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技能訓練策略的建立

在文檔中 第一節 技能學習的理論 (頁 105-113)

綜合技能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把學習心理學融入技能選手訓練,

建立技能訓練計畫流程如圖2-14 所示,選手訓練策略是訓練教師依據 每一個訓練單元擬定單元訓練計畫,然後再依本身的訓練風格,配合 單位的訓練環境與訓練目標,選擇有效的訓練方式,達到選手訓練目 的的一系列有系統的訓練計劃構思過程。技能訓練方式是本論文研究 的重點,從文獻探討瞭解,它是由訓練條件、引導學習、訓練方法、

評量校正、補救教學…等因素構面組成,也以此訓練方式不同構面做 為本論文問卷發展及研究的依據。

圖2-14技能訓練計畫擬定流程圖

針對圖2-14 技能訓練計畫擬定流程圖,把每一階段考量的因素分 別歸納列述如下 :

一、確認選手已具備下階段技能學習基礎

選手的先備技能學習基礎是構成學習成就之主要因素,由知識建 選手先備技能學習能力 評量校正

訓練組織與訓練時程 引導學習

訓練條件 訓練方法 補救訓練 技能訓練計畫擬定 技能訓練方式

訓練目標設定

構的歷程而言,不管是學科或是技能,沒有先備基礎,新知識的建構 效果一定會打折。因此,在技能教學訓練之前,訓練教師要先參考學 生過去的術科及專業的學習成績或以學術科測驗的方式,掌握瞭解選 手已具備的先置知識、技能等基礎能力。如果與期望差異大時,應調 整教學策略加以因應。

二、技能訓練背景研究考量的相關因素 (一)確認選手訓練組織方式

請有經驗的學長、老師、單位外的專家,由個人、兩人或以上參 與訓練,所採行的人事組合訓練措施。例如:是採用學長學弟制、一對 一師徒制或是訓練團(教練團)…等。

(二)確認選手訓練可用的時間

技能的形成有一定的歷程,它需要一定的時間熟練各單元動作,

可運用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但是無法速成。雖然高職技能實習有規定 課程時數,如果只運用實習課做訓練工作,時間是不夠的。所以大部 分訓練時間要在課後及假日,所以訓練教師需按實際可用的時間作詳 細的訓練規劃,讓學生瞭解確切的訓練時間而有所遵循非常重要。訓 練時間規劃考慮的因素如下:

1. 訓練開始的時間(一年級下學期、二年級上學期…)。

2. 訓練的時段(下課後、假日、寒暑假、賽前公假集訓)。

3. 預估全程訓練大約可用的總時數(時間的長短)。

(三)配合現有條件設定訓練目標

認識訓練資源與學習環境,其實是技能教學策略設計的主要前置 工作。教師在擬定訓練策略之前,先設定每一單元時段學習的目標,

以方便策略之選擇。訓練教師在選手訓練之初,要讓他們知道各項單 元技能以往選手可以達到的水準,以及競賽時該職類一般的技能評分 標準。此外,每一個單元訓練的目標不只教師瞭解而已,選手對每一 單元到每一階段目標的瞭解是學習準備及訓練的要項。所以在每一個 單元訓練之前,訓練教師一定要先向學生說明訓練目標,引導他朝目 標努力。

三、技能訓練內涵研究考量的相關因素 (一)確認可用的訓練資源考量本身的訓練條件

瞭解技能訓練資源與相關配合的條件,充分運用既有優勢,才能 將訓練與學習環境作最有效的調配與設計。茲將選手訓練必須考量的 相關條件列述說明如下:

1. 訓練設備:

機械設備工具數量是否足夠?功能是否正常?材料是否充足…

等。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意願與學習的效果。對選手訓練來說工具量 具是否新穎品質是否精良是選手最關心的事,因為選手最難以接受的 是,競賽時因為量具與工具的因素不如人,輸掉了比賽,而不是別人 的技術能力比他好。所以競賽不但要比技術,工具、量具設備的品質

與運用也相對重要。

2. 行政支援:

技能訓練是要投入許多人力物力的工作,不是訓練教師與選手努 力就能達成目標,沒有行政強力的支援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在擬定 教學策略時,針對可能遭遇及需要行政單位元協調支援的問題,應在 訓練前做好協調規劃與準備。訓練教師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要做學 生與行政單位之間的橋樑,詢問學生的訓練或課業問題予以判斷協調 處理,讓學生能夠全心訓練。

3. 過去的訓練績效:

個人或是單位過去的績效是影響自我效能最重要的前因。當本單 位在技能訓練領域中過去擁有成功的經驗,或是經常得獎。對於學生 自我效能的提升有相當的助益。因此在設計教學策略訂定教學目標 時,可以根據先前的績效與所設定的目標進行整體的觀察、判斷、和 反應。在訓練過程中,訓練老師可以舉許多歷屆選手成功或失敗的經 驗,提高選手訓練的信心或警惕。

4. 教師訓練風格:

