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之相關研究

加興趣、支持,並由醫療團隊鼓勵病發展適合的身體活動項目,以滿足需求與達到目標,

進而預防特定的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與癌症等。

四、小結

身體活動造成正向的健康結果 (health outcomes),可延長壽命、減少罹患心血管疾 病、第二型糖尿病、肥胖、憂鬱症、骨質疏鬆症、部分類型的癌症等慢性病之罹患風險 (Sundquist et al., 2011),並且改善生活品質 (Gao et al., 2015);在 19 - 54 歲成人的身體活 動若達到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量,較不會有慢性病情形,而低於所定的標準將會增加罹 患慢性病的風險以及慢性病的數量,並建議成人需要一週大於0 分鐘的中度與高度身體 活動,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 (Loef, de Hollander, Boot, & Proper, 2016)。由於健康狀態指 標是可有選擇性的,有鑒於此,本研究選擇與身體活動有關之變項為健康狀態指標,即 自覺生理與心理健康以及心血管代謝風險,以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與糖尿病) 與身體 質量指數為主要探討之依變項。

第五節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之相關研究

本節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探討鄰里環境、身體活動與健康之相關研究;第二部分 探討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之相關研究。

一、鄰里環境、身體活動與健康之相關研究

居住在較活躍、活動力旺盛與繁榮的環境 (vital environment) 中,居民會有較高的 社會互動與旅行機會,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從事較多的活動,而生活在可行走性較高的環 境,居民會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Marquet & Miralles-Guasch, 2015)。人口居住之實際地理 區域會影響參與身體活動之頻率,居住於工業化的社會相較於居住在服務資訊化的社會 之身體活動參與程度低,身體活動參與程度與社經狀況有關,環境中歷史背景、物理、

社會與文化條件則會影響健康狀態,文化與區域的特性對身體活動的影響很大 (Rind &

Jones, 2015)。對於身體活動、飲食、肥胖控制而言,創造支持性健康環境,在政策推動 上顯得格外重要 (Frank et al., 2008)。

鄰里環境的特性會是影響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的決定因子,環境的物理特性與行動 力、獨立性與社交活動有關 (Cerin et al., 2016),除了居住環境外、工作環境的社經狀況 與可行走性,也會影響飲食行為與身體活動 (Barrington et al., 2015)。鄰里之物理社會性 環境特質與身體質量指數 (BMI) 有關,若個人居住於可行走性較低的地區較肥胖,減 少身體活動將會增加體重、肥胖的危險,進尤其影響高齡者之生理功能、行動力、獨立 生活能力與生活品質,環境因素中提到居住區域之目的地距離、安全性、交通方式皆會 影響身體活動 (Frank et al., 2008)。

肥胖是重要造成慢性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導致肥胖的原因 (obesogenic) 的概念被提 出,個人的社會心理、文化、物理環境的影響,會造驅使肥胖行為進而造成肥胖問題的 產生,如社會資本、食物不安全、不運動、甜食攝取、久坐行為等進而成為慢性病之壓 力源 (stressors) ,因此外部與內部環境的影響對慢性病極微重要,需考量鄰里環境的影 響,如社經狀況、稅收、可行走性,藉以對現存政策進行改善 (Alvarado, 2016; Barrington et al., 2015)。

建構支持性環境與動態社區環境,如增加健康食物的可近性、增加身體活動的資源、

增加走路支持性 (walk-supportive) 等,可降低心血管代謝疾病之危險,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BMI) 是最基本的心血管疾病與第二型糖尿病 (type 2 diabetes) 的標記,

尤其與肥胖、高血糖、高血壓與高血脂有關,在行為要素中,促進身體活動是重要的預 防方法,強調可行走性以及公共開放設施之重要性,而公共開放設施之數量、面積、綠 地空間與種類之可近性,包含運動設施、保留空間、國家公園、城市花園等 (Coffee et al., 2013; Paquet et al., 2014)。

居住於可行走性較高的環境與走路與身體活動有正向關係,並且能減少心血管與代 謝性疾病之發生率以及其他之測量指標,如肥胖、腰圍、動脈血壓、高密度膽固醇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低密度膽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s)、血糖、最大肺活量、最大呼氣量、生化標記、體脂肪 率、血壓與代謝症候群 (Coffee et al., 2013)。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環境的介入扮演重要的角色,而環境的特性中包含 土地使用、人口與居住密度、街道網絡之連接性、日常生活中目的地的可近性,如購物、

教育、工作、遊憩等、公共開放空間與公園的品質等,而在測量環境因素中,常使用可 行走性、身體活動行為,如走路、腳踏車、動態交通方式、休閒時間身體活動 (leisure-time physical activity, LTPA),這些特性與心血管代謝疾病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CMRF) 危險因子有關,如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 (Müller-Riemenschneider et al., 2013)。

鄰里環境對於健康相當重要,可能對個人健康造成正面或負面的影響,在社會環境 上與鄰里環境之社會資本 (社經狀況、人際互動、禮尚往來、自我效能、社會支持等) 有 關;而物理環境則公園及喜愛的設施所感知的距離、美學、安全性、可行走性、可近性 等因素造成影響,而其中身體活動、飲食方式扮演著環境與健康間中介角色,而社會環 境與物理環境影響著身體活動 (Van Holle et al., 2014)。

