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史托克豪森生平與作品概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史托克豪森生平與作品概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史托克豪森生平與作品概述1

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 1928-2007)生於德國科隆近郊的摩德拉特 (Mödrath),其父母皆對音樂懷抱熱忱。1942 年,他被送往克山坦(Xanten)的師資培 訓機構,在此學會了多樣樂器。然而,史托克豪森的音樂學習卻因第二次世界大 戰爆發而中斷,一直到 1947 年,他進入科隆音樂院就讀,鑽研音樂教育,主修鋼 琴並學習作曲,同時也在科隆大學攻讀德語文學、哲學與音樂學。

1951 年自音樂院畢業後,經由艾摩(Herbert Eimert, 1897-1972)2 引薦,史托克 豪森參加了達姆城國際新音樂假期班(Darmstadt Ferienkurse für Neue Musik)。3 在 此次假期班中,他聽到梅湘(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鋼琴作品《四首節奏練習 曲》(Quatre etudes de rythme, 1949-1950)的第二首《時值與密度的模式》 (Mode de

valeurs et d’intensités)之錄音,亦演奏了梅湘弟子郭伊法特(Karel Goeyvaerts,

1923-1993)的雙鋼琴奏鳴曲(Sonata for Pianos, 1950),史托克豪森因此接觸到序列

1 請參見 Karl H. Wörner, Stockhausen: Life and Work, translated by Bill Hopkins (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Robin Maconie, Other Planets: The Complete Works of Karlheinz Stockhausen, 1950-2007, updated edition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2016),與謝隆廣,《史托克 豪森的音樂-《光-水》之分析研究》(台北:致凡音樂,2002),以及 Richard Toop. "Stockhausen, Karlheinz."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May 8, 2017,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6808。

2 艾摩(Herbert Eimert, 1897-1972)德國作曲家、理論家與評論家。自 1927 年起為德西廣播電 台(Westdeutscher Rundfunk)工作,1951 年創立徳西廣播電子音樂中心,1965-1971 年於科隆音樂院 教授電子音樂。John Covach. "Eimert, Herbert."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November 13, 2017,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08647.

3 達姆城國際新音樂假期班(Darmstadt Ferienkurse für Neue Musik)由德國樂評家史坦艾克 (Wolfgang Steinecke, 1910-1961)創立。假期班中安排了理論與實習課程,學生可從中接觸新音樂的 作曲與演奏技巧,之後逐漸成為國際化的活動,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與音樂學者,群聚於此討論音樂 創新的各種可能。

2

音樂(Serialism)作曲手法,並且開始了序列音樂的創作,同年便完成了他第一部以 序列音樂手法創作的《交叉遊戲》(Kreuzspiel, 1951)。4

1951 年,史托克豪森與朵莉絲(Doris Stockhausen, 原姓 Andreae)5 結婚。婚 後不久,他前往巴黎就教於梅湘,在其門下學習音樂分析及音樂美學,並與當時 巴黎的前衛作曲家們如布列茲(Pierre Boulez, 1925-2016)、6 夏佛(Pierre Schaeffer, 1910-1995)7 等人多有往來,更接觸了當時正起步的具象音樂(musique concrète)。8 然而,序列音樂仍是史托克豪森早期創作的重點,1952 年以序列手法創作為管弦 樂團所作的《點》(Punkte, 1952),接下來於同年創作的《點對點》(Kontra-Punkte, 1952-1953)9 便是延續《點》的作品。

1953 年返回科隆,史托克豪森進入艾摩主持的電子音樂研究中心,研究電子 音樂,之後與波昂大學教授麥爾艾波勒(Werner Meyer-Eppler, 1913-1960)10 創辦

4 楊嘉怡,〈史托克豪森《交叉遊戲》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

5 朵莉絲為史托克豪森的正室,兩人婚後育有四子。

6 布列茲(Pierre Boulez, 1925-2016)為法國作曲家與指揮家。曾向梅湘學習和聲,自 1952 年起 參加達姆城國際新音樂假期班,於 1953 年創立「馬里尼音樂會」(Concerts Marigny),將許多現代 音樂引進巴黎。G.W. Hopkins and Paul Griffiths. "Boulez, Pierr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October 18, 2017,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03708.

7 夏佛(Pierre Schaeffer, 1910-1995)為法國作曲家、理論家、作家與教師。從 1948 年開始具象 音樂的創作。Francis Dhomont. "Schaeffer, Pierr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October 18, 2017,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4734.

8 1948 年,夏佛以「具象音樂」 (musique concrète)一詞形容其電子音樂作品。原先理念是作 曲家不再透過記譜的符號系統,由樂器演奏出樂音,而是將生活中各種聲音收集錄製,作為可直接 處理的聲響材料。之後發展為將收集而來的聲響材料,利用電子儀器加以改造。Simon Emmerson and Denis Smalley. "Electro-acoustic music."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October 18, 2017,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08695.

9 《點對點》亦有人翻譯為《對位》,然而本文作者認為《點對點》較貼近作曲家對此作品

的闡述,亦能呈現點描音樂的特質,故選擇《點對點》之譯名。

10 麥爾艾波勒(Werner Meyer-Eppler, 1913-1960)為德國物理學家、聲響學家、語音學家與資訊 理論家。於 1951 年加入艾摩的電子音樂中心,史托克豪森曾跟隨其學習語音學。Richard Toop.

3

《音列》雜誌(Die Reihe, 1954-1959),廣邀當時的年輕作曲家討論音樂。1971 至 1977 年,史托克豪森擔任科隆音樂院的作曲教授,之後便專注於創作及演出。自 1998 年起,史托克豪森每年八月於居登(Kürten)舉辦夏令營,其中包含分析課程與 音樂會,將其音樂理念發揚光大,並培養許多詮釋史托克豪森音樂作品的演奏人 才。2007 年 12 月 5 日,史托克豪森過世,家人遵照其生前指示,第三天才將消息 公諸於世。

史托克豪森一生中共完成 362 部作品,1969 年以前的作品由環球出版社 (Universal Edition)發行,之後的作品則由史托克豪森出版社(Stockhausen-Verlag)出 版,而作曲家的文字著作及其他出版品,均由史托克豪森基金會

(Stockhausen-Stiftung für Musik, 1994)印行,為二十世紀音樂留下豐富的紀錄。

"Stockhausen, Karlheinz."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ccessed October 18, 2017, http://www.oxfordmusiconline.com/subscriber/article/grove/music/2680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