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導論

3. 論文結構及其章節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

還有惠沼的《成唯識論了義燈》(T1832),智周的《成唯識論演秘》(T1833)等。

不同於安慧對《唯識三十頌》的注釋,《成唯識論》明確地將「五位」引入 作為其注釋框架,在<卷九>,及<卷十>前半部分中主要配合見道位解釋了頌 文。其中,玄奘提出了「真見道」及「相見道」的概念,這不同於部派佛教

(《阿毘達摩集論》也持此觀點),并給予了大量討論。配合《成唯識論述記》

的進一步解讀,《成唯識論》對見道的討論可以視為大乘對見道描述的範例,極 有討論價值。

3. 論文結構及其章節

本論文預計分為五章,即(一)導言;(二)由世第一法入見道位;(三)

見道位;(四)由見道位入修道位;(五)結論。

(一) 導言

本部分包含了研究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等內容,將以研究大綱為框 架內容而進一步擴充。

(二) 由世第一法入見道

本章的討論將分為兩部分,即有部(2.1)與瑜伽行派(2.2)的觀點。在 第一部分部派的討論中,又將分為三部分,首先將釐清什麼是「同類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

(2.1.1)。根據《俱舍論》的論文,「離同類因」而見道,似乎指證了「見道」

同之前階段的異質性對比,亦即二者不同類。因此透過對「同類因」概念的梳 理,會逐步明晰《俱舍論》中「離同類因」的意義。其次,將透過「引聖道生」

這句的討論(2.1.2),確定作為無漏法的道諦是由何引(或引生),從而導出有 漏法可以引無漏法的結論。第三部分中,將討論由「生無漏法」的問題所引發 的「種姓問題」(2.1.3)。對瑜伽行派的考察中(2.2),將分為兩部分,即對

「有漏生無漏」的考察(2.2.1),以及由此引發的「無漏種」問題(2.2.2)。

(2.1)依據《俱舍論》而言,上品忍無間生世第一法,因為其是有漏法,

所以稱為「世」,且在有漏法中最為殊勝,故稱為「第一法」。《俱舍論》對於世 第一法的討論很有限,更多的討論來自於《大毘婆沙論》,其以近七卷的篇幅對 世第一法及相關議題進行了討論。

《大毘婆沙論》開篇即討論為何先說世第一法,其中羅列了各家從不同角 度來討論的說法,《大毘婆沙論》對這些說法都給予了認可[14 ]。擇要而言,世 第一法因為這些特質而被首先講解,即斷有漏心、續無漏心;雖為苦諦、薩迦 耶所攝,但卻能斷苦及斷薩迦耶見;引發聖道止觀,第一次生起聖見;見道是 其士用果。

《大毘婆沙論》認為,「云何世第一法?答:若心心所法為等無間入正性 離生,是謂世第一法。」(T27, 1545.7b26-27)即世第一法是心、心所法,(這種

[1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2:「以如是等諸因緣故,此論先說世第一法。」(T27. 1545.

7a16-17)

有士用力,離同類因,引聖道生,故名最勝。」 (T29,1558.119c15-17)也就是說,

世第一法具備士用力,從而能離開(有漏法的)同類因,而引出(無漏法的)

能入正性離生,故名世第一法。」(T26. 1544. 918a13-18)

[1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23〈分別賢聖品 6〉「經說:「正性所謂涅槃。」或「正性」言因諸 聖道。「生」謂煩惱,或根未熟。聖道能越故名「離生」,能決趣涅槃,或決了諦相故。諸聖道 得決定名,至此位中說名為「入」。」(T29. 1558. 121b6-9)

[17] 即信、進、念、定、慧。 心,諸心所中,受與受非餘,想等亦爾。」(T27. 1545. 9b7-1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0

論敵指出,論主和論敵雙方都共許等無間緣並非無間的看法,即等無間緣並不 必須無間引出後果。雙方都認可無想定前心、心所法為出定後的等無間緣,允 許時間阻隔的存在。因此,雙方的論辯焦點在於,等無間緣是否必須是同類。

論主反駁認為,等無間緣不一定需要是同類,但不可以在時間上有隔越。並且,

若必須是同類,則凡夫的所有負面特質都只能生出其本身(如貪恒生貪),而導 致解脫無法成立[21]

而從「引聖道生」的角度來討論時,則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將「引」理 解為「新生」的含義,一種則是理解為「彰顯」的含義。從上文中則已看出有 部對凡夫具備無漏法持反對意見,因此則不可能為「彰顯」義。而從《俱舍論》

以及滿增等的論釋中可以看出,有部對從有漏法生無漏法持有比較正面的看法。

綜合而言,有部更在意在善、惡、無記之間的嚴格區別,以及有為、無為的區 別,而對善有為法之間的轉換(即有漏善法到無漏道諦之間的轉換,兩者皆為 有為法),應該是給予接受的。

(2.2)《成唯識論》則對有漏、無漏之間持嚴格的異質看法。但如同上文 所說,要保證無漏法的產生則只有兩個路徑,一個是新生(有部傾向的觀點), 另一種則是彰顯,《成唯識論》呈現出了傾向於彰顯的觀點。《成唯識論》不認 可「說分別論」意義下的本有無漏種,原因是其不可能無因而生。有漏法不能

