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有五節,分別為第一節闡述動態生活生態模式之身體活動意涵;第二節探討 鄰里環境與身體活動;第三節探討運動健康信念與身體活動;第四節探討身體活動與健 康狀態之關係;第五節回顧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之文獻。

第一節

動態生活生態模式之身體活動

本節分成五部分,第一部份說明動態生活生態模式;第二部分說明身體活動之定義 與盛行率;第三部分探討維持身體活動之重要性;第四部分闡述身體活動之測量方法;

第五部分介紹身體活動流行病學方法。

一、動態生活生態模式

在公共衛生領域中,以個人為基礎,強調以健康行為的修正來促進健康,社會生態 模式 (social-ecological model) 最常用來瞭解健康行為決定因素之理論基礎 (Koohsari et al., 2015),社會生態模式來強調個人、環境與健康之間的關係,涵蓋影響健康行為之推 力與阻力的層面 (Lee, 2016),如飲食、抽菸、身體活動等健康行為。

社會生態模式中提到增加與減少身體活動的影響因素,其一為個人內在因素,包含 性別、年齡、社經狀況、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自我效能與生活型態等;其二為社會因 素,包含社會關係、社會支持,身邊親友是否支持從事身體活動,提供資訊、工具與成 為重要的運動動機,如前往健走俱樂部、在鄰里環境中走路去見朋友等 (Chaudhury, Campo, Michael, & Mahmood, 2015);其三會受到環境的潛在推力與阻礙,建構之環境將 會影響人類活動,包含家庭、學校、工作場所、公園與遊憩空間、綠地等,除了個人因 素外,可修改環境因素也對人口健康造成長期的影響 (Koohsari, Badland, et al., 2013)。

社會生態模式將重點聚焦於動態生活與創造動態生活社區,形成「動態生活生態模 式」之理論架構 (An ecological model of active living) (圖 2-1),強調維持動態生活型態的 重要性,以維持動態交通 (active transportation) 與動態休閒 (active recreation) 為主之身

體活動,動態生活型態受到個人內在因素與自覺環境之影響;同時也會受到外在環境因 素,周邊環境特性與設施設置之可近性,以及政策制訂與執行成果所影響,無論是自然、

社會文化與資訊環境皆扮演重要的角色 (Sallis et al., 2006),而影響動態生活之各因素分 別如下:

(一) 個人層面:人口背景特性、生物特性、心理層面與家庭狀況

(二) 自覺環境層面:自覺鄰里環境可行走性之概念,包含安全性、吸引力、可 近性、便利性、舒適度等

(三) 行為環境層面:以行為設施之可近性為主,包含客觀環境、遊憩環境、家 庭環境、職場環境、學校環境、交通資訊等特性

(四) 政策環境層面:交通法規、學校政策、體育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地區法 規、交通政策、公共遊憩投資、公園法規等

2-1. 動態生活生態模式。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翻譯與繪製,根據

Sallis et al.

(2006).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creating active living communities. Annual Review Public Health, 27, 297-322.

政策環境

行為環境開放空間可近性

行為:動態生活 動態休閒、動態交通

自覺環境 鄰里可行走性

個人 心理

依此,本研究利用動態生活生態模式發展研究架構,以動態生活型態為主軸,強 調維持動態休閒、動態交通之身體活動,受到個人心理之運動健康信念、自覺環境之 鄰里環境可行走性、行為環境之運動空間可近性、以及政策環境所影響。

過去應用社會生態模式之研究結果發現,身體活動與在環境特性之交通、行人感 知安全性、商業設施、遊憩設施的可近性有正向相關;個人特性之生理健康、年齡、

社經狀況、職業、以及對走路的態度有關,而動態生活生態模式是主要的理論架構,

用於探討環境、心理與身體活動,強調個人、社會、環境的因素影響身體活動與久坐 行為 (Cerin et al., 2016; Koohsari et al., 2013),透過動態生活生態模式的理論架構,有 助於對個人之健康行為造成改變,身體活動與運動的結果將提供健康效益,進而預防 慢性疾病的威脅,更重要的可以提高生活品質與全面性的健康 (Durstine, Gordon, Wang, & Luo, 2013)。

二、身體活動之定義與盛行率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將身體活動定義為任何由骨骼肌消耗能量所產生的動作,而 缺乏身體活動視為造成死亡的第四位危險因子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6)。依照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身體活動主要分成四個層面:休閒、工作、交通與家庭,其中又 以休閒與交通的身體活動與健康特別有關係,而休閒時間 (leisure time) 身體活動主要 解釋為個人在休閒時間從事的身體活動、交通型態 (transport-related) 身體活動是完成其 他活動所進行的身體活動,如移動至其他地方、騎腳踏車到超市等 (Koohsari et al., 2013)。

依照身體活動的強度可分為坐式 (sedentary)、輕度 (light)、中度 (moderate) 與高度 (vigorous),一般而言,坐式行為包含少於 1.5 代謝當量 (metabolic equivalent, METs) 之 身體活動量,如坐著、躺著等 (不含睡眠時間);輕度身體活動則介於 1.5 - 3 METs,包 含燙衣服、淋浴、玩桌遊、聊天等;中度身體活動則介於 3 - 5.9 METs,包含走路、早 操、太極拳、吹奏樂器等;高度身體活動量則大於6 METs,包含跑步、登山、游泳、滑 雪等 (Hill, Gardiner, Cavalheri, Jenkins, & Healy, 2015)。

國際身體活動之盛行率調查中,在校正人口發展指標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之 平均餘命 (life expectancy)、知識水準與國民生產毛額 (GDP) 後,發現全世界的身體不 活動盛行率高達17.4%,介於 2.6%至 62.3%間,最少的是科摩羅最多的是茅利塔尼亞,

