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二、形成幼兒自我的不同脈絡

第四節 幼兒自我概念的測量

由於幼兒注意力短暫,因此不適合紙筆測驗(Irwin, 1985)。幼兒語言能力 亦是測量其自我概念時需考量的,因為幼兒的表達能力比理解能力發展的慢

(Foster, 1990);另外,對個性羞怯及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來說,要其表達更形 困難(Measelle et. al, 1998)。雖然如此,Eder與Mangelsdorf(1997)依舊認為孩 子本身是最適合提供自我概念訊息的人,一些研究者發展出克服語言產出的方 式,例如圖畫測驗(Machover, 1949, 1953)、玩偶晤談(Cassidy, 1988; Eder, 1989, 1990; Eder, Gerlach & Perlmutter, 1987; Measelle et. al, 1998)等。以下將依時間順 序介紹圖畫測驗、開放式敘述、玩偶晤談、與心理計量問卷等測量幼兒自我概念 的方式:

一、 圖畫

在測量幼兒的自我概念時,主觀人物繪畫的方式尤其受到矚目。Machover

(1949, 1953)發展「畫人測驗(Draw A Person Test)」,引導孩子畫一個人,

此即為自我的反映,並據此推論出孩子的自我概念,身體形象的理論假設從畫的 線條、人物及其背景的品質可探討幼兒人格適應的問題。張明慧(2002)觀察到 幼兒線畫(drawings)的內容易出現與自己相關的主題,也常出現與週遭環境及 生活經驗有關的人事物,例如母親、父親,顯示幼兒會在畫中展現自我,研究者 可從中得知其自我概念。吳惠琴(2004)蒐集幼兒繪畫以比較原住民與一般幼兒 的自我概念,除了分析繪畫表現形式,並要幼兒敘述內容且命名,以助分析幼兒 身體、性別以及情緒自我概念。

在國內以跨國婚姻小學子女的自我概念為議題的研究中,車達(2004)及黃 雅惠(2005)皆以家庭動力繪畫(Kinetic-Family-Drawing,簡稱K-F-D)此投射 測驗為工具,除了研究者對其圖畫形式的分析外,研究者亦會針對繪畫內容提出

發問,佐以孩童對圖畫內容的描述與詮釋。

然而Wylie(1974)指出此方式無法充份與精確地描述兒童,亦缺乏相關的 科學驗證來支持自我概念可以從一個人的圖畫中有效地推論。

二、自我敘述

在幼兒能表達後,測量幼兒自我概念的基本方式便是問孩子一個開放性問 題,要求孩子提供自我敘述(self-description),例如 Keller、Ford、與 Meacham

(1978)問孩子「告訴我關於你的事(Tell me about yourself)?」;或 Damon 與 Hart(1988)問孩子:「你是什麼樣的人(What kind of person are you)?」;或 是Cassidy(1988)問孩子:「你可以告訴我你喜歡自己的什麼嗎(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you like about yourself)?」。另外,為了使過程變的有趣且讓孩子容 易理解,Wang(2004)將問題置於故事脈絡中,問孩子:「______(孩子的名字),

我想要寫有關你的故事,寫一個可以讓別人認識你的故事,我要在故事中寫的第 一件事是什麼?」待幼兒回答後便以「還有其他關於你的事嗎?」讓幼兒繼續說 出關於自己的經驗,直到孩子表示自己已經回答完畢。

此方式的優點在於問題中沒有提供任何暗示,因而不會引導孩子回答特定答 案(Damon & Hart, 1982)。至於缺點方面,Eder(1990)認為開放性的敘述最大 的問題在於其極度仰賴孩子的語言能力,如果他們無法適切表達便易低估孩子的 概念發展層次。Rhole等人(1990)提到其他可能的問題還包括孩子可能缺乏完 整表達其自我概念的動機,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對於問題的重點可能有不同的理 解。

三、玩偶晤談

Ceci 與 Bruck(1993)認為當幼兒從事適合該年紀的活動時,較可開放地在 成人面前表達自己的經驗。Measelle 等人(1988)主張以玩偶為媒介進行訪談,

有助於處理幼兒自陳報告的問題,例如避免符合社會期待(social desirability)的 答案、與研究者的熟悉程度與過度服從會影響答題情形、對研究者的防衛心理可 能使得答案過於理想化等。

在探討記憶與幼兒自我概念的關係的研究中,Eder(1987)首先運用玩偶的 方式進行訪談。接著,由於認為幼兒的自我概念不是只侷限在具體可觀察的活 動,Eder(1989)同樣以玩偶為主角,並且在問句上做些細微的變化,例如將「告 訴我你今天在學校過的如何(Tell me how you were in school today)」改成「告訴 我你平時在學校表現的如何(Tell me how you’ve usually been in school)」,發現 幼兒的回答較容易出現類似特徵的敘述,甚至3 歲半的幼兒即可提供可靠的自我 敘述。之後,Eder(1990)將問題格式改成選擇題,並特別留意問句是否為幼兒 可理解的語句,研究中的問題皆挑選自之前兩個研究中共56 題開放性問題,例 如測量幼兒社交能力的問句乃為「我常常和我的朋友玩」或「我常常自己一個人 玩」,並由兩隻玩偶分別代表之,以供幼兒做出選擇。此研究發現3 歲半左右,

幼兒便發展出組織關於自身訊息的架構。

Measelle 等人(1998)以學校適應為主題,發展出柏克萊玩偶晤談(The Berkeley Puppet Interview,簡稱 BPI)此一心理計量工具。運用玩偶的目標是要 促進孩子與玩偶間類似同儕的對談,玩偶除了代表答案供幼兒選擇之外,此研 究還鼓勵以自己感到最舒服自在的方式回答。雖然大部分此研究中 4 歲半至 7 歲半的幼兒皆以口語的方式回答,但有少數害羞或語言能力較差的孩子可以以 喚出代表某一答案玩偶的名字、指出玩偶、或放物品在玩偶的嘴巴裡代替。因 此孩子與玩偶間的交流由每個孩子特有的溝通模式(例如:口語與非口語)及