教師效能感之高低不僅會影響受訓者的學習興趣與成就表現,也 會影響教育目標之達成(吳清山,民81)。而訓練教師本身的訓練風 格決定技術、策略、方法與領導的角色。在擬定訓練策略時,應與訓 練條件訓練方法…等合併考量。根據前述技能教練教學法分析,技能

教練與運動教練在角色扮演上是相同的,所以在運動心理學上把運動 技能教練分成下列三種類型,也能適用於技能訓練教師。

(1) 強力主導型(命令型 獨裁型 ):訓練教師作所有的決定,選手 的角色只是反應 訓練教師的命令。教師的角色是告訴選手如 何做,而選手則是傾聽、吸收與順從。但是這種風格的教師要 稱職,必須具備豐富的經驗與技術。

(2) 民主型 柔順型(選手自學型):把工作圖給你, 你想想看要怎 麼做,訓練老師教的不多,認為他只是照顧的角色。這種訓練 教師風格,不是沒有信心指導,就是比較懶沒盡到訓練的責任。

(3) 合作型 (師生互動型):合作型的訓練教師是與選手一起訂定目 標,共同負責任做決定,多鼓勵少指責。這種訓練風格的教師,

認為沒有學習做決定的年輕選手,是無法變為負責任的成人。

5. 訓練的內容(教材):

訓練的教材除了專業的實習課本外,還包括單元工作圖、成品組 合圖、模擬試題、歷屆試題…等,平時訓練或測驗的教材。它應該還 包含各個單元訓練的評量表。有的訓練教材是學生自選自學。大部分 則是教師按教學進度搜集或自編合適的教材,依計畫實施訓練。也有 學校只做歷屆試題。

(二)引導學習做好心理建設 1. 引導訓練學習

有經驗的訓練教師,除了已自身的經驗引導選手訓練外,並會請 學長(過去優秀的選手)擔任小老師,分享競賽及訓練經驗。還要透過 舉行模擬賽讓選手們相互觀摩、剌激學習,營造競賽的環境與氣氛,

讓選手訓練時感受比賽的臨場感,營造同儕競爭的氣氛。

2. 引起學習動機

根據凱樂 keller(1983)的研究引發學習者動機的主要原則包括注 意力、相關性、信心以及滿意度等四項。亦即要激發學習動機,訓練 教師應該先面對面激勵、引導及結合先備知識和技能,讓訓練學生能 處於主動和準備學習的狀態。經由溝通互動讓學生知道學習單元的價 值和重要性,使學生瞭解技能練習的必要而自動想去學習,以備將來 發揮,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所以訓練要領貴在積極的參與,防 止消極的應付。積極參與常使學習超越事先所制訂的標準。消極應付 則以達到最低標準為滿足。如能激勵學生花更多時間參與學習活動,

對學習效果大有助益。

(三)依技能教學方法執行技能訓練工作

經由前述知識內涵的瞭解與訓練策略的選擇,此階段開始由教師 指導、示範,學生模擬 練習等方式,對動作技能做實際的體驗。在兼 顧精度、美觀與速度下達到技能訓練的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溝通、

激勵、回饋與舊經驗相結合等互動技巧,使訓練學生由認知所得的知 識化技能,經由實際練習的程序,進入自動反應的習慣階段,進而轉

化至新的技能學習中。反覆練習由校正重複學習來增強學習效果,這 一連串訓練考量的條件是形成有效技能訓練方式的主要內涵。

1. 訓練的方法:

技能訓練方法是針對達到競賽能力目標的各項技能,熟練操作的 相關訓練方法。訓練教師依據技能學習的理論與教學法,配合技能訓 練要領,從講解工作方法、注意事項到親自操作示範,選擇有效達到 選手訓練目標的技能教學方法。例如:練習法、教練法、導生法、精 熟學習法…等。

2. 過程監督:

指個人或訓練老師對訓練活動過程的監督、調整與修正。也就是 選手在實際技能練習過程中,訓練教師能夠貼身觀察訓練過程並給予 即時指導。

(四)評量與校正 1. 評量方式:

每一單元訓練是否都有評量表。由誰在評量,評量完有沒有檢討。

(4) 有評量表;學生自評、選手互評、學長評量、教師評量。

(5) 無評量表;教師評量。

(五)提供練習作業或測驗

練習作業是增強學習的有效途徑,也是提供過程評量資訊的主要 方式,因此,在技能階段練習結束之後,提供練習作業或單元模擬測

驗,將可幫助選手及訓練教師瞭解技能學習的結果及問題所在,才不 至於在往後的學習單元上產生無謂的錯誤。技能學習結束後,實習報 告的撰寫對學習具有回顧與促進後設認知之功能,宜予以加強。訓練 教師也要提示下一次進度,讓已學習內容與下一階段新內容之間產生 連結,使學習者之準備程度增加。

(六)從評量結果進行補救教學之規劃

(六)從評量結果進行補救教學之規劃

在文檔中 第一節 技能學習的理論 (頁 10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