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1. 各章回顧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7

第五章 結論

1. 各章回顧

本文正文主要分為三部分,即由世第一法入見道、見道,及由見道入修 道。

在第一部分,由世第一法入見道的部分中,主要討論了如何從有漏凡夫成 為無漏聖者,進一步而言是有漏法和無漏法的關係問題。由這個問題考察了說 一切有部及瑜伽行派對於見道前無無漏法,見道後無漏法如何生起的問題。面 對這個問題,存在兩種基本路徑:或是需要承認無漏法可以由有漏法生成,或 是認為無漏法在生成之前已經存在某種形式的前體(precursor)。

筆者認為,說一切有部傾向於認為有漏法可以生無漏法。因為,說一切有 部反對「說分別部」認為凡夫具有無漏法的看法;另外,如果認為凡夫具備無 漏法,也就是認為了凡夫在未來成就如何的聖者已經早已決定,但說一切有部 認為有情可以藉由練根而實現成就的改變。並且,初無漏法也具備四緣,因緣 為俱有因、相應因(即心、心所法),增上緣為能作因(即不阻礙初無漏法生起 之一切法),能無間緣為世第一法,所緣緣應同為見道之所緣。並且,說一切有 部完全沒有「無漏種」的觀念,也就是說,有部選擇了筆者前述兩種途徑中的 第一種,由有漏法生無漏法。不過,有部承許有漏法「順解脫分」作為「解脫 種子」,從其的敘述中可以了解,「順解脫分」以意業為主,承擔了屢世間延續 修行成果的責任。另外從對「同類因」及「等無間緣」的觀念解析中可以看 出,有部在法相續的種類延續上,主要在意善、不善、無記法三個區間中的內 部延續。也就是說,有部也可能接受善有為法之間的相互生起,從而善有漏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8

為和善無漏有為之間可以存在非異質性的關係。

而對於瑜伽行派而言,其則呈現出對於有漏法、無漏法明確界限的看法。

當然地,瑜伽行派則必須選擇筆者前述途徑中的第二種,即認為無漏法存在前 體。因此,瑜伽行派提出了無漏種的概念,從而保證無漏法並不由異質的有漏 法生起。不同於「說分別論」提出的無因而生的常法「無漏本有」,瑜伽行派認 為「無漏本有」同樣是因緣生,當然也是剎那生滅的有為法。因此,瑜伽行派 的「本有」主要是從發生時間的不可知上來說明,而並沒有調整初無漏法的性 質。在本有無漏種成熟為初無漏法後,無漏法又會熏生新的無漏種,也就是

「新熏」無漏種。因此,《成唯識論》認為,瑜伽行派同時認可「本有」和「新 熏」兩種無漏種。

在第二部分中,討論了有部同瑜伽行派在見道中是否為無分別的差異問 題。筆者認為,在有部的敘述中,見道呈現出了明顯的並非無分別的特徵。因 為,見道所關聯的智皆為「見性」(推度性),並且沒有後得位以安立四諦,而 在見道同時又需要安立諦相,因此其中蘊含了困難。有部嘗試以「速疾」等理 由來解釋「現觀」中遇到的切換所緣的問題,但這種解釋難以令人信服。另 外,有部承許的盡、無生智,這兩種非「見性」的智則更加傾向於瑜伽行派所 認可的無分別智。

瑜伽行派應該意識到了見道為無分別智所帶來的困難,因此在見道的部分 提出了根本與後得位。窺基的解讀也佐證了筆者的想法,他認為小乘見道也有 根本無分別位,但因為難以敘述,小乘只宣說了後得位安立諦相。言下之意 是,有部論典中描述的見道在窺基眼中只是後得位,也就是並非是無分別智所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9

攝 。從另一個側面來說,窺基也會認可有部見道十六心並非無分別智。這種情 況的出現,一方面可能來源於瑜伽行派試圖避免有部在此問題的困難;另外,

這種困難的根源也來自於有部實有論的設定:諸法有自相,但見道所見為四 諦,然而諸法自相並非四諦。從而,在見道時必須運用推度來思維安立諦相,

而非如同瑜伽行派現量觀法自相(也就是空性)。

在第三部分,主要討論了見道第十六心和見所斷、修所斷的問題。在部派 中對於第十六心是否為見道已經產生了爭議,但爭議主要集中在局部的問題 上,譬如根據「果位」、「根」等原因來進行區分。有部認為,因為第十六心所 見的諦並非新見,因此不屬於見道。瑜伽行派則認為第十六心屬於見道,而背 後的原因則同有部產生了結構性的變化。瑜伽行派通過對見道所緣的重構(從 四諦轉向著重空性),導致了真見道和相見道的劃分。由於相見道皆非新見,所 以並不需要面對部派中的問難。瑜伽行派認為,真見道是根本無分別智;而相 見道是後得智,負責安立證悟內容。這說明瑜伽行派認識到了無分別智和安立 諦相存在矛盾,因為必須分化為兩個階段來完成見道。

