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和反思

第二節 反思

第二節 反思

沒有巧合,並且也沒有什麼事是「因意外」而發生的。

每件事和每件冒險,都是你的靈魂招來你自己身邊的,

以使你能創造並經驗你真的是誰。

~N. D. Walsch, 1998

曾經有一段時間,家裡因狗而起的問題多到我們都撐不下去,母親極度自責 為什麼要撿這麼多隻狗回來增加煩惱,父親會在這個傷口上灑鹽,怒斥全家人都 是「狗奴才」,我們姐弟則會懶於遛狗及洗狗的工作,那時的家庭氣氛只能說是 愁雲慘霧。但吊詭的是,母親當時仍因不忍而又再撿狗回來的時候,雖有人低聲 反對,但還是獲得大部份成員的支持。我想,狗是帶著使命來提醒我們該是時間 看見自己生命的未竟課題吧!唯有看見、放下,才能賦予生命新的意義與力量。

在敘說的過程中,牠們讓我看見那個只要有人提起「你們的狗…」就拱起全 身刺來防衛的自己,其實只是不想被人抓住把柄的完美主義作祟。身為家裡的長 女,從小就被賦予極大的權利與責任,尤其言行舉止都得是弟妹們的榜樣,成為 長者眼中的「乖孩子」一直是我人生的努力目標;而當我在心裡高喊養流浪狗沒 有什麼不對的時候,潛意識卻已經被公眾所制約,害怕自己的形象在外界眼中是 和愛心媽媽一樣的瘋癲。原來,當我們開始敘說自己的故事,我們才開始理解自 己,才開始接納生命中的「不完美」,把過去我們給否定、排斥的部分找回來,

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

在訪談母親的時候,談到她不能送外祖父最後一程的遺憾與自責,她不禁潸 然落淚,錄音也因此中止,我感覺到她的哀傷在當下才真正的釋放出來。「不孝」

是她極為介懷的一個點,也流著淚的我只是輕輕的問了一句:「阿公會這麼認為 嗎?」,母親淚中帶笑的說:「怎麼會?妳阿公是我看過最慈愛的阿爸。」接著,

她就和我分享許多小時候的回憶。敘事治療相信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專家,

我想,母親在剛剛已經為自己找到出口。

曾經我有機會脫離與狗為伍的生活,理智上我應該要協助原生家庭將所有的 家犬養到壽終正寢,再不涉入這無底深淵;但在情感上我卻步上母親的後塵,複 製了她的行為模式,不由自主的開始注意周遭的流浪犬,最終還是無法控制的在 關山另起爐灶收養了牠們,親戚看來甚是不解:「二十年還養不夠嗎?妳是養上 癮了嗎?怎麼和妳媽那麼像?」,我偶爾也覺得自己真是自討苦吃,但和母親共 同經歷的這一段,或多或少讓我有繼承的使命感,雖然無法像她一樣苦到深處無 怨尤,但面對狗的可憐處境與信任眼神,我仍然十分願意為牠們保留這一方溫暖 的小天地。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季慶(譯)(1998)。與神對話(原作者:Neale Donald Walsch)。臺北:方智。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 C. K.)。臺北:五 南。(原著出版年:1993)

王麗容(1997年3月)。從婦女照顧者角色的理論面談婦女的福利需求。第二屆全 國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高雄縣婦幼青少年館。

行政院農委會(2009)。臺灣地區各縣市流浪狗數調查結果【原始數據】。未出 版之統計數據。取自:

http://animal.coa.gov.tw/html/?main=9h&page=09_resources_a02。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 女性研究實例(249-270頁)。臺北:巨流。

杜白(1998)。這些人和那些狗。臺北:幼獅。

吳芝儀譯(2008)。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嘉義:濤石。

吳熙娟(2000)。最新又潛力無窮的療法。載於易之新(譯),敘事治療。臺北:

張老師。

吳蕙如(2010)。我輩貓人:流浪貓保護運動的興起與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吳錦勳(2007)。獸醫杜白的生死學-從對貓狗的守護中參悟。今週刊,530/531。

呂寶靜、陳景寧(1996 年 5 月)。女性家屬照顧者之處境與福利建構。「女性、國 家、照顧工作」研討會論文,臺北市社會局。

周珍珍(2001)。犯罪青少年自尊、困擾問題及其因應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周雅容(1996)。象徵互動論與語言的社會意涵。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 家‧照顧工作(185-226頁)。臺北:女書文化。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林憶珊(2006)。瘋癲?愛心?狗媽媽的照顧圖像與社會處境(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邱連煌(1981.4.1)。談自尊心與父母職責。中央日報,10 版。

流浪動物專案小組(2001)。公立流浪犬收容所體檢報告。取自:

http://www.lca.org.tw/column/node/942。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孫允寬(譯)(1996)。自尊心(原作者:Branden, N.)。臺北:遠流。

翁淑緣(1985)。青少年的自尊與其相關變項之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徐敬官(2004 年 6 月)。書寫你的生命故事:自我敘事與身分認同。中華傳播學 會 2004 年會發表之論文,澳門旅遊學院。

張玉玲(2000)。尋找挑戰難題、打死不退的學生:國中學生解釋風格、自尊、

學業失敗忍受力與挑戰學業難題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 化師範大學,彰化。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德芬(譯)(2010)。貓是天生的禪師,狗是開心的朋友(原作者:Eckhart Tolle)。 臺北:方智。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碧真(2009)。動物保護志工保護流浪犬經驗對生命態度影響之探討(未出版 之碩 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費昌勇(2002)。動物倫理與公共政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葉力森(1995)。動物與法律。臺北: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

葉力森(2000)。動物保護法實施面檢討。臺北:中華民國關懷生命協會。

黃慧芬(1999)。子女知覺父母了解、關係性自我及自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 碩 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五南。

