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知識活動

以下對於本研究所須探討之知識活動:知識流通、知識創造與知識加值進行 定義:

1. 知識流通

本研究所欲探討的「知識流通」就是將知識從來源處移動到接受者處,但必 須包含接受者的學習行為。

由於知識流通是比較具象的活動,因此本研究採用11 種知識流動的方式來 觀察兩國的知識流通活動,相關的知識流通方式的定義詳見下文。

2. 知識創造

本研究定義「知識加值」是系統中創造出系統中成員未曾擁有的或是對全世 界而言是全新的知識。而如此的知識可以是產品知識、製成知識或是專業服務等 等各類的知識。

3. 知識加值

本研究欲探討的「知識加值」是將取得或是流通取得或是創造出的知識運用 在商品化之後所產生的市場價值。知識加值不只是包含將知識轉化成產品進而銷 售所得到的利潤,並且包含其他代工與專業服務等等業務所產生的利潤

二、知識流通方式

由於本研究從知識的流通作為出發點,因此為了研究韓國與台灣產業的知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識流通,必須設定觀察的變數,以確定知識流通活動的出現與否。本研究引用吳 思華(民87)對於知識流通的路徑以及統治機制之間的關係之研究,並將其路 徑分類取消,歸納出十一種知識流通的方式,這十一種知識流通的方式與其定 義分別如下:

1. 取得經營權或購併:企業藉由取得其他企業的經營權以取得該企業的 知識,並將其知識作為己用。

2. 多角化:本研究所觀察的多角化是「非相關多角化」,也就是企業取得 其他產業的之是以跨入該產業。

3. 合作研發與合作生產:本研究所觀察的合作研發與合作生產就是廠商 或是研究機構、大學之間所進行的合作研發或生產,因為在進行合作研 發或生產時,相關的知識慧在成員之間流動,因此也是知識流通的方 式之一。

4. 代工製造:也就是廠商接受其他廠商的訂單代其生產,由於怠工買主 大都會在產品規格、生產技術或生產流程、品管等方面進行協助,因此 也是知識流通的方式之一。

5. 技術移轉與授權:亦即從其他廠商取得技術移轉或是技術授權,本研 究所觀察的技術移轉與授權必須有正式的合約簽訂。

6. 人員流動(國內外):包括了國內與國際間的人流動,像是挖角、從海 外歸國等等。

7. 衍生公司:研究機構將人員與技術釋出成立公司,此公司即是衍生公 司。

8. 人才培育:本研究將人才培育定義成大學將既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

若是有相關的科系或是實質的成果,即代表藉由人才培育所進行的知 識流通活動有發生。

9. 成立分公司(包含合資、直接投資):本研究所觀察的分公司的成立是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直投(FDI)成立分公司。

10. 策略聯盟:亦即兩個或多個企業為了達到期策略目的而進行的組織資 源、能力的互換,也是知識流通的方式之一。

11. 逆向工程:廠商將其他廠商的產品拆解之後,取得相關的知識。

在半導體產業中,因為「逆向工程」的難以進行,因此省略之,而在電子產 業中,將進行十一種方式的分析。

三、各對象觀察重點

根據前述的創新系統成員對於知識活動的貢獻不一,加上研究時間與能力 有限,因此本研究以產業發展為軸線,並將觀察重點放在「企業」上,以產業成 長與企業的知識活動作為研究重心,而其他三個成原則以輔助的方式進行分析。

四個成員的觀察重點如下述:

1. 企業

對於企業而言,觀察的重點在於企業所進行的知識活動,包括了知識流通、

知識創造與知識加值三種知識活動,包含了知識活動的類型與內涵,藉此了解 企業在產業發展與知識庫累積過程中的角色。

2. 政府

本研究對於政府的觀察注重於政府是否協助產業的發展?例如政府是否保 護國內市場?是否有特別的政策來協助產業發展?

3. 研究機構

本研究所觀察的研究單位是以公有研究單位為主,而將企業的研究機構劃 歸企業的部份,主要的原因是企業的研究機構比較難以跟企業區分。本研究觀察 研究機構是否作為產業的先驅者?或只是扮演著合作研發的角色,甚或對於產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業發展並沒有實際功效?因此本研究將整理研究機構所進行研發計畫之資料進 行整理分析。

4. 大學

以後進國家而言,大學在於研究方面似乎是不如先進國家,因此雖然「國家 創新系統」認為大學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成員,然而在韓國與台灣兩個國家中,其 功能似乎與先進國家的大學有所不同。在此姑且不論大學是否應該列為成員之一,

但至少大學在培養人才方面,有其重要性,因此本研究對大學的觀察重點除了 研發與合作研發之外,還探討在培養人才發面的能力。

圖3-2-3 本研究對各成員觀察重點 資料來源: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