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產業發展三階段的區分

若將台灣電子產業區分成三個明顯相異的階段,則可以將產業分成下列三 個階段:

表6-2-1 台灣電子產業三階段區分表

階段 時間 區分原因

第一階段 1950 末期~1986  台灣電子產業從1950 年代末期開始發展

 宏碁公司在1986 年推出全球第二台 32 位元個 人電腦

 從1980 年代中期開始,台灣資訊電子產業開 始出現為數眾多的廠商,像是佳佳、旭青等 第二階段 1986~1994 1990 年代中期之前個人電腦價格回穩,台灣大多

數廠商經營步上正軌 第三階段 1994~

資料來源:本研究

其中第一階段是從台灣開始發展電子產業開始,到宏碁公司推出第一台32 位元電腦開始,這個階段所代表的是產業發展的初始階段,台灣廠商運用逆向 工程的方式製造消費性電子產品以及資訊電子產品,尤其是在1980 年代中期之 後,台灣的電腦製造商大增,其中許多電腦公司就是以生產IBM 與 Apple II 的 仿製品銷售圖利,而一些廠商像是佳佳電腦、旭青電腦,雖然規模都不斷擴充,

但是仍然是以生產仿製品為主。第二階段從宏碁公司推出第一台32 位元電腦到 1990 年代初期到中期,所代表的是一個過度期與轉型期,因為第一階段的廠商 都是以逆向工程的方式經營,到了宏碁公司推出創新產品之後,台灣電子產業 才漸漸出現知識創造的能力,然而在1990 年代初期由於電腦價格大跌,許多經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營不善的廠商紛紛結束營業,這樣的激烈競爭,使得電子產業汰弱留強,也使

1975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合作,製造超薄型電冰箱 1980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技術合作,產銷冷凍冷藏 展示冰櫃

1981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技術合作,產銷窗型、箱 型、冷水型冷氣機

1984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簽訂技術合作契約 人員流動(國內

有 1987 年宏碁購併 Counterpoint 跨足迷你電腦領域 1990 年宏碁購併 Altos 取得多人多工電腦技術

策略聯盟 有 1990 年 4 月工研院電通所(CCL)與 TEAMA 共同推動

三、重要知識流通方式彙整

將各階段中重要的知識活動進行分析與整理:

(一)第一階段

在台灣電子產業第一階段中,知識流通的方式比較單純,大致上可以區分 成「逆向工程」、「技術移轉與授權」以及「合資」等三種主要的方式

1. 「逆向工程」

台灣早期素有「仿冒王國」的惡名,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廠商大量使用「逆向 工程」的方式取得產品與製造的知識,例如國內的東元電機的許多種消費性電子 產品就是以「逆向工程」的方式進行組裝生產的,而台灣電子產業中佔了重要角 色的資訊電子產品,也大多是以「逆向工程」方式製造。可以確定的是,在台灣電 子產業發展初期,「逆向工程」是重要的知識取得方式,廠商也透過此方法取得 許多知識。

2. 「技術移轉與授權」

在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初階另一種非常重要的知識取得方式就是透過「技術移 轉」,像是東元電機從日本的Mitsubishi 取得冷氣機的相關知識,以及宏碁公司 在發展初期取得光電所開發的個人電腦系統的技術授權,和從美國購得的作業 系統CCP-M,「技術移轉與授權」的最大優點之一就是可以快速的取得知識,例 如宏碁公司購買CCP-M 的技術就是為了將產品快速的推入市場,因而選擇了

「技術移轉」而不採取自行開發的方式進行。

3. 「合資」

以目前台灣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來看,台灣的市場幾乎是日系廠商的產品的 天下,而這些日系廠商都是在1960 年代進入台灣市場,與台灣的企業合資,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從母公司取得產品與技術,並且在製造生產方面都有母公司的支援,對於希望

1980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技術合作,產 銷冷凍冷藏展示冰櫃

1981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技術合作,產 銷窗型、箱型、冷水型冷氣機

1983 年, 宏碁 委託 工研 院電 子所 開發 與 IBM 相容電腦,之後將技術移轉給五家廠 商

1984 年,宏碁向 DRI 公司購買 CCP-M 1984 年東元電機與 Mitsubishi 簽訂技術合作 契約

1. 「購併」

在第二階段的時候,台灣許多廠商已經累積了相當的資源與能力,因此在 取得知識的方法上,可以採用更為主動積極而且快速的方式,例如「購併」,宏 碁公司在當時為了進入迷你電腦的領域,然而資訊電子的變動速度極快,宏碁 公司於是選擇以「購併」的方式,先後購併了Counterpoint 與 Altos 以取得迷你電 腦的知識,這對於身處第一階段的廠商而言,「購併」是不可行的,但是對於第 二階段的廠商而言,「購併」是快速取得知識的重要方式之一。

2. 「合作研發」

在第二階段的時候,台灣資訊電子廠商林立,但是大多數的技術能力還是 比先進廠商以及國內大廠來的落後許多,因此為了統合眾多廠商的力量並快速 的提升技術能力,「合作研發」就成為不錯的選擇。國內廠商與研究單位共組了

