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瑜伽行派之見道及其後得位之「見相有無」

第三章 「見道」後得位有無的差異及原因

1. 瑜伽行派之見道及其後得位之「見相有無」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1

1. 瑜伽行派之見道及其後得位之「見相有無」

(一) 見道根本位

《成唯識論》中,見道部分主要以 28 頌展開解釋,即

《成唯識論》卷 9:

「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T31, 1585, 49c16-17)

如論,

《成唯識論》卷 9:「論曰: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 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 性。」(T31,1585,49c18-22)

《成唯識論述記》將「不取種種戲論相」解釋為,「不取」即無能取執,

「不取戲論相」即無所取相,即表達無能取所取 [81] 。《成唯識論述記》也進一 步談到,這裡的只遮有漏,雖然後得也有相,但並非是戲論相 [82 ] 。以《成唯 識論》的觀點來看,在後文對於後得位見相有無的討論,《成唯識論》認為「見 相俱有」方為正確 [83] 。

[81]

《成唯識論述記》卷 9:「不取種種戲論相者,不取者,無能取執。不取戲論相者,無所取 相。」(T43. 1830. 569a16-17)

[82]

《成唯識論述記》卷 9:「此但偏遮有漏,後得智亦有相,此亦離彼相戲論也。」(T43.

1830. 569a21-23)

[83]

《成唯識論》卷 9:「由斯後智,二分俱有。」(T31. 1585. 50b29)

(T31,1585,49c29-50a2)

《成唯識論述記》對此解釋 [86] ,「此緣真智,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所

無。」(T31. 1585. 49c28-29)

[86] 《成唯識論述記》卷 9:「此緣真智,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所緣,非帶彼相分影像而

起,名緣於如。不離如故。」(T43. 1830. 569b24-26)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3

論述,「此除真智緣於真如,無相分故。 [87] 」亦即認可,能緣是真智,所緣是 真如,並且此時無相分。所以,「真智」是指能緣的真智。而「所緣」就是帶真 如體性的相,對此,《成唯識論述記》在它處有解,

《成唯識論述記》卷 7:「帶者,是挾帶義。相者,體相,非 相狀義。謂正智等生時,挾帶真如之體相起。與真如不一、

不異,非相、非非相。……相者,相分義,或體相義。真如 亦名為相,無相之相。」(T43,1830,500c9-16)

其認為,「真如體相」和「真如」不一不異,非相非非相。這裡《成唯識論》

試圖簡別真如並非以「真如」的身份來成為所緣,而是以「真如體相」來成為 所緣。在上述的解釋中可以看出,「體相」和相分是同義,所以「真如體相」可 以理解為「作為相分的真如」。然而,《成唯識論述記》也應該認識到,真如並 非如苦樂等,真如作為無為的常法,並沒有具體的行相。因此《成唯識論述記》

的敘述在一定程度上也承認了,真如和真如體相兩者的定義界限不明確。

「如自證分緣見分時不變而緣,此亦應爾。」重點在於「不變而緣」,因為 自證分必然是跟隨其所緣而認識,自證分如同貼在其所緣。所緣在變,自證分 雖然不動 [88 ] ,但的確可以取。真智在緣真如時也類似,真智取真如體相時,

也是不變而取,如同前說「山峰」,此時並不需要主動性地去取,而的確可以得 到。

[87] 《成唯識論述記》卷 1:「依此二分,執實二取,聖說為無。非依他中,無此二分。論說唯

二,依他性故。此除真智緣於真如,無相分故。」(T43. 1830. 241a4-7)

[88]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 6:「見緣自證,既自內證,如何變緣?若變相緣,何名緣自?由此

內證,不變而緣。」(T43. 1832. 779a4-6)

立諦有十六心。」(T31. 1585. 50a11-20) 依照《成唯識論》的見解,相見道有兩種安立方 式,以法智、類智的分法,則可以分為三品心,前兩品法智分別遣除軟品及中品分別隨眠,後 一品類智總遣一切隨眠;另一種則是以十六心來安立,這也分為兩種,但僅為詮釋上的差別,

名稱上都是如同有部安立的十六心。

[90]

《成唯識論》卷 9:「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修習無分別智。」(T31.

1585. 50c21-22) 這裡說明,在見道之後,每每需要斷除修道之障,則需一再入於無分別智之 定。因此,修道之時依然產生根本及後得之差異。又如《集論》「何等修道?謂見道上所有世間 道、出世間道,軟道、中道、上道,加行道、無間道、解脫道、勝進道等,皆名修道。」(T31.

1605. 683a27-29)也就是說,在修道時依然會像見道時一樣生起無間、解脫道,也因此才能遣 除那一品的煩惱。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55

並且緣真如,所以並無法施設所斷內容。根本智中以無分別智斷惑,出定后於 見相俱有的後得智,才生起了十六心個別所斷內容的認知。簡要地說,由於根 本智中無相,因此不會生起個別法的行相。

真如及「見相分」是大乘興起后才開始成為議題,在部派論典中沒有給予 討論。因此,為了解決緣真如的是無分別智,根本智無相分,及仍然要安立十 六心的內容,唯識必須分化出真見道及相見道。相反,有部並不需要面對這些 問題(見道無分別智及見相分),所以不用去安立見道後得智來處理。

在《集論》及《雜集論》中,並沒有明確提及真見道及相見道,但已經明 確地提及了見道後得位,特別是解釋了包括二乘在內的見道後得位問題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 5〈諦品 1〉:「又此一切忍智位 中,說名安住無相觀者,如是十六心剎那,說名見道。

(……)一切道諦由四種相應隨覺了,謂安立故、思惟故、

證受故、圓滿故。云何安立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 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由後得智以無量種名句文身安立道 諦。云何思惟?故謂正修習現觀方便,以世間智如所安立思 惟數習。云何證受故?謂如是數習已自內證,受最初見道正 出世間無戲論位。云何圓滿故?謂此位後圓滿轉依,乃至證 得究竟,彼既證得究竟位已,復由後得智以名句文身安立道 諦。」(T31, 1605,682c29-683a12)

《集論》認為,見道有十六心,並且在這期間都住無相觀,也就是「於此 位中一切相皆不可得。」(《雜集論》, T31, 1606, 735b17-18)。進一步其提出,見

中各別內證絕戲論故。」(T31. 1606. 735b26-28)

[93]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 26〈分別智品 7〉:「如何無漏智可作如是知?迦濕彌羅諸論師說:

從二智出後得智中作如是知,故無有失。由此後得二智別故,表前觀中二智差別。」(T29.

1558. 135a28-b2)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 73:「由本意樂二智轉時,力能引起如是解智。非於無漏二智轉時作 如是解,無分別故。謂出二智後得智中,方作如是二類分別。此二分別,二智後生。」(T29.

1562. 738a9-12)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 35〈辯智品 8〉「非於無漏二智轉時作如是解,無分別故。謂出二智 後得智中方作如是二類分別,此二分別二智後生,是盡、無生力所引故。」(T29. 1563.

948c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