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各題解題策略對概念及錯誤類型之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各題解題策略對概念及錯誤類型之分析

為瞭解學生在正比單元所使用的解題策略、概念與錯誤類型三者之關 係,研究者以各試題所呈現的解題策略探討其涵蓋之概念,以及當概念不 熟練時、不完備時,可能發生之錯誤類型,將其結果分別敘述如下:

壹、非語意問題試題分析

一、正比定義概念題:

試題 1 與試題 2 皆在評量學生對於正比定義的概念掌握,下表 4-1 為 試題 1 之實際作答情形。策略 1(M1)是能從兩變量以相同倍數變化判斷 為正比例關係,策略 2(M2)則是由兩變量的比值相等來判定是否為正比 例關係,表 4-2 與表 4-3 顯示出使用 M2 的人數較多,答對率也較高,表 示學生易以 M2 來判斷正比例關係;使用 M1 的受試者則對於 S1(對於某 一個量呈現倍數變化時,另一個量以相同的倍數隨之改變,此兩數量即是 成正比)之概念較難掌握,且發生錯誤類型 B1(加法策略,兩數量同時增 減固定數值即為正比)、B2「認為兩數量有倍數變化關係(非固定倍數)

即為正比」之比率也較高,因此學生對於判定兩變量之倍數關係是較困難 的,此外,當學生有能力將題目訊息轉換成圖表方式呈現,表示能完全掌 握 S9(判別正比關係圖是一條會通過原點的直線),因此使用 M4 在試題

36

2 之答題率為 100%。

表 4-1

試題 1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1 題目

M1(S1) S419

M2(S2)

S418

表 4-2

試題 1 策略對概念技能和錯誤類型之關係

試題 1

策略編號 M1 M2 其他 總和

策略使用人數 141 275 81 497 缺乏

的概 念技 能

S1

個數 7 81 88

百分率 (5.0%) (100%) (17.7%)

S2

個數 2 80 82

百分率 (0.7%) (98.8%) (16.5%)

錯誤 類型

B1

個數 10 3 0 13

百分率 (7.1%) (1.1%) (0%) (2.6%)

B2

個數 14 19 0 33

百分率 (10%) (7.0%) (0%) (6.6%)

B3

個數 0 8 0 8

百分率 (0%) (2.9%) (0%) (1.6%)

答對率

個數 114 226 47 387 百分率 (80.9%) (82.2%) (58%) (77.9%) 備註: 1.「其他」是指策略無法判斷或是作答空白

2.各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百分率=發生個數∕各策略使用人數 3.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總和百分率=發生總個數∕策略使用總

人數

38

二、正比計算題

試題 3 與試題 14 主要探究學生在已知正比關係時,運用比例式相等 與比值相同此兩策略使用情形,以試題 3 為例,如表 4-4。M5 是利用比例 式相等求解,而 M6 則是以比值相同之角度求解,從表 4-5 與表 4-6 發現 大多數受試者使用 M5 進行解題,但進一步探討,發現使用 M5 容易發生 B5(比值轉換成比的前後項錯置)、B8(將整數比取倒數後視為相等的比)

兩種錯誤類型,顯示受試者對於找出兩變量之間的倍數關係是不熟練的,

反觀使用 M6 的受試者,在概念上的完整性是較好的,但是在處理有理數 的計算能力需要補強,才能減低 B8 的錯誤類型。

表 4-4

試題 3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3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5 S472

M6

S435

40

表 4-6

試題 14 策略對概念技能和錯誤類型之關係

三、正比計算題-逆溯活動

試題 4 主要評量學生在比例問題中的逆溯活動表現情形,文獻指出未 知數之位置會影響解題成功率,尤以未知數在前項比例式時,困難度最高,

時作答情形如表 4-7,因此研究者欲藉由試題 4 探究學生作答情形,將結 果整理成表 4-8,M3 為公式法,M8 為倍數法,發現使用 M3 的使用人數 多、答對率高、缺乏概念之比率少,但會發生錯誤類型 B10 (相等的比中,

內外項與前後項混淆)。M8 相較之下,答對率低,受試者較容易缺少 S6

(運用相等的比其固定的倍數變化關係,解出未知數),表示比例問題的 試題 14 策略編號 M5 M6 其他 總和

策略使用人數 378 54 65 497

缺乏 的概 念技 能

S2 個數 0 65 65

百分率 (0%) (100%) (13.1%)

