少兩種類型,再細分為「差異 量未知」、「被比較量未知」、「參照量未知」三類。

表 2-1

加減文字題的類型和舉例

類型 未知數性質 舉 例

改 變

結果量未知-

增加

小明有5顆糖,小華又給小明 3 顆,問小明現在有幾顆糖?

結果量未知-

減少

小明有8顆糖,小明給小華 3 顆糖後,問小明現在有幾顆糖?

(續下頁)

14

1999;黃湘婷,2007;蔣治邦、鍾思嘉,1991),黃湘婷(2007)依 Fuson 的四種 加減法分類研究中,發現解題正確率由高到低為合併、改變、等化、比較類,

其中「合併類型-總數未知」、「改變類型-結果量未知(增加)」是相對難度最 低的,而「比較類型-參照量未知(比少)」最難。

15

Riley(1983)研究中發現,未知數所在的位置在越前陎難度越高;「改變類 型-起始量未知」題目較難,在「合併類型-子集合未知」題目較難,在「比 較類型-參照量未知」題目最難與翁嘉英(1987)的研究結論相同,探究原因,

問題的語意情境與未知數的性質和問題難度有密切的關係(古明峰,1999;翁 嘉英,1987;黃湘婷,2007)。

二、加減文字題的解題歷程

學生陎對數學文字題通常要涉及比一般計算題更為複雜的歷程,因為數學文 字題是以語文型態敘述數學問題,學生解題需先瞭解題意後,將「語文理解」轉 換成「數學形式」,再依照題意來列式進而計算,而轉換的過程也尌是學生最感 困難部分(Lewis & Mayer,1987)。因此,透過瞭解學生的解題歷程有助於知道學 生的解題困難,進而提升解題能力。

Cummins(1991)年與Hegarty, Mayer, Green(1992)研究指出學生在數學文字 題理解解題歷程,指出成功解題加減文字題途徑和策略有二,其說明如下:

(一)直接轉譯策略

從問題文字敘述中尋找解題線索,即從關鍵字和問題中所涉的數字對應到解 題程序,並未對問題的情境加以建構,學生陎對問題時較依賴從表陎的關鍵字了 解題意,習慣將問題中的「減少、剩下」等關鍵字詞與「減法」作聯結,而將「增 加、總共」等關鍵字詞與「加法」作聯結,若關鍵字與題意所要求的運算一致時,

可獲得高正確率,反之,當關鍵字與題意所要求不一致時,關鍵字反而會干擾受 詴者的解題表現。

(二) 問題模式策略

解題者將問題情境所描述的轉譯建構成問題情境所陳述的心理模式(mental model),以作為解題計畫。學生在解題時擁有表徵問題關係的語意基模,並將解 題有關的一連串過程與此架構相連結,具有部分-全部的概念,瞭解數字間相互

16

關係,包括加減法交換、結合和互補關係的理解(古明峰,1999)。

根據以上兩種策略的解題歷程,解題者閱讀題目內容,選擇解題策略、擬定 解題計畫,將此歷程分三階段說明:第一階段:本文基礎的建構(construction of the text base)解題者閱讀題目後,轉譯文中陳述為內在命題表徵並整合問題中其 他資料,以建構自己的語意網路表徵。第二階段:特殊數學表徵的建構

(construction of a mathematics specific-representation)解題者以解題目標導向,理 解文中陳述並建構數學表徵,此階段解題者將因採用直接轉譯策略和問題模式策 略而有所差異,1.直接轉譯策略:解題者取決文中現有的陳述包括關鍵事實,除 了數字和關鍵字其他予以刪除,在解題者內在表徵中題目所包含的表徵較原題 少。2. 問題模式策略:解題者取決目前問題的陳述是否提及另一個客體,解題 者重新建構或更新目前所理解的問題模式。第三階段:解題計畫的建構

(construction of solution plan) 解題者根據問題中相關資料,準備好解題所需的解 題計畫。其分兩種解題計畫方式,1.以直接轉譯解題者,根據關鍵字解題,例如 題目中出現「少於」,則可能和減法相連結,將可能出現錯誤的解題計畫,解題 者卻不易察覺。2.以問題模式解題者,先建構新的問題模式選擇適合的程序和可 用資料,發展解題計畫並執行,並在解題過程中可持續監控,以利期間發生錯誤 時能立刻察覺並修改。

綜合上述,成功解題並不能只使用單ㄧ策略與途徑,本研究指導學生解題 需要先本文建構、數學符號表徵建構最後進行解題計畫,透過完整的思考歷程 才能運用正確的解題策略進行解題與監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