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六、小結

身體不活動造成全世界死亡之第四危險因子,身體活動的低盛行率是目前全世界共 同面臨的問題,因此本研究欲透過動態生活生態模式之理論架構,以身體活動為主軸,

探討個人心理、自覺環境、行為環境與政策環境因素對於身體活動之影響,並以身體活 動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來分析動態生活型態對健康狀態之影響,藉以提升身體活動量、維 持動態生活為首要目標,藉此給予個人、組織機構、政策與環境建議,進而促進整體人 口健康。

第二節

鄰里環境與身體活動

本節探討鄰里環境特性對於身體活動之影響,而根據動態生活生態模式之理論基礎,

在環境層面強調自覺的鄰里環境、實際環境設置與政策環境所組成之社區環境,因此,

分成三部分來討論,第一部份說明鄰里特性對於身體活動之影響與其相關研究;第二部 分闡述公共開放空間特性與其相關研究;第三部分為政策環境之討論。

一、鄰里環境之特性

健康城市的發展強調動態生活 (active living) 的重要性,即在每日常規生活中促進 身體活動,在促進動態生活之健康行動綱領中,整合架構內容包含改善視覺外觀、促進 社會凝聚力、促進可行走性 (walkability) 與可騎單車性 (cyclability)、減少健康不平等,

另外,透過發展支持性環境來改變物理設施與交通系統來促進走路行為與單車行為 (Farrington, Faskunger, & Mackiewicz, 2015)。

(一)鄰里環境之可行走性 (walkability)

鄰里環境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是居民主日常生活的主要範圍是影響個人參 與身體活動與他人互動之重要基礎因素,而生活環境 (living environment) 的特性會影 響人類的健康,包含健康行為、慢性病、心理健康與死亡原因 (Chaudhury et al., 2015),

鄰里環境扮演促進健康與永續發展之角色,可透過鄰里環境來促進健康生活 (healthy life) 與完成健康城市規劃與設計之目的 (Green, Jackisch, & Zamaro, 2015)。

鄰里環境之早期研究曾經用3D 來進行可行走性的測量,包含人口密度 (population density)、行人友善設計 (pedestrian-friendly design) 以及目的地的多樣性 (diversity of destinations) (Zick et al., 2009)。而最近的研究中,常將鄰里環境特性分成社會與物理環 境進行討論。

鄰里環境之物理特性是個人最常花時間的地方,如住宅、鄰居、社區、人行道、公 園等其他都市規劃,並且考量交通密度與速度、公共運動設施距離與設置 (Gao, Fu, Li,

& Jia, 2015),主觀感知之鄰里環境品質與客觀鄰里建築的缺點皆會影響住民的健康,而 鄰里環境需要維持便於行走、可近性高的優良設施,低的交通量、適當公共交通工具、

受喜愛的景色等特性,可促進居民致力於動態的身體與社會活動 (Chaudhury et al., 2015)。

評估的項目以鄰近環境的可行走性 (walkability) 為主,其中包含居住密度 (residential density)、街道連結性 (street connectivity)、土地使用情形 (住宅、商業、機構、辦公室、

商店、公園、運動遊憩設施等) 之可近性 (距離與密度) (land uses mix)、交通擁擠度 (traffic) 與景觀美學 (aesthesis) 等 (Carlson et al., 2016; Kolbe-Alexander, Pacheco, Tomaz, Karpul, & Lambert, 2015; Lovasi et al., 2012; Sundquist et al., 2011)。

另一方面,鄰里環境的社會特性強調人際間關係 (社會支持與社會網路)、社會不平 等 (社經地位、收入差異與種族歧視) 以及社區特性 (社區資本、社會凝聚力與鄰里特 色)、犯罪率或安全性等特性 (Gao et al., 2015; Hoehner et al., 2011),鄰里環境之社會經 濟狀況間差異會對居民健康造成影響 (Chaudhury et al., 2015);社會參與程度也受到可 近性的影響,可近性越高,可增進鄰居之間彼此認識程度、政策參與程度、社區資本、

與他人的信賴感,進而正向影響健康、降低憂鬱與促進走路活動;社會參與則能夠提升 遊憩、身體與文化活動相關活動 (Gao et al., 2015)。

(二)可行走性影響走路與身體活動之相關研究

身體活動的形式受到不同特性的鄰里環境所影響,不論是在都市地區或近郊區域,

主要交通方式對身體活動造成差異,鄰里環境特性也影響自我選擇的交通方式,居住在

可行走性高、具有走路、腳踏車與公共交通工具支持性的人,會有較頻繁、較長時間的 身體活動型態,反之居住在主要交通方式是開車的環境中,其身體活動與走路行為就會 偏低 (Badland et al., 2012)。走路是最重要的身體活動方式之一,對於人體關節不造成負 擔,而以交通為目的的走路方式也是中度身體活動量的主要來源,並可解決健康與環境 問題,因此鄰里環境的可行走性需要被考慮到都市規劃中,進而提供便利、安全、適當 活動的環境 (Marquet & Miralles-Guasch, 2015)。

建構健康支持性與高可行走性之鄰里環境,受到心理層面之影響很大,當行人增加 感受到環境的正向支持與減少環境的負向支持,則會增加其走路行為 (Lovasi et al., 2012),自我感知的鄰里環境品質與可行走性將會影響身體活動 (Chaudhury et al., 2015),

倘若居住在幽美、舒適且適合動態活動的環境中,會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 (Mahmood et al., 2012)。

