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理論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理論研究 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理論研究 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理論研究 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理論研究

為發展完整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理論的內容,本節先就空間建構理論中較適合 轉化成國小建築環境藝術教育課程內容且與參與式設計中與使用者較契合的學者 理論做進一步的研究和轉化。再就英國行之有年的「藝術與建構環境教育」的內 容以及學者的看法,提出理論的整理和歸納。

一、空間建構相關理論

( 一一一一 ) Henri Lefebvre 空間理論

Lefebvre 的空間理論提到:我們必須站在基於人的尺度的經驗 ( empirical ) 、 具體 ( concrete ) 及實踐性 ( practical ) 場所,去展開對空間的了解。我們必須同 時用眼、耳、記憶、心靈去掌握一個地方,掌握當下不是直接表面所顯現的圖像 去作理解,而是從時空中累積的生活過程中去領會,有回憶的地方令我們對一個 地方產生情感與依戀 ( 郭恩慈,1998:171-185 )。

Lefebvre 提出空間生產的三角概念架構:

1.抽象空間:空間表徵 (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 -計劃、法令、技術官僚等 規劃設計出來的空間。

2.具體空間:空間實踐 ( Spatial Practices ) -生活世界中的日常行為與實踐經所 形成的空間。

3.想像空間:表徵空間 ( Representational Spaces ) -藝術家、攝影師、導演、文

人所創作出來的空間。

Lefebvre 的三角概念架構適合用在建築環境藝術教育中環境空間概念形成的 第一步。從藝術鑑賞的角度出發,帶入學生對生活環境具體空間的概念,並領會 用身體五官去感受對社區環境的情感,形成社區意識。當認知及意識形成之後,

便可對環境空間做進一步的了解。因此可利用凱文.林區 ( Kevin Lynch ) 所提出 的都市意象元素來分析社區空間架構。

( 二二二二 ) Lynch 都市意象元素

Lynch 對於都市所呈現出來的景觀風貌,強調城市設計重於視覺的感受,使 人們居住在一個井然有序、色彩調和、自明性強的都市環境中。Lynch 提出,利用 使用者所體認的行為心理因素來指認都市。以通道、區域、邊緣、節點及地標等 五個辨認都市之元素,經由各種特性相互討論讓人更了解都市空間架構及其意 義。這五個都市意象是開放空間的要素,也是都市景觀設計者藉以與使用者在空 間設計領域溝通的工具 ( 宋伯欽,2004 )。

1.通道 ( Path ):通道是指街道、人行道、運輸道路、運河、鐵道而言。往往 具有方向自明性與連續性的特質。

2.區域 ( Districts ):區域是指大塊土地,觀察者可以隨意的出入其間,而且 該土地具有若干共同性,因為地域自明性強的區域,讓人很容易的去分辨都市中 各區域的性質。

3.邊緣 ( Edge ):邊緣是指線狀之連續區域,對於介於區域之間。人們可以在 邊緣地帶,觀察其他地域之景觀,亦可藉此尋找方向。

4.節點 ( Node ):都市的節點可能是廣場、交通轉換之處,集中在一起,散發 出特色,當然,節點應該是容易讓人注目、吸引人前往而聚集的一個地方或是交 通匯集之處,如圓環等。

5.地標 ( Landmark ):地標物在一個都市之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可能是

一個都市的象徵物,對於都市的自明性有所助益,它也可以是生活上的一部份,

聚集、等候的空間。

Lynch 的都市意象元素是從視覺感受為出發點,因此適合從目前視覺藝術教 育發展建構環境的觀念。經由在地圖上瞭解這些元素的所在以及各元素的意義和 相互之間的關係,是培養社區規劃觀念很好的起步。學生能因這樣的訓練作基地 分析,由使用者的行為出發並且用社區整體觀點的概念在生活中體會更廣的空間 感。當培養出學生理解環境的角度與觀點不同時,便可利用 Alexander 模式語言對 空間做更細部的體驗和了解。

( 三三三三 ) Alexander 模式語言

模式語言是美國建築理論家 Alexander 所提出對城鎮規劃和建築的一套嶄新 且可供選擇的工作方法,是一種以參與互動的精神為本,建構出適於各種環境設 計尺度的營造方法理論。Alexander 編制了 253 種關於空間的模式語言,每一個模 式都運用了一定的格式來說明其上下關係:大模式可由不同的小模式組織而成,

所以 253 種模式語言是可以相互組成產生千變萬化的運用結果。

Alexander 認為每一個充滿活力的完整社會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模式語 言」,而這種「模式語言」的運作即為讓空間得以具有生機、擁有某種「特質」

的根源。而這種「特質」正是我們對經驗中最富生命力的時刻和情境所追求的目

標。

「這種特質是由不斷發生在那裡的事件的模式所賦予的」( Alexander , 1977 )。

因此,「事件」才是產生空間模式語言的核心並非「環境」 ( 胡寶林,2004 )。

學習模式語言的方法,是必須先學會一種告訴我們「環境與我們自己的真正 關係」的方法。所以必須先找到一種「談論模式」,好使我們能共享這些模式。

在環境改造的課程進行中引用「模式語言」的主要作用在引導學生對環境的「質」

的感知、澄清、錘鍊,運用模式語言方法學上的特色引導學童以一種像語言編寫 的方式來組織心中的空間意象。以彌補學生在較缺乏空間創造經驗的限制下,仍

能發揮建築環境藝術教學的可能性 ( 盧智敏,2003 )。

模式語言是從文字及照片的角度敘述空間,可以清楚了解到使用者的需要以 及在這空間模式中的感受,並提出「事件」在建構環境中的地位。而各種模式語 言是可以相互組成不同的運用,更可以就不同的環境和使用者的需求撰改發展成 屬於特定地區的模式。教導學生模式語言能使其在和規劃專業者溝通時減少語言 上或專業術語用法上的落差。

