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博士學位論文. 政 治 大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 立. ‧ 國. 學. 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指導教授:詹素娟博士 研究生:顧恒湛撰. 2019 年 6 月.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1032.

(3) 博士論文撰寫期間. 於 2015 年 8 月至 2016 年 7 月獲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訪問學員獎助. 立. 政 治 大. 於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7 月獲得. ‧ 國. 學.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培育獎助. ‧ y. sit. Nat. 並於 2019 年 3 月獲得. n. al. er. io. 臺北建成扶輪社「李隆仁獎助金」獎助. Ch. engchi. i n U. v. 特此致謝. DOI:10.6814/NCCU201901032.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1032.

(5) 謝辭 年過四十才正式投入臺灣史研究的領域,能夠完成這本博士論文,對我而 言,除了感恩老天眷戀,賜我這段意外而奇妙的人生際遇之外,更必須感謝諸 多親朋好友的協助、支持與鼓勵,才能讓我度過重重的考驗。 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詹素娟老師。她是我在大學時期旁聽第一堂臺灣史課程 的授課老師,她豐富、生動且迷人的上課內容,一改當時我作為一名社會系學 生對歷史的錯誤刻板印象。工作多年後,能成為詹老師的門徒,真的是幸運的 緣分。攻讀博士的階段,不管是學術上的啟發,還是研究資源的提供,她都給. 治 政 量,每每與她談話之後,總能忘卻各種猶疑、怯懦與不盡如意之事,而可更堅 大 立 定地在研究的道路上徐徐前行。 予我最大的協助;尤其她熱情、溫暖的特性,極富感染力,且是一種強大的力. ‧ 國. 學. 感謝口試委員陳翠蓮老師、傅琪貽老師、伊萬.納威(Iwan Nawi)老師、 王甫昌老師,在口試時直指問題核心,刺激我更多面向的思考,諸多寶貴的意. ‧. 見,都讓我的論文寫作能更為周延。. y. Nat. 感謝政大台史所提供豐富的專業課程與學習環境,尤其薛化元老師、戴寶. sit. 村老師、陳文賢老師、李為楨老師、林果顯老師、李衣雲老師、李福鐘老師等. n. al. er. io. 在課業與生活上的協助。也感謝中研院台史所諸多師長及同仁,在我擔任助. i n Ch 甫、文昌、士範等諸多好友陪伴與鼓勵。 engchi U. v. 理、訪問學員、或博士培育期間,給予充分的協助。另外,也要感謝琳淞、宏. 我也要感謝我的家庭,父親顧清正先生、母親吳慈容女士,從小給予我最 好的學習環境與教養;義父廖純義先生、義母吳馨玉女士,無私無悔地支持 我;妻子千華默默付出,讓我與一對兒女一起成長。最後,要感謝在天上的外 公吳紹鎗先生、外婆吳張金選女士,他們讓我在南投度過最快樂的幼兒時光; 尤其擔任助產士的外婆,當年帶我坐著衛生局公務車前往原住民部落巡診,等 我長大告訴我她的助產士同事、也是霧社事件倖存者高彩雲女士的故事,或許 這樣的機緣,讓我選擇走向研究原住民史的道路。. DOI:10.6814/NCCU201901032.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DOI:10.6814/NCCU201901032.

(7)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 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摘要 本文企圖把臺灣原住民族面臨的中華民國殖民結構,重新放入地緣政治與 冷戰結構變動局勢中觀察。也就是說,臺灣從日本的海外殖民地,變為中國的 一個省;再從中國邊陲島嶼,轉變為中華民國最後一處根據地;而這個國民黨 最後的權力據點,又在偶然下併入美國冷戰反共的東亞防線之一;後又受到冷 戰結構變化的影響,逐漸走向中華民國臺灣化的過程。這些局勢變化,不但牽. 政 治 大 策,進而形塑出當今的原住民族樣貌。 立 1950 年代開始,國民黨政權逐步在臺灣形成「遷占者國家」統治型態後, 動了中華民國的國家走向,也影響了國家對原住民族及其居住區域的配置與政. ‧ 國. 學. 臺灣山地與東部區域即被捲入了「國共內戰+冷戰結構」的歷史動力變遷之中, 並以「內部殖民地」的姿態被國家所挪用。. ‧. 在國民黨政權遷臺初期,臺灣的山地被定位為敵人可能空降與滲透的軍事 要塞。因此,一方面在空間上進行山地管制、情報蒐集及警備武力的配置;一. y. Nat. sit. 方面則組織山地青年服務隊與國軍山地團,把原住民族的人力挪用為山地軍事. al. er. io. 要塞的守軍,以及反攻作戰下的山地特攻隊戰士。另外,也特別強調原住民族. n. 對國家的效忠,並透過「山胞論」的建構,使其成為中國國族的一員。. Ch. i n U. v. 韓戰使美國介入臺海及對中國內戰的封鎖後,臺灣山地及東部區域則成為. engchi. 「安置移民與資源開發的殖民地」 。因此,1950 年代中期起,國民黨政權發動 了山地與東部的開發計畫,並配置退伍軍人的進行墾殖與移民。到了 1960 年 代,臺灣經濟轉向出口工業,原住民也開始離鄉到都市成為底層勞工。 上述 1960-70 年代因冷戰結構啟動的殖民政策,逐漸打破了臺灣長久以來 形成的空間與族群隔離的特性。空間變異與人群流動,讓原住民族被捲入資本 主義的貨幣經濟生活方式,進而造成土地流失、高利貸、負債、貧困化、婚姻 買賣、雛妓、童工等社會問題陸續出現。因此,1970 年代初期,新一代接受 (中)國語教育的原住民青年開始透過媒體發聲,自我反思族群的處境,某種 抵抗族群階序差異的「山地人」主體想像開始浮現。不過,在當時的戒嚴體制 之下,不幸被羅織為「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的白色恐怖案件,很快被打壓了 i. DOI:10.6814/NCCU201901032.

(8) 下去。 到 1980 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臺灣的黨外政治運動開始走向以「臺灣 人」作為想像與號召的臺灣民族主義。在此風潮之下,原住民族的本土性特別 受到重視,而被帶入了挑戰國民黨大中國主義的論述之中。此外,社會學、人 類學也開始轉向批判的立場,從學術的角度為原住民族的處境發聲。同時,臺 灣基督長老教會也發展了「原住民認同的神學」 。多股力量的匯集與刺激下, 1983 年首先由台大的原住民學生首先發起「民族自覺運動」 ,使原住民族問題 逐漸成為政治議題。1984 年底「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並選擇「原住 民」作為泛群的自稱,終於開展了 1980 年代以降的反殖原住民族運動之路。.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關鍵詞:臺灣原住民族、地緣政治、再殖民、抵抗、原住民族運動. ii. DOI:10.6814/NCCU201901032.

