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見道」後得位有無的差異及原因

2. 說一切有部之「分別」見道

中各別內證絕戲論故。」(T31. 1606. 735b26-28)

[93]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26〈分別智品 7〉:「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

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T29.

1558. 135a28-b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73:「由本意樂二智轉時,力能引起如是解智。非於無漏二智轉時作 如是解,無分別故。謂出二智後得智中,方作如是二類分別。此二分別,二智後生。」(T29.

1562. 738a9-1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 35〈辯智品 8〉「非於無漏二智轉時作如是解,無分別故。謂出二智 後得智中方作如是二類分別,此二分別二智後生,是盡、無生力所引故。」(T29. 1563.

948c15-1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7

時候如何知道其內容呢?如三論中所呈現,部派有觀點認為,只有到了二智的 後得智中,才做了盡智和無生智的分別。這裡部派面對的問題同瑜伽行派中真、

相見道的問題是類似的,即如何安立在無分別智中的斷證內容的施設。真、相 見道的詮釋方式同這裡盡、無生智類似,瑜伽行派將這種模式引入了見道,產 生了見道根本智及後得智,也正是為了解決根本位是無分別,如何安立十六心 的問題。由此也可以推測,部派佛教的見道似乎並非以無分別智,否則根據在 盡、無生智處的解決方案,應當在見道時也安立後得,然而並沒有。

相較於《成唯識論》,《俱舍論》中的見道斷惑方式大有不同。《俱舍論》中 並沒有見分、相分,當然更沒有自證分。更根本的差異是,以《成唯識論》所 呈現出的瑜伽行派觀點認為,斷障需要依賴無分別智 [94 ] ,其中也非常確切地 提及真見道是無分別智所攝的根本位。筆者認為,若以瑜伽行派「無分別」為 標準,部派所設定的「見道」是以「分別」見道,因此從基礎上就不需要避免 無分別智無法施設及切換所斷的問題。

在《俱舍論》的<智品>中,論中提出,十智中盡智及無生智為非見性,其 它為見性(即推度性) 。

《俱舍論》卷 26〈分別智品 7〉:「此聖慧中,八忍非智 性,自所斷疑未已斷故,可見性攝,推度性故。盡與無生二 智,非見性,已息求心,不推度故。所餘皆通智見二性,已 斷自疑,推度性故。」(T29,1558,134b25-28)

[94] 《成唯識論》卷 9:「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中二障麁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

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T31. 1585. 51a5-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8

若略整理,則如下表:

聖慧 智性 見性

盡智,無生智 是 否

世俗智,苦、集、滅、

道智,法、類智,他心智

是 是

忍 否 是

慧:於法能有簡擇;(T29,1558,19a20)

智:斷疑(疑:對於事理產生迷惑,尤其是對於四諦,與根本煩惱中的見相應); 見:推度性;

從中可以看出,「慧」所涉及的範圍最廣。「慧」是擇法 [95 ] ,它能夠產生 一種「是這個,不是那個」的抉擇作用,但「慧」也有惡慧 [96 ] ,因此並非是

「慧」,就是一種正面表達。在這個基本框架下,十智和忍都具備這種抉擇作用。

其中,「智」在抉擇作用的基礎下,又強調了「斷疑」的作用,也就是強調了這 種抉擇的正確性,即對於之前的迷惑產生了抉擇,并對抉擇的答案加以肯定,

從而斷除了之前的迷惑。「見」則是指帶有推度性,而筆者認為推度性同見道存 在一定的內在張力或困難,下文將嘗試證明。

首先需要明確,前文中已經提及,依照《俱舍論》,除了盡、無生智之外的 八智都是見性,這樣的區別在實修上必然會產生差異。盡、無生智為非見性,

[95]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1〈分別界品 1〉「慧謂擇法。」(T29. 1558. 1b3)

[96]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10〈分別世品 3〉:「諸染污慧名為惡慧。」(T29. 1558. 51c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9

