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與式設計與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的發展背景

參與式設計是一種規劃專業者與一般社區居民以交互式的合作手法將規劃專 業者與一般居民意見融合,共同參與社區規劃的技術。楊沛儒 ( 1993 ) 曾提出參 與式設計的目的是讓規劃專業者站在使用者的社會環境當中,以現實的社會空間 模式為基礎發展設計的可能性,並整合設計與溝通的過程。參與式設計的基本原 則在於符合居民對於環境的需求與未來生活的憧憬,規劃專業者的目標不只在於 環境的營造,也包括了種種社會性目標在內。在設計討論過程中主其事者須應付 可能突發的種種狀況,並提出關於社會的、政治的、技術的、美學的種種解決與 綜合構想。

Stanley King(1995)在「Co-Design」一書中提及參與式設計的七個基本規劃 步驟,以蒐集參與者的意見來改善環境。此步驟包括:

一、瞭解這個地方的使用者在未來可能發生的活動。

二、以現地觀察來感受這個地方的品質。

三、將每一個蒐集得到的意見、基地與社區發生的活動及所適合的環境,以視覺 化方式記錄之。這些視覺化的資料我們稱之為「社會空間模式」。

四、將這些「社會空間模式」定出時間的序列、空間位置與重要性的順序。

五、進行集體的設計溝通並尋求共識的可能。

六、將達成共識的設計構想進一步整理成模式,這一階段的模式是一個獲得公眾 認同、在基地上有明確位置、有時已經形成尺寸與方位關係、材料的感覺品質 等層次的模式,我們將這些設計構想稱之為「空間行動模式」。

七、將「空間行動模式」整理為設計方案在社區展出,並蒐集進一步的修正意見,

以完成設計的定案。

從上述推動社區發展學者所提出的步驟中我們可以了解,在特定地方會產生 出屬於當地的「社會空間模式」,為當地的特定人口發展符合他們生活的「空間 行動模式」設計就是參與式設計。規劃專業者通常以觀察、訪問、溝通等基地調 查方式了解當地的歷史發展背景與生活方式。再將蒐集到的意見以專業角度發展 適合環境的設計,規劃專業者努力達到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目標。但就目前台灣的 情況來看,一般居民對社區營造感到陌生,難於吸引他們參加。居民彼此之間也 常相互不認識,要坦誠發表自己的意見、聆聽他人建議不甚容易,或是發言時間 常被幾個人所佔據,其他參與者則啞口無言。即使大家熱心參與,卻不知如何發 現社區的課題,對社區環境的議題缺乏認知與想像,或是雖然發現了問題但不知 如何進行討論、尋找對策。因此,如何在理論之外,建立操作方法或推動的技術,

便成為落實社區營造的重要課題(鄭晃二、陳亮全,1999)。

在這種概念的推動下,國外學者 Randolph T. Hester, Jr. ( 1990 ) 提出將美學的 權利回歸於社區,讓使用者及社區民眾有權決定什麼是好的。民眾參與的過程提 升了社區感,社區設計師需要透過一套動態的過程,讓居民參與設計之中。以成 立「設計發展社區事務所」 ( Community Development by Design ) 作為領導社區規 劃的方法,使用了以下十二個讓社區居民參與的步驟;

一、聆聽 / 認識地方

二、設立目標 / 認識地方

三、調查、製圖 / 認識、了解地方 四、社區自我介紹 / 認識、了解地方 五、確定社區總體像 / 認識、了解地方 六、繪製行動計劃圖 / 了解地方

七、構想源自地方特質的型態 / 了解地方 八、整理檢討項目 / 了解地方

九、規劃設計 / 了解、照顧地方 十、成本收益評估 / 照顧地方 十一、責任轉移居民 / 照顧地方 十二、評估成果 / 了解地方

以上步驟從認識、了解地方到照顧地方的一系列參與過程與居民一同發展社 區總體營造的規劃設計,最後再將責任轉移回到地方居民。此種手法可以運用到 其他的規劃領域,也是參與式設計中面對環境課題時可以參與、創新以及找出解 決對策的手法。國內學者鄭晃二、陳亮全 ( 1999 ) 便在其著作中轉化「設計發展 社區事務所」的步驟,舉出「工作坊」的運作手法。

鄭晃二、陳亮全將「工作坊」的運作手法分成「套裝遊戲」及「單元遊戲」

兩類活動。「套裝遊戲」以自我介紹、認識環境、有話好說、建立願景、擬定計 劃、虛擬實境等六個主要遊戲組成。「單元遊戲」介紹了十四種不同可讓居民參 與的遊戲進而導入日常生活中與社區公共事務有關的議題,促進大家思考與檢 視。其中提及「三角觀察法」、「風車圖分析」、「角色扮演」和「動手畫家園」

等方法。藉由這些方法規劃專業者可以了解居民在社區生活重要的活動場所,以 及對居民具有特別意義的地點;居民則在發表與傾聽的同時,也對生活的社區有 更深一層的了解。「工作坊」的運作方式除了上述活動之外,胡寶林 ( 2004 ) 也

