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二年國教政策變革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十二年國教政策變革之探究

教育改革最主要的目的在於提昇教師的專業發展知能,促進教師教學革新,

以強化學生學習效能(蘇順發,2003)。學校教育革新是一種有計劃性的教育變革

(change),目的是要獲得改善、轉型、更新,以期提高學生學業成就(李玉惠,

2002)。依此而言,當前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推動,即是學校進行教育變革的歷程。

本節茲就「教育變革之基本概念」和「十二年國教政策變革的內涵架構」兩 部分的概念加以說明:

壹、教育變革之基本概念 一、何謂教育變革:變革的意涵

變革(change)具有「改變、變化、變更、變遷、興革、革新」等涵義(謝文 全,2009)。專家學者對變革的定義有一些共同特性:(一)變革是有意圖、有目 的以及具目標導向的活動;(二)變革是因應外界環境變遷與全球化趨勢所做的調 整;(三)變革是複雜的且實施過程中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

改變是為了進步,教育也需要有所改變才能進步,惟改變的方向決定改變的 目的與內容;國家的改變如此,教育的變革亦如此(溫明麗,2010)。教育變革是 希冀透過學校結構與教學方式的改變,協助學校有效能地達成教育變革的結果(陳

琦媛,2005;Fullan & Stiegelbauer , 1991)。潘慧玲(2011)指出,任何的教育變 革似乎沒有它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教育工作者應具備新的思維和新的教學方 式以因應,否則會讓教學革新的變革,顯得困難重重。

培訓有效能的教育工作者,主動積極的參與支持變革,方能達成教育變革的 目標。Fullan(2001)就指出,學校實踐教育變革時,必須先培訓教師成為有效能 的教師,並使其認同且願意投入改革的願景。此外,教師要以開放的心面對變革,

且對教育變革要能堅持到底,教育變革才不會徒勞無功(林曜聖、簡宏江、李永 烈譯,2010)。

佐藤學指出教育改革奠基於五大原理:第一,保障所有學生挑戰自我可能性 的自由。第二,徹底實踐平等的原理。第三,保障孩子及年輕人的人權及自由。

第四,加強教師專業與學校自主。第五,建構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之間開放的網 絡(黃郁倫譯,2014)。

簡而言之,教育變革蘊含學校經營,教師專業成長與學生學習等三個部分,

三者息息相關,互為因果,其中教師是變革的推動者,學生則是變革的原動力,

學校則是變革的催化劑。即使教育變革立意再良善,如果缺少其中的一個元素,

教育變革就不可能完美。

二、教育變革失敗的省思:抗拒教育變革的原因

佐藤學明白指出,學校內部的分裂是學校改革最困難的阻礙。學校內部的分 裂會在學生群中引發連環效應,也會對實踐改革的教師造成傷害(黃郁倫譯,

2013)。Gary (2006)認為人們排斥變革的基本理由是缺乏信任感,假使領導者對於 變革的理由不坦承,反而讓欲推行的政策遭到懷疑和抗拒。此外,多數人抗拒變 革的理由還有下列三者:一是不確定性與習慣性;二是認為變革對組織沒有任何 好處;三是損及個人既得的利益(黃俊隆譯,2012)。

Chitty (1997) 指出,教育變革不能成功的原因在於:第一,採用激進的改模式;

第二,未能將教育改革視為整體且全面性的改革;第三,欠缺社會階級議題的關 注;第四,忽略課程與教學議題的探討。陳智焜(2003)認為,政策制定者和執 行者,對教育政策的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不一致,往往導致教育改革不能成功的 原因,以至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讓教育改革淪為紙上談兵。吳武典(2012)

也指出過去教育改革決策的失誤原因包含:第一,政策形成草率;第二,外行領 導內行;第三,目標迷失;第四,政策搖擺不定;第五,宣導口徑不一;第六,

缺乏績效評估。

根據文獻分析歸納變革失敗原因可分為三個層面:(一)決策面:政策的不確 定性以及未能實施全面性的改革,會讓執行者憂心忡忡,甚至停滯不前。(二)執 行面:政策決策者與執行者在認知層面上的差異,也會消蝕執行者對政策的信心。

因此,決策者在推動教育變革前,必須對該變革有足夠的承諾,且確定學校有能 力執行該變革。(三)績效面:必須讓校內教學團隊感受到該變革對於學校經營而 言是有其迫切性,最重要的是,教育變革必須是有助於提升教與學的品質,第一 線教師才會真心地支持與投入。整體而言,政策決策者在推動教育變革時必須慎 於始,倘若變革尚未凝聚社會大眾的共識,擬定確切的政策配套措施,硬是強行 推動,大多會以失敗收場。

三、邁向改革之路:因應教育變革的策略

伍國雄和鄭燕祥(1993)的研究顯示,教師若對變革抱持正面的態度,就會 積極參與新政策,在同儕互動的過程中,也會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此外,學校 具有清晰的目標及共同的信念,教師也會較關注新政策對學校組織的影響。

