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由見道至修道

2. 瑜伽行派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6

另外,在部派的詮釋中,見苦所斷十種煩惱具足,見集、滅所斷則無身 見、戒取見、邊執見,見道所斷無身見、邊執見。依據《大毘婆沙論》的解 釋,身見和邊執見唯獨迷於苦,因此二見在見苦所斷時永遠斷除[129]。所以,在 見集、滅、道時,這二見都不再出現。而戒禁取則分見苦所斷及見道所斷的部 分,見集、滅所斷不包括此內容。最重要的原因在於,戒禁取見主要針對外道 的見解及行為而言,外道也會講說集、滅,也就是說也會講說目前痛苦的原因 及解脫(儘管其非諦)。因此,凡夫在對集和滅依然會有戒禁取的煩惱,则見此 二諦無法斷除戒禁取,但見道諦則可斷除戒禁取,因為其解釋了正確的修行方 法。而在修所斷中,則完全沒有五見。這說明了部派認為,世間道並不能斷除 五見帶來的煩惱,唯有依賴見諦才能根除這些問題。

2. 瑜伽行派

(一) 十六心見道所攝

根據《集論》、《成唯識論》等瑜伽行派論典中所表述的特征,筆者認為,

瑜伽行派所許的見道與部派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部派見道不分根本 位及後得位,瑜伽行派則有此區分;以《俱舍論》為代表的部派認為見道有十 五心,瑜伽行派則認為見道有十六心,並且屬於後得位。對於前者,筆者已經 在第二章中給予了討論,下面將繼續探討從瑜伽行派的觀點如何詮釋第二個差 異,即見道十六心的歸屬問題。

[129]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52:「有身見結唯見苦所斷,如有身見結。五順下分結中有身見

結,五見中有身見,邊執見亦爾。自性同故,俱迷苦故。」(T27. 1545. 268b13-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7

對於見道有十六心的說法,如《集論》中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 5:「又此一切忍智位中,說名安住無相觀者。如 是十六心剎那,說名見道。」(T31,1605,682c29-683a1)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 6:「何等預流果補特伽羅?謂住見道第十六心剎 那位。即此見道,亦名趣入正性決定。」(T31,1605,689a22-24)

以上文段都十分明確地提及了十六心皆屬於見道,特別是提到了第十六心 住果位,也屬於見道,這同部派的看法存在巨大差異。

這裡需要再次說明,《成唯識論》認為,見道分為真見道的根本位,及相見 道的後得位。其中,根本位為一心,儘管根本位有多剎那,但因為所緣為

「空」,因此總說為一心。而後得位從兩個角度則有兩說,即非安立諦的角度為 三心,從安立諦的角度則是十六心。這裡可以看出,部派所設立的十六心,被

《成唯識論》放置在了相見道中[130]。也就是說,真正完成斷惑的並非是這十六 心,而這十六心僅僅是完成一種對真見道安立概念的作用。對此,窺基《雜集 論述記》中解釋

《雜集論述記》卷 9:「又為十六心者:一、菩薩相觀亦放(疑為仿,下 同)前真,前真之中分義用異,無間、解脫道皆緣相分生,返照自體,名自證 分。故相見道法忍法智學前二道,類忍類智學自證分,但緣前心。類智雖緣忍 生,可以擬學解脫道之自證,類忍准知學無間道心自證。又,二乘之人,加行 作十六心觀。其入真觀亦唯生空一心,後相觀中,亦放加行學真觀者,已如前 說,亦以真觀難說,但說相觀之心假說為真故,言從世第一法無間十六心生,

[130] 《成唯識論》卷 9:「相見道,此復有二,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二、緣安立諦

有十六心。」(T31. 1585. 50a11-2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8

或十六心觀唯二乘相為,非菩薩作其言。」(X48, 796,122b22-c7)(文中括號 及其內文為筆者所加)

窺基將十六心相見道分為兩部分解釋,菩薩及二乘(聲聞、緣覺)。對於菩 薩而言,菩薩的相見道是模仿前面的真見道。真見道中,無間及解脫道緣空,

返觀自體的部分叫自證分。由於相見道是模仿真見道,因此相見道的十六心

(八忍八智)中,法忍和法智模擬無間道及解脫道,類忍和類智則模擬自證 分。聲聞、緣覺在真見道的時候也唯是一心緣空,而相見道中也是模仿真見 道。但因為真見道難以描述,所以二乘將相見道說為真見道。因此才有了,世 第一法之後就無間生十六心,或者十六心觀只是二乘才有的說法。

在這裡,窺基認為二乘見道也依然分為真見道及相見道,只是權宜地選擇 了將相見道說為真見道。這說明了,瑜伽行派也認識到了部派所描述的十六心 見道,同瑜伽行派認同的緣空無分別見道存在差異,因此將十六心見道歸類為 相見道。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筆者在前文中的論證,即部派所述的見道以瑜伽行 派的標準,並非是無分別見道[131]。另一方面,這裡也說明了瑜伽行的十六心同 部派存在於不同的脈絡:部派中對於第十六心是否是見道的爭議,很大程度在 於第十六心有沒有見到新的內容或者諦。但在瑜伽行派中,十六心因為屬於相 見道,因此可以說這十六心都沒有「見到」新的內容或諦,新的內容或諦在真 見道時得見,而相見道僅產生了對真見道時所證及所斷的概念安立作用。而對

[131]

詳見第三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9

於第十六心在瑜伽行派為何被認為是見道的的問題,窺基《成唯識論述記》中 給予了回答

《成唯識論述記》卷 7:「問:何故見道通十六心?

