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分為以下九點 (圖 3-2):

一、研究動機:身體活動是環境、心理與健康之重要中介,因此本研究欲瞭解探討鄰里 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之關係。

二、蒐集及分析相關文獻資料:根據欲瞭解的問題,收集相關運動健康信念、鄰里環境 可行走性、運動空間可近性、身體活動、心血管代謝危險因子與生活品質之文獻,

整理過去文獻作為研究的基礎理論與製作問卷的參考。

三、確立研究主題、目的與假設:根據整理文獻後,確立研究主題並發展研究目的、問 題與假設。

四、建立研究架構:根據研究目的將研究之相關變項,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架構,即為 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與健康狀態。

五、開放資料分析:使用政府各部門之開放資料為主要來源,蒐集鄰里環境之指標,計 算各縣市可行走性指數後,將各縣市政策環境進行分級,並成為調查抽樣之分區依 據,進而比較政策環境執行之現況。

六、問卷調查:科技部計畫研究內容延伸 (計畫編號:105-2410-H-003-049),問卷調查 流程包含問卷設計、預試、信效度分析、問卷修訂及正式施測,根據過去相關文獻 之問卷,擬定問卷初稿,預試以網路為平台進行發放100 份問卷,預試結果經過信 效度考驗後,對於問卷內容作修改,最後完成最終正式問卷,依照政策環境分區,

以配額抽樣於調查時間在網路平台進行發放問卷且回收。

七、資料處理分析:開放資料與問卷回收後進行編碼後,以SPSS 與 Smart-PLS 進行統 計與分析,包含描述性統計、迴歸分析、多因子變異數分析、模型適切性等。

八、結果與討論:根據開放資料與問卷分析之結果,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卡方檢定、邏輯斯迴歸分析、路徑模式等方式分析後,與過去研究結果進行討論。

九、結論與建議:對本研究與過去文獻討論之結果,提出對未來研究、未來政策與民眾 促進身體活動之實務建議。

Lovasi et al., 2012; MacDonald Gibson et al., 2015; Müller-Riemenschneider et al., 2013),本 研究將以街道連接性 (道路、人行道平均覆蓋率與捷運系統、交通、車站、鐵路平均覆 蓋率)、土地使用種類 (平均公園、綠地、廣場、遊樂場與體育場覆蓋率)、居住密度 (人 口/住宅區面積)、社經狀況 (可支配所得) 與安全性 (犯罪率) 之標準分數進行加成,計 算結果以呈現各縣市政策環境執行成果。

二、問卷工具

參考過去文獻配合研究目的發展結構式問卷,研究工具的內容主要包含瞭解個人主 觀感受的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健康狀態與個人基本資料,問卷內容請 參考附錄一,主要問卷內容分述如下:

(一)鄰里環境可行走性測量工具

在主觀感知評估身體活動環境,使用由 Sallis & Saelens (2000) 發展身體活動鄰里 環境調查 (Physical Activity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Survey, PANES) 之研究,也可稱 作國際身體活動盛行率環境層面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revalence Study, Self-Administered Environmental Module, IPS-E) 之問卷內容,經過修正後在 2002 年完成問卷 版本,問卷設計的目的在於瞭解工作與住家之鄰里環境中影響行走與腳踏車的障礙與機 會,而在過去研究中將PANES 對 11 個國家進行研究與資料分析,包含比利時、巴西、

加拿大、哥倫比亞、香港、立陶宛、日本、挪威、瑞典、美國,內部一致性信度 (Cronbach’s alpha) 達.92,並且具有良好的建構效度 (Sallis et al., 2009),而此問卷在問卷發展者之網 路平台上提供免費的英文、日文與義大利文問卷版本使用 (Sallis, 2016)。

PANES 是鄰里環境可行走性問卷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 Traditional- NEWS) (Sallis, 2016) 中取出 17 題項,題項內容與原始問卷題項一致,而 NEWS 有具有良好信效度之繁體中文版量表 (Neighborhood Environment Walkability Scale- Traditional Chinese, NEWS-C),因此本研究將 PANES 對照 NEWS 原始問卷與 NEWS-C 中文問卷內容,集結 17 題項完成中文版問卷,經與指導教授討論後,確定 NEWS 之原始內涵與NEWS-C 翻譯之題項無差異,以建構專家效度。

本研究使用PANES 中文版問卷,以走路 10 至 15 分鐘可到達的附近地區為鄰里環 境,其要素包含土地使用、居住密度、公共交通系統之可近性、感知交通與安全性,總 共 17 題,以四點量表進行測量 (非常同意、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在資料處理 上,使用PANES 計分指引 (How to score PANES) (Sallis, 2016),將各題項填答結果編碼 (1 至 4 分) 後直接進行加成計算總分,其中第一題合併選項 4 與 5 為 4 分,第 11 題為 共變項使用,其中民眾自我填寫之得分越高,其自覺之鄰里環境可近性也越高。

(二)運動空間可近性

第二部分欲調查運動、休閒、遊憩設施之公共開放空間可近性與使用頻率,本研究 參考鄰里環境可行走性中文問卷 (NEWS-C) 之第二部分:你鄰近地區的店舖、設施及 其他事物進行問卷設計 (Sallis, 2016),將設施題項著重在可供運動使用之公共開放空間,

依照各縣市運動地圖之種類進行整理成問項,包含非營利性運動遊憩設施 (含公營綜合 運動中心、公立室內運動場館、公立戶外運動場館、公園與綠地、兒童遊樂場與廣場、

自行車道、步道)、民營運動服務業、社區與里民活動中心、大型遊憩設施與其他,總共 11 題項,以五點量表評估使用頻率 (低於月 1 次、月 1-3 天、週 1-2 天、週 3-4 天、週 5-7 天),主要交通方式 (步行、腳踏車、公車捷運、機車、汽車),以及交通時間之五點 量表 (小於 5 分、6 至 10 分、11 至 20 分、21 至 30 分、大於 30 分) 進行填答。