非推度性,從其結果上可以看出,論中已經認識到一種矛盾,即在非推度性的 狀況下,如何了知其中內容,如文

《俱舍論》卷 26〈分別智品 7〉:「云何無生智?謂正自知

『我已知苦,不應更知』,廣說乃至『我已修道,不應更 修』,由此所有廣說乃至,是名無生智。如何無漏智?可作 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 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 別。有說:無漏智亦作如是知,然說『見』言,乘言便故。

或於諦理,現照轉故。由此本論,亦作是言。」(T29,1558, 135,a26-b5)

這裡,論主提出了問題,即無漏智(盡智、無生智)怎麼會在產生作用的 當下知道當時自己的狀態。文中提供了兩種觀點,迦濕彌羅論師以後得的方式 來解釋此問題,對於二智中的內容,以及分辨出二智,這是後得中完成。《俱舍 論》採納的觀點傾向認為,這是一種「現照」的了解方式,筆者認為,這裡是 在表達一種直觀認識的方式。這兩種方案都規避了在二智中時是推度性的狀況,

前者以後得分別來解決,後者以智中直觀來解決。這從側面說明,當存在推度 性的時候,則不是「現照」,也並不需要後得。

稱友認為,

「亦或現照轉故」者:此二智有轉於現前(mngon sum, 現 量)故,謂現照轉。是故,說此二為「見」(mthong ba,

「看見」的「見」)。此二智非轉於隱秘(lkog, 隱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0

非如比度(rjes su dpag pa, 比量),非如聖言(lung,聖 言量)。許「見」(mthong ba)亦轉於現前/或現照轉,如 眼識。此二智與其同法,亦說為「見」(mthong ba)。97

(文中()中內容為筆者所加,下同)

從《俱舍論》中可以得知,其作者支持兩種觀點中後者的看法,即「有說:

有漏智亦作如是知,然說『見』言,乘言便故。或於諦理,現照轉故。由此本 論,亦作是言。」稱友對於這裡的「現照轉」以三種量的方式,給予了較為詳 細的解釋。他認為盡、無生智是以現前或現量的方式運作的,它們不同於比度 或比量而運作的;也非以(由現量和比量都無法了解)極隱秘的聖言量而運作。

盡、無生智的這種「見」,就像眼識的「見」一般。稱友在這裡非常明確地劃分 了其它八智的「見」性,同盡、無生智的現量認知方式的差異。

直接關係見道的是法智、類智,以及苦、集、滅、道智。這六智,在論中 都被認為是見性,也就是推度性。見道的智都是推度性,這表明,其理應不是

「現照」,也沒有後得。在部派阿毘達磨中,見道並沒有設立後得位,這一點可 以肯定。對於「現照」的討論則很少,但《阿毘達磨順正理論》中卻提供了一 些觀點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62:「如是次第有十六心,總說名 為「聖諦現觀」。以於三界四聖諦境,次第現前如實觀故。

97 《俱舍論疏》ཡང་ན་མངོན་ མ་ ་འ ག་པའི་ ིར་རོ་ཞེས་ ་བ་ནི་ཤེས་པ་འདི་གཉིས་ལ་མངོན་ མ་ ་འ ག་པ་ཡོད་པས་འདི་ནི་མངོན་ མ་ ་འ ག་པའོ། །དེའི་ ིར་འདི་

གཉིས་ལ་མཐོང་བ་ཞེས་ ོས་ཏེ། ཤེས་པ་འདི་གཉིས་ནི་ ེས་ ་དཔག་པ་ལས་ ང་བ་ ་ ་འམ། ང་ལས་ ང་བ་ ་ ར་ ོག་ ་འ ག་པ་ནི་མ་ཡིན་ནོ། །མཐོང་བ་ཡང་མངོན་ མ་ ་འ ག་པ་ཡིན་

