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由見道至修道

1. 部派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4

第四章 由見道至修道

1. 部派

(一)十六心非見道

在經歷了從苦法智忍至道類智忍的十五剎那後,聖者將迎來第十六剎那—

—道類智,但這個作為銜接見道和修道的第十六剎那,也將衍伸為部派中的一 個諍論,即第十六心是否屬於見道的問題,如同《俱舍論》所說

《俱舍論》卷 23:

「前十五見道 見未曾見故

論曰:苦法智忍為初,道類智忍為後,其中總有十五剎那,皆見道所攝,

見未見諦故。至第十六道類智時,無一諦理未見今見,如習曾見,故修道 攝。」( T29, 1558, 122a24-28)

《俱舍論》認為,在見道的前十五剎那,由於見到了從未見的四諦,所以 歸類為見道。而在第十六剎那的道類智,由於所有的諦已經見過了,所以不算 見道了,因此歸類為修道。由於從苦法智忍到道類智忍這個過程中,雖然缺少 道類智,但由於「智」只是對「忍」的確認,所以並沒有新見的「諦」,欲界的 道諦在道法智忍已經見過,而上二界的道諦則在道類智忍已經得見。因此,《俱 舍論》將第十六剎那道類智歸類為修道。

對此說法,部派中並非沒有諍論,這樣的諍論也反映在了《俱舍論》的討 論中,其繼續討論

見道攝。」( T29, 1558, 122a28-b9)

這裡論敵認為,道類智的時候見到了道類忍所見的諦理,也就是說,對於 四果位皆具五因,餘位不然。」(T29. 1563. 933c18-24)

彼道收,太過失也,正理意同斯解。」(T41. 1821. 353b22-26)

[114]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63:「又見道應依色、無色身故,謂先離欲入離生者,道類智時證

不還果,彼命終已生色、無色,乃至未得阿羅漢果,成道類智無捨因故。既不許彼成就見道,

故道類智是修道攝。」(T29. 1562. 690b26-c1)

筆者建議將此引文之第一句修正為「又見道不依色、無色故」,因為「見道不依色、無色界」是

《俱舍論》和《順正理論》皆共許的,如《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67:「何緣上界身必不起見 道。且依無色無容聽聞無我教故……無色非見道依。依色界身無勝厭故……依色界身不起見 道。」(T29. 1562. 709b22-c3)。另外,這句的結論也證明了其「不許」在上界「成就見道」 所以才說道類智是修道。因此,筆者傾向於將此首句理解為「又見道不依色、無色故」

[115]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63:「又道類智品已知根攝故,謂餘極成修位攝道已知根攝……是

故聖道若一根攝,亦應許是一道所收。故道類智是修道攝。」(T29. 1562. 690c12-16)

故一名所目聖道。應知皆是一道所收。故道類智是修道攝。」(T29. 1562. 690c16-21)

[117]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63:「又遮見道中修他心智故。謂道類智如餘極成,修道所攝諸解

脫道,亦有能修他心智者。然本論說見道位中,決定不能修他心智。故道類智如餘修道。是修 道攝。修彼智故。」(T29. 1562. 690c21-25)

[118]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26〈分別智品 7〉:「此他心智見道中無,總觀諦理極速轉故,然皆 容作此智所緣。」(T29. 1558. 135a9-10)

[119]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63:「又成此位中有練根等故,等言為顯容相續起,命終受生捨前 道等。故道類智是修道攝。」(T29. 1562. 690c25-2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78

海一渧,虛空蚊處喻亦如是,故從多分名已知根。」(T27, 1545, 735a7-b1)

這裡,在已知根和未知根的脈絡下討論了十六心歸屬的問題。論敵認為,

道類智時是在對道類智忍進行現觀,因此道類智本身並不是已知根,因為對於 道類智忍並非已現觀。論主回答,的確有論師認為十六心屬於見道。不過由於 論主承認十六心屬修道,因此這樣的回答顯然無法令論敵滿意。論主引僧伽筏 蘇的回答,其認為道類智忍時,已經對未來的道類智忍得到了現觀。也就是 說,現在的道類智忍對將來的道類智忍已經現觀,從而以這個角度來避免道類 智需要現觀道類忍而導致的上述問難。不過論主並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認為 這是從多分的角度來說的,也就是說,「已知根」是說絕大部分已知,所以稱為 已知根。《大毘婆沙論》並沒有用「見諦」的觀念來回應,甚至在回答時利用外 國師的十六心屬見道看法來回答。《大毘婆沙論》使用的「多分」觀念也延續到 了《俱舍論》中,《俱舍論》使用了稻田的譬喻來說明。不過嚴格來說,「多 分」並不是一個特別理想的理由,因為必須要從「質」上來劃分,才會使得界 定不至於模糊,就像我們不能把斑馬說是白色或黑色一樣,「見諦」的說法相對 而言就顯得比較成熟。

而《順正理論》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可以說是集大成,除了接受《俱舍 論》所提出的觀點之外,也依靠很多共許來推導出道類智屬見道的矛盾。直觀 而言,這裡的諍論是針對十六心本身的歸屬問題,但其背後的脈絡則是見道及 修道定義的差異問題。因此,透過十六心本身的論辯,也可以看出部派中對見 道和修道差異的一些看法。首先,從命名上的差異就體現了見道和修道的首要

無漏皆非所斷。」(T29,1558,10,b13-21)

得,非是說得為隨行也。」(T41. 1822. 506a20-22)

[123]

《俱舍論疏》卷 2〈分別界品 1〉「諸餘有漏皆修所斷者,謂四隨眠及俱有法并得是自性 斷;及諸有漏色,無覆無記,有漏善法是所緣斷,此二總名修所斷。於中若是心王是意界、意 識界,餘是法界。」(T41. 1822. 506a22-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0

