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心理學中,態度、人格、知覺、學習、動機等重要變數可以解釋個體行為。

動機往往是由內心的欲望引發的,人對某件事的動機往往可以觸發其行為。葉日武

(1997)指出參與動機是促成某種行動並提供方向的內在力量,促使人們從事某種 行為的無形因素。故本研究探討臺北市籃球俱樂部參與者的參與動機,來瞭解、解 釋並預測參與者的參與行為。本節將在以下介紹動機的定義與分類、參與動機的定 義與分類、參與動機的相關研究與小結。

一、動機的定義與分類

Green, Beatty 與 Arkin (1984) 認為動機是引起並維持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 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歷程。Kotler (1991) 將動機解釋為一種強大的驅使力量,

指引起個人尋求需要滿足,並藉此降低心理焦慮與緊張感的因素。Schunk (1996) 指 出,動機是激發某行為的過程,以及維持該活動的行為。

張春興(1989)指出動機與行為是相對的兩個概念,行為是個體外的活動,動 機則是促進使用個體活動的內在歷程,是一種引發行為,並維持此種已引發行為的 活動,將動機分為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張慧芬(1994)指出,動機被一致認為是 一種心理歷程具有引發、導向與維持個體活動的功能,且與需求、驅力被認為是相 同的意義(引自張倫瑋,2006)。李青芬、李雅婷與趙慕芬(2002)指出動機為個 體對任何目標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是個體願為目標努力的強度、方向及持久的過程,

強度是指個體努力的強弱程度,方向是指努力方向是否和目標一致,持久度是指引 發行為的因素後,能維持個體努力努久的程度。曾光華與饒怡雲(2008)指出動機 是一種在內在刺激與外在刺激下所引起的需求。

綜合國內外學者研究,動機為一種心理內在刺激與外在因素引起需求的歷程,

具有強大的驅使力量引發、導向與維持個體活動(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2002;

張春興,1989;張倫瑋,2006;曾光華、饒怡雲,2008;Green, Beatty, & Arkin, 1984;

Kotler, 1991;Schunk, 1996)。本研究整理各學者對動機的定義如表 2-2-1 所示。

表 2-2-1 動機定義彙總表

學者/時間 動機的定義

Green, Beatty 與 Arkin (1984)

引起並維持個體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在 歷程。

Kotler (1991)

一種強大的驅使力量,指引起個人尋求需要滿足,並藉此降低 心理焦慮與緊張感的因素。

Schunk (1996) 激發某行為的過程,以及維持該活動的行為。

張春興(1989) 動機與行為是相對的兩個概念,行為是個體外的活動,動機則 是促進使用個體活動的內在歷程。

張慧芬(1994) 一種心理歷程,具有引發、導向與維持個體活動的功能,且與 需求、驅力被認為是相同的意義(引自張倫瑋,2006)。

李青芬、李雅婷 與趙慕芬(2002)

個體願為目標努力的強度、方向及持久的過程,共包含強度、

方向與持久度這三個要素。

曾光華與饒怡雲

(2008)

一種在內在刺激與外在刺激下所引起的需求。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在動機的分類方面,由於動機可能由人的認知、需求或是外在的環境等不同的 角度來衡量。許士軍(2002)將動機理論分為三類,分別為內容論、程序論、動機 增強論,分類內容如下。

(一)內容論(content approach)

動機是引發行為的因素,與個人需求有關。McClelland (1953) 的三需求理論

(three-need theory)、Maslow (1954) 的需求層級理論(needs hierarchy theory)、

Herzberg (1959) 的雙因子理論(two-factor theory)被歸納在內容論中。

McClelland (1953) 的三需求理論主張需求是無層級的,不同個體與其需求組成 的結構,乃是因其不同的需求比例所組成。引發這些動機的需求分為隸屬感需求

(affiliation need)、權力需求(power need)與成就感需求(achievement need)。中 國宋朝大詩人蘇東坡有詩稱:「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表示了儘管溫飽與風雅都不可或缺,但在兩相比較之後,風雅對自己比較重要,顯 示需求並沒有層級,而是依不同的需求比例組成,與該理論的內容不謀而合。

Maslow (1954) 的需求層級理論內容主張人類的行為是由具體的動機所引發,

這些動機具有先位關係。中國古代春秋時期,管仲曾云:「衣食足,而後知榮辱。」

也指出人民需滿足基本的衣食溫飽後才能夠再講究其它層次的滿足與Maslow (1954) 的理論雷同。該理論理論另外提到,若某個動機已獲得滿足時,則只有更高層次的 需 求 動 機 才 能 引 發 個 體 的 行 為 。 引 發 這 些 動 機 的 需 求 由 低 至 高 分 別 為 生 理 需 求