(9) Recolonization, Geopolitics and Resistance: The Formation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in Postwar Er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amine the colonial situation under the KMT regime which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faced through the lens of geostrategic and the changing dynamic of the cold war. Looking back to Taiwan history in postwar era, Taiwan was transformed from a Japanese overseas colony to a province of China in 1945, then from an island frontier to the center and the final power bastion of the exiled Nationalist Chinese state in 1949. Ultimately, Taiwan shifted again to become the. 政 治 大. forefro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ld War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Korean War in 1950. In the 1970s, due to the changes of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aiwan’s status was. 立. drifting towards “Taiwanization” of the ROC. These alterations in state of affairs not. ‧ 國. 學. only affects the country’s future, but also the policy and regulations on the indigenous peoples – ultimately shaping the indigenous peoples we see today.. Since the 1950s the KMT regime gradually became the status of ‘settler state’ on. ‧. Taiwan. Under such rule, the highlands and East coast of Taiwan were embroiled in. y. Nat.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ivil war and the cold war, and were appropriated as an. sit. internal colony. In the early KMT rule, Taiwan’s highlands were speculated the. er. io. possibility of enemy invasion and military site of being infiltrated. In prevention, the. al. n. iv n C military configuration. On the other youth service hhand, i U organization(山地青年服 e nthe h c g 務隊) and Nationalist highland regiment(國軍山地團) were established to divert the regions were under supervision, operated as intelligence collection, and positioned as. labor of indigenous peoples into highland military fort, and served as warriors for military counterattack against the Communist mainland. Further emphasis of nationalism among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was brought upon through constructivism of “mountain compatriot discourse(山胞論)”, making the shift of identity as Chinese. The Korean war enabled the United States’ involvement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with freezing the action of recovering Mainland China, Taiwan’s highlands and East coast shifted into “the colony of im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resource development”. Thus, in the mid-1950s, the KMT government launched new development plans for the regions, furthermore arranged Nationalist veterans amongst iii.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0) the area for settlement and cultivation. When Taiwan’s economy shifted into export industry in the 1960s, indigenous peoples moved to urban cities as the proletariat. Foregoing the 1960-1970s, the colonial policies initiated due to the Cold War gradually broke down the long-standing policy of Taiwan’s space and ethnic separation.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migration and immigration of ethnic groups have caused the indigenous people to be involved in the capitalist monetary economic lifestyle, which has led to a series of social problems related to aborigines such as land loss, usury, debt, poverty, mercenary marriage, child prostitution, and child labor. Therefore, in the early 1970s, the new generation of aboriginal youths who received education of Chinese and Mandarin started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through the media,. 政 治 大 dwellers(山地人)”, based on resisting discrimination, started to emerge among 立 and self-reflecting the situation of self-ethnic groups. The imagination of “hill. young aboriginal activists. However, under the martial law system at the time, the. ‧ 國. 學. white terror was unfortunately woven into the “Taiwan Highlands Independence Movement campaign”, all of which was suppressed.. ‧. Following the Kaohsiung Formosa Incident in the 1980s, oppositional movement initiated campaign movements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 The indigenous peoples. y. Nat. sit. were especially valued for their nationhood as the first masters of Taiwan and. al. er. io. challenged against the KMT’s Chinese nationalism. In addition, sociology and. n. anthropology began an academic approach of concerning the real life of indigenous. Ch. i n U. v. peoples. Simultaneously, the Presbyterian churches in Taiwan developed theology. engchi. specific to aborigines. With impetu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aboriginal students launched a campaign of ‘aboriginal self-awareness’, making the aboriginal issues become a gradual crucial political agenda. In 1984, the Alliance of Taiwan Aborigines (ATA)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anti-colonial indigenous movement was launched.. Keywords: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s, Geostrategic, Geopolitics, Resistance, Indigenous movement, Recolonization, Ethnic relationship, Settler state iv.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1) 目次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6 第三節 史料、研究視角與論文安排 .............................................................. 18 第一章 政權轉移──山地治理的變異與承續 ................................................... 29 第一節 日治時期的理蕃 ................................................................................. 30 第二節 戰後的臺灣山地行政 .......................................................................... 42. 政 治 大 小結 ................................................................................................................ 75 立. 第三節 二二八事件與山地治安的管控 .......................................................... 55. ‧ 國. 學. 第二章 國共戰爭、國家建構與原住民政治....................................................... 77 第一節 軍事化臺灣與山地治安 ...................................................................... 78. ‧. 第二節 國家統合與山胞論 ............................................................................ 101 第三節 黨國體制下的原住民政治 ................................................................ 126. Nat. er. io. sit. y. 小結 .............................................................................................................. 146 第三章 冷戰結構下的山地開發與殖民 ............................................................ 149. n. al. Ch. i n U. v. 第一節 山地開發的倡議與資源調查 ............................................................ 149. engchi. 第二節 農林邊際土地開發與退伍軍人安置 ................................................. 166 第三節 六〇年代山地經濟轉型與都市原住民 ............................................. 187 小結 .............................................................................................................. 199 第四章 「山地人」的啼聲初試與頓挫 ............................................................ 201 第一節 經濟變遷的後遺症 ............................................................................ 201 第二節 原住民「國語世代」與都會網絡..................................................... 208 第三節 理想與幻滅──臺灣山地獨立案始末 ............................................. 221 小結 .............................................................................................................. 232. v.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2) 第五章 重塑臺灣與反殖原運的誕生 ................................................................ 235 第一節 上山下鄉去服務──大專山地服務隊的湧現 ................................. 236 第二節 山地問題挖掘與傳播 ........................................................................ 245 第三節 走向本土化的臺灣──族群議題的浮現 ......................................... 257 第四節 從覺醒到行動──原住民族運動的誕生 ......................................... 267 小結 .............................................................................................................. 283 結論 .................................................................................................................... 285 附錄 .................................................................................................................... 297 徵引書目 ............................................................................................................ 30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3) 表次 表 1-1 昭和十二年末蕃地警備配置與人員數 ................................................... 35 表 1-2 民族別日語滲透程度(1942 年 4 月底) ............................................... 36 表 1-3 高砂族兵役志願者調查(1941 年 6 月-12 月) ..................................... 40 表 1-4 山地警察人員分布表(民國四十二年八月) ........................................ 49 表 1-5 原住民事務行政系統變遷表 ................................................................... 53 表 1-6 白崇禧撥發臺中縣山地同胞慰問金二十萬元分配表 ............................ 69 表 2-1 山地役男編訓與運用草案 ....................................................................... 94 表 2-2 山地後備軍人編組運用草案 ................................................................... 95. 治 政 大 ................... 109 表 2-4 民國四十四年至四十八年山地人民生活改進運動戶成績 立 表 2-5 1951 年 5 月份國民黨山地黨部統計 ...................................................... 111. 表 2-3 中央日報「山胞致敬」新聞一覽表(1949~1951) .......................... 104. ‧ 國. 學. 