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自我概念的得分情形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幼兒自我概念的得分情形

本節旨在描述自我概念得分情形並針對結果進行討論,共分成三部分,依序 為越南與台灣母親五足歲幼兒子女在自我概念得分的差異情形、幼兒自我概念的 一般得分情形,以及幼兒自我概念得分的性別差異情形。

一、越南與台灣母親的五足歲幼兒子女在自我概念得分上的差異

卡方檢定結果顯示越南與台灣母親孩子的父親教育程度是不同質的情形,台

灣母親家庭的父親教育程度顯著高於越南家庭的父親教育程度。因此,研究者以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two-way ANOVA)檢驗父親教育程度與母親原生國此二因 素對幼兒自我概念得分的影響。

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顯示於八領域中,越南與台灣母親的五足歲幼兒子女 在自我概念得分均無差異,結果摘要表如表4-2-1。

4-2-1 母親為越南與台灣之幼兒子女之自我概念得分於八領域之二因子變異

女性與台灣母親國小高年級子女的自我概念研究結果相同。以下將針對文化與測 量工具因素進行探討:

首先在文化方面,越南與台灣皆屬於相依我的範疇(Markus & Kitayama, 1991),柯瓊芳與張翰璧(2007)指出就歷史文化傳承而言,越南與台灣文化的 相似性可以遠溯至歷史淵源:越南曾是中國的邦屬國,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宗 教信仰也具有佛教的色彩。而其研究結果亦證實台越文化的共通性,因此即使是

「跨國又跨種族」的通婚,在子女教養態度與宗教信仰上的確具備文化交流的基 礎,相異性沒有一般人認為的大。

另一方面,夏曉鵑(2005)指出研究中的外籍母親因為夫家不認同自己的母 語,而少在家中使用母語與教導孩子母語;甘玉霜(2005)亦指出有越南母親認 為自己不能用越南或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此二因素皆可能減少越南文化對幼兒 自我概念的影響。其次,孩子是透過濡化(enculturation)過程,學會文化中的 傳統(Kottak, 2005)。因此需要長時間的浸淫,自我概念受到文化影響的部份方 能呈現。本研究中母親所承載的越南文化,一方面可能受到環境的壓抑而無法表 現在幼兒的自我概念中,另一方面可能幼兒的濡化時間尚不夠長到使其自我概念 受到影響。

最後,越南母親與台灣母親五足歲幼兒子女在自我概念得分均無差異的可能

原因在於測量工具。一方面可能因為幼兒普遍對題目反應過於正向,而無法表現 其差異的因素;另一方面由於學前幼兒自我描述問卷(Marsh, et. al, 2002)、學齡 兒童自我描述問卷等(Marsh, 1988a)皆是測量西方文化(Markus & Kitayama, 1991)的自我建構,因此可能無法反映亞洲文化內的細微差異。雖然如此,並不 表示此二群體自我概念毫無差異。在本研究中,雖然八面向間的得分均無差異。

但在單題得分與幼兒敘述內容中,卻出現細緻差異。例如在第5 題「你喜歡你的 爸爸媽媽嗎?」中,20 位台灣母親子女皆得 5 分,越南母親孩子則有 14 位 5 分、

6 位 4 分。在第 13 題「你爸爸媽媽喜歡你嗎?」的回答中,台灣母親子女 14 位

得到5 分、6 位得到 4 分;在越南母親子女中,7 位得到 5 分,較台灣子女少一 半,12 位得到 4 分,2 位回答「不知道」。T 考驗結果發現台灣母親的孩子顯著 較越南母親的孩子更喜歡自己的父母,也認為自己的父母比較喜歡自己。有趣的 是,在教養認知的文獻中,越南母親尤其重視親子間的感情交流(邱奕仁,2005;

馮涵棣,2007),然而在幼兒自我概念中並未反映此趨勢。除了越南文化可能受 到環境壓抑的因素外,一方面可能由於教養認知難以預測教養行為,因而沒有對 自我概念產生影響;或是越南母親表現感情的方式,不為孩子理解與接收,例如 V18 在回答「你爸爸媽媽喜歡你嗎?」時說「不知道」,是否和 V18 在訪談中提 及母親低落的中文能力有關,則需要證實。

雖然在父母面向的兩題題目中,兩組研究對象具備細微差異,但大抵而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