(答:)此根唯在十五心時,見道據見觀諦行故,即十六心皆是。此根有 所未知而當知根,唯前十五心,以第十六無所未知可當知故。此中類忍皆緣前 心,其第十五心已緣前心遍成訖,第十六心汎觀類忍,不同小乘證無為故,唯 取十五心為此根也。

問:此相見道在真見道後,真見道中已有無間及解脫道,解脫道中已得初 果,何故相見至十五心猶此根攝,豈預流果亦此根耶?

答:此不然。其預流果至相見道第十六心,見相諦圓方始建立。非真解 脫,可名初果,故十五心猶此根攝,而非初果得有初根。(T43,1830,502b22-c8)

對於為何見道有十六心。窺基在這裡認為,從根的角度而言,的確前十五 心屬於未知根,第十六心屬於已知根。不過和小乘不同之處在於,部派所認可 的第十六心依然處於實際的斷證過程中,依然會證無為法,即擇滅法。但瑜伽 行派認為類忍都會再次緣前心所證,至第十五心道類智忍時,已經再次遍緣了 之前十四剎那所證,不過對於道類智忍自身並不能認知,而在第十六心時則圓 滿了對之前的了解,因此第十六心是已知根。儘管筆者對此處的論證方式存 疑,因為其可能有無限後退危險,但概略上並不妨礙這裡的主要論證,即第十 六心屬於見道。顯然,這裡並沒有依照「根」來劃分,否則第十六心則不可能 同前十五心一樣屬於見道。窺基認為,只要其見觀的對象依然是四諦,則可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0

劃入見道。如筆者於前文所說,瑜伽行派並不用在此處強調「新見」,因為以相 見道的角度而言,這十六心皆非新見。

而對於預流果是在真見道得或是相見道得的問題中,窺基認為,預流果是 在相見道的第十六心時在得到。由於真見道中無分別智無法建立概念,因此必 須依賴圓滿相見道才能真正建立見道的見分、相分及四諦的內容,也只有完成 了這個過程才能真正意義獲得果位。或者,也許可以說,其才能了解自己獲得 了果位。當然,這樣子也避免了證果依然有未知根的問題。

如同第三章中所述,雖然在《集論》及《雜集論》中沒有明確提及真見道 及相見道,但其解釋了包括二乘在內的見道後得位問題。其中不僅闡述見道有 十六心,同時也論述了在後得位時才能建立對於見道的知識,而根本位時由於 離言詮因此無法建立概念。正因為瑜伽行派明確地劃分了由無分別帶來的根本 及後得差異,才避免了部派在第十六心時的諍論。

(二) 見所斷、修所斷

在《成唯識論》中所記載的見所斷煩惱則為112 種 。這裡的算法和有部的 差異在於,瑜伽行派並不認為十根本煩惱在四諦上有差異,也就是說,對於苦 集滅道而言,凡夫對它們的煩惱數目都是相同的。而修所斷中,則在有部貪嗔 癡慢的基礎上,增加了薩迦耶見(身見)及邊執見。《雜集論》中這樣說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 7〈諦品 1〉:「欲界修所斷有六煩惱,謂俱生 薩迦耶見、邊執見,及貪、瞋、慢、無明。何等名為修所斷?俱生薩迦耶見,

謂聖弟子雖見道已生,而依止此故,我慢現行。如經言:『長老駄索迦當知,我

事,我見隨轉,復以修道熏習相續,彼方永滅。』」(T31,1606,726c9-21)

《雜集論》認為,聖者在見道之後,依然留有薩迦耶見及邊執見。由於薩 何?彼計實我處在蘊中,遍體隨行故。」(T31. 1606. 698c11-17)

[133]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 6〈諦品 1〉「我慢者,於五取蘊觀我、我所,心舉為性。」

(T31. 1606. 723b24-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92

見的「地位」被大大加強,由部派時期的見所斷中的一部分,變為了貫穿整個 見道及修道的對治煩惱。

對於其中的薩迦耶見,還將其分為了俱生及分別兩種,

《瑜伽師地論》卷 58:「俱生者,一切愚夫異生乃至禽獸並皆現行。分別 起者,諸外道等計度而起。」(T30,1579,621b8-10)

也就是說,俱生薩迦耶見是一切異生都會現行的身見,而分別薩迦耶見僅 僅只是由於受到了外道思想所影響而形成的。這樣的劃分從《成唯識論》來 看,不僅僅是對薩迦耶見的再分類,其實更是對於見所斷及修所斷的深化詮 釋。

《成唯識論》卷 1:「然諸我執略有二種:一者俱生,二者分別。俱生我 執,無始時來虛妄熏習內因力故,恒與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別,任運而轉,

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二有

故名俱生。此復二種,一常相續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起自心相執為實我。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