(physiological need)、安全需求(safety need)、社會需求(social need)、自尊需求

(self-esteem need)與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

Herzberg (1959) 在雙因子理論中提出不同於傳統的看法,認為組織成員的工作 態度對績效有決定性的影響。主張人會先消除心中的不滿意再達成其滿意,這不滿 意與滿意是位於兩個不同的連續帶上,可以消除人心中不滿意的因素稱之為保健因 子(hygiene factor),此類因子能夠消除不滿的因素,因此不存在時會造成不滿,但 存在 時 亦 無法 增 加滿 意度 。 可 以達 成 人滿 意的 因 素 稱之 為 激勵 因子 (motivating factor),此類因子能夠增加滿意度,因此存在時會增加滿意度,不存在時亦不會造 成不滿意。

(二)程序論(process approach)

動機是一種朝向某種目標努力的歷程 ,程序論試圖解釋和描述行為。Adams (1963) 提出的公平理論(equality theory)與Vroom (1964) 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則是從程序論的觀點來探討動機。

Adams (1963) 在其公平理論中主張每一個人對於自己與他人的投入會和彼此 所得到的報酬結果做比較,並維持一個公平性,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處於一種交換 關係(exchange relationship),每個人也都有付出(payout)與得到的回報(outcome), 人在感受到付出與回報不對等時,會採取一些行動來消除這種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的情形(引自李青芬等,2002)。

Vroom (1964) 的期望理論認為人的動機作用力(motive force)取決於對成功知 覺到的期望機率(expected probability)與預期成功後可能獲得報償(value)的乘積,

這績效與報償間的關聯稱之為媒具(instrumentality)。期望機率與預期成功後可能 獲得報償的乘積稱為一級報償,績效與報償間的關聯稱之為二級報償。該理論認為 人們只有在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有助於達到某種目標的情況下,才會被充分激勵起 來,採取某種行動,以達到預期目標。它提出了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之間的關係,

說明實現組織目標對達到個人目標的意義。強調組織目標與個人目標的結合,並要 求管理者創造條件,使個人目標有實現的可能性。

(三)動機增強論(reinforcement approach)

認 為 行 為 的 重 複 產 生 與 快 樂 的 動 機 有 關 。 Skinner (1971) 的 強 化 理 論

(reinforcement theory)是動機增強論中的代表理論,內容認為個體是消極、被動的,

個體的行為與潛意識、內在的心路歷程及需要都沒有關係,認為忽略個體內在的狀 態,外在的誘因才對個體的行為有關。人若出現外界期待的行為,則外界會提供正 向誘因(positive reinforcement)與消除負面誘因(negative reinforcement)來維持其 行為;人若出現外界不期待的行為,外界會懲罰(punishment)、消滅(extinction)

這種不受外界期待的行為,或是在此行為尚未發生前,提供正向或負向的誘因來避 免(avoidance)此行為發生。本研究整理許士軍(2002)於管理學一書所探討學者 理論的內容如表表2-2-2所示。

表2-2-2 動機理論彙總表

葉日武(1997)將參與動機定義為促成某種行動並提供方向的內在力量,促使 人們從事某種行為的無形因素。黃鴻斌(2003)指出,參與動機乃是人類的行為是 受內在顯著或潛意識的動機驅使引導出來的,動機是行為的原動力,許多行為的發 生都必須先有動機,才會有再進一步的行為產生。一個動機獲得滿足,另一個動機 繼之而起,或同時有好幾個動機引導一個人的複雜行為。浦逸生(2004)認為參與 動機是指個人願意參與活動的動機,主要是由內在的個人需求與外在的社會勢力兩 變項交互作用的結果。個人變項包括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歸屬的需求、認同 的需求、成就的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等;社會變項則為社會價值系統、科技變遷 和人際關係網路結構等。當個人需求與社會勢力均強烈時,參與活動的意願就強;

但當個人需求強且社會勢力弱,或個人需求弱且社會勢力強時,參與意願就會低。

張治文(2006)認為參與動機是指個體之參與行為的意念,發自於自我內在之驅力,

促使個體所有行動皆依據自己之自由意識抉擇,不受任何外在力量指使,親自參加 其選擇之各項活動。

除了以參與動機為名定義的研究外,李嘉慶(2002)指出,休閒運動參與動機 是指閒暇時間引起個體參與休閒意念、發自個人的內在驅力,並促使他所有的行動 過程,也就是依據自己的自由意識選擇,親自參加不同項目與性質休閒運動的驅力。

謝清秀(2003)提出休閒參與動機的定義為人們參與休閒行為的心理層面及社會層 面理由。一般人參與休閒行為,具有2個基本的休閒動機特徵,分別為追求與逃脫。

逃脫和遠離生活環境中過多的刺激及避開社會的接觸,達到休息與放鬆的目的,以 放慢生活步調,使身體獲得舒緩,得到休閒參與活動之滿足。內容涵蓋知性追求、

社會需求、健康與適能、成就性需求4個構面。林岑怡(2004)將運動參與動機定義 為吸引個體從事活動並繼續維持活動強度的原因,其決定因素包括個體生理上的原 始驅力,以及個體對社會與週遭環境獲得回應與需求的所有動機。

綜合以上所述,參與動機為參與某一項活動的動機,包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

休閒參與動機與運動參與動機。是人受到自己內在的驅力與外在環境的刺激後所產

休閒參與動機與運動參與動機。是人受到自己內在的驅力與外在環境的刺激後所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