S3 個數 1 65 6

百分率 (1.9%) (100%) (13.3%)

S4 個數 24 65 89

百分率 (6.3%) (100%) (17.9%)

S5 個數 33 65 98

百分率 (8.7%) (100%) (19.7%) 錯誤

類型

B5 個數 24 1 14 39

百分率 (6.3%) (1.9%) (21.5%) (7.8%)

B7 個數 32 4 19 55

百分率 (8.5%) (7.4%) (29.2%) (11.1%)

答對率 個數 329 50 13 392

百分率 (87%) (92.6%) (20.0%) (78.9%) 備註: 1.「其他」是指策略無法判斷或是作答空白

2.各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百分率=發生個數∕各策略使用人數 3.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總和百分率=發生總個數∕策略使用總

人數

42

逆溯活動中,對於學生來說,如何利用已知的倍數正確判斷而解出未知數 之過程,是較為困難的。

表 4-7

試題 4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3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3 S188

M8

S103

表 4-8

試題 4 策略對概念技能和錯誤類型之關係

(續下頁)

試題 4 策略編號 M3 M8 其他 總和

策略使用人數 236 212 49 497 缺乏

的概 念技 能

S6 個數 45 47 92

百分率 (21.2%) (95.9%) (18.5%)

S8 個數 23 47 70

百分率 (9.7%) (95.9%) (14.1%)

四、正比圖形

試題 12 與試題 14 為,評量學生對於正比圖形的概念掌握,是否能從 表格判斷正比例關係,進而選出對應正比圖形,受試者在試題 12 實際作 答情形如表 4-9,並將策略對概念與錯誤類型整理成表 4-10、4-11,主要 分為三種策略 M4(畫圖法)、M14(倍數法)與 M15(比值法),使用 M4 能直接掌握正比圖型概念,答對率高,使用 M15 人數最多,但也容易 受數字影響,而忽略正比圖形定義。

試題 4 策略編號 M3 M8 其他 總和

策略使用人數 236 212 49 497

錯誤 類型

B6 個數 1 1 2 4

百分率 (0.4%) (0.5%) (4.1%) (0.8%)

B9 個數 0 13 0 13

百分率 (0%) (6.1%) (0%) (2.6%)

B10 個數 12 16 1 29

百分率 (5.1%) (7.5%) (2.0%) (5.8%)

答對率 個數 208 162 2 372

百分率 (88.1%) (76.4%) (4.1%) (74.8%) 備註: 1.「其他」是指策略無法判斷或是作答空白

2.各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百分率=發生個數∕各策略使用人數 3.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總和百分率=發生總個數∕策略使用總

人數

44

表 4-9

試題 4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12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4 S114

M14 S211

M15 S116

表 4-10

46

貳、語意問題試題分析

正比語意問題中可使用之解題策略較多元,且語意問題的類型同時也 影響著學生解題情形,因此將針對各題不同語意問題分析如下:

一、組合問題

研究者配合數字結構第一種:a:b=c:d,c是a和b的整數倍,如3:5=12:

d,設計成試題5,實際作答情形如表4-12,欲了解學生在此種類型問題之 解題情形,依據表4-13得知,使用M9、M10、M11三種策略,缺乏S5(能 依據兩數量成正比,寫成相等的比)比率雖高,但因S5為單純列式,不影 響解題答對率。而在四種策略的主要解題概念S7(運用兩數量比值為固定 數,來求出未知數)、S6(運用相等的比其固定的倍數變化關係,解出未 知數)、S8(運用內項乘積等於外項乘積,來求出未知數)、S10(求出 單位量,再乘以單位數)裡,以S10缺乏率最高,加上發生錯誤類型B9比 率也最高,造成M12的答對率最低。

備註: 1.「其他」是指策略無法判斷或是作答空白

2.各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百分率=發生個數∕各策略使用人數 3.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總和百分率=發生總個數∕策略使用總

人數

表 4-12

試題 5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5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9 S333

