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雖然在父母面向的兩題題目中,兩組研究對象具備細微差異,但大抵而言兩 組自我概念得分並沒有出現顯著差異。因而令人好奇此兩組擁有相同認知發展階

第四節 受試者的歸因狀況

從幼兒自我敘述的內容中發現,本研究幼兒已會運用社會比較的訊息來進行 自我評價。從個別幼兒的自我敘述內容中亦發現一些個別的特殊歸因。以上內容 將分兩部分整理於下:

一、社會比較的運用

相較於大孩子,幼兒運用社會比較的目的極少是為了自我評價,幼兒時期的 社會比較目的不在突顯自己的差異,而是為了和同儕擁有相同技能(Harter & Pike, 1984; Ruble, et. al., 1992)。Frey 與 Ruble(1990)指出幼兒是以年齡常模來看待 自己的發展,幼兒會觀察到不同年齡兒童所擁有的不同技能,並認為自己有一天 將會和大孩子有一樣的表現。

Harter 與 Pike(1984)發現在幼兒時期,身體自我概念會運用較多的社會比 較訊息。本研究身體面向的第1 題「你跑得快不快?」有四名幼兒提到:

V2:「快,比弟弟快,弟弟比較慢,因為他還小。」

V5:「沒有跑的比我哥快,我哥跑的比我快。」

T10:「每天都很快,可是我哥跑步比我快。」

T20:「比我們班的○○○(班上同學名字)還要慢一點點。」

R:「那你自己覺得快不快?」

T20:「我在家裡跟我表姊表弟還有那個我妹妹,我表姊會贏。我妹妹是最後一名、我是第 三名。不對我是第二名,我表弟是第三名。」

R:「所以你覺得你自己跑的快不快?」

T20:「我跑的是第二快。」

以跑很遠都不休息嗎?」,他回答「我不像我哥,我哥可以一次跑兩圈。」說明 自己現在還不能達到哥哥的表現。然而在問及第31 題「你運動厲害嗎?」V5 便 不以哥哥為標準,而是回答「有一點,走的比我爸媽快。」顯示將成人作為參照 對象,以突顯自己的厲害。

在身高方面,本研究幼兒的回答出現時間比較(Suls & Sanders, 1982)的狀 況。在第33 題「你覺得你自己是高的?還是矮的?」中,有 24 名幼兒表示自己 是高的,16 名幼兒表示自己是矮的。認為自己高的幼兒佔大多數,可能是因為 幼兒會與之前的自己比較,即進行時間比較,以致於認為現在的自己是高的。例 如T1 直接以「現在是六歲。」來表示自己是高的。而回答自己是矮的幼兒,有 兩名幼兒的理由出現與年齡常模比較的現象:

V3:矮的,因為我大班,姊姊她一年級。

V5:(搖頭)我是我們家裡最小的一個人。

除此之外,本研究亦存在其他時間比較與與年齡常模比較的現象:在時間比 較的部份,V2 在問及第 32 題「你在學校表現的很棒嗎?」她回答「因為我有進 步。」來證實自己在學校表現很棒。在與年齡常模比較的部份,V2 在第 35 題「你 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做事情嗎?」回答「喜歡,可是我幫媽媽掃地、拖地、擦地 板,還有擦房間的門。還有那個擦玻璃的瓶子,可是我一點點都不會打破,只有 我弟弟去五股的時候把人家的杯子用破了。」突顯自己做家事的能力比年紀較小 的弟弟好。

另外還有直接與他人進行社會比較的情形。T20 在第 4 題「你有很多朋友 嗎?」回答「差不多 11 個,很多。」接著補充「但是我妹妹很多,比我還多,

我妹妹有 30 個。」在第46 題「你認識很多字嗎?」,她回答「8 個」,研究者 進一步確認「所以妳覺得多還是少?」,她回答「多。我比其他人會寫的國字還 多。」以與同儕比較的訊息證實其答案。