對於見所斷、修所斷,有部認為見所斷煩惱主要是由「無事」所產生,也 就是由於對「我」產生的執著而產生;修所斷煩惱則直接來自於對於具體事物 的貪等念頭所產生。但瑜伽行派則提高了對於「無事」方面煩惱的重視程度,

身見、邊見在有部僅為見所斷煩惱,而在瑜伽行派則擴張至了所有煩惱。更進 一步而言,對於見所斷及修所斷的差異,有部是從是否為「我執」所產生來建 立差異,由「我執」產生的是見所斷煩惱,非「我執」產生的是修所斷煩惱。

而在瑜伽行派中,見所斷及修所斷的差異改變為了從煩惱現行及習氣的角度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0

談。也就是說,見所斷煩惱針對的是煩惱的現行,而修所斷煩惱針對的是煩惱 的習氣。

2. 整體檢討

就筆者所知,目前學界鮮少針對如上的議題進行直接研究,因此,原始文 獻和古代注釋書就成為了本文主要的材料。從通盤的角度來說,本文的價值在 於,針對特定的議題在多語言的古代文獻中提取了相關材料,并進行了討論。

通過研究可以發現,這些問題其實並不是「新問題」,在古代佛教討論的脈絡中 其實已經存在。因此,彰顯已有問題,並且透過多文本中阿毘達磨複雜的理論 脈絡來梳理結論,是本文面對的困難。

從義理討論的層面來說,從研究中看出,有部對於法分類的優先性並不在 於色、心等差異,而更加重視善、不善、無記的區別。這種認為色、心等可以 為同類的看法,不僅迥異於流行的二元論觀點,也同法稱在《釋量論》中對於 身心問題的看法具有很大差異(法稱基本上持身心二元論)。一般來說會認為,

法稱在《釋量論》中的前後,呈現了經部和唯識的不同觀點。透過更進一步研 究色、心等法是否異質的問題,將會有助於釐清佛教身心觀念的問題,從而也 會幫助釐清法稱的觀點脈絡。

另外,對於無分別的認識模式在有部和瑜伽行派中差異的梳理,也將幫助 筆者更進一步地釐清「分別」在佛教中不同語境的含義差別。玄奘在其翻譯的 作品中大量地使用了「分別」一詞,但相對應的梵文卻不盡相同,這對後世的 確造成了一些困擾。在「佛唯有無分別智」的大乘觀點下,華語學界自古就充 斥了對於「分別」的負面印象。透過本文的討論可以看出,「分別」並非完全等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1

同於推理性的活動,如菩薩無分別智中依然可以保留根的自性分別。以此為門 徑,將可進一步研究聖者的意識狀態,從而探討「無分別智」的作用機制是如 何等,更多的意識哲學問題。

見道的界限研究也會幫助深化「無分別」認知這一主題,對十六心的歸屬 的研究將幫助釐清見道與修道間意識狀態的差異及背後預設。如前所述,有部 和瑜伽行派在十六心問題上的看法並不相同,而兩者在見道問題上很大的差異 在於「無分別智」。透過十六心的問題,可以看出「無分別智」如何在見道中對 兩種不同觀點產生解脫論上的差異。佛教作為一個宗教,其哲學理論最終都將 落實在解脫實踐的差異上,「十六心」則是「無分別」認知問題在見道中的一個 體現。筆者希望通過對見道中一些局部問題的研究,幫助在將來的進一步研究 中能夠以更加宏觀的框架來進行討論更深入的哲學問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2

參考文獻

一、 佛教典籍

(一)漢語

《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 年。)

《俱舍論》(世親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30,經號:1558。)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世親著,真諦譯,《大正藏》卷 30,經號:1559。)

《俱舍論記》(普光著,《大正藏》卷 30,經號:1821。)

《俱舍論疏》(法寶著,《大正藏》卷 30,經號:1822。)

《俱舍論疏》(神泰著,《卍續藏》卷 53,經號:836。)

《俱舍論頌疏論本》(圓暉著,《大正藏》卷 30,經號: 1823。)

《阿毘達磨發智論》(迦多衍尼子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20,經號:

1544。)

《大毘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200,經號:

1545。)

《阿毘曇毘婆沙論》(五百大阿羅漢等著,浮陀跋摩、道泰等譯,《大正藏》

卷 60,經號:1546。)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眾賢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80,經號:1562。)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無著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7,經號:1605。)

《大乘阿毘達摩雜集論》(安慧等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16,經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3

1606。)

《成唯識論》(護法等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10,經號:1585。)

《成唯識論述記》(窺基著,《大正藏》卷 10,經號:1830。)

《瑜伽師地論》(彌勒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100,經號:1579。)

《佛地經論》(親光等著,玄奘譯,《大正藏》卷 7,經號:1530。)

(二)藏語

《中華大藏經》(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1994-2008)

《俱舍論頌》(tib: chos mngon pa'i mdzod kyi tshigs le'ur byas pa, 世親著,79: 20 – 81。)

《俱舍論釋》(tib: chos mngon pa'i mdzod kyi bshad pa, 世親著,79:82-950。)

《俱舍論釋》(tib: chos mngon pa'i mdzod kyi bshad pa, 世親著,79:8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