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政權轉移──山地治理的變異與承續

第二節 戰後的臺灣山地行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2

第二節 戰後的臺灣山地行政

一、國民政府的邊疆民族政策

1911 年中國辛亥革命成功,終結了清帝國的王朝體制。1912 年 1 月 1 日中 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就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在就職宣言中表示:

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則合漢、

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武昌首義,十數行省 宣告獨立。所謂獨立者,對於滿清為脫離,對於各省為聯合,蒙古、

西藏,義亦同此,行動既一,決無歧趨,樞機成於中央,斯經緯周於 四至,是曰領土之統一。31

民國創建者孫中山深知新生的中華民國若要承繼清帝國的領土疆域,革命 時期的「漢人民族國家」主張必須改弦易轍,否則清帝國疆域內的滿、蒙、

回、藏等諸民族恐會離新國家而去。因此,孫中山在新國家成立之初即定調所 謂「五族共和」的主張,將清帝國內的漢、滿、蒙、回、藏等諸民族整合一為

「中華民族」,建立所謂的「中華民族民族國家」。

到底孫中山如何構想中華民族的民族統合工程?孫中山在1919 年宣揚其三 民主義曾對民族主義做了一番解說,文中極力推崇美國的民族熔爐說:

又美利堅之民族,乃合歐洲之各種族而鎔冶為一爐者也。自放黑奴之 後,則收吸數百萬非洲之黑種而同化之,成為世界一最進步、最偉 大、最富強之民族,為今世民權共和之元祖;今出而維持世界之和平,

主張人道之正誼,不惜犧牲無數之性命金錢,務期其目的之達者,此 美利堅民族之發揚光大,亦民族主義之發揚光大也。32

因此,他認為中華民國應該仿造美國這樣的民族國家,將國家之內各民族同化 融合為一中華民族:

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祇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 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積極目的為何?即漢族

31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第二冊》(臺北市:近代中國,1989),頁 23-24。

32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第二冊》,頁 33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3

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人 民相見以誠,合為一爐而治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如美利堅 之合黑白數十種之人民,而治成一世界之冠之美利堅民族主義,斯為 積極之目的也。五族云乎哉。夫以世界最古、最大、最富於同化力之 民族,加以世界之新主義,而為積極之行動多於發揚光大中華民族,

吾決不久必能駕美迭歐而為世界之冠。此固理有當然,勢所必至也,

國人其無餒。33

1925 年 3 月孫中山去世。1927 年國民黨在蔣介石的領導下於南京成立國民 政府,強調要遵從孫中山的遺教,追求民族的解放與獨立,維護國家主權的完 整。1929 年 3 月,國民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中有關「蒙藏及新疆」

決議案稱,「以本黨之三民主義,於民族主義上乃求漢、滿、蒙、回、藏人民密 切的團結,成一強固有力之國族對外爭國際平等之地位。於民權主義上,乃求 增進國內諸民族自治之能力與幸福,使人民能行使直接民權,參與國家之政 治。」34 隨後召開的國民黨三屆二中全會上,進一步通過「關於蒙藏之決議 案」,內容包括,蒙藏委員會應加緊有關蒙、藏事宜之宣導,闡明蒙、藏民族為 整個中華民族之一部,督促蒙、藏人民培養自治之能力,完成自治之組織,優 先錄用蒙、藏人民參加地方行政,獎勵蒙藏優秀分子到中央黨政機關服務等。

35

學者吳啓訥認為上述中國國民黨的決議確立了三民主義的邊疆政策,除了 將孫中山的中華民族「同化論」加以明確化、政策化,更提出以民權主義的

「地方自治」,而非「民族自治」的形式,來促進民族的團結與自治。有關「蒙 藏人民自治」,國民黨也是堅持以既定的「省」為地方行政中心,推行縣自治,

吸收蒙藏人士參加,而非重新建立蒙、藏人民自治的各級地方政府。36

因此,國民政府為了實施統一的行政建置,除了繼續推動西北等邊區的行 省化之外;也在西南地區推行縣制,實施改土歸流等政策。37 1937 年中日戰爭

33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第二冊》,頁 335。

34 〈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 5 輯第 1 編,政治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頁 136-138。趙學先等編,《中國國民黨民族理 論與民族政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0),頁 128。。

35 吳啓訥,〈蔣介石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頁 265。

36 吳啓訥,〈蔣介石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頁 266。

37 馬玉華,〈論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及邊疆民族的治理〉,《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 年第三 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4

爆發後,日本將滿州、內蒙置於自己勢力之下,以及國民政府向西撤至重慶,

中央權力與西部邊疆地方勢力的互動,讓蔣介石對邊疆民族政治與國族的形塑 更深刻的體認。38 1942 年蔣介石在青海西寧對邊疆各族的活佛、王公、阿訇作 了題為「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責任」的演講,他說:

我們集許多家族而為宗族,更由宗族合成為中華民族,國父孫先生說:

「結合四萬人結合成一個堅固的民族」。我們中華民國,是由整個中華 民族所建立,而我們中華民族,乃是聯合我們漢、滿、蒙、回、藏五個 宗族組成一個整體的總名稱,我說我們是五個宗族,而不是說五個民族,

就是說,我們都是構成中華民族的分子,就像兄弟結合成家庭一樣。39 1943 年蔣介石發表其著名的《中國之命運》,再次強調漢、滿、蒙、回、藏 等諸民族為中華民族下的各個宗族:

我們中華民族是多數宗族融合而成的。這多數的宗族,本是一個種族和 一個體系的分支。散布於帕米爾以東,黃河、淮河、長江、黑龍江、珠 江諸流域之間。五族不是各自的民族,而是同一血統的大小宗支。40 而邊疆民族政治方面,中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黨繼續推動邊區的省縣制。1945 年 9 月,國民政府重建熱河、察哈爾、綏遠三省政府,並將滿洲國轄境劃設為九 個省。東蒙古的哲里木盟劃歸遼北省;呼倫貝爾地區劃歸興安省;西布哈特地 區劃歸嫩江省。41 對於非漢民族自治的要求,國民政府則以一貫用「地方自 治」來實踐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政策,希望以現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緩 和和壓制非漢人民族主義的政治主張。例如面對新疆地區突厥語族的民族獨立 運動,國民黨一方面在省政府各廳局長職位指派新疆不同族群、不同政治背景 的人士擔任;另一方面也在新疆舉辦了全省各縣縣長和省參議員的選舉,讓新 疆體驗了帶有西方民主色彩的地方自治,以此涵括突厥語族的民族自治與自決 的訴求。42

38 林孝庭,〈戰爭、領導人物、與近代中國民族政治的型塑:抗戰時期的蔣介石與中國邊疆〉,

收錄於呂芳上主編,《蔣中正與民國政治II》(臺北市:中正紀念堂,2013),頁 76-77。

39 孟榮源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下)》(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1985),頁 183。

40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重慶:正中,1943),頁 2。

41 吳啓訥,〈民族自治與中央集權 1950 年代北京藉由行政區劃將民族區域自治導向國家整 合的過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5 期(2009),頁 91。

42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頁 417-580。吳啓訥,〈蔣介石 的中華民族論述與國民政府的邊疆自治實踐〉,頁279-28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5

另外,國民政府為了在日本戰敗後順利接收臺灣,1944 年蔣介石指示在國 防最高委員會中央設計局內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開啟了國民政府治理與認 識臺灣的相關準備工作。到底「臺灣調查委員會」如何認識臺灣的原住民族?

從臺灣調查委員會的組成來看,1944 年 4 月 17 日臺調會成立時,由陳儀擔任 主任委員,委員有沈仲九、王芃生、錢宗起、周一鶚、夏濤聲,這些委員中無 一臺人,近兩個月後,6 月行政院才在蔣介石的指示下規畫羅致臺籍人士,9 月 增聘李友邦、謝南光、黃朝琴、丘念臺、游彌堅五名臺籍人士。43

由上述的組成成員推斷,臺調會對於臺灣原住民族應該陌生與認識不多 的,雖然後來加入五名臺籍人士(皆為漢人),但對收復臺灣來說,還是主要著 眼於復土歸宗、漢族血緣的論述主張,原住民族仍被視為異己,例如臺調會委 員之一的謝南光就曾表示:

臺灣是不是夠得上條件來建設三民主義新的臺灣呢?我敢說臺灣條件 比任何地方都具備,只要有熱情有魄力的政治家到了臺灣,肯為三民 主義而奮鬥,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六百七十萬人的人民,日本人只 有四十萬,生番十六萬,其餘都是忠實的漢人,替敵人做漢奸的極其 少數,肅清都很容易,並不費力。44

臺調會成立後,開始草擬各項接管計畫、草案及專題研究報告,包括「臺 灣接管計畫綱要」、「復員計畫綱要」、「臺灣教育接管計畫草案」……等,最後 擬成「臺灣接管計畫綱要」。45 「臺灣接管計畫綱要」共八十二條,其中涉及 臺灣原住民族事務者僅有一條,第十八條:「對於蕃族,應依據建國大綱第四條

46之原則扶植之,使之能自決自治。」47 此外再也沒有任何臺灣原住民族的相 關規畫,我們推斷,在認識不多且無任何參考座標下,國民黨僅能從「民族主 義」或「民族論」架構下,做出原則性的治理方針。

43 馬有成,〈戰後初期國府接管臺灣之籌畫〉,《臺灣風物》第 59 卷第 4 期(2009.12),頁 9-21。

44 參見謝南光,〈光明普照下的臺灣〉,《臺灣民聲報》第九、十期合刊,頁 3-4。轉引自鄭梓,

《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 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1994),頁 116。底線部

《戰後臺灣的接收與重建 臺灣現代史研究論集》(臺北:新化圖書,1994),頁 116。底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