M10 S335

M11 S341

M12 S378

48

二、交換問題

試題6實際作答情形如表4-14,從表4-15可知,在交換問題中使用M1 表現最好,無缺乏之概念和發生的錯誤類型,M10、M11兩種策略答對率 無差異,但M10缺乏主要解題概念S6的比率高於M11的S8,M10易發生錯 誤類型B9,而M11則是易發生B6,在此題中使用M9的答對率遠低於其他 策略,與數字結構為非整數倍數有關,受試者因有理數的計算能力不足,

而造成答對率降低。

表 4-14

試題 6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6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9 S344

M10 S097

M11 S123

(續下頁)

50

三、密度問題

試題7與試題9皆為密度問題,但試題7以表格方式呈現題目訊息,因 此兩題的解題策略與使用概念會略有差異,以試題7為說明,作答情形如 下表4-16,將結果整理如表4-17、4-18,發現以S5的差異最為明顯,表格 能直接呈現兩變量關係,受試者可以直接提取所要的前後項倍數關係,而 無須列式,因此缺乏S5的比率達42.6%,但不影響答對率,也因題目是以 表格方式,所以使用M13(比值法)的人數也增加許多。試題9是以文字方 式敘述,修正數字結構第三種變為a:b=c:d,只有d是a的整數倍,如3:5

=c:12,因此使用M10、M11之受試者容易將兩前項倍數關係,錯置為兩 外項倍數關係,發生錯誤類型B9「能算出兩前(後)項的倍數,但無法判斷 該以乘法或是除法來求未知數」與B10(相等的比中,內外項與前後項混 淆),而此題數字結構為非整數倍數,因此使用M9、M12的人數大幅下降。

備註: 1.「其他」是指策略無法判斷或是作答空白

2.各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百分率=發生個數∕各策略使用人數 3.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總和百分率=發生總個數∕策略使用總

人數

52

表 4-16

試題 7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7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10 S344

M11 S308

M12 S211

M13 S425

表 4-17

54

四、子母問題

將受試者在試題11作答情形如表4-19,從作答反應來看,子母問題若 以分數形式呈現,對學生最大的挑戰應是理解題意,許多受試者都以直觀 作答將題目中有的數字直接相乘作答發生錯誤類型B4(無法依照題意列出 正確算式),而能了解題意正確列式之受試者又會侷限於分數計算能力的 不熟練發生錯誤類型B9、B10,如表4-20造成此題總答對率僅有45.3%。當 受試者能以M9(比值法)為使用的解題策略,表示具備較完整的分數計算 能力,答對率為最高;除此之外,當受試者使用M11(公式法),在數字 推理的認知負荷量來說,是小於M10(倍數法),因此較少概念缺乏及錯誤 類型的產生。

表 4-19

試題 11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11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9 S247

M10 S427

(續下頁)

56

五、伸縮問題

試題8、試題10與試題13皆為伸縮問題,試題8之作答情形如表4-21,

從表4-22、4-23與4-24可發現使用M10(倍數法)的答對率為四種策略中最 低,探究原因認為題目數字結構皆是非整數倍數,造成使用M10受試者推 論困難,發生錯誤類型B9比率提高,使用M11的人數也增多,答對率都能 維持九成,而使用M9的受試者,表示能處理分數數值的計算,因此答對率 也都維持極高的水平。

試題 11

策略編號 M9 M10 M11 M12 其他 總和 策略使用人

數 2 67 122 79 227 497 錯

誤 類 型

B9 個數 0 5 2 0 1 8

百分率 (0%) (7.5%) (1.6%) (0%) (0.4%) (1.6%) B10 個數 0 0 3 1 0 4

百分率 (0%) (0%) (2.5%) (1.3%) (0%) (0.8%) 答對率 個數 2 48 107 65 3 225

百分率 (100%) (71.6%) (87.7%) (82.3%) (1.3%) (45.3%) 備註: 1.「其他」是指策略無法判斷或是作答空白

2.各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百分率=發生個數∕各策略使用人數 3.概念缺乏與錯誤類型發生的總和百分率=發生總個數∕策略使用總

人數

58

表 4-21

試題 8 實際作答情形說明

試題 8 題目

策略 作答情形 受試者代號

M9 S331

M10 S159

M11 S160

M12 S078

表 4-22

60

表 4-24

62

參、本節結果與說明

總結試卷各題數據分析,受試者會因為使用的解題策略不同,缺乏

總結試卷各題數據分析,受試者會因為使用的解題策略不同,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