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見道」後得位有無的差異及原因

3. 瑜伽行派之「無分別智」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6

概念去渲染到一切法上,就像被帝青寶所染色的其它石頭並不具有帝青寶的顏 色一樣,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修行者解脫,但其並不直接觀察法自身的自相。

而瑜伽行派的見道,則是認識到了事物當下的真實性質(空性),也因此而脫離 了對事物實在的貪戀,大乘認可空性是一切法的自相。前者如同用白色染料將 發黃的布料染白,後者則是將發黃的布料漂白,儘管在結果上是一致的,但發 生的模式並不相同。

因此,筆者主張部派見道為推度性的見道,同瑜伽行論典所述的見道方式 不同。這種推度性,在瑜伽行的脈絡下應當為「有分別」。為了論證這一點,下 面將進一步考察在瑜伽行論典中對「無分別」的看法,從而得以比對部派所描 述的見道是否符合此瑜伽行論典中的「無分別」。

3. 瑜伽行派之「無分別智」

在《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以下簡稱《雜集論》)中,對「無分別」做了 一些解釋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 14:「分別者略有三種:一知足 無分別。二無顛倒無分別。三無戲論無分別。如此三種異 生、聲聞、菩薩如次第應知。

由諸異生,隨於一無常等法性,究竟思已,便生喜足。謂

「是事必然更無異望」,是名「知足無分別」。爾時一切尋 思分別皆止息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7

由諸聲聞,於諸蘊中,為對治常等顛倒故。如理觀察,唯有 色等法時,便得出世間智,通達無我性,是名「無顛倒無分 別」。

由諸菩薩知色等法唯戲論已,遂能除泯一切法相,得最極寂 靜出世間智,通達遍滿真如。是名「無戲論無分別」。此無 分別智,復離五相。謂(1)非無作意故;(2)非超過故;

(3)非寂止故;(4)非自性故;(5)非於所緣作加行故。

名無分別。

所以者何?(1)若無作意故名無分別,熟眠、醉等應是無分 別智,由彼不思惟諸法相故。(2)若超過故名無分別。從第 二靜慮已上一切地,應是無分別智,由彼超過尋伺故。若 爾,「三界心、心法是分別體」言,即為相違;(3)若寂止 故名無分別,滅受想定應是無分別智。分別心、心法於彼寂 止故。若爾智亦應無。(4)若自性故名無分別,色等應是無 分別智,彼非分別自性故;(5)若於所緣作加行故名無分 別,即「分別性」應是無分別智。若謂此是無分別,此加行 相即分別相故。是故無分別智非彼五相。

若爾,當云何觀「無戲論無分別相」?謂於所緣不起加行。

此復云何?若諸菩薩過隨順教,觀察諸法,若性、若相皆不 真實。由此觀察串習力所持故,不由加行,於如實無戲論 界,一切法真如中,內心寂定,如是乃名「無戲論無分別

智」。」(T31, 1606,764c27-765a26)

本文段解釋了三種無分別,其中尤其對菩薩的「無戲論無分別」進行了詳 第。故一境性,分為四種。」(T29. 1558. 145b22-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9

的所證應該是不同的方法的究竟程度的差異。如果異生、聲聞在方法上和菩薩 相同,則沒有理由會證得不同的內容。如同三個人搭同一個航班,則應該是同 時到達相同的地方。但若三人各自搭飛機、火車、自行車,則在相同方向及時 間的情況下,必定產生到達地的差異。

從《雜集論》所描述的「無分別智」可以看出,其並不等於「無意識」。作 為「智」,至少需要保留「慧」(簡擇),也就是慧心所的功能需要保留。另外,

還需要更加進一步限制,除了具備簡擇的能力,還需要做出正確的簡擇(也就 是說,並不是惡慧)。這樣的「慧」還需要能夠針對四諦來進行斷疑,才能稱之 為「智」。而對於「尋伺」,《雜集論》所提出的理由認為,如果無尋伺就是無分 別,則第二靜慮及其以上都是無分別,但如果是這樣,就和「三界心、心法是 分別體」這樣的話相違。筆者猜測,這句話出自《瑜伽師地論》,在《瑜伽師地 論》中,其認為,

《瑜伽師地論》卷 5:「尋伺決擇者,若尋伺即分別耶?設分 別即尋伺耶?謂諸尋伺必是分別,或有分別非尋伺。謂望出 世智,所餘一切三界心、心所皆是分別,而非尋伺。」(T30, 1579, 302c1-4)

在這個文段中,論主討論了「分別」和「尋伺」的關係。他認為,尋伺都 是分別,而分別並不都是尋伺,也就是說分別大於并包含了尋伺。但其又認為,

相較於出世智來說,三界一切心、心所都是分別,而不是尋伺。這也就是說,

三界一切心、心所所具備的分別,並不是尋伺的那種分別。根據《成唯識論》

別,是非尋伺,亦無過也。」(T43. 1830. 470b8-19)

在這一文段中,其將分別以「尋伺」劃為兩種,自性分別以尋伺為體,而隨念、計度則不以尋 伺為體。《成唯識論了義燈》卷 5:「自性有二:一、尋伺為體,即雜集論第二所說自性分別,

即七分別中有相分別。二非尋伺為體,即此論第五,及攝論第一,許五識有自性分別,但不許 有隨念、計度二分別故。」(T43. 1832. 763c10-14)

[108]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 2〈三法品 1〉「計度分別者:謂於去、來、今不現見事,思 搆行分別。」(T31. 1606. 703a18-19)

[109]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2:「略有三種分別:一、自性分別,謂尋伺;二、隨念分 別,謂意識相應念;三、推度分別。」(T27. 1545. 219b7-9)

《俱舍論記》卷 2〈分別界品 1〉:「准婆沙文隨所更事名為隨念計度,推度名異義同。」(T41.