提出了一套人道主義的參與式設計哲學思想理論架構,其中使用者以身體力行之 工作坊參與設計過程,並將這套參與式設計理論架構運用在校園中。

胡寶林在設計學校建築時充分掌握開放教育空間、人性空間、場所精神營造 之理念,透過參與式設計與師生溝通,把新校園當做社區營造去操作。最首要的 觀念是把學習行為重新回到有樂趣及有社區意識的活動,並由實際參與案例結論 出校園參與式設計所應用的方法,共有下列:

一、設計前及設計中與業主、教師團隊磋商溝通,組成設計小組,成為決策核心 小組。

二、採用問卷、便利貼、畫草圖、競圖、圓桌會議討論之互動參與。分班級、社 團或多次全系進行。

三、身體力行工作坊之行動參與設計。

其理論架構圖示如下圖 2-1:

理論 信念 多元設計領域 工具

此架構從多元設計的理念結合不同領域的力量,在建築藝術的理念下結合教 學、參與、文化、美學與社區營造的觀念,達到催化場所精神的目的。使用者共 同營造空間,透過不斷形成、經常論述的、不定的、開放的、可變的、心有所繫 的共同精神,這就是環境當中所蘊含的場所精神 ( 胡寶林,2004:14 )。一個地方 的場所精神需要使用者不斷參與塑造,而「工作坊」便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在工 作坊的實際運作活動可以促使規劃專業者與使用者的良好互動。喻肇青(2000)

更指出在參與式設計中,良好的互動過程與溝通能確保設計的品質及符合使用者 的需求。

規劃專業者與使用者的互動建立於彼此的信任。在一般情況下,使用者有時 會因為對規劃專業者或建築師過度的信任,減低了彼此互動的機會,可能造成設 計上的錯誤。文字、語言是表達意見的工具,當參與式設計進行時,非專業人員 之參與者可能較難以圖面、模型、電腦程式等專業工具之術語進行溝通。因此,

在工程完成之前設計構想的呈現僅能以非專業之文字或圖形和語言形容情境。所 以,過程中若能更具體溝通與互動,最後的結果就能更接近預期的樣子。

參與式設計主要建立在規劃專業者與使用者良好的互動過程與溝通。而專業 規劃人員與使用者的溝通問題,雙方都有需要改善與進步的方向。吳振廷(2006)

曾以參與式設計的案例反省台灣的建築設計教育。以質性研究的相關方法進行資 料蒐集與文獻分析了解台灣建築教育的發展,再以實際參與觀察與訪問作為論述 的素材。研究中指出現代的建築教育經由套裝工具獲得的知識取代了學習的過 程,過程的經驗不受到重視。取而代之的是在建構完成的知識下習得。而空間、

時間與人的交互關係或互動關係,卻是需要人的經驗與介入。因此,應在課程中 多加入與使用者互動的課程,以增加更多經驗的累積。

在參與式設計中當地使用者對所在的環境最為了解。若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 對環境有基本的認知與體認,對建築環境有初步的概念,在與規劃專業者溝通時

才不會有落差也才能發揮社區營造最大的力量。曾秀米 ( 2005 ) 以質性訪問、問 卷調查及參與觀察法探討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參與公共事務之態度以及對社區 營造成員角色期望。在她對社區總體營造實施成效的研究中指出居民參與社區總 體營造的時間長短對於總體營造的成效有顯著差異。同時對於社區意識、參與公 共事務態度以及對社區總體營造的成員角色期望有認知上的不同。以及社區意識 對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態度有顯著影響,社區總體營造成員角色期望對總體營造 實施成正向影響性。

因此,培養「社區意識」是發展使用者參與式設計觀念的第一步。但在林振 豐(2001)的社區總體營造研究中指出,關懷社區、社區文化與社區營造的活動 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萌芽與成長,社區總體營造目前已經成為本土化運動的重要項 目。民眾參與為社區重建之重要策略。經由居住者融入社區活動,社區意識得以 滋生。在林振豐的研究中發現民眾在參與的過程中出現專業素養不足、參與意願 不高、欠缺觀念與素養的問題。因而影響社區重建與規劃設計的進行。同時尚未 建立民眾的相關知識與學習的管道,民眾對於設計與社區的概念皆不甚清晰時就 被迫直接參與設計規劃也是社區參與式設計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因此林振豐指 出,社區應試著建立學習型的組織,並增加與設計者的協調與溝通 ( 林振豐,

因此,培養「社區意識」是發展使用者參與式設計觀念的第一步。但在林振 豐(2001)的社區總體營造研究中指出,關懷社區、社區文化與社區營造的活動 在台灣的各個角落萌芽與成長,社區總體營造目前已經成為本土化運動的重要項 目。民眾參與為社區重建之重要策略。經由居住者融入社區活動,社區意識得以 滋生。在林振豐的研究中發現民眾在參與的過程中出現專業素養不足、參與意願 不高、欠缺觀念與素養的問題。因而影響社區重建與規劃設計的進行。同時尚未 建立民眾的相關知識與學習的管道,民眾對於設計與社區的概念皆不甚清晰時就 被迫直接參與設計規劃也是社區參與式設計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因此林振豐指 出,社區應試著建立學習型的組織,並增加與設計者的協調與溝通 ( 林振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