表 2-6 臺灣山地協會發起人履歷名冊 ............................................................. 135 表 2-7 臺灣山地建設協會職員名冊 ................................................................. 136. ‧. 表 3-1 土地可用限度分類 ................................................................................ 161 表 3-2 開發農業資源移民人數估計表 ............................................................. 170. sit. y. Nat. 表 3-3 橫貫公路沿線草生地可能利用程度 ..................................................... 171 表 3-4 橫貫公路沿線栽桑 1000 萬株十年中容納退除役官兵人數之預計 ..... 171. io. n. al. er. 表 3-5 三大都市設籍原住民人口數 ................................................................. 195. i n U. v. 表 4-1 中北區山地鄉土地移轉(暗中)情形(%) ....................................... 203. Ch. engchi. 表 4-2 麻竹部落婦女外婚百分比統計表 ......................................................... 207 表 4-3 1970 年臺北地區原住民大專生人數(不含五專) ...............................211 表 4-4 山地原住民歷年教育人口分布狀況(%) ...........................................211 表 4-5 平地原住民歷年教育人口分布狀況(%) ...........................................211 表 4-6 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被告基本資料及判刑一覽表 .............................. 229 表 5-1 大專山地服務隊成立概況 ..................................................................... 240. vii.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4) 圖次 圖 2-1 山胞飲食今昔對照 .................................................................................119 圖 2-2 山地歌舞今昔對照 ................................................................................ 120 圖 2-3 山胞服飾今昔對照 ................................................................................ 120 圖 2-4 空間注入各式政治符號 ........................................................................ 123 圖 2-5 〈案內狀〉高山自治區組織架構草案 ................................................. 131 圖 2-6 黨國體制下的原住民政治 ..................................................................... 145 圖 3-1 農林邊際土地調查範圍 ........................................................................ 160. 政 治 大. 圖 3-2 山地園藝資源調查路線圖 ..................................................................... 165. 立. 圖 3-3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目標圖解 ............................................................. 168. ‧ 國. 學. 圖 3-4 東部開發區域位置圖 ............................................................................ 185 圖 3-5 東部產業道路位置圖 ............................................................................ 186 圖 3-6 1966 年與 2000 年阿美族分布 ............................................................... 196.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viii.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5) 緒論.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約莫三十年後,2016 年 8 月 1 日上午,甫 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不久的蔡英文,穿著印有原住民圖騰的西裝外套,站在曾經 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現在是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大門口,一一跟臺灣原住民 族 16 族代表握手致意,迎接他們進入總統府經國廳。隨後時間一到,在司儀的. 政 治 大 教派神職人員齊聲禱告,共同祈願神與祖靈共同見證此一歷史時刻。上述種種 立 的鋪陳與安排,為的就是實現蔡英文選前對原住民族的承諾,以中華民國總統 引導下,首先由布農族耆老胡金娘以傳統儀式向祖靈祈福;接著由原住民族各. ‧ 國. 學. 的身份,代表政府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蔡英文在道歉文中表示: 讓我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 ‧. 臺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 y. Nat. 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 sit. 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 al. er. io. 歷史的發展是,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 v. n. 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 邊緣。. Ch. engchi. i n U.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 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要正視,真 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 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1 這段從道歉文節錄出來的文字,其實正說明了當代臺灣所謂「原住民族」 具有的兩層重要意義。第一個是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這也 是當今維繫「泛原住民族意識」最重要的內涵,特別在以臺灣作為主權獨立、 民主自由國家的共同體想像之下,臺灣原住民族更具有道德上的存在意義。對 1. 總統府新聞稿, 〈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2016 年 8 月 1 日),網址: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603(2019 年 4 月 1 日瀏覽) 。 1.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6)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於這層意義的歷史生成,學界已經累積不少相關的研究,其重點大多放在由 1983 年臺大學生創辦《高山青》雜誌,以及 1984 年底成立「臺灣原住民權利 促進會」後,所開啟的組織化原住民族運動(以下簡稱原運) ,並透過社會運動 的抗爭與動員,逐步建構出所謂的「泛原住民族意識」 。 2 至於對原運發生的分 析與詮釋,學者除了指出「泛原意識」背後的「污名感」 、 「相對被剝奪」等社 會心理基礎外,普遍認為 80 年代發生的原住民族運動,是臺灣民主轉型及本土 化浪潮中新興社會運動的一環。 第二層意義為原住民族是受到歷代殖民政權迫害的族群或民族, 3 而且至 今仍未脫離殖民的處境,亦即反殖民與去殖民的政治、文化工程尚未完成。換 句話說, 「泛原住民族意識」的發展,具有去殖民與反殖民的民族解放抗爭意. 政 治 大 圍,始自日治時期,因此學界的研究方向,即包括日本領有臺灣後,前期的 立. 義。有關原住民族的殖民問題,由於現今法定「原住民族」納入國家的統治範. 「武力理蕃」建立實效統治,以及後期以教化、同化為主的「理蕃政策」 。戰後. ‧ 國. 學. 則以「內部殖民」角度凸顯國民政府「山地平地化」的同化政策,以及經濟、 文化上受到漢人剝削與歧視的現象。. ‧. 然而,上述對於「原住民族」意義的分析與詮釋,固然體現了某個側面的 歷史經驗,但仍然有些歷史的問題值得進一步探討。首先是最近的歷史研究顯. y. Nat. sit. 示,日治後期受現代教育的原住民菁英,在戰後初期政權轉移之際的 1945 年至. al. er. io. 1950 年間,例如泰雅族的樂信‧瓦旦(林瑞昌)、鄒族的吾雍‧雅達烏猶卡那. n. (高一生)等,都曾向政府爭取整體的原住民族權益,甚至提出了山地區域自. Ch. i n U. v. 治的政治主張,顯示這些原民菁英在戰後初期已有泛族群的初步「民族」訴. engchi. 求。4 而 1947 年 6 月,時任臺灣省政府委員的南志信(卑南族),也建議省府. 2. 以研究族群議題著稱的社會學者王甫昌為例,他在《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中就指出, 「原住民」這個稱呼是 1980 年代後才出現,所以「原住民」認同與族群意識是原住民族運動建 構的結果。 「高山族」 、「高砂族」或「山地同胞」 ,對他們(原住民)來說,只是一個外人(統 治者)加到他們身上的籠統「統計類屬」,而不是一個有意識的自我認同。王甫昌, 《當代臺灣 社會的族群想像》 (臺北:群學,2003) ,頁 104。 3 根據王甫昌歸納的族群(ethnic groups)定義: 「族群是指一群因為擁有共同的來源,或是共 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化或語言,而自認為、或是被其他的人認為,構成一個獨特社群的一群 人」。而民族(nation)和族群有許多共通的地方,它們之間最大的差異,民族通常還牽涉到 「政治主權」的觀念,因此往往訴求「政治界線」須與「文化界線」一致。參見王甫昌,《當代 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頁 5、10。 4 相關研究參見吳叡人, 〈「臺灣高山族殺人事件」 :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之初步重 建〉;范燕秋, 〈樂信‧瓦旦與二二八事件之中泰雅族的動態〉,收於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二 二八紀念館主辦, 《 「紀念二二八事件 60 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 (臺北:臺北市政府 文化局及臺北二二八紀念館,2007) 。 2.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7) 緒論. 將「高山族」用語定名為「臺灣族」,因為「高山族」是臺灣最早的土著民 族。5 此外,筆者近期的研究也發現,1970 年代初期所發生的「臺灣山地獨立 運動案」當事人,曾經透過報章專欄文章,關心包括童工、雛妓、男女婚姻失 衡、傳統道德敗壞、歧視等山地社會問題; 6 並且私下有意籌組「山地人 報」,顯示他們以「山地人」作為泛原住民族的主體想像與行動。而研究原住 民族文學的學者也指出,1970 年代前後許多原住民以族語、漢語混雜創作的林 班歌、工地歌謠,也生產出對「山地人」的族群性想像。 7 因此,過去以臺灣民主轉型作為歷史主軸與背景所發展出來,對於原住民 族意識或原住民族運動的分析與解釋架構,在時間與歷史縱深的脈絡上,可能 需要更為強化與細緻的探討。也就是說,詮釋「原住民族是什麼?」這個問題. 政 治 大 立黨外編聯會、原權會,開啟原運抗爭與泛原意識的建構」這樣的敘事軌跡來 立. 時,僅僅從「因為 1983 年臺大學生創辦《高山青》雜誌,接著 1984 年先後成. 理解,顯然是「不夠歷史的」 。或許如同社會學者王甫昌所言, 「高砂族」 、 「高. ‧ 國. 學. 山族」 、 「臺灣人」 、 「山地人」只是一個原住民跨族群的想像「雛形」 。 8 不過, 釐清這些在終戰前後與戰後族群想像出現時的政經背景與時空脈絡,在定位現. ‧. 今原住民族的歷史發展與意義上仍有必要。也唯有如此,才能對於回答「為何 原住民族追求主體的抵抗性集體意識沒有在終戰初期發展起來?」 、 「原運為何. y. Nat. al. er. io. 的理解。. sit. 沒有在 1950 年代初期到 1970 年代後期的那段期間發生?」這類問題帶來更多. n. 其次,如果說原住民族的形構過程來自於反殖民與去殖民的抵抗行動,則. Ch. i n U. v. 對於歷史上殖民推進的脈絡必須有更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說,國家實際施展的. engchi. 殖民歷程要能放入更大的結構中來觀察。近年來研究日治時期理蕃政策與林業 政治的學者如李文良、洪廣冀等,提出了挑戰過去僅從日本帝國榨取、剝削等 單一觀點分析殖民的看法,相當具有啟發性。李文良認為,臺灣總督府的理蕃 與山林政策並不是完全依從於拓殖或資本主義的方向,而是不斷受到日本國內 5. 〈南志信向政府建言〉 , 《臺灣新生報》 ,民國 36 年 6 月 14 日,第 4 版。〈省政府明文禁用 「高山族」名稱〉 , 《臺灣新生報》,民國 36 年 7 月 12 日,第 4 版。姜祝山, 〈南志信(18861959)〉 ,施添福、詹素娟編纂, 《臺東縣史‧人物篇》 (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頁 43。 6 顧恒湛, 〈被扼殺的原運:1970 年代「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始末〉,收於《跨域青年學者臺 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臺北:稻鄉,2016) ,頁 127-170。 7 魏貽君, 《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臺北:INK 印刻文學,2013) ,頁 029。黃國 超,〈製造「原」聲:臺灣山地歌曲的政治、經濟與美學再現(1930-1979) 〉 (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頁 361。 8 王甫昌, 〈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 《臺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 (南投:臺灣省文獻 會,1999) ,頁 224。 3.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8)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產業政策、國際局勢的牽動,並在不同部門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彼此折衝與調和 的過程中易動。9 洪廣冀則指出,臺灣總督府推動的林業現代化,與殖民統 治、資本主義密不可分,但三者的關係不是簡單地相互增強,也不是單純地直 線演化,日治林野事業有必要放在政策與執行的落差、殖民地與母國的張力, 以及不同利益關係者的互動關係中思考。 10 因此,如果說日治時期殖民地與殖 民母國、日本帝國與國際局勢這樣的構造,影響了日本對臺灣山林與原住民族 的統治性質,那麼戰後國民政府對臺灣山地與原住民族的治理,若僅有「山地 平地化」的同化主義思考,是否過於片面?如果將國民黨在臺統治的特殊性、 所處地緣政治的脈絡性,以及人民的對應與行動等納入分析視角,或許更能有 助於理解戰後原住民族到底面對的是何種殖民的處境。. 政 治 大 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改漢名為華愛,先就讀臺中師範學校,後進入陸軍 立 塔里古.普家儒漾 1928 年出生於屏東排灣族的高士佛社(クスクス) ,. 官校學習,成為軍官後被派任為蔣介石日籍軍事顧問「白團」的翻譯官。1972. ‧ 國. 學. 年臺灣舉行首度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華愛在蔣經國的提拔下,當選中華 民國第一位原住民立委,其後連任四任立委至 1986 年。一直以來,華愛具有鮮. ‧. 明的「忠黨愛國」形象。11 不過,2008 年已屆 80 歲的華愛接受日本紀錄片導 演酒井充子訪問時,不但用流利的日語指「臺灣原來的主人是被稱為高砂族的. y. Nat. io. sit. 這群人」 ,並且非常感性地表達了他豐富人生閱歷中體悟到的原住民族處境:. al. er. 我們表達自己的意向時是處在誰的立場,這是難以言說的。不管. n. iv n C 住民都被夾在中間。我們無論主張哪一方都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hengchi U. 是國民黨、民進黨、或者是中國大陸也好、或是站在美國的立場,原. 最讓人擔心的,是臺灣原住民到底會走向繁榮,還是滅亡?歷史. 證明少數民族將會消失。然而,原住民族是會繁榮,還是提早被消 滅?這取決於原住民族的自覺意識。我們要瞭解自己的歷史,知悉當 前的環境。必須好好思考未來將如何發展。 12. 9. 李文良, 〈帝國的山林 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1),頁 290-296。 10 洪廣冀,〈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 , 《臺灣史 研究》11:2(2004.12) ,頁 130。 11 華愛在 1983 年集結其問政資料出版了《青青山脈》一書,在序文中仍稱「山地同胞是中華 民族的一份子」 ,戰後國民政府依據三民主義平等對待,才能讓「山胞」從貧窮走向富足,從落 後走向文明。華愛,《青青山脈》 (臺北:廣東報導雜誌社,1983),自序一。 12 酒井充子,《臺湾人生》 (東京:文藝春秋,2010) ,頁 158、163。原文為日文,譯文為筆者 4. DOI:10.6814/NCCU201901032.

