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行動實踐之歷程

第四節 反思調整

第四節 反思調整

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觀察學生反應、留意學生課堂表現、其與同儕互動的情 形,依據學生回饋,了解其學習需求與學習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活動,幫助學生 依起點和能力進行學習。也透過觀課教師參與課堂觀察,課後提供的回饋和建議,

並不斷反思調整修改,以精進自身教學能力。藉由自己的教學省思、觀課教師的 建議、學生學習成果和課堂反應、學生訪談建議等,解決難題並持續調整教學。

壹、學習環境-營造良好學習氛圍,且適時鼓勵

與學生共同建立課堂規範,包括討論音量、態度和用語,使分組討論能順利 且有效率地進行。將秩序列入小組分數,特別注意學生的上課情形,視情況問他 們問題,以營造適合學習的環境。並重點式講解重要概念,多留時間讓學生練習,

尤其是 M 組學生需要指導;而小組討論時視任務需要延長時間。

64

欣賞每位學生並視為獨立個體,創造一個合適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欣賞和 包容他人,使學生有成功經驗與正向積極的感受。在課堂中多給予學生發表機會,

不僅表現其創造力,還能提升學習興趣。留意缺乏自信或擔心出錯不願意發表意 見的學生,適時讚揚及鼓勵,提升其學習動力參與課堂,協助理解學習內容。學 生回答及發表完,給予讚美講出優點,學生得到正向回饋能增進其信心,維持學 習動機使之努力。害羞學生因為溫暖接納的學習環境而漸漸嘗試開口說英語。

貳、課程內容-提供適切的教學活動,確保參與學習機會

單元三改成在相同學習單上,給予不同層級學生不同的提示,也就是同一張 學習單中涵蓋 MVP 三種程度的題目,從簡易、基礎到進階,讓各層級學生依據學 習狀況練習題目。思考使用層級學習單的時機,發現學生概念不清需要分層教材 時,再加以設計和適時提供;並調整學習單的內容,依學生學習需求,在適切時 機提供提示。教師提供適性多元的學習材料,學習任務的困難程度應與學生的技 能匹配,才能產生最佳學習表現與正向情感(唐淑華,2014)。設計符合各種程度 學生的教學活動,能激發學生挑戰學習任務的意願,像是分層學習單題型根據難 易度而調整,M 組學習單會搭配插圖或給予足夠的作答提示,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的意思,而 P 組的學習單,則會讓他們完整寫出正確答案。相同的學習主題之下,

透過適當的策略運用與活動設計,讓學生適切學習;不同程度學生有適當的學習 安排,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責任,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雖然教科書課程主題並非學生感興趣的,但藉由融入多種符合學生程度的多 元教材和策略,並且運用多媒體呈現,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專注學習。

提供多元媒材和多種教法,提高學生好奇心和專注力;而分站學習、相關遊戲和 闖關活動的方式能吸引學生,藉由多種策略的靈活運用,讓學生有學習意願。也 提醒自己要注意投影畫面呈現的效果,確保學生都能看見螢幕上的學習內容。

65

參、教學活動-運用彈性分組,輔助學習

每位學生的學習型態不同,有的喜歡分組,有的喜歡單獨學習,所以在差異 化教學時應該交互運用。除了全班授課、個別學習外,運用同質分組、異質分組、

師徒夥伴方式,尋找適合該課程及目標的分組形式。在分組時考量學生人際互動 圈,有時安排好友成為組員,有時打散再重新分組,有時獨自完成任務等。經常 輪換改變分組,並扮演適時引導的角色,協助學生完成任務,引導不擅長與他人

合作的學生與同儕互動,同學之間感情好才會願意合作,也不怕在彼此面前丟臉。

(一)同質分組,了解 M 組學生的學習困境

基於單元教材特性,主要是基礎概念的建立,透過同質分組引導學生學習,

發現 M 組學生單字背誦和文法概念學習的困難及需求,適時提供協助,並在課堂 中增加不同學習素材,讓學生透過不同方式和途徑學習英文。一開始要清楚說明 並示範如何寫學習單,並巡視全班,在講解學習單或給予任務說明時,留意 M 組 學生是否瞭解指令,是否需要更多的協助,適時個別指導。討論文章繪製心智圖 時,應該再示範一次如何歸納課文重點,視需要提供畫好架構的圖表讓學生填寫,

並和學生共同完成,且小組思考討論時間也應該延長一些。因為繪製心智圖,是 要了解整個脈絡和摘要重點,對 M 組學生困難了些;最近參與領域內的研習,邀 請文昌國中的毓芬老師來分享,老師建議可先要求 M 組畫出圖像,因為表示要看 得懂才能畫出來,因此下次我應該會嘗試此方法。