1821. 38c29-39a1)

[110]

計度分別包括了《雜集論》分類的七種分別中的四種。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 2〈三法品 1〉「復有七種分別,謂於所緣任運分別,有相分別,無 相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初分別者,謂五識身如所緣相無異分 別,於自境界任運轉故。有相分別者,謂自性、隨念二種分別,取過現境種種相故。無相分別 者,謂希求未來境行分別。所餘分別皆用計度分別以為自性。」(T31. 1606. 703a19-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1

推度停止(這些推度足以阻礙入定),而保留了細微的作意(並不是指尋伺),

在此基礎之上,由多次練習而造成「無加行」,由此角度來說「無分別智」。

在上一個部分中提到,《順正理論》對於見道的意識狀態解釋,很接近這裡 菩薩無分別智的解釋。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順正理論》的解釋僅僅限於見道 位,而《雜集論》對菩薩無分別智的解釋則不局限於見道位。因此,《順正理論》

所提及的見道迅速、猛厲等原因並不適用於菩薩無分別智,而不起意樂 [111] 及 已淳熟則很接近菩薩無分別智的解釋。然而,最重要的差異在於,《順正理論》

所提及的「無相」即「相難了」,其預設為法具有自相,而見道時的推度難以完 成對相的施設,因此這裡的「無」並非是對存在的否定,而是從心難以認識的 角度來闡述。但《雜集論》則預設無相,所以無分別智認識到「相皆不真實」, 這是可以如言取義的「無」相。另外,《雜集論》所描述的菩薩無分別智并不受 需要時間極快的輔助條件,說明了其思維力度極其細微,而《順正理論》中的 推度是更強意味的思維活動,(或許)足以破壞禪定,然而由於時間很快,因此 並沒有造成實質上的作用。因此,正如在前面所提及的譬喻,《順正理論》的解 釋如同跑了十米,但未能達到百米終點,而《雜集論》則更像是原地不同。也 就是說,對《順正理論》來說,如果見道的時間足夠長,則見道時會完成施設,

因為根本上而言,其是推度性的。但對於《雜集論》的菩薩無分別智來說,即 便是很長的時間,也並不會產生分別施設,因為根本上而言其實無分別的(並 且,事實上菩薩無分別智也並不僅就見道來說)。因為《順正理論》需要承認事 物的相是實在,並且可以認識,因此,當修行者進行觀察的時候,理應觀察到 相,從而產生施設(成立某一種存在),從而它需要設定因為時間迅速而難以施

[111]

「意樂」同「加行」能否等同尚待觀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2

設(時間很快,成立動作難以完成)。但《雜集論》並不需要面對這個問題,因 為當修行者如實觀察時,觀察到事物的相不真實,也就是說是一種否定,並不 需要「成立」某一種存在,所以不需要用時間來加以輔助。因此,部派文獻所 在見道時所呈現的理論描述,同瑜伽行派的無分別是不同的。

4. 小結

從前文可以看出,「見道」在瑜伽行和部派論典中呈現出了一定差異。對於 見道的根本及後得智的區分,僅存在於瑜伽行派論典中。根據《成唯識論》的 觀點,見道根本智是無分別智,而對於見道內容的施設是由非無分別智的後得 智完成。瑜伽行派以此方式,避免了在無分別智時去施設見道內容的矛盾。但 在部派論中的見道,筆者認為,其具有明顯的推理思維的傾向,理由如下:

第一,從《俱舍論》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為了解決「非見性」的盡、無生 智所產生的矛盾,提出了「後得」與「現照」兩個解決方案,側面 說明「見」不需要面對類似問題,或者說只有「非見」才能「現 照」或需要「後得」。見道時所有的智都是見性,並且論中也並沒有 對於此階段提出類似的解決方案,因此見道不需要設立後得位,因 為其本質並非如同盡、無生智那樣的無分別;

第二,《順正理論》中回答見道時旋轉作意而不妨礙現觀的原因時認為,

見道時間很快,從而並無法產生施設,所謂的「無相」也是從難以 施設的角度來闡釋。這說明,這種無施設是從結果角度而言,而不 是發生的角度而言。推度作用已然發生,但沒有完成施設的目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3

第三,從止觀的角度而言,推度會導致無法入定,而見道需要依賴靜慮,

這樣的矛盾無法通過宣稱見道只有奢摩他來解決,因為只有奢摩他 則無法切換所緣。也無法通過宣稱毘婆舍那就是推度來解決,因為 盡、無生智非見性,但擁有毘婆舍那。這樣的矛盾也許只能以上面

《順正理論》的解釋來勉強解決,並且這也是《順正理論》之所以

《順正理論》的解釋來勉強解決,並且這也是《順正理論》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