以圖表形式總結如下:

見所斷 修所斷 非所斷

意 、 法 、 意 識 所攝之

八十八 隨眠[ 124 ] 及其相應心、心所

 眼耳鼻舌身

 色聲香味觸

 眼耳鼻舌身識

 意、法、意識 所攝之四隨眠(貪嗔 癡慢)及其相應法;

有漏色,無覆無記,

有漏善法。

意 , 法 、 意 識 所攝之無漏法

[124]

此處所指的「八十八隨眠」即下表中「見惑 88」。释安慧,2004,p.6 。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1

從這樣的分類中可以看出,見所斷的內容幾乎完全在意識層面(也存在

「法」層面的「得」,但這是心、心所所生),而通常認為的認識主體及認識對 象都涵蓋在修所斷中。概要地說,除了八十八隨眠及無漏法之外,幾乎都屬於 修所斷。也就是說,我們的身體、眼睛、感覺,《俱舍論》認為,都是需要在修 道中斷除的內容。對於這樣的見所斷、修所斷差別,《俱舍論》中討論道:

《俱舍論》卷 25:「(難:)何緣定無退先果者?

(答:)以見所斷依無事故。謂有身見,依我處轉。見所斷惑,此見為 根。我體既無,名依無事。以無事故,必無退理。

(難:)若爾應說此惑緣無。

(答:)非此緣無,諦為境故。然於諦境,不如實緣。

(難:)諸煩惱中誰不如是?

(答:)雖皆如是而有差別。以修斷惑各有別事,即是可意、不可意等,

於所緣境此相非無。見所斷惑計有我等,非諸諦境有我等相,以無事故,與修 斷別。」(T29,1558,129,c19-28)(下劃線為筆者所標,此部分梵文、藏文及真 諦漢譯本皆無)

論敵提問,為何不會退失果位。論主認為,見所斷惑以身見為根,從而導 致了有「我」的觀念。但「我」並非是實體,所以說見所斷依「無事」,因此並 不會退失。論敵問難,如果這樣說,則應該說見所斷惑沒有所緣。論主認為,

見所斷並非沒有所緣,因為「諦」是所緣境,只是對於這個所緣境,並沒有像 緣實體那樣去緣取。論敵認為,所有的煩惱所緣境都和這樣的緣取方式沒區 別。論主認為,依然存在區別:修所斷惑的對象存在可意、不可意等相,這些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2

相是存在的。而見所斷惑認為有「我」等,這些相是不存在的,因此二者存在 差別。

《俱舍論》在這裡將見所斷、修所斷的差異放入了存有論的脈絡來討論。

對於一切有部而言,事物所存在的令人愉快(可意)或不愉快(不可意)的

「相」是實有的,這些特質存在於認識對象本身。而這些特質,自然地會阻礙 解脫,譬如以「美色」而言,「美色」本身完全是外在事物,但由於存在可意等 相,從而導致了認識主體產生貪等情緒,因此需要斷除外在的「美色」。在修行 中,斷除外在的對象並不是以外在摧毀「美色」而達成,畢竟能夠引起認識主 體意識變化的內容太多,因此,從自身修行的角度來達成這個目的才是可選道 路。以方式而言,則是用上界的靜慮來「屏蔽」下界的誘惑,譬如得到色界靜 慮後則不會被欲界煩惱所干擾,得到第一靜慮則不會再被欲界的情慾所誘惑。

色界也存在其自身的煩惱,則可以用無色界定來對治。但上至無色界非想非非 想天的煩惱,則無法再以靜慮本身的力量來對治,因為沒有更上界的世間定

[125]。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屏蔽」力量提升,最終需要趣入涅槃,藉助金剛喻

定,從而斷除三界所有修所斷煩惱。這種最終的「屏蔽」力量是阿羅漢依靠永 滅自身蘊界處的無餘涅槃而達成[126],以這種方式消解了所有對外在事物的感 受。可以看出,整個修道直至成為阿羅漢的過程,就是針對外在事物所造成的 煩惱的對治過程。

[125] 周柔含,2010,p29.

[12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62:「若阿羅漢蘊界處滅,後更不續,入無餘依涅槃界已,爾時 彼斷,名斷、名離、名滅、名諦、名遍知,即前所得名沙門果,謂阿羅漢果。不名有餘依涅槃 界,而名無餘依涅槃界。」(T27. 1545. 322b5-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83

見所斷煩惱的根源在於「身見」,由於「身見」的影響,產生了「我」的想 法,從而對「諦」不了解(如苦諦有無我行相)。但在一切有部的存有論中,作 為見所斷惑的根源,「身見」並不像「美色」那樣是實在的事物,因為根本不存 在「我」,所以「身見」可以說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此可以說,見所斷惑歸根 到底是觀念上造成的煩惱。觀念產生煩惱的問題,一次解決幾乎就永遠解決 了,但遇到事物而產生煩惱的問題則無法一次解決,因為作為煩惱的來源,外 在事物不可能消失。

不過,如貪嗔癡慢,這四者在見所斷及修所斷中都存在,對於兩者的差 異,《俱舍論》認為

《俱舍論》卷 25:「謂於色等所緣境中,我見妄增,作者、受者自在而 轉,非實我性。邊執見等,隨此而生。故並說為,依無事惑。若修所斷,貪瞋

《俱舍論》卷 25:「謂於色等所緣境中,我見妄增,作者、受者自在而 轉,非實我性。邊執見等,隨此而生。故並說為,依無事惑。若修所斷,貪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