建構身體活動友善環境與促進身體活動具有高度相關,鄰里環境的特性會影響身體 活動 (Gao et al., 2015),而鄰里環境之社會與物理特性與身體活動與有關 (Ribeiro, Pires, Carvalho, & Pina, 2015)。以客觀資料評估鄰里環境之可行走性與主觀高齡者自我填寫的 身體活動量高度相關,居住在較高可行走性環境與高收入地區中,其身體活動量也會越 高,尤其在戶外之有氧活動,如休閒走路、休閒腳踏車與慢跑,都市規劃與身體活動形 式與目的有關 (King et al., 2011)。

在物理環境特性上,身體活動與公園、運動設施或其他遊憩設施的距離、土地使用 種類、景觀美學等皆有影響,其中在鄰里環境中犯罪率會造成對從事身體活動的障礙,

住在犯罪率較高環境之住民,會感受不安全,且避免進行戶外活動或身體活動,其他像 是居住的人口密度、與其他設施的距離 (如商店、圖書館、教堂、博物館、公車站、捷 運站、海邊河邊等) 等 (Ribeiro et al., 2015)。近距離的鄰里環境是重要支持動態生活型 態的要素,可提升身體活動量,尤其是基本的日常活動,如走路到附近的雜貨店、銀行、

商店、公車站等 (Chaudhury et al., 2015)。走路行為與近距離的公園或零售店、人行道品 質、土地使用、鄰里美學、安全有正向相關;反之需要考量感知鄰里環境限制,如交通 擁擠、不安全等 (Lee, 2016)。居住於高密度綠地指數,其身體活動量越高且久坐行為越

低,並有較低自覺壓力 (Brown et al., 2016)。影響走路行為的要素,包含公園、公共設 施與商業廣場之距離、人行道情況、人口密度、土地使用與鄰里美學,評估物理環境中 之社會互動設施的數量與綠地面積與行走行為之間關係,商業設施、大型街道與走路行 為有關 (Nagel, Carlson, Bosworth, & Michael, 2008)。參考鄰里環境特性影響身體活動之 相關研究,將鄰里環境之物理特性整理成表 2-1,物理環境特性主要包含居住密度、街

Gilderbloom, Riggs, & Meares (2015)

Kolbe-Alexander, et al. (2015) ● ● ●

Ribeiro, Pires, Carvalho, & Pina (2015) ● ● ● ● ●

Carlson et al. (2016) ● ● ● ●

Lee (2016) ● ● ●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評估身體活動會考量鄰里環境之社會特性,如社經因素 (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與犯罪率等 (Ribeiro et al., 2013),在高可行走性的環境中,走路通勤、走路休閒活動、

身體活動參與度也較高,鄰里環境社經狀況也會正向影響可行走性 (Sundquist et al., 2011)。然而,過去研究較少對於環境特性中的人際因素 (interpersonal) 與社會生態模式 (social ecological) 對於身體活動之影響進行調查 (Gao et al., 2015)。參考鄰里環境影響

Gilderbloom, Riggs, & Meares (2015) ●

Kolbe-Alexander, et al. (2015) ●

Ribeiro, Pires, Carvalho, & Pina (2015) ● ●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在都市計劃中,建構鄰里環境之內容將會影響身體活動,公共設施 (infrastructure) 在鄰里環境之密度高,可促進身體活動與走路活動 (Kolbe-Alexander et al., 2015)。都市 計劃是重要促進公共健康的工具,適當的健康社會服務設施、公共交通的可近性,具有 品質的開放空間,可降低罹患慢性病的危險因子,如身體不活動、過重、肥胖,進而建 構具有效率、恢復、永續的城市環境 (Koohsari, Badland, et al., 2013)。

(一)運動開放空間之現況

配合2013 年體育運動白皮書之政策發展,推動臺灣 i 運動資訊平台,透過此平台民 眾可以更有效且便利的獲得運動相關資訊,如運動場館分布、運動活動與賽事活動分享、

運動學術知識、運動課程與論壇、國民體適能等相關資訊,而各縣市政府依此建立該縣 市之運動地圖資訊網,提供給民眾運動設施的地址、設備與其他服務內容等,進而提升 運動設施之使用率與可近性。

表2-3 為各縣市提供之運動場館與服務相關資訊之列表,而運動場館包含項目則較 多,如游泳池、棒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壘球場、極限運動場等,除了公營部門與設 施外,大部分採用業者自行登記之策略,因此與實際現存之運動場館可能有所差異。由 此表可以發現,各縣市之運動場館分類不盡相同,可能與網頁外包的廠商或縣市政府管 理單位不同。在運動設施分類中常有混用、誤用的狀況,如部分縣市的學校運動設施則 歸類於公立運動設施,或水域活動場館依照民營或公營進行分類;而部分運動設施則有 分類但實際並無設施存在,另外,民營運動設施分類較無完整資訊呈現,需要鼓勵民營 業者進行系統的登記,以整理更完整性的運動地圖,建議運動地圖可增加縣市間的一致 性,進而提昇平台之使用度與便利性。

其一為主觀感知問卷,以個人主觀經驗與自我察覺對現存運動設施的障礙與助力;其二 為地理資訊系統等量化工具,提供客觀資料,對於真實地點與住址所在地進行測量實際 距離 (Arbour & Martin Ginis, 2009)。

在評估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因子中,公共設施的可近性 (accessibility) 更是影響身體 活動程度與盛行率的重要因素,公共設施之離住家的距離、數量、空間面積大小、類型、

吸引力、品質、美觀、自然生態 (樹木、鳥類棲息、湖泊等)、設計、維修狀況等因素,

皆會影響健康與行為,尤其是身體活動 (Koohsari, Kaczynski, et al., 2013; Veitch et al., 2016)。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討論公共空間的使用者特性,包含社會經濟狀況、年齡、

種族、心理要素 (如自我效能、阻礙)、個人喜好、需求、安全感、設施功能 (可否野餐、

種族、心理要素 (如自我效能、阻礙)、個人喜好、需求、安全感、設施功能 (可否野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