པར་འདོད་དེ། དཔེར་ན་མིག་གི་ མ་པར་ཤེས་པ་ ་ འོ། །དེ་དང་ཆོས་མ ན་པར་ཤེས་པ་འདི་གཉིས་ ང་མཐོང་བ་ཞེས་བཤད་དོ།(中華大藏經,80: 1423。)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1

(問:)既於三界四聖諦境,旋環紛擾作意思惟,寧不能為 現觀障礙?(答:)初習業地於諸諦境,多返旋環已淳熟 故;又在見道,行極速故;又由不起阿世耶故;又此勢力極 猛利故,必無能為此障礙者。即由此理說,見道位名為「無 相不可施設」,住此位中,相難了故。法、類、忍、智於諸 諦境,行相差別,難施設故。」(T29, 1562, 684a16-24)

問難者在這裡提問,見道對於三界四聖諦的所緣「旋環紛擾作意思惟」,這 樣如何不會障礙現觀 。這樣問的原因在於,

《大毘婆沙論》卷 42:「初靜慮意地,若不定者具三分別;

若在定者有二分別,謂自性及隨念,雖亦有慧,而非推度分 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T27,1545,219b14-17)

如此段所說,在定中時,如果有推度分別,則會出定。在這種背景之下,

問難者才會提出,為什麼見道的時候不斷切換所緣,而不會障礙現觀。如前所 述,和見道相關的六種智全部被歸類為見性,也就是推度性。但上文指出,推 度時會出定,所以見道時會面臨這樣的困難。

這裡在側面說明,見道的過程的確是進行反復往返地作意思維。而論主提 出了四個理由,首先(1)是因為在見道之前已經反復熟練了內容;其次(2), 因為見道急速;(3)並沒有生起意樂;(4)由於見道力猛,因此不能障礙。但這 樣的答案其實只解釋了為何並不會障礙現觀,而並沒有否定見道的推度性。而 論主在接下來的解說中表明,對於「無相不可施設」的說法,其實是從難以達 成的角度來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62

筆者認為,這表明事實上推度發生了,但因為速度很快,而難以完成「施 設」的目標。這就像是 100 米的跑步競賽中,一個完全沒有移動,另一個移動 了十米。前者可以說是非推度性,因為完全沒有發生推度作用;而後者相當於 是見道中的推度性,它發生了作用,但尚未能達成「施設」的目標。並且,如 果缺乏了推度,對於三界四聖諦十六行相的快速切換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阿 毘達磨一方面強調推度則會出定 [98 ] ,但一方面也強調見道的智都是推度性。

在提出如此顯而易見的矛盾後,阿毘達磨依然在堅持見道的推度性,而對於可 能會出定這方面的矛盾用了以上的原因解釋。

在《大毘婆沙論》中雖然沒有就見道中出現的這個困難直接討論,但也存 在相關的內容

《大毘婆沙論》卷 49:「問:一剎那頃如何推度?答:性猛 利故亦能推度。」(T27,1545,255a2-3)

這裡《大毘婆沙論》在是討論「五見」的問題,但其中這個回答就說明了 在其理論中,在這種極短的時間內推度可以達成,而原因是其狀況很猛利,這 部分的回答同《順正理論》相似。以這種回答而言,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答案。

但至少可以說明,在部派中,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譬如見道這樣的短時間內,完 成推度會存在困難的問題,並且他們認為這種短時間內依然是可以推度的。另 外,這樣的解釋也勢必面臨一個問題,即見道既然難以施設諦境差別,則這些 差別何時建立?瑜伽行派設立了見道後得「相見道」以解決此問題,而《順正

[98]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42:「初靜慮意地,若不定者具三分別;若在定者有二分別,

謂自性及隨念,雖亦有慧,而非推度分別,若推度時便出定故。」(T27. 1545. 219b14-17)

諸見道唯依六地,謂四靜慮及未至定靜慮中間。」(T27. 1545. 311b7-9)

[100]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3〈二法品 3〉「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 3〈二法品 3〉「奢摩他云何?答:善心一境性,是謂奢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