從T20的例子發現她會先說出實際狀況,而不直接針對問題給予判斷,同樣 的情形亦發生在第19題「和其他的小朋友比起來,你的朋友比較多嗎?」的答案 中。7名幼兒(包含V2、V3、V10、V12、V18、T4、T12)以自己的朋友數量來 回答,而非依照問題要求幼兒以比較結果作答。第19題是明顯涉及社會比較的題 目,但在本研究幼兒的答案中,只有V5、T5、T10、T11四名幼兒進行與同儕比 較的過程,然而卻無從確認其是否真正將同儕比較的訊息用以考量本題之問題。

例如:

R:「和其他的小朋友比起來,你的朋友比較多嗎?」

T5:「(想了一下)我覺得我的朋友比較多。」

R:「是因為跟別的小朋友比嗎?」

T5:「沒有。」

R:「和其他的小朋友比起來,你的朋友比較多嗎?」

T11:「我的朋友比較少。」

R:「比每一個小朋友都少還是?」

C:「比每一個小朋友都少。」

R:「為什麼?」

C:「只有三個。」

同樣在第19題中,4名幼兒(包含V1、V6、V9、T2)以「很少」、「比較 少」、「很多」作答,但卻無從得知其比較對象與依據。

從第19 題的答案無從確認幼兒是否運用社會比較的訊息形成答案。另外,

在同樣涉及社會比較的第25 題「和其他小朋友比起來,你長的比他們帥/漂亮 嗎?」中,8 名幼兒回答「一樣」或「全都/大家都很漂亮」;有 7 名幼兒回答自 己比較不帥/漂亮;有 4 名幼兒回答「不知道」;有 1 名幼兒說自己比班上某一 名同學漂亮。約有一半幼兒不以正面態度作答,顯示要求幼兒對陌生成人表達自 己比同儕好看的意思,對幼兒來說是困難的。從V10 針對第 33 題身材的回答中,

V10:「矮瘦。」(可是此孩子比同班的孩子壯許多)

接著又說:「我越南的朋友長的比我大,下一次我會跟他們比看看,有一個○○(越南朋友 名)他常常跟我玩,可是我還是要跟他比看看。」

V10 以「常常跟我玩」與「可是我還是要跟他比比看」作對比,顯示玩伴與 比較對象是衝突的存在,暗示玩伴之間一但涉及比較行為便可能影響感情。V10 將越南玩伴視為比較身材的對象,然而是因為「長的比我大」,將年紀比自己大 的朋友視作年齡常模(Frey & Ruble, 1990)加以比較,還是認為與「我越南的朋 友」比較是不同於一般孩子的經驗而刻意突顯,則無法在訪談中獲得證實。

最後,在問及唱歌能力時,T16 沒有直接敘述自己的能力,而是回答「好像 比不上別人。」研究者接著問「那妳自己覺得厲害嗎?」她才回答「厲害。」

本研究中幼兒受到社會比較所影響的自我概念內容,比Harter與Pike(1984)

所認為的廣泛,不只運用在身體能力的面向,其運用情形更為複雜。異於Frey與 Ruble(1990)所認為5至7歲幼兒與同儕比較的目的不是用以突顯個人差異,而 是為了與同儕表現趨同,本研究已出現一些幼兒以比較實例突顯自己能力的答 案,或許是在研究者的問題刺激下促使幼兒進行比較,然而亦不能排除日常生活 中的比較經驗使得本研究的幼兒較會注意社會比較的訊息。特別的是,歸結以上 例子發現:在問及能力與身高等問題中,幼兒的答案較為樂觀,但是在直接進行 社會比較的問題中,幼兒的答案便顯得較為隱晦且保守,或許是華人家庭文化中 強調謙虛與維持人際和諧影響所及(葉光輝、黃宗堅、邱雅沂,2006)。