黃耀漢(譯)(2001)。前世今生之回到當下(原作者:Brian Weiss)。臺北:張 老師文化。

湯宜之(2011)。臺北市三所大學流浪犬捕捉—絕育—回置管理策略之探討(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

楊淑智(譯)(2002)。愛他也要愛自己(原作者:Engel, B.)。臺北:心 靈工坊。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心理。

賴芬蘭(1998)。愛心媽媽誰來愛。向日葵,10。

蔡承志(譯)(2001)。狗狗知道你要回家?探索不可思議的動物感知能力(原作 者:Rupert Sheldrake)。臺北:商周。

蔡青青、劉雪娥(1996)。自尊的概念。護理雜誌,43,1,90-94。

劉珈延(2004)。動物保護法立法前後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以棄犬問題處理為 個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

劉威良(2003)。政府不讓國人知道的事-在海外抗爭。取自 http://www.h2friends.com/~board/board1/messages/22751.html。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載 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185-226頁)。臺北:女書文化。

蔡敏玲、徐曉雯(譯)(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作者:

Clandinin & Connelly)。臺北:心理。

調查小組(1997)。犬殤-臺灣公立流浪犬收容、留置場所調查報告。臺北:關 懷生命協會。

臺灣動物社會研究會(2009)。臺灣「奇蹟」-悲傷 326!從生命到垃圾:系統 檢視流浪犬貓動物福利問題。取自:http://animal-action.east.org.tw/。

龐志龍(2011)。沒顧好流浪狗,跳蚤狗蝨亂竄(民視新聞,2011.9.14)。取自:

http://tw.news.yahoo.com/

彭清仁(2012)。四歲女童遭六野狗圍攻咬傷,家長批人命不如狗命(中廣新聞 網,2012.4.5)。取自:http://tw.news.yahoo.com/

二、西文部份

Beane, J. A., & Lipka, R. P. (1986). Self-concept, self-esteem, and the curriculum.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Chawla, L. (1998). Research methods to investigate significant life experience:

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Research, 4(4), 369-382.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 (2000). 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hen, A. (1959). Some implications of self-esteem for social in fluence. In Havland, C. & Janis I. (Eds.), 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 (pp. 102-12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Crabtree, B. F., & Miller, W. (1992). A template to next analysis: Developing and using codebooks. In Crabtree, B. D., Miller W. L. (Eds.),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London: Sage.

Graham, H. (1983). Caring: A Labor of Love. In Finch, J. and Groves D. (Eds.) , A Labor of Love: Women, Work , and Caring (pp.13-30).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Hammersley, M., (1989). The dilemma of qualitative method: Herber Blumer and the Chicago tra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ledge.

Labov, W. (1972).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Studies in the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Labov, W. (1982). Speech actions and reactions in personal narratives. In D. Tannen (ed.), Analyzing Discourse: Text and Talk.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Zilber, T. (1998). Narrative research:

Reading,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CA: Sage.

McGrath, J., & McGrath, A. (1992). The dilemma of self-esteem: The cross and Christian confidence. Wheaton, IL: Crossway Books.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Pope, A. W., McHale, S. M., & Craighead, 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Reasoner, R. W. & Dusa, G. S. (1991). Building self-esteem in the secondary schools:Teacher’s Manual. Palo Alto, C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Riessman, C. K. (2003). Narrative analysis. London: Sage.

Rogers, C. (1950).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elf-regarding attitude and perceptions. In M. L. Reymert (Ed.), Feeling and Emotion: The Mooseheart Symposium (pp.

347-382). New York: McGraw-Hill.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ilber, E. & Tippett, J. S. (1965). Self-esteem: clinical assessment and measurement validation. Psychological Report, 16, 1017-1071.

Smith, E. R. & Mackie, D. M. (1996).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Worth Publishers.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Van Manen, M. (1990). Researching lived experience: Human science for an action sensitive pedagogy. The althouse press: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Weiss, B. L. (2001). Messages from the Masters: Tapping into the Power of Love. A Time Warner Company, New York.

Wells, L. E., & Marwell, G. (1976). Self-esteem: difinitions, distinctions, and models. London: Suge Publications.

Ziller, R., Hagey, J., Smith, M., & Long, B. (1969). Self-esteem: A self-social construct.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Psychology, 33, 84-95.

附錄

附錄一:訪談大綱

父母

1. 在還沒收養流浪犬前,對流浪犬的看法是什麼?為什麼?

2. 收養第一隻流浪犬「威威」的原因是什麼?會陸續收養的原因又是什麼?

3. 在所有收養的流浪犬中,您印象最深刻的狀況是什麼?為什麼?

4. 在收養流浪犬的過程中,您覺得最難處理的問題是什麼?

5. 在收養流浪犬的過程中,您遇過最大的衝突是什麼?

6. 在收養流浪犬的過程中,您遇過最棒的事情是什麼?

7. 您覺得收養流浪犬對家庭氣氛有影響嗎?為什麼?

8. 您覺得收養流浪犬對人際關係有影響嗎?為什麼?

9. 您覺得收養流浪犬對婚姻生活有影響嗎?為什麼?

10. 您覺得收養流浪犬對人生規劃有影響嗎?為什麼?

11. 您覺得收養流浪犬對您最大的影響是什麼?

12. 您如何看待或形容自己收養流浪犬一事?

13. 您認為他人是如何看待自己收養流浪犬一事?

14. 您後悔收養流浪犬嗎?

手足

1. 在還沒收養流浪犬前,對流浪犬的看法是什麼?為什麼?

2. 在所有收養的流浪犬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狀況是什麼?為什麼?

2. 在所有收養的流浪犬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狀況是什麼?為什麼?

相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