公共遊憩設施與開放空間的可近性,與居民的看電視時間、身體活動有顯著相關,

離家越近的公園數量與密度可造成不同的健康行為,居民有較高的身體活動程度,整體 而言,公共設施與開放空間的可近性會影響以鄰里為基礎的身體活動,而身體活動、看 電視等久坐行為也是影響環境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間之中介因子,如身體質量指數、

過重等健康結果 (Veitch et al., 2016)。

在鄰里特性中的社經狀況與教育程度,同樣影響居民的各個層面的健康,如骨髓炎、

抽菸、肥胖、死亡率等,鄰里環境可行走性在低收入的鄰里環境中顯得格外重要 (Zick et al., 2009),低社經狀況的社區,因為較少的公共設施,而較少攝取蔬菜與水果,較多 速食與軟性飲料的消費,而且缺乏身體活動的機會 (Barrington et al., 2015)。身體活動、

可行走性指標、社經狀況與正向健康結果有關,居住於較高指標的區域,擁有較低的心 血管疾病危險因子、體重、代謝症候群發生率等 (Coffee et al., 2013)。

物理與社會鄰里環境的特性會影響生活品質 (quality of life, QOL) 與其他健康指標,

土地使用特性、街道連結性與公共運輸連接點、綠地與開放空間的數量,與降低心血管 疾病的危險因子有關。生活品質與個人感知安全、鄰里之身體活動環境、社會資本有正 向相關,而身體活動為重要的潛在中介變項,如以走路與騎腳踏車為交通方式、走路休 閒與中高度的身體活動有關 (Van Holle et al., 2014)。

二、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之相關研究

Ar-Yuwat, Clark, Hunter, & James (2013) 之研究中,使用自覺運動障礙、運動利益 與行為線索來解釋身體活動,結果顯示自覺運動障礙會與從事身體活動之程度有顯著相 關,自覺運動利益與行為線索彼此相關,而在迴歸模式中,僅有自覺運動障礙能負向預 測身體活動的程度,其餘則無,男女學生間也無顯著差異。

在滿足最低運動量之受試者與低於最低運動量 (一週 150 分鐘中度運動或 75 分鐘 之高度運動) 之受試者間的勝算比,發現有接受醫療人員建議運動者實際身體活動情形 低於沒接受醫療人員意見者,而體重過重或肥胖者的運動量也低於健康體重者,而以健 康信念模式建立之身體活動行為模式中,個人收入、自我效能與行為線索可預測身體活 動 (Garza et al., 2013)。

以預防骨質疏鬆症為概念,發現女學生的身體活動量與健康動機、自我效能有正向 相關,而自覺運動障礙有負相關,男學生則與自我效能有顯著相關、感知疾病嚴重度與 運動障礙有負相關,在迴歸模式中疾病易受度、健康動機、運動自我效能與自覺運動障 礙可預測高度的身體活動,但僅有5%之預測力 (Gammage et al., 2012)。在預防心血管 疾病上,最重要是飲食控制與身體活動,身體活動與知識、自覺嚴重度、自我效能有正 向相關,與自覺障礙有負向相關 (Rahmati-Najarkolaei et al., 2015)。在預防女性骨質疏鬆 病患上,身體活動對於疾病之重要性,發展以運動健康信念之工具,強調個人內在動機 與從事身體活動之相關性 (Soleymanian et al., 2014)。

以多發性硬化症病患為受試者,發現將近半數的受試者都認為運動可讓自己更強壯、

改善健康並且有更佳的心理感受,但仍有受試者認為運動過度勞累、因為健康問題無法

從事以及缺乏動機、他人鼓勵、交通與設施,在迴歸模式中運動的程度特別與自我效能、

自覺運動利益有關 (Gammage et al., 2012)。以第二型糖尿病之門診病患為受試者,11.9%

受試者有達到最低建議之身體活動量,而教育程度、收入、知識、感知疾病易受度、自 覺障礙與自我效能,皆能顯著預測是否從事最低建議量的身體活動 (Tamirat et al., 2014)。

Loprinzi et al. (2015) 將學生分成高低組,比較對於慢性病之健康信念與身體活動之 差異,大部分學生皆認為運動可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憂鬱、膽固醇量、體脂肪、乳 癌、攝護腺癌、大腸癌與胰臟癌,並可改善學業表現,也發現若相信達到最低的身體活 動量建議,可降低身體質量指數,其與攝護腺癌、大腸癌、肺癌有關;而在有無從事足 夠身體活動之分組間,有從事身體活動組可降低體脂肪、1 單位之身體質量指數,高血 壓、心血管疾病、高膽固醇等風險。

三、小結

以公共衛生的觀點,預防非傳染型慢性病是主要未來促進人口健康的趨勢,維持規 律身體活動與運動是最主要且簡單的方法,創造支持性鄰里環境與增加運動健康信念來 提升身體活動,進而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而過去研究多獨立探討環境或心理對身體活 動與健康之影響,動態生活生態模式是可補足解釋個人與環境如何影響動態生活型態之

以公共衛生的觀點,預防非傳染型慢性病是主要未來促進人口健康的趨勢,維持規 律身體活動與運動是最主要且簡單的方法,創造支持性鄰里環境與增加運動健康信念來 提升身體活動,進而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而過去研究多獨立探討環境或心理對身體活 動與健康之影響,動態生活生態模式是可補足解釋個人與環境如何影響動態生活型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