二、個別幼兒的特殊歸因

五足歲學齡前幼兒具備前邏輯的思考方式,即自有其邏輯,但不符合成人的 邏輯標準。除此之外,其亦具有直覺式思考,指幼兒對事物的理解集中在可知覺 的顯著特徵,即事物呈現的狀態,而非思考過程(Piaget, 1947)。在本研究的訪 談稿中,發現一些幼兒的特殊認知與歸因情形:

在前述「社會比較的運用」的討論中提到幼兒會觀察到不同年齡的兒童所擁 有的不同技能,並認為自己有一天將會和大孩子有一樣的表現(Frey & Ruble, 1990)。在本研究的訪談內容中發現一些幼兒將長高等同於長大,並且渴望長大、

對長大賦予許多意義:

R:「你覺得你自己是高的?還是矮的?」(第 33 題)

T1:「現在是六歲。」

R:「所以妳覺得是高的還是矮的?」

C:「高。」

T1 以六歲相較於之前,認為現在長大就是變高了。另外,V2 在同一題的回 答顯示將長高等同於長大:

V2:「一點點高,可是鞋子太小,可是我已經穿不下,可是還一點點小。我有一點點胖、

一點點瘦。都喜歡。」

R:「妳想不想再變瘦?」

V2:「不想了。」

R:「妳想不想變胖?」

V2:「不想。」

R:「想不想變高?」

V2:「要。」

R:「如果妳高一點妳會比較高興嗎?」

V2:「嗯,因為我喜歡高興快樂,我喜歡長大。」

從訪談中也表現她對長大的渴望。另外,T20 將身高與力量聯想在一起:

R:「你喜歡自己高高瘦瘦的嗎?」(第33題)

T20:「我喜歡瘦巴巴,還有很高,這樣才不會被別人欺負。像我妹妹就是胖的,我表姊跟 我一樣是瘦的,我表弟跟我妹妹一樣是胖的。」

R:「妳覺得胖不好看嗎?」

T20:「對。」

R:「可是胖才比較不會被欺負吧?」

T20:「哪有。長高就不會了。」

R:「你喜歡上學嗎?」(第 8 題)

V9:「因為我以前中班的時候剛開學、我剛進來這班教室的時候,他們都不跟我玩。」

V9 在第一句中便表達自己想融入團體的意願,但是剛進教室時,便意識到 自己被班上排斥,在此題中,V9 顯然只說明他所意識到週遭環境的現象,但卻 沒有針對研究者對於原因的追問進行回答。

另外,V18 的敘述顯示環境對其喜好的影響:

R:「你喜歡在外面玩遊戲嗎?」(第 40 題)

V18:「不喜歡,要有人陪我玩我才要去。」

R:「那如果有人陪,你喜歡在外面玩遊戲嗎?」

V18:「喜歡。」

V18 的「要有人陪我玩我才要去」中的「要」是「除非」的意思。意即如果 沒有人陪伴,V18 便「不喜歡」在外面遊戲。

除此之外,V10 的例子亦顯示其好惡會受到環境影響。當被問及第 37 題「你 喜歡別人唸故事給你聽嗎?」V10 說:「剛剛那個周伯伯會來我們這邊講故事,

禮拜三都會來。那個周伯伯每天都會來,所以我每天都喜歡。」V10 會因為說故 事的伯伯是否出現而影響其對聽故事活動的喜好。V18 的「要」與 V10 的「所 以」具備條件句的語義,條件句是訂下一個條件,作為另一個命題為真之依據的 句子(黃宣範譯,2005)。V10 與 V18 的表達顯示其對戶外遊戲與聽故事活動的 好惡需要環境的配合方能形成。

最後, T1 在本研究中得分偏低,但 T1 的歸因內容卻顯示較低的分數並不 表示T1 具有較低落的自我概念或能力。例如她認為自己很多時候看不懂書,是

「因為有些ㄅㄆㄇㄈ還不會。」之後又說自己「每個都認識,不過還不會拼音。」

並且只有認識「大小木中人,只有這五個字」;在看時鐘時「如果是 1 到 2 的中 間,我就不知道幾點。」並且「知道一些(形狀)而已。」另外,她沒有辦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