[21]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2:「前若非後等無間緣,後既無緣應不得起。若謂「後起由前 隔越同類諸法等無間緣」,此亦不然。在有心位隔越為緣,不應理故。又初無漏及無始來曾所未 起殊勝有漏,彼既無有前起,同類等無間緣,應不得起。又彼所言有大過失,謂貪無間應常起 貪,無時伏貪起不淨觀;若瞋無間應常起瞋,無時伏瞋起慈悲觀;若癡無間應常起癡,無時伏 癡起因緣觀;起我見等如理應知,執異類起,無近緣故。又此勝善,曾未起故,是則善心,無 由得起。若爾則無得解脫義,勿有如是種種過失。」(T27. 1545. 9c8-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1

是無漏種,因為如果「無漏種」是有漏法,而有漏法可以生有漏法,則可以推 倒出無漏種會產生有漏法的謬論。

但《成唯識論》也並不接受「說分別部」那種認為心性本凈,客塵所染,

當離開煩惱的時候,心性就自然轉為了無漏的觀點。這種看法和《成唯識論》

所持的無漏種觀點的最大差異在,「說分別部」的觀點認為心中已經實際具備了 無漏的功德,修行則是將遮蔽無漏功德的障礙清除。而瑜伽行派的無漏種則不 具備實際的解脫功德,其只具備成為無漏法的潛質。

無漏種在見道之前都僅是熏習增長,而從無漏法再次熏習為種,則是入見 道之後的狀況。結合論文本身的解讀,以一位凡夫為例:在見道之前,凡夫的 無漏種通過聽聞正法而熏習增長 。待種子現行生無漏法時,則為見道,見道之 後,無漏法又可以產生無漏種。因此以《成唯識論》而言,其認為存在本有和 新熏兩類無漏種。相較於完全「本有」,或完全「新熏」的說法,《成唯識論》

的看法具有很大的調和意味。

(三) 見道位

本章試圖回答,部派及大乘所詮釋的見道位中,是否存在無分別智。回答 此問題,則需進一步釐清(1)大乘見道位中無分別智的發生場域,真、相見道 的差異為何;其次回答(2)部派佛教對見道位的描述中,是否存在無分別智;

最後討論(3)部派中無分別的發生場域,及其與大乘看法的差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2

(3.1)以《成唯識論》而言,凡夫未能解脫的原因在於有遍計所執,亦即

二取[22 ]。在唯識的觀點中,外境無非是內識所顯,但凡夫卻增上分別了主客二

元。這種執假為實的邪見,就是產生煩惱和輪迴的根本。因此,打破能取分別 的二元對立,就成為了解脫的關鍵。而承擔對治能所分別的,就是能所泯滅的 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見道位消滅二取分別之關要[23 ],斷障之功用依靠無分別 智才能完成[24 ]。但無分別智並非存在於見道位的整個過程,《成唯識論》認為,

見道位分為「真見道」及「相見道」,而無分別智發生在真見道中[25 ]。論中也 直接指出,真見道為根本智攝,相見道為後得智攝[26 ]。這裡可以簡要地概括為,

真見道是根本位的無分別智,而相見道是後得位的分別智。

這種差異還體現於真、相見道的認識對象上。由於真見道是無分別智,則 在邏輯上,其所緣對象理應為一(不應該發生改變)。《成唯識論》對此也保持 了邏輯一致性,認為真見道「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

(T31:1585.50a8)。也就是說,真見道雖然是多剎那才完成,但由於其所緣相[27 ]

[22]《成唯識論》卷 8:「二取名為遍計所執。」(T31. 1585. 46a20-21)

[23]《成唯識論》卷 4:「二取邪見,但分別生,唯見所斷。」(T31. 1585. 22b8-9)

[24]《成唯識論》卷 9:「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

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T31. 1585. 51a5-8)

[25]《成唯識論》卷 9:「一真見道,謂即所說無分別智,實證二空所顯真理,實斷二障分別隨 眠,雖多剎那事方究竟,而相等故總說一心。」(T31. 1585. 50a6-8)

[26]《成唯識論》卷 9:「前真見道根本智攝,後相見道後得智攝。」(T31. 1585. 50b16-17)

[27] 此「相等“中之“相」不以「相分」解,因《成唯識論》認為真見道「有見無相」

故。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T31. 1585. 49c28-29)

這裡強調,無分別的見分雖非能取,但並非完全無取,其緣取方式類似自證分緣見分,以「不 變而緣」的方式來取。筆者認為,此時的見分雖然失去了分別,但依然保留了「見」的功能,

亦即處於一種「無選擇地觀察」狀態,而這種觀察方式則是得以洞見真如的途徑。《述記》則更 進一步試圖簡別,真如和真如體相的問題,「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如不一不異,非相非非 相。」(T43. 1830. 500c10-12),對此的解釋也較為模糊。但若置於修行者角度的「真見道」

內來看,真見道當下並不能安立認識對象,而是後得安立。在宗喀巴的《正理海》中也持類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14

同「取味」,相見道則同「知味」。

筆者認為,由於無分別智時缺乏「名言安立」的作用,為了解決無法安立 名言及成立教法之間的矛盾,所以才立了相見道。因此才有了《成唯識論》中 真、相見道,見道根本、後得位的劃分。儘管真、相見道是《成唯識論》中所 特有的劃分方式,但認為見道分根本位及後得位並不是僅為《成唯識論》所認 可,在《集論》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概念[31 ],甚至這是一個為大乘普遍所接受的 觀點。不過,這樣的觀點來源並不是大乘,而應該在部派佛教就已經出現了,

但並非在見道位,而是在證無學道前的盡、無生智(見 3.3)。從另一個角度來 說,部派佛教所描述的見道位,並非是無分別智,當然也不必有真、相見道的

但並非在見道位,而是在證無學道前的盡、無生智(見 3.3)。從另一個角度來 說,部派佛教所描述的見道位,並非是無分別智,當然也不必有真、相見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