(19) 緒論. 這位受到國民黨栽培的原住民政治人物,晚年在日語的語境下說出了上述 這段寓意深遠的話。正如華愛所指出的,從戰後一直到現在為止,原住民族的 處境,面對的不僅僅是治理臺灣的中華民國這個國家,還受到東亞與世界地緣 政治結構的牽動與影響。因此,要理解戰後的原住民族史,或者戰後原住民族 形構的意義,有必要放大時間與空間上的視野。 總之,本研究的目的,即要從戰後臺灣歷史的發展來討論原住民族的形塑 過程,並希望從以下幾點特性進一步去釐清與挖掘:第一,應納入戰後國家特 性及其變化:戰後臺灣的國家構造主要由「黨國體制+冷戰」所構成,這兩個因 素牽動了國家制度的變遷,討論國家對於原住民族的治理機制與制度時,應該 充分考量上述構造在不同時空的變化,尤其是地緣政治的影響。第二,臺灣區. 政 治 大 特性,不同的外來政權都曾利用此特性進行族群空間的配置與管理; 立. 域空間特性與國家治理配置:多元族群社會及空間異質性,是臺灣歷史的兩項 13. 戰後國. 民黨政權如何針對不同時空環境變化,因循及改變族群空間的配置,也需加以. ‧ 國. 學. 考量。第三,被殖民者的能動性:傳統的殖民研究,往往將焦點置放於殖民者 的剝削與宰制面向,而忽略了被殖民者面對變局與壓力的各種因應之道。不. ‧. 過,殖民研究仍經常發現,被殖民者面對殖民者設定的計畫或議程(agendas) 時,也會有自己的圖謀,14 所以研究中也會盡量挖掘與呈現原住民自我的發聲. y. Nat. sit. 與行動。因此,本研究將從世界史與臺灣史的脈絡掌握原住民族的歷史特性,. n. al. er. io. 重新檢視與定位戰後原住民族的形塑與構成。. Ch. engchi. i n U. v. 所譯。 13 柯志明的研究指出,清帝國在臺的統治利用地權的規範,發展出「族群三層制」的政策,藉 以操弄漢人、熟番與生番生存空間配置的族群政治;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 番地權》 (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施添福認為,日治時期的臺灣,在臺灣總 督府因地制宜的殖民政策下,逐漸分化成三個臺灣:第一或西部臺灣,是資本型殖民地;第二 或東部臺灣,是移住型殖民地;第三或山地臺灣,是封鎖型殖民。參見施添福, 〈日本殖民主義 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發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臺灣社會經濟 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慶祝王世慶先生七五華誕」,2003 年 5 月 8-9 日,頁 1-47。 14 Victoria S. Lockwood, Tahitian Transformation: gender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a rural societ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3), pp. 158. 5.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0)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第二節. 文獻回顧. 1980 年以前臺灣原住民族的相關研究,主要以人類學、民族學與社會學為 主。早期人類學或民族學關注的是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親屬與社會結構、儀式 行為等面向;1970 年代後,社會學與人類學開始觀察原住民面對現代化的調適 與變遷問題,著重在社會問題的分析與解決。1980 年代後,臺灣的政治與社會 環境開始轉型,社會運動興起,原住民族問題與原運逐漸受到關注,學術界也 開始比較全面地探討戰後的原住民族政策及其衍生的原住民政治、經濟、宗 教、文化、認同等問題,尤其關注原住民族運動的成因、影響及走向。至於原. 政 治 大. 住民族的歷史研究,則以「政策史」為主。. 立. 一、原住民族政策史. ‧ 國. 學. 早期有系統地描述戰後國民黨政府「山地政策」的著作不多,張松《臺灣 山地行政要論》(1953)及郭秀岩〈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1975)一文,是 比較常被引用的作品。一來,兩位作者皆是第一線從事山地行政的官僚,可以. ‧. Nat. 代中期,正好可以觀察山地行政的政策變化。. y. 代表一定的官方觀點;其次,則是兩篇著作的時間在 1950 年代初期和 1970 年. sit. 張松於 1953 年出版的《臺灣山地行政要論》,可說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相關. al. er. io. 研究。由於該書作者曾經主管山地行政業務,因此其著作被後來的研究者視為. n. iv n C 政策起步階段,作者又明顯具有大中國主義及漢化、同化原住民的傾向;但 hengchi U 是,從其論述中,卻可以觀察到戰後山地行政從摸索到成形的軌跡,以及當時. 原住民族行政的「初期文獻」,具有史料價值。 15 儘管該書著作時間位於山地. 政府及行政人員對於山地行政的想法。例如,書中即對中華民國從一般化的國 策施政理念,到最後針對山地採行特殊化的行政做了一番解說。 1975 年,由省政府首任「山胞行政局」局長郭秀岩撰寫的〈山地行政與山 地政策〉一文,是少數談論 1960 及 1970 年代山地政策的文章,因此具有一定 的重要性。作者本身長期服務於主管山地行政的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第四科,因 此其觀點能代表官方的立場與想法;但也因為具有官方身分,通篇不免政策宣. 15. 張松, 《臺灣山地行政要論》 (臺北:正中書局,1953 年) 。張松曾於 1948 年臺灣省民政廳山 地行政處成立時擔任副處長,其後並曾於臺灣省訓練團等機關講授山地行政課程,參見氏著: 《臺灣山地行政要論》 ,頁 4-5。 6.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1) 緒論. 傳與宣揚政績的味道。16 郭秀岩將山地政策分為三個階段,即建立行政體制時 期、山地三大運動時期及山地土地改革時期;內容羅列山地政策的重點,說明 政府的措施如何造成原住民族社會的「進步」和「現代化」;但對「進步」與 「現代化」是否對原住民族傳統、文化造成破壞,及其與漢人社會的差異等, 則略而不談。不過,從該文也可觀察到當時官方與主流社會對於「開發」與經 濟發展的理念與思維。17 1970 年代起,山地社會面臨現代化衝擊而衍生諸多社會問題,臺灣省政府 委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自 1981 年 10 月起進行「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 評估」,該研究由李亦園主持,協同研究有石磊、瞿海源、余光弘、蕭新煌等 人類學與社會學家。《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於 1983 年出版,由. 政 治 大 治、山地教育政策、生活改進、山地經濟、山地衛生、治安管制等面向。 立. 參與學者分別說明與檢討山地行政之基本政策、行政系統、山地政治與地方自 18. 比. 較大的特點是,本書利用當時社會科學慣用的問卷調查法探究山地社會的樣. ‧ 國. 學. 貌,因此提供了許多量化的數據與分析。不過,因為該報告的性質為對政府的 政策檢討與建議,因此較偏向問題解決的取向。. ‧. 1980 年代以前,原住民族政策的研究多著墨在政府的施政成果,或者從 「現代化」角度來探討山地行政,內容大都為描述性的說明,比較缺乏分析的. y. Nat. sit. 內涵。原運在 1980 年代浮上檯面,1990 年代逐漸成熟,正名、回復傳統、還. al. er. io. 我土地、政治參與、自決自治等主張也逐漸獲得政府回應與落實;這個發展也. n. 帶動更多學科對原住民族問題投入研究,內容也開始呈現較多元與分析性的觀 點。. Ch. engchi. i n U. v. 這個期間,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的研究主要以碩博士論文為主,內容更豐富 多元,也出現不少不錯的作品,例如郭文般之〈臺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臺灣山 地社會的發展〉 、19 廖文生的〈臺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 、 20 陳宗 16. 郭秀岩於 1932 年出生於臺南縣學甲鎮,省立臺南高級工業學校畢業,1952 年通過普考後分 發臺灣省政府民政廳第五科服務,公職生涯負責業務皆與原住民業務相關。1990 年臺灣省政府 成立「山胞行政局」,郭秀岩擔任首任局長;1996 年調任臺灣省民政廳副廳長兼任原住民行政 局長;1997 年 7 月屆齡退休。林金田訪談, 〈山大王─山胞行政局長郭秀岩〉 , 《臺灣省政人物口 述訪談(一)》 (南投:臺灣文獻館,2009) ,頁 107-168。 17 郭秀岩,〈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1975) ,頁 97-106。 18 李亦園主持、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委託,《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 (臺北:中研院 民族所,1983) 。 19 郭文般,〈臺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臺灣山地社會的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1985)。 