互動方式(例如:退縮或不退縮的孩子)所決定。

不同於以玩偶表示答案的方式,Cassidy(1988)的研究中包含兩個以玩偶 進行訪談的活動,一是以玩偶代表「非特定他人(unspecified other)」,另一是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訪談。在非特定他人的訪談中,研究者從頭到尾皆只注 視玩偶,並對玩偶發問,而孩子的回答則代表他所理解到別人對他的看法,某 個程度反映孩子的自尊。以玩偶進行角色扮演讓孩子完成故事的活動中,一玩 偶代表母親、另一玩偶代表孩子,研究者設計出可反應與依附對象關係中的自 我(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lf in relation to attachment)的故事,以探索孩子 理解到自己與母親安全依附的程度。也就是說,如果孩子認為與依附對象的關 係是重要的、自己是被母親接受且重視的,孩子便會感到安全及被保護,以至 於可以認知到關係中的衝突或壓力,並能成功解決關係。研究結果證實了自尊 與依附關係品質的正相關。Verschueren、Marcoen 與 Schoefs(1996)也以此設 計進行兩個相關研究,除了證實自尊與依附品質的正相關外,此二研究亦歸結 出玩偶晤談為一測量幼兒自我表徵(representation of self)的良好工具。

四、心理計量問卷

目前大部分測量自我概念的方式是自陳問卷(self-report questionnaire),此 方式最為直接,且適用任何年齡層,特別需要考量的是研究對象的發展狀況以及 問卷內容與格式的可理解性(Hattie, 1992; Wylie, 1974)。目前測量幼兒自我概念 的問卷中,最廣受討論的是根據Shavelson 等人(1976)的多面向階層化模式所 發展出來的幼兒自我覺察其能力及社會接受的圖畫測驗(Harter & Pike, 1984)以 及學前幼兒自我敘述問卷(Marsh et al., 2002)。

1. 幼兒自我覺察其能力及社會接受的圖畫測驗

Harter與Pike(1984)假定4至7歲孩子幼兒已能區分不同面向的自我概念,

其所設計的「幼兒自我覺察其能力及社會接受的圖畫測驗(Pictorial Scale of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Social Acceptance for Young Children , 簡 稱 PSPCSA)」,包含認知能力、身體能力、同儕接受、母親接受等四面向。

此測驗採一對一單獨訪談的方式進行,以四點量表評分。首先,題目會以圖 片呈現與受試者同性別的孩子擅長某一作業(例如:以圖片表示這個女生/男生 會數1、2、3),另一張圖片中的孩子不擅長此(例如:可是那個女生/男生不太 會數1、2、3(以另一個圖畫代表)),在呈現圖片後問孩子:「哪一個最像你?」

要求孩子先在兩圖片中做選擇。在選定其中一個圖案後,研究者再進一步確認孩 子與該圖片內容的相似程度(很像與很不像被評為4分與1分,有一點像與有一點 不像被評為3分與2分)。

此工具被認為是最廣泛用以測量幼兒自我概念的工具之一(Byrne, 1996),

其最大特色在以圖畫呈現題組問題及答案,藉此克服幼兒閱讀及理解能力,以及 引起孩子興趣與維持注意力。但此工具並非全無缺點,例如Vaughn(1995)提到 此工具缺乏標準效度;Fantuzzo、McDermott、Manz、Hampton與Burdick(1996)

認為學前幼兒難以理解此工具的操作格式,低收入戶的幼兒亦難以理解以Likert 量表區別不同程度的方式。另外,儘管其心理計量特質是被接受的,然而從因素 分析中只成功確認能力(結合身體與認知度量)及社會接受(結合同儕與母親度 量)兩個因素,Harter與Pike解釋幼兒的自我概念並沒有如文獻預期那樣分化。

但Marsh 等人(1991, 1998, 2002)卻認為此詮釋是對幼兒區辨多面向自我概念的 能力過分悲觀,且認為此結論過於草率。

2. 學前幼兒自我敘述問卷

Marsh 等人(2002)針對4.0至5.6歲學前幼兒發展出學前幼兒自我描述問卷,

內容包含身體能力、外表、同儕、父母、語文和數學六大面向。此乃接續之前一 系列分別適用於兒童到成人的「自我描述問卷(SDQ I, II, III,Marsh, 1988a, 1988b, 1988c)」而來, Marsh 等人(2002)將測驗8至12歲學齡兒童自我概念的SDQ-I 應用在幼兒身上以發展測量幼兒自我概念的工具。受到Harter與Pike(1984)的 影響,Marsh 等人首先嘗試以圖畫的方式呈現題目,但發現圖畫與口語並陳的方 式容易造成幼兒困惑,效果較單獨以口語敘述還不理想,因此決定以口語呈現問 題的方式,一對一進行訪談。

學前幼兒自我敘述問卷是以五點量表計分,和Harter與Pike相同,首先先讓 幼兒選擇正面(5分或4分)或負面答案(1分或2分),之後再確定程度,分數越 高越正面。特別的是,學前幼兒自我敘述問卷有針對孩子理解題目與否的評分-

學前幼兒自我敘述問卷是以五點量表計分,和Harter與Pike相同,首先先讓 幼兒選擇正面(5分或4分)或負面答案(1分或2分),之後再確定程度,分數越 高越正面。特別的是,學前幼兒自我敘述問卷有針對孩子理解題目與否的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