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共分兩節,分別為第一節將本研究結果做出結論;第二節提出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以動態生活生態模式為主軸,強調動態生活型態之重要性,身體活動會受 到個人內在心理因素以及自覺的鄰里環境所影響,依此本研究以運動健康信念與鄰里 環境對身體活動之影響進行探究;另一方面,身體活動會受到外在環境所影響,包含 設施的可近性與政策環境,依此本研究以運動空間可近性與政策環境對身體活動之影 響進行探究,而對於本研究之結果提出結論如下:

一、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量與健康狀態之現況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之方式,以居住臺灣地區之 18 歲以上成人為主要調查對象,並 以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身體活動量與健康狀態為主要內容,其中在民眾之身體活 動量調查結果中,本研究結果與過去運動城市調查結果類似;在自覺三高罹患情形中,

低於臺灣地區整體之高血壓、糖尿病與高血脂症就診率;在平均身體質量指數雖未達到 體重過重之標準但略偏高;鄰里環境可行走性與運動空間可近性之問卷中,皆顯著有良 好之信效度,可供未來研究使用。然而,由於本研究問卷以網路平臺之方式進行發放,

以致於樣本代表性之誤差,樣本特性較為年輕、身體質量指數較高、自覺三高情形也低 於整體臺灣人口,因此使用網路發放問卷是本研究限制之一。

二、居住政策環境較高之居民,其鄰里環境可行走性、交通之身體活動量、身體質量指 數、自覺心理健康與罹患三高情形上皆優於居住政策環境較低之居民

參考過去文獻,以可行走性指數 (WI) 作為辨識臺灣各縣市政策環境執行成果指標,

依照指數由低至高將各縣市分成四組,結果發現客觀政策環境在自覺鄰里環境可行走性

有顯著差異,代表政策環境執行成果對於民眾實際感受鄰里環境有正向關係;而政策環 境也與民眾之交通身體活動量有關,若居住於對於政策執行成果較高之縣市,民眾將會 以動態的交通方式 (包含走路、腳踏車) 為主要交通工具,並且提升其交通身體活動量;

而在健康狀態中,同樣發現政策環境表現較佳之縣市,其居民身體質量指數越低、罹患 三高盛行率也越低且自覺心理健康越高,此結果與大多數過去研究結果相似,客觀可行 走性指標越高,其居民健康狀況也越好,特別是在體重過重、慢性病與自覺健康上有所 差異。

有鑒於此,本研究結果可鼓勵政府可持續透過政策規劃與執行,改善各縣市可行走 性與可近性,積極加強街道連結性、居住密度、安全性、土地使用種類多元性以及經濟 發展,讓民眾在實際感受鄰里環境上也會有差異,並藉此更加以提升身體活動量,來降 低身體質量指數與提升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有益於減少慢性病罹患機會,以達到預防 慢性病之目的。

三、鄰里環境與運動健康信念具有顯著相關但並非主要解釋變項;而鄰里環境與運動健 康信念會影響從事動態生活型態之機率

本研究將鄰里環境之可行走性、運動空間可近性與運動健康信念之五個構面進行典 型相關分析,結果發現兩者間有顯著相關,但運動健康信念透過典型因素解釋鄰里環境 之重疊量過低,代表運動健康信念並非是主要解釋鄰里環境之變項,過去研究中也較少 同時對於個人心理與環境因素進行相關之討論,依此,本研究在進行路徑分析時,並不 特別考慮鄰里環境與運動健康信念之關係。

而在鄰里環境、運動健康信念對動態生活型態之迴歸分析中,發現鄰里環境與運動 健康信念可預測其從事動態生活型態之機率,其中可行走性、運動空間可近性、運動利 益可正向預測動態生活型態,而運動阻礙則可負向預測動態生活型態,依此,若欲提升 身體活動量與動態生活型態,應該從鄰里環境之特性著手,進而提升鄰里環境對於身體 活動之正向影響,另外需要加強民眾自我之運動健康信念,特別在運動對健康之好處與 如何克服運動障礙上。

身體活動是本研究中最重要之中介變項,促進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更是維持健康的最重要關鍵要素,若身體活動持續下降,首要的是辨識其 問題的所在,關於個人背景與心理因素,可能的原因包含缺乏時間、金錢、重要他人 支持、健康知識與動機、所感知的運動利益與障礙;關於個人對於自覺鄰里環境感受 中,對安全性的害怕、街道便利性、居住空間、設施與服務的可近性等皆可能造成影 響;關於客觀環境特性,受到環境支持與阻力、社經狀況優劣等物理、社會特性與政 策環境因素所共同影響;根據動態生活生態模式,改善身體活動降低需從最小的社區 單位開始著手,包含工作、家庭與休閒之重要環境因素,並增加中高度身體活動之正 向交互關係,以維持動態生活型態。

有鑒於此,為了有效提升中高度身體活動與維持動態生活型態,首要需先由個人 心理特質著手,透過加強自我運動健康信念,如加強運動利益與知識、克服運動阻 礙,來促進動態身體活動;此外,外在環境中需要靠政府單位與政策推動團體,透過 政策規劃、執行並展現成果來有效改善鄰里環境可行走性、運動空間可近性,如提高 街道連結性、土地使用種類與安全性等,特別需要加強可行走指數較低之區域,依此 提升居民自覺鄰里環境的感受,進而增加外出走路活動意願、促進身體活動,最後居 民可透過積極參與中高度動態身體活動及維持動態生活型態,來提升生活品質,並可 有效預防慢性病的發生、與降低罹患心血管代謝風險,最終達到健康促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