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 組 織 認 知 到 組 織 內 缺 乏 某 種 知 識 的 時 候 , 便 產 生 了 「 知 識 缺 口 」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Gilbert & Gordey-Hayes 提出的知識移轉五階段模式,分別是「取得」、「溝通」、

「應用」、「接受」以及「同化」,不同階段表示真實的學習發生的有無或是程度,這 五個階段構成一個動態的知識移轉的模式(Gilbert, Gordey-Hayes,1996)。

圖2-2-1:知識移轉的五階段模式 資料來源:Gilbert, Gordey-Hayes,1996

韓國學者Kim(1997)認為技術的取得可以有三個來源,分別是國際社群、

國內社群,以及企業內部。以國際社群為來源的技術又可以分成:依附在設備上、

依附在人員上、印出的文件、海外供應商以及海外顧客。國內技術的來源又可以分 成:大學、研究機構、其他企業以及其他支援系統。企業內部的努力的呈現就是技 術的能力,而技術的能力可以從R&D 或是生產活動的做中學而得到。

知識移轉

取得

溝通

應用

接受 同化

組織的核心 日常工作

真實的學 習發生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根據Kim 的看法,技術,或說知識,的來源有三個,但是以低度開發的國 家而言,因為其國家創新系統中各成員的不成熟,因此較為有效的知識的取得 來原是海外的已開發國家,是故,本研究希望在前期把重心放在以國外為來源 的知識流通,同時期國內的來源就不是如此重要,而企業層級的努力因為層級 較低,因此並不把個別企業的R&D 或是生產活動作為討論的對象。

Leonard-Barton(1996)將技術知識之來源分成諮詢者、顧客、國家實驗室 、 Vendor、大學、其他競爭性公司與其他非競爭性公司。並依照「可以學得新技術之 潛力」以及「承諾度高低」,將由外部引入知識之模式區分如下圖:

圖2-2-2:技術取得來源/機制 資料來源:Leonard-Barton,1996

對於本研究而言,知識流通方式是一個重要的觀察項目,但是對於林林總 總的流通方式,到底在這些模式之間有何相對性的差異,或是在何種構面上出 現程度不同的歧異,對於知識流通後的修正與創造,應該會有某些程度上的影

承 諾

新能耐

新產品、製程

Access

Window 觀察 授權

研發 契約

教育 取得

共同 發展

授權

合資

購併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前述韓國學者Kim(1992)也提出了一個雙軌的技術移轉模式,此模式可 用來解釋開發中國家(Catching-up Countries)如何從開發國家取得知識。根據此 模式,知識的來源,也就是開發國家會歷經三個階段,同時開發中國家也會歷 經三個階段,分別是「取得」、「同化」以及「改善」。若將將這兩個軌道組合在一起,

就是一個完整的跨國的知識流通模式,圖示如下:

對於開發中國家而言,為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勢必要從國外取得較新的知 識,若是以國家創新系統的觀點來看,所代表的就是一個系統必須從外界取得 知識,以作為系統發展的必要能源。但如果單純以知識流通來看,並不能解釋國 家創新系統中,對於知識的取得、修正乃至於創造自有的知識的完整演進,因此,

除了對於知識流通方式的探討之外,同時必須對於知識取得之後的利用,進行 進一步的釐清。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圖2-2-3:經濟發展的雙軌模式 資料來源:Kim,1992

Larsen(1980)對於知識的利用,提出了三個利用的類型:完全利用、修正 先進國家

創新的程度

時間

新技術出現 強化 成熟

技術生成

改善

同化

取得

改善

同化

取得 技術移轉

時間 後進國家

技術的能力

產品創新 製程創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用,例如農業技術的知識,並不因為使用者或是當地氣候、土壤條件等做調整而

產—產 合資

Nonaka 與 Takeuchi(1995)認為組織中的知識創造是內隱性知識與外顯性 知識之間的轉換而成的,並進而提出所謂的「知識螺旋」的模式來解釋知識的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