而人口發展指標較高的地區其身體活動盛行率越高 (Dumith et al., 2011)。

根據國內於 2013 年運動城市調查結果顯示,每週至少從事三次以上會喘與流汗之 規律運動人口比例達33.0%,其中以臺北市、嘉義市、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之運動 比例為偏高;每日身體活動總量平均為81.66 分鐘,其中以台東縣、南投縣、嘉義縣、

屏東縣與金門縣偏高;在身體活動類型的頻率中,平均以每日身體活動分鐘數,依序為 工作、休閒運動與交通,但以中等強度以上之身體活動時間比例與身體活動量,則皆依 序為休閒運動、交通與工作;坐式生活平均為5.6 小時,又以新竹市及嘉義市為多,屏 東縣則最少。另一方面,在運動動機之目的以健康為主,其次為身材與興趣;相對而言,

運動阻礙以沒有時間、工作太累、懶的運動、健康狀況為主要之運動阻礙,較常從事的 運動類型依序為戶外休閒運動、球類運動與舞蹈 (台北市立大學,2014)。

三、維持身體活動之重要性

身體活動直接影響人口健康,從事身體活動者比久坐行為者有較低的死亡率,而身 體活動量與心血管疾病、癌症、關節炎與肥胖的發生率有關 (Marquet & Miralles-Guasch, 2015)。不動態的生活型態會影響非傳染型疾病的盛行率與死亡率,並造成長期的經濟負 擔 (Hunter, Boeri, Tully, Donnelly, & Kee, 2015)。過量的坐式行為由於肌肉的收縮舒張時 間減少且消耗能力過低,會造成體重增加、憂鬱症狀、慢性病之生物標記 (三酸甘油酯、

高密度膽固醇與胰島素)、骨骼肌肉症狀、慢性腎臟疾病與生活品質下降,其相對於中高 度身體活動,多兩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之死亡風險,建議每三十分鐘的坐 式行為需要站起來一次活動 (Hill et al., 2015)。

身體活動是維持心血管健康與預防慢性病之必需要素,隨著全球性交通模式改變、

都市化增加,由於工作型態改變為久坐行為,自然而然使身體活動減少 (Berli, Loretini, Radtke, Hornung, & Scholz, 2014),其中不活動行為包含久坐行為與睡眠,即低於 1.5 代

謝當量之活動,如看電視、玩電腦等;輕度身體活動指的是除了睡眠時間外,花在坐式 或倚靠的時間,若增加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Rao, Orpana, & Krewski, 2016),同時也是心 血管代謝性疾病之危險因子 (Jones, Wen, Herring, & Evenson, 2016),每日投入身體活動 者與僅在週末從事身體活動者其健康效益就不盡然相同 (Jones et al., 2016),身體活動若 減少,可能會產生慢性病的症狀,如憂鬱、認知缺損等 (Chaudhury et al., 2015)。

在公共衛生領域研究中,建議減少久坐行為與輕度身體活動,增加中高度身體活動 量 (moderate-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MVPA),藉以促進健康與預防慢性病 (Haskell et al., 2007),每日至少 30 分鐘或醒著 16 個小時中有 5%的時間從事中高度身體活動 (MVPA),且至少一週 150 分鐘,來預防慢性病與肥胖,平均而言,46 - 50%成人在醒著 時間會從事低能量消耗的行為 (Hill et al., 2015; Hunter et al., 2015; Rao et al., 2016)。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建議身體活動需要一週超過 150 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或 75 分鐘之中高度的身體活動 (MVPA),即便是輕度運動也是重要存活的指標 (Ribeiro, Mitchell, Carvalho, & de Pina, 2013),慢性病患則建議一週多數天要維持 30 分鐘中度身 體活動 (Dontje et al., 2016)。美國疾病管制局 (CDC) 與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建議 成人需要每天參與 30 分鐘以上的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包含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高等 強度的有氧運動與肌肉伸展活動 (Nelson et al., 2007)。我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016) 則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每週至少規律運動三次、每次達 20 分鐘,且運動時心 律達到最大心跳率之60%。規律運動可帶來許多健康效益以及更好的生活品質,其中走 路是簡單且受歡迎的身體活動,尤其在高齡者上 (Lee, 2016)。身體活動、體適能、社會 參 與 、 社 會 網 絡 (social network) 、 政 治 經 濟 結 構 此 動 態 過 程 會 對 健 康 造 成 影 響 (Mahmood et al., 2012)。

四、身體活動之測量方法

測量身體活動的資料收集方法很多元,由簡單的二分法 (動態 vs 非動態),到自我 填寫問卷之回憶過去身體活動的頻率、時間;而這類的資料通常缺乏準確性,而逐漸開 始轉變為儀器工具 (accelerometer) 的測量來獲得資料,而測量之數據可將身體活動形式

依照研究目的分成不同組別的身體活動量,或依照個人的喜好設置活動量目標,而主觀 的測量工具相對於低成本所以可廣泛用在流行病學與臨床上,客觀的測量工具需用到載 具、應用程式、計步器、運動手環等其他非侵入性運動生理測量儀器,相較而言結果較 精確,但成本較高、需要資訊科技專家來處理資訊 (Durstine et al., 2013; K. Hill et al., 2015;

Jones et al., 2016)。

世界健康研究 (world health survey) 常使用由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展之國際身體活動 量表作為資料收集的工具,此工具不分國籍皆呈現良好的信效度,不論是未開發國家、

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皆能呈現身體活動之盛行率 (Atkinson et al., 2016; Craig et al.,

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皆能呈現身體活動之盛行率 (Atkinson et al., 2016; Craig et 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