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的方法,訪談研究個案學校的成員,希望吸取教育現場 的實務經驗,開啟教與學變革的對話。本章節主要針對研究主題,共分為四節:

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則說明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闡述重要名 詞釋義。第四節簡述研究方法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台灣有很多學生為了拼公立學校或是前三志願的明星學校而飽受煎熬。考生 由於激烈的升學競爭,放棄了很多探索自己的機會。學校教師因為擔心自己的學 生在考場上失利,想盡辦法挪用了藝能科的學習時間,不斷給予學生填鴨式和機 械式的練習。時間一久,學生漸漸只會接受此種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心態上也只 想從沈重的學習壓力中逃走。有鑑於此,教育部在 2014 年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以下簡稱十二年國教),希冀透過免試入學制度,紓緩過度競爭的升學壓力,

落實國中教學正常化、適性輔導與教學品質的提升,不啻為均衡學習帶來新的契 機。

林奇伯(2011)指出,《遠見》雜誌針對十二年國教的議題訪問家長,發現有 七成的家長是支持十二年國教變革,但是也有五成的家長擔憂會加重孩子的課業 負擔,因此有大約五成的家長選擇增加孩子的補習時間去因應這項政策,由此顯 見,家長的態度是憂喜參半。另外,蔡明學、林信志(2012)也在「2020 教育願 景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公布「2011- 2012 台灣地區民眾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議 題看法之調查研究」,調查數據顯示,六成四民眾認為十二年國教有助於紓解國中 升學壓力。由上述調查得知,社會民眾對於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是抱持樂觀

態度。

十二年國教實施,對國內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林宜真(2012)針 對國、高中職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高達六成九的教師反對「免試入學」。有八 成七的教師認為實施十二年國教後,學生程度會下降,造成「高中國中化、國中 國小化」。基於上述調查結果得知,多數教師面臨十二年國教教育變革時,擔憂國 中端學生的學習程度下降,會影響整體的競爭力。王金國(2012)指出,教育部 目前規劃的免試方式必然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依據黃政傑(2012)的 觀點,免試入學政策,還存在著特色招生,國中教育能否正常化,國中升學壓力 會舒緩到何種程度,仍遭到不少質疑。陳玉珍和方永泉(2012)則大體上肯定十 二年國教在提升國民教育品質,以及追求社會公平正義上所可能產生的正面影 響,但是也提醒決策者必須留心其中所可能發生的負面效應。究竟十二年國教帶 給國內教學現場之生態及師生的教與學有何改變,觸發研究者想要一探究竟。以 下針對研究者的研究動機,茲分別闡述:

壹、第一線教育工作者與十二年國教的相遇

十二年國教政策的推行和教學現場有著密切關係。根據 Fullan(1991)的看法,

如果沒有先對變革過程有一個健全的尊重及熟練的掌握,連出自於善意的改變行 動,都將繼續造成第一線人員的混亂(林曜聖、簡宏江、李永烈譯,2010)。教師 不是被改革的對象,而是第一線教育改革的主力(梁雅賀、孫玉中,2013)。由此 可知,教師是教育變革的樞紐,也是執行變革的靈魂人物。面臨十二年國教變革,

教師必須徹底理解政策的內容和理念,才能降低政策改變所引發的混亂和不安。

當十二年國教政令宣達下來時,校內的教師一陣兵荒馬亂;大家都不清楚新 制度改變的趨向和內容。然而,十二年國教歷經多場的公聽會,現在也已經立法 執行,不論社會大眾的看法和接受度為何,整個政策似無轉圜餘地。教育工作者 目前能做的,就是面對並了解它。

研究者本身是國中教育現場的教師,正面臨這場教育變革,也只能硬著頭皮 被迫上戰場。老實說,十二年國教政策,教師們不清楚,家長們更是不了解,因 此導致教師慌亂,家長更慌;家長和教師都籠罩在十二年國教未知的恐懼與慌亂 中。猶記得在新學期的學校家長日前夕,校內的同事不斷跟教務處反應,是不是 可以開座談會跟導師們說明什麼是十二年國教。導師們深怕傳達的不夠清楚,也 要求學校辦說明會跟家長和學生報告。到了家長日當天的座談會,果不其然,十 二年國教的議題是當天最熱門的話題。

正當人心惶惶之際,教育部啟動「教師專業發展行動年」計劃,要求全國國 中、高中職教師都要參加十二年國教五堂課、共十八個小時的研習課程。教師一 方面要應付學校繁忙的課務,另一方面又要參加校外的研習,弄得人仰馬翻,導 致教師怨聲載道。