20 廖文生,〈臺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2)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韓的〈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 、 21 陳茂順的〈戰後 臺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原住民的身分區分去探討〉等。 22 這些研究 有別於以往注重政策與法令的介紹及呈現生活改進的面向,而對政策衍生的原 住民族傳統文化遭受破壞、資本主義入侵、身分政治與行政管理的宰制等,展 開了分析性的視角,奠定了戰後原住民族政策研究的基礎工作。 2000 年以後,原住民族政策的研究在質與量都有進展,藤井志津枝《臺灣 原住民史‧政策篇(三) 》和王泰升的〈臺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是兩本具有歷 史縱深的通論式著作,提供讀者關於原住民族政策一個比較全貌的視野。藤井 志津枝《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 》一書分為兩篇,以 1945 年作為區隔, 介紹日治時期和戰後民國時期的原住民族政策及其連續與變化,貫穿其論述的. 政 治 大 義擴張與經濟發展作為分析主體,介紹日本「理蕃政策」與國民政府「山地政 立. 主軸,仍延續其經典著作《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的視角, 23 以資本主. 策」的內容及如何改變了原住民族社會。 24 而王泰升的研究報告,主要站在法. ‧ 國. 學. 律史的角度,審視「外來政權」對原住民族統治的相關政策與法令,以不同政 權的法制性質,分成前近代(荷蘭西班牙時期、鄭氏王朝時期、清治時期)和. ‧. 近代(日治時期和國治時期)兩大階段。由於以法律制度作為考察核心,因此 論述上比較注重統治者的態度、法律上的規定及實際措施等面向。 25 這兩本通. y. Nat. sit. 論性質的政策史著作,對於戰後原住民族政策的分期,皆以 1949 國民政府遷. al. n. 分期方式,也代表了學界普遍的看法。 26. Ch. er. io. 臺、1963 年「山地行政改進計畫」 、1987 年解嚴,作為不同階段的開始;此種. i n U. v. 上述兩本著作固然有助於了解戰後原住民族政策的階段與變化,但或許因. engchi. 為是通論式書籍,並沒有辦法對政策決策過程和變化的背景有太多著墨;相較. 1985 年) 。 21 陳宗韓,〈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 (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4 年) 。 22 陳茂順,〈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從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的身分區分去探討〉(臺北:國 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1998) 。 23 藤井志津枝, 《理蕃:日本治理臺灣的計策》 (臺北:文英堂,1997 年)。 24 藤井志津枝, 《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 》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2001 年)。 25 王泰升,〈臺灣原住民的法律地位〉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7) 。 26 藤井志津枝將戰後原住民政策分成光復初期的「山地同胞」政策(1945~1950) 、進口替代時 期的「山地同胞」政策(1950~1962) 、工業化時期的「山地同胞」政策(1963~1987)、解嚴之 後原住民政策的轉變(1987 年以後) 。王泰升對原住民政策的分期為政策摸索期 (1945~1950)、山地平地化時期(1950~1962) 、社會融合時期(1963~1987)、政策轉型期 (1987 年以後) 。 8.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3) 緒論. 之下,陳中禹〈戰後初期「山地行政」的建立與推動〉 、 27 松岡格的〈戰後原 住民行政制度確立過程之檢討:相關文獻資料的解讀〉 28 二文,對於政權轉移 下的政策轉折,就做了比較詳盡的歷史動態考察。兩篇不約而同使用行政長官 公署的檔案史料,針對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前後,到行政長官時期、臺灣省政府 時期的山地行政計畫,從連續與斷裂的角度加以陳述,是了解戰後初期山地行 政推展極富參考性與啟發性的文章。不過,兩者皆聚焦於行政部門的政策形 成,比較沒有關注到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撤臺這些臺灣政治史上重大事件的 衝擊,以及國民黨黨國威權體制建立,對山地政策的影響。. 二、族群、認同與原運. 政 治 大 不提到謝世忠的《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 該書出版於原住 立 民族運動方興未艾的 1987 年,其論點迅速化為原運的動能,對當時的原住民知 有關原住民族的族群認同(ethnic identity)以及原住民族運動研究,很難 29. ‧ 國. 學. 識青年頗具有「啟蒙」的作用。2007 年臺灣原住民教授協會為該書舉辦出版 30 週年學術研討會,對該書重要性有如下的說明. ‧. 本書之出刊,適逢我國原住民族風起雲湧的時代,前者也在這波時代. y. Nat. 潮流中,成為當時運動理論基礎與精神指導,是當時參與原運者無不. sit. 熟悉的重要著作。走過三十年的歲月,這本小書雖在原住民族研究蓬. n. al. er. io. 勃發展、各研究次領域相繼做成豐碩與卓越研究成果的今天,漸為汗. i n Ch 國原住民族研究的經典文獻。 engchi U. v. 牛充棟的文獻給遮掩,卻未能減損其學術價值與貢獻,甚至被視為我 30. 這本書能夠打動原住民的心坎,最主要是作者謝世忠具有創見地採借了社 會心理學「污名(Stigma)」的概念,指出「族群污名的認同」是當代原住民 的共同處境與經驗。31 謝世忠認為這種污名感的認同導致族群意識的變遷,亦 27. 陳中禹,〈戰後初期「山地行政」的建立與推動〉 ,收入黃翔瑜編,《戰後檔案與歷史研究: 第九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臺北:國史館,2008) 。 28 松岡格,〈戰後原住民行政制度確立過程之檢討:相關文獻資料的解讀〉 ,收入若林正丈、松 永正義、薛化元編,《跨域青年學者臺灣史研究續集》 (臺北:稻鄉,2009) ,頁 283-320。 29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 (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 30 臺灣原住民教授協會,〈會議手冊〉 ,於臺灣原住民教授協會主辦之「民族認同的時代格局與 挑戰 謝世忠教授《認同的污名》專書出版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2017 年 11 月 11 日,頁 2。 31 污名認同指一個社群或族群對自己產生負面的認同感,因而竭力排斥自己的母文化及表徵, 並向另一文化迅速靠攏或同化。 9.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4)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即是背負污名感的原住民逐漸拋棄舊的認同轉而認同漢人。至於 1980 年代初期 由原住民知識菁英發起的「泛臺灣原住民運動」,則是上述污名認同的「逆向 運動」。32 此外,謝世忠依照原住民族在臺灣社會的權力位置,將原住民族的 族群地位變遷過程分成四個歷史階段:「唯一主人 → 主人之一 → 完全失去 主人地位 → 即將消失?」。33 而此原住民族與外來民族接觸的痛苦歷史經 驗,不但造成了當今原住民族的「劣勢地位」,也產生了強烈的「污名感」。 然而,這種歷史分析似乎過於化約而簡單,除了沒有交代各歷史時期原住民族 指涉對象的內容差異,而且隱含了原住民族的族群地位或族群意識係朝著單一 路徑演化的線性假設,一路朝向危險、滅絕的境地前進。而後進研究者經常採 用他這種歷史敘述框架,影響頗大。此外,他在論述認同污名感的同化危機與. 政 治 大 句話說,認同污名感僅說明原住民族面對大社會人群競爭時的普遍心理感受, 立 逆向產生「泛原住民族運動」的互動與關聯時,並沒有提出更有力的說法。換. 對於原住民族運動產生的政治、經濟及歷史脈絡問題,都留下進一步探討的必. ‧ 國. 學. 要。. 謝世忠之後,同為人類學者的許木柱也發表了〈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 ‧. 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一文,他認為原住民知識份子顯現強烈族 群認同的成因有三種:1.原住民族的血緣和文化有別於佔優勢的漢族;2.具有相. y. Nat. sit. 似的適應困境與衍生的相對剝奪感;3.臺灣本土運動之影響。34 除了第二種. al. er. io. 「相對剝奪感」與謝世忠的「認同污名」算是有異曲同工之處外,許木柱另外. n. 