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8

第三節 史料、研究視角與論文安排

一、文獻史料

本研究主要利用的資料,包括檔案,政府與政黨出版品,報章雜誌,日 記、回憶錄與口述資料等。茲簡介如下:

1.檔案

政府檔案是了解戰後政府對原住民族治理的開展與過程的一手資料,本論 文使用的檔案包括國史館文物史料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保存之「行政長官 公署檔案」、「省級機關檔案」;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國家機關檔 案」;臺灣省議會史料總庫;中研院臺史所檔案館典藏之「臺灣省參議會檔 案」、「臺灣臨時省議會檔案」、「臺灣省議會檔案」、「六然居典藏史 料」;國防部「史政檔案」等官方檔案。此外,也運用慈林教育基金會典藏

「社運史料資料庫」及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臺灣史料中心」,收集黨外雜 誌及原運等相關資料。

2.政府出版品與調查報告

政府出版品也是了解官方政策的重要史料,臺灣省民政廳曾分別在1950 年 代與1970 年代出版記錄與宣傳山地行政的出版品,分別為《進步中的本省山 地》(1954)59 與《發展中的臺灣山地行政》(1971),60 是了解該時期官方 原住民族政策必須閱讀的文獻。1990 年代原住民族意識抬頭,省政府開始有系 統的編纂原住民族的史料與歷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今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前 身)出版了八輯《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內容包含政府的法令與都市原住民 的採訪記錄等,提供相當的史料記錄,其中《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3:省政府 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1)~(3)》收錄了相當完整的官方法規政 令的制定與修訂,具有相當的重要性。61 國史館出版,由夷將‧拔路兒

(Icyang Parud)等編著的《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2008)收集了 1980 年代以來以原權會為主的原運抗爭第一手資料。62 另外,政府委託學術單位或

59 臺灣省府民政廳,《進步中的本省山地》(南投:省府民政廳,1954)。

60 臺灣省府民政廳,《發展中的臺灣山地行政》(南投:省府民政廳,1971)。

61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 3:省府公報中有關原住民法規政令彙編》三冊,(南 投:臺灣省文獻會,1998)。

62 夷將.拔路兒編,《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臺北:國史館,200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此,探討戰後原住民族的形塑與發展,必須瞭解臺灣所處的地緣政治變動,以 及其殖民性質變遷。

戰後臺灣的歷史變動其實非常快速,短短幾十年間,臺灣從一個日本的殖 民地,轉變為二次大戰後中華民國新收復的邊疆島嶼省分,然後再成為蔣介石

「自由中國」的所在地與反共復國基地,以及美國在東亞冷戰結構中的前哨 站。到了1970 年代,又隨著國際局勢變動,國家體制才漸漸走向「中華民國臺 灣化」的格局至今。

日本歷史社會學者若林正丈對戰後臺灣國家形成的歷史脈絡做了精闢的梳 理。他分析戰後臺灣的國家構成條件為:1.以「正統中國國家」自居,對抗在 中國大陸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這個國家是由在中國內戰中敗逃的「政治 武裝移民」集團移住臺灣後,以外省人佔據結構上之優勢地位的「遷占者國 家」;3.這個遷占者國家受到在東西冷戰中作戰的美國之庇護,被編入美國帝 國主義的周邊,成為影響遍及亞洲的東西冷戰前哨基地。74

由此來看,1949 年以後形成的中華民國(臺灣)體制,是一種以全中國的 體制與意識形態來統治臺灣的治理型態,以若林的話來說,即「正統中國國家 之政治結構(國家體制、政治體制、國民統合意識形態)只統治著臺灣」。75 因此,中華民國對臺灣原住民族的政策與制度設計,必須放在當時的中華民國 體制的架構下來理解,尤其不能忽視中華民國歷史中所形成的三民主義邊疆政 策。76

另外,國共內戰與東西冷戰結合的地緣政治因素,尤其美國在亞太地區的 地緣戰略問題,往往影響國民黨政府在台實際的政策規劃與執行。所以,戰後 臺灣在針對原住民族及其居住區域所形成的政治、經濟等治理制度與機制,也 常會受到「非正式帝國」──美國在冷戰局勢中調整臺灣戰略的影響。例如本 論文在第三章所討論的臺灣山地的軍事性質、國共戰爭退伍軍人的安置、山地 資源的開發、原住民勞動力的配置等等,都不能忽視遷占者國家的性質與冷戰 地緣政治的動力結構。

1970 年代初期,美國與中共靠攏,中華民國失去聯合國席次,在國際社會 的地位出現劇變。外部國際政治環境的改變,迫使以往以中國正統自居的中華

74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頁 6。

75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頁 15。

76 詳見本論文第一章第二節,頁 39-4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

民國體制必須改變,進而啟動所謂「中華民國的臺灣化」。國民黨政府為了維 持統治正當性必須走向民主化與臺灣化。臺灣社會除了要求民主與自由的開放 外,也興起了一股「本土化」的浪潮。

