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成立約莫三十年後,2016 年 8 月 1 日上午,甫 就任中華民國總統不久的蔡英文,穿著印有原住民圖騰的西裝外套,站在曾經 是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現在是中華民國總統府的大門口,一一跟臺灣原住民 族16 族代表握手致意,迎接他們進入總統府經國廳。隨後時間一到,在司儀的 引導下,首先由布農族耆老胡金娘以傳統儀式向祖靈祈福;接著由原住民族各 教派神職人員齊聲禱告,共同祈願神與祖靈共同見證此一歷史時刻。上述種種 的鋪陳與安排,為的就是實現蔡英文選前對原住民族的承諾,以中華民國總統 的身份,代表政府正式向原住民族道歉。蔡英文在道歉文中表示:

讓我用很簡單的語言,來表達為什麼要向原住民族道歉的原因。

臺灣這塊土地,四百年前早有人居住。這些人原本過著自己的生活,

有自己的語言、文化、習俗、生活領域。接著,在未經他們同意之 下,這塊土地上來了另外一群人。

歷史的發展是,後來的這一群人,剝奪了原先這一群人的一切。

讓他們在最熟悉的土地上流離失所,成為異鄉人,成為非主流,成為 邊緣。

一個族群的成功,很有可能是建立在其他族群的苦難之上。除非 我們不宣稱自己是一個公義的國家,否則這一段歷史必須要正視,真 相必須說出來。然後,最重要的,政府必須為這段過去真誠反省,這 就是我今天站在這裡的原因。1

這段從道歉文節錄出來的文字,其實正說明了當代臺灣所謂「原住民族」

具有的兩層重要意義。第一個是原住民族是臺灣「原來的主人」的地位,這也 是當今維繫「泛原住民族意識」最重要的內涵,特別在以臺灣作為主權獨立、

民主自由國家的共同體想像之下,臺灣原住民族更具有道德上的存在意義。對

1 總統府新聞稿,〈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2016 年 8 月 1 日),網址:

https://www.president.gov.tw/NEWS/20603(2019 年 4 月 1 日瀏覽)。

版。姜祝山,〈南志信(1886-1959)〉,施添福、詹素娟編纂,《臺東縣史‧人物篇》(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頁 43。

6 顧恒湛,〈被扼殺的原運:1970 年代「臺灣山地獨立運動案」始末〉,收於《跨域青年學者臺 灣與東亞近代史研究論集》(臺北:稻鄉,2016),頁 127-170。

7 魏貽君,《戰後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形成的探察》(臺北:INK 印刻文學,2013),頁 029。黃國 超,〈製造「原」聲:臺灣山地歌曲的政治、經濟與美學再現(1930-1979)〉(臺南:國立成功 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頁 361。

8 王甫昌,〈光復後臺灣族群意識的形成〉,《臺灣族群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 會,1999),頁 2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

產業政策、國際局勢的牽動,並在不同部門及中央與地方政府彼此折衝與調和 的過程中易動。9 洪廣冀則指出,臺灣總督府推動的林業現代化,與殖民統 治、資本主義密不可分,但三者的關係不是簡單地相互增強,也不是單純地直 線演化,日治林野事業有必要放在政策與執行的落差、殖民地與母國的張力,

以及不同利益關係者的互動關係中思考。10 因此,如果說日治時期殖民地與殖 民母國、日本帝國與國際局勢這樣的構造,影響了日本對臺灣山林與原住民族 的統治性質,那麼戰後國民政府對臺灣山地與原住民族的治理,若僅有「山地 平地化」的同化主義思考,是否過於片面?如果將國民黨在臺統治的特殊性、

所處地緣政治的脈絡性,以及人民的對應與行動等納入分析視角,或許更能有 助於理解戰後原住民族到底面對的是何種殖民的處境。

塔里古.普家儒漾1928 年出生於屏東排灣族的高士佛社(クスクス),

1945 年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後改漢名為華愛,先就讀臺中師範學校,後進入陸軍 官校學習,成為軍官後被派任為蔣介石日籍軍事顧問「白團」的翻譯官。1972 年臺灣舉行首度的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華愛在蔣經國的提拔下,當選中華 民國第一位原住民立委,其後連任四任立委至1986 年。一直以來,華愛具有鮮 明的「忠黨愛國」形象。11 不過,2008 年已屆 80 歲的華愛接受日本紀錄片導 演酒井充子訪問時,不但用流利的日語指「臺灣原來的主人是被稱為高砂族的 這群人」,並且非常感性地表達了他豐富人生閱歷中體悟到的原住民族處境:

我們表達自己的意向時是處在誰的立場,這是難以言說的。不管 是國民黨、民進黨、或者是中國大陸也好、或是站在美國的立場,原 住民都被夾在中間。我們無論主張哪一方都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最讓人擔心的,是臺灣原住民到底會走向繁榮,還是滅亡?歷史 證明少數民族將會消失。然而,原住民族是會繁榮,還是提早被消 滅?這取決於原住民族的自覺意識。我們要瞭解自己的歷史,知悉當 前的環境。必須好好思考未來將如何發展。12

9 李文良,〈帝國的山林 日治時期臺灣山林政策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 所博士論文,2001),頁 290-296。

10 洪廣冀,〈林學、資本主義與邊區統治:日治時期林野調查與整理事業的再思考〉,《臺灣史 研究》11:2(2004.12),頁 130。

11 華愛在 1983 年集結其問政資料出版了《青青山脈》一書,在序文中仍稱「山地同胞是中華 民族的一份子」,戰後國民政府依據三民主義平等對待,才能讓「山胞」從貧窮走向富足,從落 後走向文明。華愛,《青青山脈》(臺北:廣東報導雜誌社,1983),自序一。

12 酒井充子,《臺湾人生》(東京:文藝春秋,2010),頁 158、163。原文為日文,譯文為筆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這位受到國民黨栽培的原住民政治人物,晚年在日語的語境下說出了上述 這段寓意深遠的話。正如華愛所指出的,從戰後一直到現在為止,原住民族的 處境,面對的不僅僅是治理臺灣的中華民國這個國家,還受到東亞與世界地緣 政治結構的牽動與影響。因此,要理解戰後的原住民族史,或者戰後原住民族 形構的意義,有必要放大時間與空間上的視野。

總之,本研究的目的,即要從戰後臺灣歷史的發展來討論原住民族的形塑 過程,並希望從以下幾點特性進一步去釐清與挖掘:第一,應納入戰後國家特 性及其變化:戰後臺灣的國家構造主要由「黨國體制+冷戰」所構成,這兩個因 素牽動了國家制度的變遷,討論國家對於原住民族的治理機制與制度時,應該 充分考量上述構造在不同時空的變化,尤其是地緣政治的影響。第二,臺灣區 域空間特性與國家治理配置:多元族群社會及空間異質性,是臺灣歷史的兩項 特性,不同的外來政權都曾利用此特性進行族群空間的配置與管理;13 戰後國 民黨政權如何針對不同時空環境變化,因循及改變族群空間的配置,也需加以 考量。第三,被殖民者的能動性:傳統的殖民研究,往往將焦點置放於殖民者 的剝削與宰制面向,而忽略了被殖民者面對變局與壓力的各種因應之道。不 過,殖民研究仍經常發現,被殖民者面對殖民者設定的計畫或議程(agendas)

時,也會有自己的圖謀,14 所以研究中也會盡量挖掘與呈現原住民自我的發聲 與行動。因此,本研究將從世界史與臺灣史的脈絡掌握原住民族的歷史特性,

重新檢視與定位戰後原住民族的形塑與構成。

所譯。

13 柯志明的研究指出,清帝國在臺的統治利用地權的規範,發展出「族群三層制」的政策,藉 以操弄漢人、熟番與生番生存空間配置的族群政治;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 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施添福認為,日治時期的臺灣,在臺灣總 督府因地制宜的殖民政策下,逐漸分化成三個臺灣:第一或西部臺灣,是資本型殖民地;第二 或東部臺灣,是移住型殖民地;第三或山地臺灣,是封鎖型殖民。參見施添福,〈日本殖民主義 下的東部臺灣:第二臺灣的論述〉,發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臺灣社會經濟 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慶祝王世慶先生七五華誕」,2003 年 5 月 8-9 日,頁 1-47。

14 Victoria S. Lockwood, Tahitian Transformation: gender and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a rural society.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1993), pp. 1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