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教學省思與成長

壹、改變自身態度

我過去依照教材內容順序進行教學,雖會嘗試接觸各種教學方法,偶爾會使 用分組合作學習,但仍習慣使用講述法,因其簡易且效果佳;總是為學生訂定相 同標準,常給學生更多練習,或是補充更多內容。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並沒有察 覺低成就學生的學習無助,只是一味追趕進度。然而,在接觸差異化教學後,開 始會去觀察每位學生。不僅是幫助學生學習,其實也看見實施過程中成長的自己。

藉由學生回饋得到反思,師生間教學相長。

現在面對學生單字背不起來,會去瞭解學生的問題點,可以用什麼方式幫助她。

思考學生學習問題和需求,重新尋找適合學生的方式。發現有需要時放慢速度,

了解其困境協助解決。在安排教學內容時不要過於貪心,聚焦在重要概念的學 習,多留時間讓學生上台分享和表演。(札 T/1051125)

貳、增進自我專業成長

深覺自己需要不斷精進教學專業能力,光是一個單元的課程就得經過好幾次 的修改,設計教學方案面臨文思枯竭時,就必須搜尋課程活動、蒐集相關教學資 料,或與其他老師對話,以獲得靈感再加以轉化並加入自己的想法,過程中充實 了自己的課程設計知能。此外,透過與教授及同儕教師的討論及建議,幫助我看 見自己的盲點,看見自己設計的課程不夠完備,從中得到許多啟發。

經由教授的建議,給我新的啟發。教授曾說若學前評估單中沒有加進新單元概 念,就不知道哪些學生已具備該單元能力,不需一再重複學習;有哪些學生是

77

完全不會,必須透過課堂練習提升能力。(札 T/10509)

透過與教授和學校同儕教師及研究所夥伴的對話中,深化自己對差異化教學 的理解;請研究諍友小娣老師檢視學習單和課程活動的安排,並邀請夥伴小儒老 師和小君老師進入課堂中觀課,再經由課後會談的討論與分享,發現自己課程設 計與實施的缺失,一同反思教學並加以逐步修正及調整。而在過程中自己也不斷 學習,設計多層次教學活動,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以及安排多元學習評量,無形 中增進教學設計能力與英語知能,也提升教學專業能力。

經過課程單元的觀察與討論,反而幫助到我,和你一起討論你的學習單設計和 課程安排,使我從中成長。(饋 T 娣/1051110)

而且過程中深刻體悟到,學習的知識如果可以和生活經驗結合能夠學得較好 較快,所以逐漸養成習慣看到不錯的教學資源就隨手蒐集和儲存,學習善用資源 以備教學之用,將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訊媒材融入教學,安排於課前引起動機、

教材內容或是穿插於課堂活動之間,讓教學更加有趣,而且更快掌握學習重點。

參、參與學習社群備觀議課

差異化教學並不是在每一單元、每個歷程或教學過程都得進行,但有時光是 要設計出分層學習單就得下不少功夫。在嘗試的過程中,發現課前安排學生分組、

準備上課的內容和設計提問的問題等,若要符合不同程度的學生,就需要花很多 時間,因此尋求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準備及設計還滿重要的,也可以相互討論激 盪出火花,可見共備相當重要。

之前若談論到教學觀摩,我對於觀課的態度為除非是必須參加的活動,否則 總是以逃避面對;而現在的我則願意跨越觀課的心理障礙,因為行動研究而邀請 二位觀課教師共同參與。在教學時難以關注每位學生和組別,藉由觀課教師的回 饋,能幫助我看到不同角度的教學現況與學生的學習樣貌,被觀課能了解自己的 教學盲點,且能利用課後會談(也就是議課),多請教其他教師,得到許多反思與 成長,從與教師們的討論中學到更多教學策略,思考如何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

78

甚至透過觀摩同儕的教學,學習優點藉由他人成功經驗,提升自己教學專業能力。

可見組成協同小組,共同備課、觀課及議課,能精進自身教學。

肆、培養臨場應變力,提升專業能力

即使課前準備充足,事先規劃完善的教學設計,也有可能因教學現場的種種 因素而改變,例如課堂提問的技巧,以及當下能否掌控學生的狀況,皆需仰賴教 學經驗和臨場應變能力。平時也要累積好的提問設計,教學過程中必須敏察學生 的學習,且當下指令要很明確。不論是課前研擬差異化教學方案,或是入班執行 差異化教學,都是考驗我對學生的掌握度與教學策略和方式應用的靈活度。

進入新單元或新文法概念時,總會要學生多做練習題,擔心如果沒多練習,無 法學會或不精熟。但,應是要當發現學生已經學會了就可以修正及調整,以免 過度負荷,而對學習缺乏動機。(札 T/1051109)

在課程實施前,掌握學生程度及學習需求,了解學生已知及需要學習什麼,

重新思考教學方式、策略及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反思調整原先設計的方案;

課程實施中,因為教材特性與班級學生需求、特質、準備度、興趣、風格、知識 基礎與經驗不同等,在執行差異化教學時,應視教學現場狀況及學生學習的反應,

隨時靈活調整教學活動流程,並安排良好學習環境,思考在教學上要運用哪些策 略促進學習,且要如何評估學習,並滿足個別需求。確保提供學生適性挑戰與支 持,並和生活經驗結合。不要受限於教案或設計流程的框架中,需要富有彈性,

並仔細觀察學生,調整教學步調,當發現學生遇到困難,便需要提供個別指導,

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流程。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