提出的族群原生性質,並把原住民族運動放入臺灣本土運動與自決理念興起的 脈絡中來理解。. Ch. engchi. i n U. v. 謝世忠的「認同的污名」和許木柱的「相對剝奪感」,到了社會學者王甫 昌眼中,則成為「弱勢者的族群意識」。在《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書 中,王甫昌開宗明義就指出要以社會學的方法和「族群想像」的概念來理解族 群,因此他不認為族群有如「原生論」和「情境論」所主張,係有一個族群存. 32.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變遷》 ,頁 106。 謝世忠依原住民在臺灣社會的權力位置,將原住民的族群地位變遷歷史過程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原住民 唯一主人」 ,1620 年代以前;「第二階段:原住民 主人之一」 ,這 個階段又分成,大部分是主人(1621~1661,荷蘭與西班牙統治臺灣地區時) 、半個主人 (1661~1875,鄭氏統治至清朝後期) 、少部分主人(1875~1930,清朝統治末期,日本統治臺 灣前半期) ;「第三階段 完全失去主人地位」,1930 年霧社事件以後; 「第四階段:原住民 即將消失?」 。謝世忠, 《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族的族群變遷》,頁 15-25。 34 許木柱,〈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 ,收入徐正光、宋文 里合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 (臺北:巨流,1989) ,頁 127-156。 10 33.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5) 緒論. 在的本質。他指出,族群認同都是社會建構的結果;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所 謂原住民族的「族群意識」是一種社會的建構物,各種原住民族群認同形成的 因素,則是族群建構的社會條件。換句話說,「原住民」這個稱呼,既是在 1980 年代後才出現,「原住民族認同」與「族群意識」也是原住民族運動建構 的結果,是在特定的社會因素下所發生的。 35 類似看法也出現在張茂桂對原住民族運動的分析,只不過又採用了資源動 員理論來分析原運這樣一種社會運動。資源動員論認為群眾的不滿、挫折、相 對剝奪感,僅能說是一直存在的集體情緒的抒發,但社會運動卻並非經常發 生,其發生的關鍵在於菁英能否有效掌握某些資源與組織網絡。張茂桂認為, 80 年代臺灣政治轉化,原住民族運動在外力資源的挹注下成形,但因為原住民. 政 治 大 有意義,因此這樣一個本身凝聚力低又資源匱乏的劣勢團體,容易受到相互競 立 族並不是個單一的民族,「原住民族」只有在相對當今漢民族的優勢脈絡中才. 爭的外力左右(政治力、教會),必須努力掙扎,使原不統一的族群凝聚在一. ‧ 國. 學. 個更大、超越黨派的「原住民族」基礎上。 36. 總而言之,上述人類學與社會學者對於原住民族運動的討論,主要以西方. ‧. 族群理論的概念來進行分析,因此比較注重所謂族群生成的近代性。而且,或 許基於學科的研究取向,焦點常放在諸如歧視、污名、相對剝奪感、教育及職. y. Nat. sit. 業的不平等、文化差異等社會脈絡與結構,對於歷史脈絡與過程的探討,就顯. al. er. io. 得簡單而化約。因此,論者幾乎僅針對 1980 年初期原運發生後的事件與脈絡,. n. 而對 1980 年代前相關的歷史過程與結構尚缺乏深入的描述與詮釋。而且,這種. Ch. i n U. v. 較缺乏歷史縱深的討論,易讓人誤以為原住民族運動僅僅附屬於臺灣民主轉型. engchi. 與社會運動這樣的歷史脈絡中,而忽略了原住民族曾在各個歷史階段與外來政 權或國家互動的能動性。. 三、原住民族與國家 原住民族被納入現代民族國家的範疇,無疑是造成原住民族社會變遷最重 要的因素。因此,釐清與解釋國家透過什麼方式與機制完成對原住民族的統治 與治理,不但具有學術旨趣,也有助於理解當今複雜的原住民族政治問題。日 本社會學者松岡格在 2012 年出版了《臺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マイノリティ 35.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頁 101-119。 張茂桂,《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 (臺北: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89) 頁 67-72。 11 36.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6)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の 20 世紀》一書,37 該書有別於過去社會學界不重視歷史脈絡的作法,而用 比較長期歷史發展的觀點,討論原住民族從日治到戰後如何被捲入國家整合的 過程,因此出版之後很快在臺灣引起關注。2018 年中文版《「蕃地」統治與 「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進一步在臺灣發行,其論點更受 矚目。38 松岡格認為要理解 1980 年代開展的原住民族運動,必須探究 1970 年代到 1980 年代原住民族社會「複合的危機」三項因素(經濟性內部殖民主義、社會 自律性的喪失、文化自律性生產與再生產安定性的瓦解)形成的過程。他指 出,這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過去因為原住民族運動發生前的相關研究進展 與累積尚少,以致於論述往往脫離了在地的脈絡。 39. 政 治 大 C. Scott 所謂現代國家的「簡單化」與「清晰化」治理特性, 立. 為了找出這樣的「歷史過程」,松岡格援引了美國政治人類學學者 James 40. 並進一步發展. 出所謂「地方化」的論述視角。所謂「地方化」,亦即原住民族社會「被收編. ‧ 國. 學. 為地方的過程」。依照松岡格的解釋,戰前戰後的原住民族政策,其主軸皆是 以國民形塑為基礎的地方化,目的在階段性地推動、整編進資本主義體系,使. ‧. 語言、生活習慣、風俗習慣一元化,最終建構、確立臺灣規模的一元化統治、 行政體系。原住民族社會的政治地位,在這個外來統治體系的整編過程中,轉. y. Nat. sit. 換為各個下層組織,因而在整體上被迫陷入低劣的處境。也就是說,地方化政. al. er. io. 策在剝奪原住民族社會自律性的過程中起了決定作用,因而帶來原住民族社會. n. 「複合的危機」,而原運即為克服這些危機的結果。此外,松岡格另一項重要. Ch. i n U. v. 的論點為,戰前日本政府的「蕃地」統治和戰後國民黨政府的「山地政策」間. engchi. 存在緊密的連續性,兩者在「地方化」的方向與意圖上具有承繼性與共通性, 其所反映現代國家控制地方社會與資源利用的內涵都是一致的。 41. 37. 松岡格,《臺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マイノリティの 20 世紀》 (東京:研文出版,2012)。 松岡格,《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 (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18) 。 39 松岡格,《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 ,頁 2-6。 40 Scott 的研究指出,極端現代主義的國家具有此簡單化與清晰化,指統治者為了控制地域社 會,而將地域社會之地理、空間、文化與知識等多樣性,按照近代知識、思想體系化約為單一 化、標準化的方式,使地域社會在統治者眼中變得更清晰而得以加強對該社會的控制與資源利 用。不過,這種國家簡單化的意圖,並無法有效控制地方社會的多樣性,最終國家的意圖還是 會失敗,或以悲劇收場。 James C. Scott,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6. 41 松岡格,《臺湾原住民社会の地方化 : マイノリティの 20 世紀》 ,頁 3-26。 12 38.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7) 緒論. 松岡格廣泛地運用史料,提出深具洞見的解釋架構,其學術貢獻毋庸置 疑,不過其論點也有令人困惑之處。首先,松岡格選擇以國家在原住民族社會 建立的行政組織是否編入一元化行政體系,作為完成「地方化」的標準與觀察 指標,並進一步論證此位居下層的行政組織,可視為剝奪原住民族社會自律性 的機制。然而,這種談法是否過於「簡單化」了國家如何與地方社會建立不對 等的上下權力關係?所謂原住民族社會編入地方的過程,權力運作的機構,或 許未必在正式的「行政組織」,反而必須考量國家權力運作的特性,也就是國 家如何滲透地方社會的問題。因此,討論戰後國家如何吞噬原住民族社會,不 能不先瞭解國民黨政府在臺灣建立的「黨國體制」特性。松岡格只以山地鄉公 所位處行政的末端,即論證「原住民族社會自律性被剝奪而陷入低劣的處. 政 治 大 民黨黨國體制運作特性的成果。例如龔宜君在《「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 立 境」,就令人有放錯重點的感覺。臺灣政治史研究其實已經累積了許多有關國. 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85-1969)》一書中,說明了國民黨政權如. ‧ 國. 學. 何建立起滲透臺灣社會的組織架構。