參考 NEWS-C 之計分指引 (Sallis, 2016) 與 Sandra (2007) 之計算方式,將前往運 動開放空間之交通困難度、交通時間與使用頻率之乘積作為開放運動空間可近性之分數,

舉例來說,填答公園綠地之交通方式填寫公車捷運 (3)、交通時間 6 至 10 分 (4)、使用 頻率週3-4 天 (3) 則相乘計分 (3*4*3) 為 36,最後在加總所有 11 項設施之分數,得分 越高表示自覺運動空間可近性越好。

(三)運動健康信念

以 Hayslip 等 (1996) 發展之成人之健康信念量表為基礎,與以往健康信念模式之 不同點在於強調身體活動、運動之健康行為,其主要包含主觀對疾病的危險性/易受性、

期望規律運動利益、感知規律運動障礙、感知自我控制的健康行為、重要他人影響與支 持、行動線索之構面。而國內由蘇振鑫 (2004) 翻譯成參與運動健康信念量表,並經過 探索性因素分析將題項分成五個因素:行動線索、知覺從事運動利益、知覺從事運動障 礙、疾病威脅與採納從事規律運動之可能性,此中文化問卷具有建構效度、題目具有鑑 別力且內部一致性信度達0.79。

本研究參考鄭夙芬、鄭期緯、陳武宗、黃洽鑽 (2006) 與蘇振鑫 (2004) 並加上符 合研究目的的疾病威脅兩題項 (高血壓、高血脂),自行發展運動健康信念之問卷,總

共41 題,以五點量表進行評分。運動健康信念則以原始問卷之五個構面,第 1 - 10 題 為運動障礙、第11 - 18 題為運動利益、第 19 - 26 題為行動線索、第 27 - 36 題為疾病 易受度、第37 - 41 題為社會支持,再分別計算各構面平均數,爾後對構念進行分析。

(四)身體活動 (IPAQ-TW)

世界衛生組織發展之國際身體活動問卷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IPAQ) 進行研究身體活動量之調查,以過去七天之身體活動量為主,評量內容包含身體 活動種類 (工作、交通、家事、休閒與坐式活動)、強度 (費力、中等費力、走路)、頻率 與時間。而國內之身體活動量表臺灣中文版,由劉影梅 (2004) 發展,經過專家審查、

田野研究及認知觀點調查法、翻譯與回翻後完稿,其內容效度達0.98,題意相似度高於 0.72,其中自填長版問卷之再測信度達 0.78,對於身體活動有良好之區別效度。

本研究使用「身體活動量表臺灣中文版—自填長版問卷」,由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 署授權使用 (如附件三),總共 29 題項,包含整體 1 題、工作 7 題、交通 6 題、家事 6 題、休閒活動6 題與坐式活動 3 題。國際身體活動問卷 (IPAQ) 參考標準計分方式進行 計算以休閒與交通為目的計算身體活動量,在交通層面身體活動上,走路為 3.3 min/week、腳踏車為 6.0 min/week;在休閒層面之身體活動,走路為 3.3 MET-min/week、中等費力為 4.0 MET-min/week、費力為 8.0 MET-min/week 與分鐘數的乘積,

而交通與休閒之身體活動量直接相加成為身體活動總量。

(五)健康生活品質 (SF-12)

健康生活品質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 為最常使用來自我評估健 康狀況、健康結果 (health outcome)、健康相關生活品質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的工具之一,並未特定針對某些年齡、疾病,屬於一般性的測量工具,為醫療結果研究 (Medical Outcomes Study, MOS) 之部分內容,總共有兩大構面與八個概念,而臺灣版 SF-36 由盧瑞芬、曾旭民、蔡益堅 (2003) 發展,經過專家討論與信效度考驗後,顯示此量 表具有題目間的區別效度,各量表之內部一致性信度皆超過0.65。而依照 SF-36 的題項,

更進一步發展短題項的問卷,如SF-20、SF-12、SF-8,而 SF-12 發展的最早且較多研究 使用,過去研究顯示SF-36 與 SF-12 之測量結果具有高度正相關,且能夠在研究結果分 析呈現相同結果,兩工具間並未有顯著差異 (Muller-Nordhorn, Roll, & Willich, 2004; Wee, Davis, & Hamel, 2008)。

本研究使用中國醫藥大學 (2011) 之 SF-12 生活品質中文題項,SF-12 僅能將題項 分 成 生 理 健 康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 、 心 理 健 康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 之結果進行分析,總共 12 題項,已取得美國 Optum 公司官方授權非商 業用途使用之同意書 (如附件四)。生活品質 (SF-12) 參考標準計分與官方提供之計算程 式,依照題項之分數進行反轉與加成,分別計算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兩部分,得分越高 表示其自覺生理或心理健康越好。

(六)個人基本資料與健康資訊

個人基本資料內容有兩部分,其一為個人健康資訊,包含身高、體重、有無不良生 活習慣 (抽菸、喝酒、嚼檳榔)、有無自行發現 (self-reported) 三高情形 (高血壓、高血 糖、高血脂)、有無被醫師診斷出罹患慢性疾病需長期回診追蹤或治療 (高血壓、糖尿病、

高血脂症、肥胖症、代謝症候群、骨質疏鬆症、骨質關節炎、下背痛、憂鬱症、癌症等 其他慢性病);其二為個人背景變項包含性別、年齡、居住地區、個人年收入、教育程度、

職業狀況與主要交通工具,總共13 題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