潘慧玲(2013)指出,教師研習要奏效,一定要落在教學血液中。也就是說,

必須從教師的教學實踐和行動中增能。在新一波的教育改革裡,如果學校是一個

「創生系統」,教師不斷的嘗試突破自己的教學,去思考要如何改變。

Fullan(2007)指出,學校的變革要成功就必須包括教學實務的變革。良善的政 策目標不能只憑主政者的「善意」而期有成,它需要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十二年 國教如果要成功落實,站在第一線的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吳明清,2009)。推 展十二年國教成功的關鍵之一繫於師資素質發展,如果教師不認同政策理念,往 往採取消極抗拒,如此一來,即便教育改革再理想也進不到教室裡(吳俊憲,

2010)。簡而言之,教育變革的成功與否繫於教師的思維與作為。研究者本身是國 中端教師,身處十二年國教浪潮之中,躬逢其盛。研究者更應該有義務去理解和 關注十二年國教政策的基本內涵及目前規劃的推動情形。因此,研究者想要探究 第一線教育現場教師對十二年國教政策的看法為何,方能裨益新政策的推行。

貳、學習共同體的典範學校

因應十二年國教的變革,課程與教學的改革更是刻不容緩的課題。課程改革 不但有助於學生學習效能的提升,而且也有助於他們更能適應變化多端的社會 (Parkay, Hass& Anctil, 2010)。佐藤學教授以 30 年經驗推動課堂內的改革,他以「學 習共同體」為核心,結合課堂教學研究,在日本掀起一場教學上的「寧靜的革命」

(黃郁倫、鐘啟泉譯,2012)。十二年國教教育變革希望能活化教師教學,以提升 學生的學習動機。北市教育局為因應十二年國教,將導入「學習共同體」方式,

翻轉課堂。佐藤學「學習共同體」教育革新的脈絡、思維與作法,展開十二年國 教教學變革的新方向,並激盪出新世紀教與學的圖像。

佐藤學鑑於日本學生學習崩壞的現象,針對日本學生從學習中逃走的問題,

提出以「學習共同體」為目標的學校改革。此情況與國內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導致 多數學生漸漸從學習中逃走而不謀而合。此外,學習共同體保障每一個孩子的學 習權,維持高品質的學習內容的學校改革願景;恰與我國十二年國教提升教育品 質的目標,成就每個孩子的願景相互呼應。十二年國教正是邁向新學習時代的改 革契機,學習共同體協助學生找回學習的樂趣的關鍵,值得研究者深入理解。

研究者一開始是在學校行政的推廣下,事先拜讀佐藤學的《學習的革命-從 教室出發的改革》一書。接著在因緣際會下,參加了一連串關於學習共同體的國 際研討會。每每聆聽完佐藤學大師的分享與交流,觀念上擁有了不同以往的嶄新 思維,研究者試圖將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帶入自己的教室,於是從改變教室的「ㄇ 字型」座位開始,方便學生就近討論。因為礙於個人對學習共同體所知有限,即 使研究者學習佐藤學教授的方式實踐學習共同體的理念,但是實務和理論還是有 差距。再者,研究者校內的同儕也沒有人可以互相分享經驗,於是研究者開始上 網去搜尋在推廣學習共同體實務經驗的學校,希望吸取相關的實務經驗。搜尋結 果顯示,臺北市目前有八所國中試辦學習共同體的學校。朝陽國中(匿名)的公

開觀課是國內國中第一次的學習共同體的授課示範,並邀請到有韓國的孫于正教 授,擔任觀課後研的講評。當研究者看到朝陽國中的公開授課影片,深深被吸引。

朝陽國中在多次的教育改革浪潮中,都能開啟屬於自己校本課程的特色。它也榮 獲多項的課程與教學優良方案,值得研究者探究。研究者鼓起勇氣,請託指導教 授幫忙引薦。很慶幸的是,朝陽國中願意提供我機會,讓我深入探究。

根據親子天下雜誌(2011)調查顯示,關於十二年國教的政策,各界爭議的 焦點是在於學區劃分、特色招生及免試入學制度。顯然十二年國教實施後迫切需 要關心的課程與教學課題,尚未被大眾所關注。因此,促使研究者想要探究朝陽 國中面臨十二年國教升學制度的變革,第一線教師會如何改變他們的教學方式,

以翻轉教室的課堂風景。再者,教師教學模式的變化,是否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 方式。

參、十二年國教實施後教與學變革的相關研究欠缺

研究者使用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用「十二年國教」關鍵字查詢,

蒐集國內有關十二年國教相關議題研究之文獻資料,經過研究者歸納分析發現,

目前文獻多著墨於:(一)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以及比序項目之研究(汪良儀,

目前文獻多著墨於:(一)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以及比序項目之研究(汪良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