二、建築環境藝術教育相關理論

「藝術與建構環境教育」是英國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的課程發展計畫,此 計畫為五至十八歲學生創造了藝術、設計和環境教育的聯結,並研發出各式的學 習方法和教學策略。在此之後,許多學者也提出了不少在教學上的研究。

在學者 Eileen Adams ( 1999 ) 的研究中指出,此課程的研究建立了許多與藝 術設計、環境教育的構思發展、學習方式與教學策略的連結。這些內容在現階段 的教育中也融入於國家制定課程中藝術設計、設計與科技與環境教育的課程。「藝 術與建構環境教育」是基礎的學習並經由直接的經驗學習,而我們居住的環境則 是最豐富而多樣的教材。在課程活動中,Adams 也指出能讓學生有第二種不同的 方式或角度去分析相同的環境。了解其中的差異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呈現的方式 不只是書本的學習,另外多媒體教材和影像的呈現與歷史的敘述都應該應用於課 程中。課程中學生所執行工作活動的重點在於藝術感和設計感,同時藝術評判鑑 賞的學習也是建築環境藝術教育課程中非常特殊的部份。這個課程使學生能發展 藝術欣賞的能力,學生需要許多的景象、文字、語言經由觀察、採訪獲得證據與 解 釋 。 將 所 看 見 的 景 象 與 觀 念 文 字 語 言 做 結 合 , 同 時 與 自 己 的 觀 念 比 對 ( Adams,1999 : 184-193 )。從 Adams 的研究發現幾個重要的意義,第一,可將本研 究欲發展的建築環境藝術教育融入於國家制定課程中。第二,從居住環境以及實 際操作經驗最容易學習。第三,此種課程所包含的內容很廣,包括了鑑賞、歷史、

美感經驗等且涵括了視覺、文字、語言等不同面向。

Laurie E. Hicks 和 Roger J.H. King ( 1999 ) 更提出了「藝術與建構環境教育」

是以科技整合的方式。結合了藝術、美學、建築、科技、媒材、設計、歷史、生 態學與哲學,將建築環境當作社會意義表現的理念。透過藝術教育工作者教導建 築環境案例作為社會意義的表現,有助於使藝術教育成為建構和養成社區空間量 感的一個作用。學習建築環境。不僅要重視案例顯示的規則,也應重視其中所反 映的居民的想法、信仰和社區關係。不論是教室空間或者大教堂的設計,都可以 反映出誰是主導者和使用者所關注的重點。透過繪圖的練習,不但能分析過去建 築環境的考量也可以思考將來建築環境的選擇。也能在繪圖中透過思考和批判建 築物和自然環境中的意義,逐漸學習養成空間感 ( Hicks & King,1999 : 10-17 )。

Hicks 和 King 為本研究欲發展的建築環境藝術教育提出更多的面向,並強調經由 案例的分析學習以及實際繪圖的方式更容易培養空間感。

在 Ronald W. Neperud ( 1999 ) 的研究更顯示出從小培養建築環境觀念的重要 性:現今建造一個良好的社區環境必須涉及良好的步行空間設計、提供高品質的 公共空間、保護自然資源等以提升社區品質的課題。而這些課題的基礎在於建築 環境藝術教育中藝術、美學、設計原則和環境教育上。然而,環境藝術教育應該 是不分年齡的所有使用者,且應該在社區、學校的日常生活上被教育的。透過兩 個學校與社區問題結合的環境藝術教育案例了解到,學生對他們學習感到高興且 經常對成果感到驚喜,孩子在將來的生命裡也會有助於影響當地或其他社區的環 境 ( Neperud,1999 : 27-36 )。因此,使學生從小培養這種對環境設計的感受與認知 是使將來社區成為一種適合建築環境的生態的基礎。

以 Anne Taylor ( 1999 ) 的研究來看,「藝術與建構環境教育」是各個年齡的 學生發展一種包含室內和戶外的學習環境,創新且刺激的學習模式。設計水準的 提高進而提升了生活品質。設計教育是對環境做一系統的了解,並學習從視覺上

思考、表達自己和空間。透過建立 3D 模型的方法,提升對物質文化的審美能力並 且解決環境問題。從 1980 年開始 AIA 也透過許多這方面的計畫,發展在初等與中 等教育過程中增加設計教育的學習。這個計畫有助於提供學齡的孩子擁有理解建 築環境更好的觀念,並且讓教師發展增加設計和技能知覺敏銳的課程進而達到終

思考、表達自己和空間。透過建立 3D 模型的方法,提升對物質文化的審美能力並 且解決環境問題。從 1980 年開始 AIA 也透過許多這方面的計畫,發展在初等與中 等教育過程中增加設計教育的學習。這個計畫有助於提供學齡的孩子擁有理解建 築環境更好的觀念,並且讓教師發展增加設計和技能知覺敏銳的課程進而達到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