Lewin(1951)提出政策變革的三步驟:第一,解凍:致力變革以克服個人抗 拒及團體壓力。第二,進行變革:逐步消除抗拒,並導入各種新的想法與作為。

第三,再結凍:將變革後的狀態加以維持,可以透過例行化與體制化方式加強。

變革成功的八步驟:第一,建立危機意識:讓成員意識到變革的必要性和迫 切性;第二,成立領導團隊:成立具有公信力、溝通技巧、權威、分析技能和危 機感的領導團隊;第三,提出願景:提供明確的願景;第四,溝通願景:讓成員 理解並接受變革願景和策略;第五,授權員工參與:為願意投身變革的人掃除障 礙;第六,創造短期戰果:訂定目標、論功行賞;第七,鞏固戰果,再接再厲,

直到願景實現;第八,將變革深植於組織:建立新文化、找到對的接班人(引自 雷霖,2007)。

Kotter & Cohen (2002) 也提出組織變革的模式有三;首先是看見:能夠發現問 題、正視問題並且進而願意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與方法。其次是感受:透過目睹現 況與問題,進而喚醒變革的積極感受以及降低阻礙變革的消極感受。最後是改變:

新感受強化新行為或已改變的行為,持續積極實現願景。

根據組織的變革方式,教育界也提出了教育變革的看法。潘慧玲(2011)認 為,教育政策要能延續,有兩個關鍵,一為主事者的變動不能太頻繁,另一則為 政策入法,建立法律正當性,讓政策不因人士的變動而改弦更張。而李玉惠(2002)

則認為學校若能運用價值統合、溝通說服和教育成長等多元策略進行革新,將有 利變革的推動。另外張清濱(2008)也認為學校進行教育改革,必須考慮下列幾 個前提:一是,當環境面臨劇烈的改變時,正是改革的最好時機。二是,學校教 育改革,應該規畫周詳,進行有計畫地變革。三是,教育改革必須徹底改革,而 非僅是局部的重建或更新。四是,改革通常會有正負面的影響,必須將負面影響 減至最低。五是,革新必須先革組織成員的心,意即成員必須要有改革的意願。

教師對於教學革新的接受度,也是影響教育變革成功的因素之一。即使教師 抗拒教學革新,也有其正向積極的意義。這反應出教師需要時間和權力規劃和發 展課程與教學。決策者應該允許教師有權力、時間去進行規劃、發展課程或使用 新的教學法(陳幼蓉,2005;李子建,2005)。鄭淑惠(2000)也提出增進學校變

革的方法,包括:(一)變革的規劃要合理、周全;(二)變革的實施要掌握良好 的時機與適當的時程;(三)與成員溝通;(四)鼓勵成員參與;(五)提供變革所 需的支援;(六)善用群體的力量;(七)建立激勵制度;(八)重視成員的進修與 研究。

如果教育政策不清楚或不具體的,會讓真心地想要執行變革的人產生焦慮和 挫折感。因此,決策者要事先將政策內容與實施方法說清楚,讓成員能充分理解 政策細節,才能舒緩成員對政策的不確定性和焦慮感(林曜聖、簡宏江、李永烈,

2010)。

綜上所述,發現因應變革的策略有三:(一)溝通變革觀念,形成變革共識;

(二)研擬變革計劃,符合教學需求;(三)定期檢討改進,評鑑變革成效。決策 者在規劃教育變革時,教育理論和實務經驗往往無法面面俱到,以致於紙上作業 的規劃與教育現場的實務經驗有很大的落差。因此政策推動時,決策者和執行者 需要不斷溝通與修正;一旦變革行動不符合教學實務時,需要立即檢討與修正變 革方針,才有助於降低決策者和執行者之間的敵對情形,增進變革的成功機會。

由此可知,決策者要能成功推行十二年國教變革,必須先喚醒教師變革的意識,

讓教師認清目前教育現況的瓶頸,並認同當前教育現場有其變革的需求。決策者 要秉持真誠的心與執行者溝通,提供明確的方針和配套措施,方能改善和化解教 師抗拒變革的態度。

貳、十二年國教變革的政策內涵 一、十二年國教政策的背景

教育必須與國際接軌,有競爭力的教育,才能提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提升 國民義務教育的品質與效能,以及適當延長國民義務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國政府 施政的重點(黃德祥、洪明財、陳香妘,2012)。十二年國教強調的是國民應受的 基本教育,並不具備強迫性,但是鼓勵學生繼續升學,這是由於我國國中畢業生

的升學率都超過 95%,所以,現在實施十二年國教有其需求以及積極的意義(王 延煌、張明文,2011)。

王金國(2012)指出,在我國傳統升學主義的競爭下,以考試為導向的升學 體制造成許多教學不正常之現象。有鑑於此,教育部(2012)因應社會及教育發

王金國(2012)指出,在我國傳統升學主義的競爭下,以考試為導向的升學 體制造成許多教學不正常之現象。有鑑於此,教育部(2012)因應社會及教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