根據她的研究,國民黨透過兩種機制滲透 不同的群眾對象,一種是以區域地方黨部來滲透一般的地方群眾;另一種則以. ‧. 特種黨部的形式滲透軍公教、勞工等類別的人員。 42 另外,吳乃德也提出了侍 從主義(regime patronage system)概念,說明國民黨政權如何在地方維持穩定. y. Nat. sit. 的統治關係。他指出,國民黨透過黨部、民眾服務站、救國團等組織,提供各. al. er. io. 階級背景的人急難救助、法律諮商、技職訓練、休閒活動等服務來建立侍從關. n. 係;也運用提供本土菁英區域性的寡佔經濟特權,操縱地方選舉與分化策略, 壓抑地方派系的勢力。43. Ch. i n U. v. 因此,從先行的研究來看,討論戰後國民黨政權與原. engchi. 住民族社會的政治關係時,忽略了國民黨威權黨國體制的特性,不免有錯失方 向的遺憾。 其次,松岡格的核心概念「地方化」,來自於 Scott「簡單化」理論,亦即 「將多樣複雜的地域社會化為單一、標準化的方向」。為了強調這是一個連續 不間斷的線性過程,松岡格輕易地拿掉政權轉移帶來的差異性與斷裂,將戰前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無違和地嫁接,斷言戰後「山地行政」乃是戰前 「蕃地」行政的持續推動,二者都是為推動地方化而設的過渡性體制。 44然 42. 龔宜君,《 「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85-1969) 》(臺 北:稻鄉,1998) 。 43 Nai-The Wu,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Ph.D Thesis, Dp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44 松岡格,《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灣原住民族社會的地方化》 ,頁 425-429。 13.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8)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而,如果考量日本帝國與中華民國的性質差異與對異民族的政策特性,或許會 看到戰前「蕃地行政」與戰後「山地行政」之間,並不是如同松岡格推論的那 種「接力賽」的模型。有關戰前日本帝國的國家性質與同化政策特性,吳叡人 觀察到,日本屬於領土連續型帝國(contiguous empire),試圖整合吸收殖民 地,但作法上採取的是先同化後整合(區分同化與制度整合),是一種差序性 的吸收(differential incorporation)。45 而關於中華民國的民族政策特性,吳啟 訥的研究指出,國民政府為了吸納與整合邊疆少數民族,一方面以「民族平 等」作為訴求,另一方面則以「地方自治」的西方民主概念,替代所謂「民族 自治」的訴求。46因此,日治臺灣總督府以駐在所為基層行政組織的「蕃地行 政」,或許可以視為推動地方化的過渡體制;但戰後以山地鄉地方自治為基礎. 政 治 大 政權在統合原住民族社會的作法上,廣義上都是松岡格定義下的「地方化」, 立 架構的「山地行政」,則比較偏向於所謂三民主義邊疆政策的形式。雖說兩個. 但邏輯上不能說兩者具有無差異的接合關係;如果用柯志明的話來說,即歷史. ‧ 國. 學. 現象被安排進一個超歷史的時間秩序裡。 47 那麼要如何看待戰後從戰前制度所 承繼的山地空間、身份與山地保留地制度等?歷史制度論的「堆疊」. ‧. (layering)概念或許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解釋工具, 48 以此可將山地行政制度的. Nat. sit. 並將之堆疊在戰前日本政府構築的「蕃地行政」制度之上。. y. 本質理解為:戰後國民政府從中國大陸帶來了自身擁有的三民主義邊疆政策,. al. er. io. 此外,松岡格把國家收奪原住民族社會自律性作為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 n. 以整體的視野觀察日治時期「蕃地」統治與戰後國民政府「山地」行政的變. Ch. i n U. v. 化,企圖修正臺灣史因政權轉移而作為不同斷代史書寫,造成的斷裂史觀。這. engchi. 種作法固然是值得欽佩的方向,不過卻也忽略了所謂時機點(timing)的問 題,亦即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可能造成的變異與影響。我們看到,松岡格把 Scott 「現代主義國家推動的單純化經常導致地域社會整編失敗」這樣的敘事結局, 帶入他「地方化」的歷史解釋架構或理論模型,一不小心就落入了柯志明提醒. 45. 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 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臺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 成(1919-1937)〉 ,《新史學》17:2(2006.6) ,頁 130。 46 吳啟訥, 〈蔣介石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收錄於周惠民主編, 《中. 國民族觀的摶成》, (臺北市:政大出版社,2013) ,頁 266。 47.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頁 15。 所謂制度的堆疊,通常指在既有結構上放置一套新的安排方式,因此導致「原先制度組合的 某些元素被局部重新協商,而其他元素則原封不動保存下來。何明修,《支離破碎的團結 戰 後臺灣煉油廠與糖廠的勞工》 (新北市:左岸文化,2016) ,頁 164。 14 48. DOI:10.6814/NCCU201901032.

(29) 緒論. 的所謂「知道結果之後的後見之明」、「將機遇逐出歷史」的陷阱。 49 因此, 就松岡格對戰後山地行政的解釋而言,二二八事件、國民政府遷臺、冷戰情勢 的變化、原住民白色恐怖案件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情節,都被擱置在一旁;再用 柯志明的話來說,「歷史過程被結果解釋掉了」。 最後,如果仔細閱讀松岡格引為圭臬的 Scott「簡單化」理論,可以發現 Scott 分析的是那些極端現代主義國家的特殊案例,亦即意圖以科學理性的理 念,規劃出一種單一、標準、易於檢視的計畫與方案,來改造人民的生活;而 這種完全忽視地方多樣性的規劃,最終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而失敗。然而,李 文良、洪廣冀對臺灣總督府山林政策與理蕃政策的研究已經指出,總督府的政 策並不是一開始就具有一個長遠而完善的具體規劃,是在國際局勢、中央與地. 政 治 大 討論的原住民族社會被納入國家一元化行政組織下的「地方化」,看起來比較 立. 方、政府與人民、理論與實際之間,不斷互動與調配的結果。 50 因此,松岡格. 像是社會學家 Charles Tilly 與 Anthony Giddens 所描繪的民族國家特性,也就是. ‧ 國. 學. 民族國家普遍具有在領土範圍內建立「行政統一體」,或是追求「直接統治」 人民的特性。51 從這種觀點來看,日本與中華民國兩個現代民族國家,在統合. ‧. 原住民族區域與社會上會有類似的作法與進程,並不是太意外的事情。反而松 岡格將 Scott 的理論推展至「複合的危機」引發原運,視為是地方化必然失敗的. y. Nat. sit. 結果,未免失之武斷。事實上,1980 年代原運的場域主要發生於都會地區,原. al. er. io. 住民主要居住的區域與部落,幾乎很少出現反抗政府的行動與言論,選舉上也. n. 都長期支持著國民黨,這樣來看,用「地方化→引發複合的危機→發生原運」. Ch. 這樣的解釋模型,實有太過簡化之嫌。. engchi. i n U. v. 另一名社會學者施聖文的著作〈劃界的政治: 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 1895-2005〉,也引用了 Scott 和 Michel Foucault 的治理性理論,他認為日治到 戰後不同政權對山地治理的統治技藝,都可以看見一種「劃界」的理性與制 約;而當原住民族的傳統領域進入了國家的視角,為了清晰化、簡單化和集中 化,國家不斷對山地進行分割與定置,在反覆的行政操練下,逐步完成對原住 49. 柯志明,〈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 , 《臺灣社會學》10(2015.12),頁 160。 50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 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 ,頁 290-296。洪廣冀,〈林學、資 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頁 130。 51 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魏洪鐘譯,《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公元 990-1992 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頁 129-141。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胡宗澤、趙力濤譯,《民族 國家與暴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8),頁 140-141。 15. DOI:10.6814/NCCU201901032.

