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與身體活動對健康狀態之影響

第四節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與身體活動對健康狀態之影響

本節主要分成兩部分,其一為瞭解動態生活型態對心血管代謝風險之影響,其二為 建構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品質之模式。

一、動態生活型態對心血管代謝風險之影響

以IPAQ 標準之 600 MET-min/week 為界線,將樣本分成非動態與動態生活型態兩 組,並針對心血管代謝風險進行羅吉斯迴歸分析,其結果如表4-8 所示。研究結果發現,

動態生活型態對於自覺高血脂之勝算比為0.65 (OR = 0.65*, p < .05, 95% CI: 0.43-0.98),

即從事動態生活型態者有高血脂之機率是從事非動態生活型態者之65%機率;動態生活 型態對於體重過重之勝算比為0.62 (OR = 0.62*, p < .05, 95% CI: 0.40-0.95),即從事動態 生活型態者有體重過重情形之機率是從事非動態生活型態者之62%機率;整體而言,動 態生活型態對於心血管代謝風險之勝算比為0.68 (OR = 0.68*, p < .05, 95% CI: 0.48-0.95),

即從事動態生活型態者有心血管代謝風險之機率是從事非動態生活型態者之68%機率。

綜合上述,從事非動態生活型態者有高血脂、體重過重與心血管代謝風險之機率高 於從事動態生活型態者;然而,本研究之動態生活型態對於自覺高血壓、高血糖、體重 過重、肥胖、罹患三高情形上,並未有顯著影響,因此本研究支持H4-1c (動態生活型態 者有高血脂風險之機率低於非動態生活型態者)、H4-1d (動態生活型態者有體重過重風 險之機率低於非動態生活型態者) 與 H4-1g (動態生活型態者有心血管代謝風險之機率 低於非動態生活型態者)、拒絕 H4-1a、H4-1b、H4-1e 與 H4-1f (動態生活型態者有高血 壓、高血糖、肥胖、罹患三高疾病風險之機率低於非動態生活型態者)。

險 (Jones et al., 2016);而民眾從事中高度的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之時間,將會影響到罹 患代謝症候群之風險 (Rao et al., 2016)。本研究對部分自覺三高、診斷三高、與肥胖並 無顯著影響,可能的原因是抽樣的過程,樣本較為年輕,參考衛生福利部所提供疾病就 診之開放資料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6),其實略低於真正慢性病、肥胖之盛行率,因 此造成統計上的不顯著。

二、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與身體活動對健康生活品質之影響

在本研究進行鄰里環境與運動健康信念進行典型相關分析之結果 (參考第 66-67 頁),

發現兩者彼此間之影響因素與相關係數並不高,因此在進行路徑模式建構時,並不特別 加入此二因素之相關性。本研究以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對生活品質建構 之PLS 路徑模式如圖 4-1,結果發現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建 構之路徑模式中,鄰里環境則可正向預測身體活動,其路徑係數為 0.18 (t = 4.31***, p

< .00),而運動健康信念則可正向預測身體活動,其路徑係數為 0.35 (t = 5.15***, p < .00),

而鄰里環境與運動健康信念可預測 17.5% 之身體活動,交通與休閒時間身體活動可正 向預測生活品質,其路徑係數為0.40 (t = 17.66***, p < .00),身體活動可預測 16.2%之生 活品質,因此本研究支持H4-2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之架構 模式具有預測力)。

4-1.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生活品質之路徑模式

生活品質

身體活動在個人心理、環境與健康間扮演著中介的角色 (Van Holle et al., 2014;

Veitch et al., 2016)。每日規律運動型態者相較於久坐型態者,即身體活動量高者較身體 活動量低者,有較高自覺健康程度之風險 (Jones et al., 2016)。動態社區環境的策略確實 與走路行為有關,身體活動更是鄰里環境與慢性病危險的重要中介,若維持高度動態身 體活動,其自覺健康狀況也較良好 (Carlson et al., 2016)。每日規律運動型態者相較於久 坐型態者,有較良好自覺健康程度 (Jones et al., 2016)。無論從個人自覺鄰里環境特性、

客觀鄰里環境可近性以及社會心理的支持性,加入身體活動之中介效果後,包含交通、

休閒目的之走路行為、中高度之身體活動量,皆會影響自覺之心理健康與整體生活品質,

尤其動態生活型態是影響心理健康之重要因素 (Van Dyck et al., 2015)。

Theodoropoulou 等 (2016) 研究中根據社會生態模式建構鄰里環境與生活品質之生 態結構模式,此建構模式中含有鄰里環境、社會支持、身體活動與自覺心理與生理健康 對生活品質之潛在變項,其模式具有高度之適配性,其模式中鄰里環境可顯著影響身體 活動量、身體活動量又與運動自我效能顯著相關、進而正向影響生理心理健康以及生活 品質,身體活動具有鄰里環境、社會心理與自覺健康和生活品質間之中介效果,該研究 對於生活品質之模式預測力為16%,整體之研究結果與模式預測力皆類似於本研究,該 研究模式與本研究不同處在於僅使用健康信念中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之構面,並且以獨 立測量變項進行分析,並未有整體運動健康信念之潛在變項構面。

然而,本研究模式在鄰里環境與運動健康信念對身體活動量之預測力與對生活品質 之預測力並不高,可能原因是在生活品質仍有其他除了身體活動之其他因素存在,如疾 病狀態、飲食行為等,整體模式之路徑係數皆達到顯著水準,仍顯示鄰里環境與運動健 康信念是影響身體活動量之因素,並且與Theodoropoulou 等 (2016) 研究之預測力差不 多,綜觀上述,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與身體活動會影響個人之生理與心理健康,身 體活動扮演環境、心理與健康之重要中介變項。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共分兩節,分別為第一節將本研究結果做出結論;第二節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