(二)殖民與族群意識

詹素娟的研究指出,日本領有臺灣,以武力征服「蕃人」、建立「蕃地」實 效統治之後,仍然受到清代所形成的「界內/版圖/熟番與漢人」、「界外/番 地/生番」的空間與身分二元化與分殊化制度所制約,在考量臺灣地形特徵

(平地與山地)等因素後,形成「特別行政區」、「普通行政區」的雙軌統治。

戰後接收臺灣的國民黨政權仍然延續此一制度,並促使原住民身分的二元化

(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77

因此,臺灣從清帝國、日本、到國民黨的「連續殖民」經驗,不但有著殖 民地(臺灣)與殖民母國(清帝國、日本、中華民國)的差序關係,也在臺灣 內部形成「特別行政區」與「普通行政區」的人群與地域階序格局。從這個角 度來看,戰後國民黨政權的再殖民,不管是行政權力的滲透、國族的統合、制 度的安排、移民的配置等,都與歷史形成的空間不對等二元結構相關。

人類學者John 與 Jean Comaroff 指出,族群意識是特定歷史結構的產物,

且族群意識的產生,是基於不同結構的社會群體,以不對等(asymmetrical)統 合方式被納入單一政治經濟體。78 準此而言,臺灣從殖民歷史中所形成的地域 與人群不對等治理方式,雖然目的是要將其統合於一個政治經濟體下,不過由 於政策之下隱含了不對等的階序格局,使得人群分類的差異(漢人/原住民), 其實在歷史過程中不斷地生產與再生產。

總而言之,戰後國民黨政權針對臺灣山地與原住民族進行特殊與差異的國 家建構工程,實際上提供了原住民族的族群性生成條件。然而,是在什麼樣的 歷史情境與脈絡之下,這種制度化的不對等人群分類方式成為原住民生活上的 體驗經歷?又如何化為族群意識與動員的基礎?

(三)抵抗與世代

原住民族歷史研究的分析視角主要有兩種路徑,一類主要敘述國家的治理 政策及其影響,經濟、政治、教育、衛生、生活改善等制度是其關注的焦點;

77 詹素娟,〈空間分化、雙軌行政與原住民的身分變遷(1895-1950)〉,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史 所主辦之「第三屆‧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學術研討會」,2011 年 9 月 23-24。

78 John and Jean Comaroff,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2, pp. 49-6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3

另一類則受到1980 年代後臺灣民主化與政治解放的影響,主要在強調國家對於 原住民族的剝削、壓迫與殖民,原住民族的文化流失與受苦經驗是其描述的重 點。雖然兩種路徑具有某種程度的對立性,但是,兩者的視域其實類似,只投 注在國家,忽略了原住民族在歷史過程中的聲音與身影。

有權力就有抵抗,殖民者的壓迫與剝削,必然伴隨著被迫從屬者的因應與 競合行動。如同吳叡人所言,弱者的抵抗是生存的必要,是一種歷史的伏流,

在這次和下一次之間,是漫長的羞辱、征服、忍耐、蓄勢與等待。79 因此。如 果說1980 年代開啟的原住民族運動是戰後最具組織性與行動力的反殖民抵抗活 動,1980 年代以前潛藏於歷史伏流中的聲音與行動,也是值得加以注意。

此外,有關抵抗或抗爭的形式,Charles Tilly 以「劇碼」的概念解釋不同時 空脈絡的演變,他認為人們的抗議劇碼與日常生活的身份認同、社會紐帶和組 織形式息息相關,並從中衍生出集體訴求的方式。80 因此,筆者認為戰後原住 民族反殖民行動的時機與政治空間,除了受到前述冷戰帶動的政治情勢變化影 響外;抵抗行動的樣式、規模與程度,還深受「世代」(generation)的影響。

橫跨日本與國民黨政權的原住民「日語世代」,雖然因為政權轉移、國共內戰衝 突而短暫展現一定的能動性(agency),但隨著國民政府在臺統治日益穩固,日 本教育背景最終還是與新國家格格不入,而促使他們逐漸遁出歷史的舞臺。而 戰後接受中國語教育的「國語世代」,部分在福利殖民主義的優惠政策下,接 受高等教育向上流動;部分在國家勞力需求下,向都會遷移成為薪資勞動者。

兩者在空間與階層上的流動,都擴大了與漢人主流社會的接觸;一方面共同經 歷了受歧視的經驗,一方面也習得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而累積了更多的抗爭 資本。因此,戰後受中國語教育的世代,相較於戰前受日語教育的世代,會有 更多元的抗爭劇碼。

三、 「原住民族」之界定

「原住民族」在臺灣社會所指涉的對象為相對於漢人的人群類屬。現今官 方定義的「原住民族」人群類屬的形成,81 與清代以來「畫界分治」的政策息

79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頁 94。

79 吳叡人,《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頁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