「筆記型電腦發展聯盟」、「多媒體聯盟」以及「New PC 聯盟」共同進行筆記型電腦、

多媒體技術與PowerPC 的技術開發。其中筆記型電腦聯盟獲得了具體的實效,

成功開發出386 等級筆記型電腦,雖然較之國外廠商的技術水準還略有差異,

但對於國內廠商取得筆記型電腦相關知識確實有正面的功效。

3. 「代工」

台灣電子產業的廠商大多數都有進行代工業務,而代工業務的起源就是在 第二階段的時候。以東元電機替IBM 代工監視器為例,由於 IBM 發現東元電機 有能力製造監視器,因此就在期發展的幾種機型中選擇其中一種外包給東元電 機代工製造,另一方面也把為數超過一百萬台的彩色顯示器外包給大同公司,

自此台灣許多廠商都開始替國外大廠代工製造。代工廠商通常都會接受代工買主 的技術支援,在生產、產品規格、品管、銷售與維修等方面提供技術的支援,因此 對於代工廠商而言,也是取得知識並且是「做中學」的重要方式。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表6-2-6 台灣電子產業第二階段重要知識流通活動彙整 PowerPC 的微處理器

代工製造 東元電機、大同公司、宏碁電腦都擁有大規 PowerPC 的微處理器

資料來源:本研究

表6-2-7 台灣電子產業第三階段重要知識流通活動彙整

方式 內容

第三階段 代工製造 台灣廠商如東元電機、大同公司、宏碁電腦、

廣達電腦仍然進行大規模的代工業務

技術移轉與授權 1994 年取得 TI 的 486 等級的處理器晶片 486 SXL 2/50 以及 486 SXL 2/66 的技術授權 1996 年宏碁與 IBM 交換專利授權

1999 年宏碁取得 IBM 授權使用硬碟、處理 晶片以及網路與顯示的技術

成立分公司(包含合 資、直接投資)

日系的消費性電子廠商仍然營運,並且是 國內市場重要成員

策略聯盟 1999 年宏碁與 IBM 策略聯盟,IBM 授權宏 碁使用硬碟、處理晶片以及網路與顯示的技 術

資料來源:本研究

四、知識流通活動類型與內涵

根據以上的整理與分析,可以將各階段的知識流通活動整理成幾個本質上 不盡相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類型,以第一階段來看,企業以「逆向工程」拆解其 他廠商產品,是比較不合法的方式,而合法的方式就是透過「技術授權」取得知 識,另外一種就是以「合資」的方式引進母公司的知識,因此第一階段可以區分 成三種類型:「以逆向工程的方法獲取知識」、「廠商進行技術移轉或授權」以及

「合資企業從投資公司取得產品與技術」。

第二階段的知識流通方式有「取得經營權或購併」、「逆向工程」、「合作研發與 合作生產」、「代工製造」、「成立合資公司」以及「策略聯盟」。由於「合資」廠商的技 術依賴母公司,加上合約的束縛並沒有自主的能力,因此在本階段並不算是很 有效的知識流通類型。因此大致上可以區分成四類型:「購併取得技術」、「逆向工 程」、「替先進廠商代工」以及「合作研發」。此外,由於台灣電子產業人員流動快速 且頻繁,因此「產業內的人員流動」也是造成產業內知識流通的重要方式。

在第三階段的知識流通方式有「代工製造」、「技術移轉與授權」、「成立合資公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通方式,而「合資公司」與上階段相似,加上「策略聯盟」的數量也較少,因此本

東元電機從Mitsubishi 取得冷凍機技術,

宏碁從電子所取得IBM 相容電腦技術

五、知識創造活動與內涵

根據第五章第一節的整理,本研究將台灣電子產業發展與三階段分類進行 分析,可以整理出不同階段中知識創造活動的類型與其內涵。

在第一階段中,廠商大多依賴技術來源公司取得產品與製造技術,除了宏 碁公司開發出全球第二部32 位元個人電腦之外,在第一階段的知識創造活動並 不是非常顯著。

到了第二階段之後,台灣廠商以透過「逆向工程」所取得知知識作為基礎,

順利的製造出各種周邊產品,從鍵盤、滑鼠直到光碟機都是運用「逆向工程」所取 得的知識,然而逆向工程僅能取得產品部份的知識,廠商仍然必須在不斷的調 整之後,才能順利的製造產品,也就是創造出相關的之事後,才有能力製造銷 售。例如是光碟機,在「逆向工程」之後,可以了解基本的零組件與工作原理,但 是廠商要順利生產出品質穩定不挑片的光碟機,還是必須經過不斷的努力才能 順利製造。另外一方面,由於台灣廠商在第二階段開始進行大量的「代工業務」,

因此在大規模製造方面,也比其他廠商來的更擅長,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廠商 在取得知識之後,仍努力於創造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因此在於製造方 面的知識創造在第二階段已經開始,在此同時,由於許多產品的關鍵零組件掌 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因此在第二階段的廠商也開始致力於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與

因此在大規模製造方面,也比其他廠商來的更擅長,主要的原因就是台灣廠商 在取得知識之後,仍努力於創造出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方式,因此在於製造方 面的知識創造在第二階段已經開始,在此同時,由於許多產品的關鍵零組件掌 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因此在第二階段的廠商也開始致力於關鍵零組件的研發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