(二)異質分組,提供 MVP 各層級的合作學習機會

異質分組是將不同程度的學生安排在同一組中,藉由同儕的力量互相學習。

透過小組合作,讓 P 組學生協助教導 M 組和 V 組,透過同年齡容易理解的方式進 行溝通和解釋,藉由高學習成就學生的協助和示範,教導英文程度較弱學生,使 其得到不同的學習管道並跟上學習進度,引導學習低成就學生跨越學習障礙;而 P 組學生可以透過教導同儕,檢視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並增進對英語相關概念的理 解,同時在過程中欣賞 V 組和 M 組同學的長處,讓各層級學生能夠互相協助學習。

66

從學生回饋發現學生喜歡和同儕一起參與課堂活動,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而 透過同儕示範及指導確實幫助 S37 提升學習。

S37:我喜歡跟同學一起合作的活動,因為小鎂會教我,真喜歡跟她一組。

S40:小雅是我的好朋友,她很認真,我喜歡教她。(訪 S/1050923)

課堂上總是看到小雅虛心接受同組同學的指導,認真詢問同學對話文章中單字 的發音,而小鎂也認真回應她,明顯感受到他們的主動積極。(札 T/1051108)

除了依照學生課前評估或課堂學習情形進行分組外,應該適時改變分組形式 和調整學生人數,以配合各種學習活動,因為不同分組形式能幫助不同學習風格 學生進行學習,且同質分組或異質分組皆各有其優缺點。透過靈活運用個別學習、

彈性分組(同質分組、異質分組、兩人配對…)或全班授課交替出現,可以立即 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學生之間彼此年齡相近,當他們在對話時,因為思考邏輯 和使用的語言相近,學習的效果更甚於老師的輔助。同儕間的互動合作,相互對 話與分享,不僅減少內向學生心理壓力,彼此的友誼也能促成相互成長。

肆、評量方式-透過多元評量,持續掌握學習狀況

不應只是一直安排 M 組回答最簡單的題目,而應該視其進步情形,可以挑戰 不同層級的問題,並適時給予引導;並依文章難易和長短決定提問數量。評量卷 也應視學生情況調整題目的難度。為了避免學生重複練習過多題目,以及提升學 生學習動機,可以試著讓學生選擇,例如使用九宮格賓果選題連線,讓學生有機 會選擇回答有把握或有興趣的題目;並視教學進度,規定學生應連線的數量,讓 學生在自由選擇下,完成複習概念和應用學到的知識。

對於該如何解決搶答公平性及讓學生有機會回答而苦惱,在和教授們面談時 提出此問題,教授建議盡量避免搶答,因為有本身速度快慢的差異,其實可以採 用舉牌或比手勢的方式。因此後來便避免舉手搶答,而是使用舉起小白板方式,

只要學生願意嘗試將我提問問題的答案寫下來並舉起白板讓我檢查,都有機會加 分,而且能夠立即糾正錯誤。也適時藉由比手勢的方式來做課堂評量。

67

舉牌方式嗎?對耶,我不是有在使用小白板嗎?用小白板來回答就好啦!…當 時只想著要讓學生舉手搶答,卻忘了一直在使用的小白板。決定之後改採小白 板個別書寫練習方式。(札/1051022)

而對於小白板的回收方式,在某次課後會談,觀課小君老師提出建議。的確,

採用小君老師的建議之後,不用一直數數量,也不會有缺少的問題產生,收白板 的速度明顯快多了。

其實不妨在白板上貼標籤紙寫上編號,但因為有時分組畢竟不是按照號碼坐,

也許可以使用座位排數的方式,例如 1-3〔第一排第三位〕、5-1 〔第五排第一位〕

之類的,就可以很明確地知道誰沒有交〔小白板〕了。(饋 T 君/1051027)

教學前中後,依據學生學習狀況、興趣和學習風格施以多種正式及非正式評 量,並給予回饋,持續評估學生學習,隨時調整教學。善用多元動態評量,包含:

學習檔案作品、各種學習活動任務、實作評量、學生自評、同儕評量等。學習單 可考慮加入其他題型,簡化或設計成活動形式,也可用多種成果展示代替評量,

多讓小組上台進行成果展示,或讓學生自己設計題目再互相問答。而在提問時,

可以依照題目的難易程度,請不同層級的學生回答,符合學生程度給予適當的題 目,或是難一點點的題目,逐步引導其思考問題並回答出來,提升其自信心。

不過,還是應該要有明確具體的後測評估形式,才能明顯看出在教學前後學 生學習表現的差異,才能有效檢視每位學生的理解程度和進步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