(30) 再殖民、地緣政治與抵抗:戰後臺灣原住民族形塑之研究(1945~1984). 民族的控制。52 施聖文的論點與松岡格一樣採取類似的研究視角,都可歸入一 種強調國家行動者理性計算、利益最大化的國家中心論。. 四、原住民白色恐怖案件研究的啟發 1987 年臺灣民間發起二二八事件平反運動,從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許多 民間文史工作者及學界開始挖掘與釐清影響臺灣甚鉅卻塵封於歷史的二二八事 件及白色恐怖案件,一些被遺忘的事件與人物才得以重現於世人眼前。原住民 過去長期摒除於主流政治之外,相關的政治事件也就較少受到關注。文史研究 者陳素貞在學生時期因參加山地服務社的機緣結識鄒族高家,當時即對鄒族社 會對高家或隱或顯的排擠與冷漠感到狐疑。 53 二二八平反運動啟動後,陳素貞. 政 治 大 成果以專題的方式發表於《臺灣文藝》。 除了她根據訪談及家屬提供的資料 立 拼湊出事件經過外,也披露了許多家屬收藏的高一生書信、手稿、音樂作品. 開始追索前吳鳳鄉長高一生等人涉入的白色恐怖案件,1994 年陳素貞將其研究 54. ‧ 國. 學. 等,讓外界得以一窺高一生的內心世界。. 2000 年臺灣首度政黨輪替,政治案件檔案開始漸漸向外界開放,也讓臺灣. ‧. 史學界能夠對二二八及白恐案件進行比較深入的分析及討論。在原住民的政治 案件中,以樂信‧瓦旦(林瑞昌)和高一生的案件最受關注,其中范燕秋和吳. y. Nat. sit. 叡人分別對樂信‧瓦旦(林瑞昌)和高一生的政治活動及思想脈絡進行分析,. er. io. 發表了數篇作品,極富參考價值。. 范燕秋的作品包括〈倡議自治‧族群導師──吾雍雅達烏猶卡那〉、〈樂. n. al. Ch. i n U. v. 信‧瓦旦與二二八事件中泰雅族的動態──探尋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菁英的政治. engchi. 實踐〉、〈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等叛亂案〉等。 55 范燕秋充分發揮史家 52. 施聖文,〈劃界的政治:山地治理下的傳統領域,1895-2005〉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2012) 。 53 蔣慧仙,〈一曲杜鵑山,傾訴鄒族受難史─前吳鳳鄉長高一生的一生出土〉, 《黑白新聞週刊》 27(1994.4.10) ,頁 76-77。 54 陳素貞,〈高山哲人其萎─原住民在白色恐怖時代的一幕悲劇〉 、〈魂魄永遠守著山川家園─歌 聲迴響人已遠〉 、 〈高一生對肅殺的五○年代做的宣示─捨身相許杜鵑山〉 、 〈高一生的背景資 料〉、 〈高一生與鄒族人參與二二八事件始末〉 、 〈移民之歌〉 、 〈獄中書信點點滴滴訴真情〉、 〈力 博宿命的高一生─高一生的原住民自治區論犯了叛亂罪〉 、〈杜鵑山變奏曲〉 、 〈冤情告白〉 , 《臺 灣文藝》新生版 2(1994) ,頁 6-51。 55 范燕秋,〈倡議自治‧族群導師──吾雍雅達烏猶卡那〉 ,《島國顯影》第三輯(臺北:創意 力,1997) ,頁 302-309。范燕秋, 〈樂信‧瓦旦與二二八事件中泰雅族的動態──探尋戰後初期 臺灣原住民菁英的政治實踐〉 ,收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編, 《二二八事件 60 週年紀念論文 集》(臺北:臺北市文化局,2008) ,頁 365-391。范燕秋, 〈原住民菁英的整肅:湯守仁等叛亂 案〉,收於張炎憲,陳美蓉主編,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臺北:臺灣歷史學 會,2009) ,頁 221-252。 16. DOI:10.6814/NCCU201901032.

(31) 緒論. 的技藝,從龐雜的檔案中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對國民黨政府如何鎮壓與整肅 鄒族和泰雅族菁英有精彩的描述。另外,她認為高一生和樂信‧瓦旦是日本殖 民現代化下培養的典型政治菁英,並在戰後的變局中持續以近代化理念推動族 群的自主與發展,卻在國共鬥爭中遭到整肅。此一案件對原住民族社會造成深 遠的影響,如同二二八事件對漢人的影響一般。 政治學出身的吳叡人,則從政治史角度分析和建構高一生所牽涉的政治案 件。〈「高山族殺人事件」──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之政治史重建〉 中,吳叡人利用敘事手法,帶領讀者進入高一生和樂信‧瓦旦(林瑞昌)戰後 初期所處的時代氛圍,然後一幕幕地觀看這群原住民菁英如何在險惡的環境中 自處與行動,並一步步地陷入國民黨政權佈下的天羅地網,最後以悲劇收場。. 政 治 大 雍‧雅達烏猶卡那政治思想初探〉,則針對此案件提出了一個結構層次的政治 立 56. 吳叡人更早發表的〈臺灣原住民自治主義的意識型態根源:樂信‧瓦旦與吾. 史解釋,他認為此一悲劇具有結構上的必然性,臺灣特殊的重層歷史結構──連. ‧ 國. 學. 續殖民與不連續國家建構,57 導致了戰後初期、國共鬥爭下這場原住民領袖的 遇難事件。吳叡人認為這群日本教育下的原住民菁英,在日治時期即發展出了. ‧. 所謂「國家發展自治主義」,希望藉由國家之力發展族群自治能力。但到了戰 後,這批原住民菁英面臨了國民黨政權亟欲去除日本殘餘的國家建構工程,以. y. Nat. sit. 及國共交戰下忠誠競逐中的兩難,導致在思想與行動上展現過多自主性的原住. al. er. io. 民菁英如高一生和樂信‧瓦旦(林瑞昌)等人,成為必須懲罰的對象。 58. n. 儘管吳叡人對於高一生和樂信‧瓦旦(林瑞昌)等人所做的結構性分析,. Ch. i n U. v. 並無法適用於所有原住民菁英的遭遇,但他提供我們一項非常具啟發性的提. engchi. 示,也就是將原住民族史放入臺灣「連續殖民與不連續國家建構」的歷史結構 中進行政治史分析。換句話說,戰後原住民族史所牽涉的歷史結構,不該僅僅 將視角放在國家政策之上,而是鑲嵌於國際地緣政治的變動與發展之中。. 56. 吳叡人,〈 「臺灣高山族殺人事件」 :高一生、湯守仁、林瑞昌事件之政治史的初步重建〉 ,收 於《二二八事件 60 周年紀念文集》 ,頁 325-363。 57 吳叡人,〈臺灣後殖民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 ,《思想》3(2006) ,頁 95-96。 58 吳叡人,〈臺灣原住民自治主義的意識形態根源〉 ,收錄於洪麗完編,《國家與原住民——亞 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 ,頁 193-229。 17. DOI:10.6814/NCCU2019010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吳佳勳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博士 葉長城 助研究員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 吳玉瑩 助研究員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博士 陳逸潔 分析師 國立台灣大學農經系博士生 林長慶

Under the pressure of the modern era is often busy with work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sometimes not in fact do not want to clean up the environment, but in a full day of hard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paper, we will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Buddhist scribal workshop in Liangzhou during the Northern Liang period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of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eachers may consider the school’s aims and conditions or even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to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according to students’ need and ability; or develop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