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合作學習與網路合作學習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合作學習與網路合作學習

壹、合作學習的定義與特色

人無法離群索居,在此複雜與多元化之社會中,「合作」乃個體立身於社會,

並與社群互動之重要因素。教室如同小型社會之縮影,學生就是此小型社會之重 要組織成員,藉由小組間的合作學習可增進個體的認知發展,也增進學生往後適 應社會之能力。

學者黃政傑與林珮旋(1996)指出,教育上提倡合作學習主要基於兩種理由:

其一為合作學習可增進學生之合作知識、情意與技能等方面的合作能力,而此能 力正是我們社會所需要的;其二為合作學習可促進學生學業上的學習成效,進而 養成健康之心理,導正當前教育之缺失。

一、合作學習的定義

張淑美(1992)指出「合作」之意義乃團體與團體之間或團體成員間互相協 調,彼此貢獻,以獲得共同之目標。「合作學習法」將合作之概念融入教學中,

是近年來頗受重視的一種教學策略,它迄今尚無統一之定義,茲將國內外學者專 家之觀點列於表 2-1:

表 2-1 合作學習之定義歸納整理表

學者 合作學習之定義

Parker(1985) 「合作學習」提供了一種合作的學習環境,學生透過

學者 合作學習之定義

加以批判、修正彼此的觀點,藉此培養更多合作行為,

分享發現之成果

Johnson&Johnson

(1987)

「合作學習」不單只是面對面的接觸,更要互相討論、

激盪想法、協助及分享

Sharan&Shachar(1988)

「合作學習」將學習活動設計的更為精緻,鼓勵孩童 於小組內分工合作,透過教室的學習活動加上社會互 動之層面,彼此溝通與互動,增進小組學習效率並分 享學習喜悅

Artzt & Newman(1990) 「合作學習」指一小群學習者,以一個團隊之型態一 同解決問題,達成學習任務或完成共同目標

Nattiv(1994)

「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方式,學生分組並一同工作,

每位成員都得為個別學習負責,其成員於成就、性別 及種族上可能是異質或同質的

Slavin(1995)

「合作學習」是一種有系統、有結構之教學策略,教 師將不同能力、性別及種族之學生分配於小組中共同 學習,並鼓勵成員們互相幫助,以提高學習成效並達 成團體目標

林佩璇(1991)

「合作學習」是學生於異質小組中學習,除一般認知 學習之外,教師亦將合作技巧及社會技巧納入學生學 習目標中,並鼓勵同儕互助,以提高個人學習成效並 達成團體目標之教學方式

周立勳(1994) 「合作學習」為運用團體動力之原理,於異質分組原 則之下,將學生分成 2~8 人之小組,安排學習活動以 表 2-1 (續)

(接下頁)

學者 合作學習之定義

傳統教室小組 合作學習小組

資料來源:修改自 Moorman, Dishon, & O’leary(1984)Overview of learning:A strategy for effective teaching. Perspective effective teaching and the cooperative classroom.pp.42-48.

由上表比較分析可知,合作學習之方式融入「建構學習」之理念,教師不再 是課程主導者,轉而成為課程引導者,主要責任是提供各種學習管道,引導各小 組合作解決問題,這和以往傳統教室教學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二) 合作學習的特質

有關合作學習之特質,研究者歸納整理國內外學者的一些論述分析如下

(Johnson &Johnson,1994;Stahl,1994;Putnam,1997;黃政傑、林佩璇,1996):

1. 異質分組(Heterogeneous grouping)

異質分組是依學生能力、性別、種族及興趣等因素,將學生分配至不同小組 中,小組間互相協助、分享、相互學習,此方式讓學生有更多學習對象,聽取不 同看法,並從更客觀、多元化之觀點學習,以達成學習目標。

2. 積極互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分 組 方 式 議

表 2-2 (續)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1994)認為積極互賴意指學生能認知到自己 與小組成員是同舟共濟、休戚與共的,小組成功與否亦攸關自己的成功或失敗,

因此小組內每位成員都應共同努力,以完成學習任務。

Putnam(1997)認為積極互賴強調團體成員共同完成目標,即使是個別行動 也要透過成員對話、協調方能下決定。每一位成員負責一部分行動,團隊所有成 員應有責任並樂於執行團隊任務。

3. 面對面的助長式互動(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

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認為合作學習小組是一種正向積極的互賴關係,同儕 之間透過言語討論、交換使用的資訊及互相鼓勵之機會,有助相互間的信賴,並可 緩和緊張及焦慮,讓小組學習能進行得更順利。Stahl(1994)認為學生從開始與成 員面對接觸到結束的過程,在小組中共同討論,批評其他成員意見及表現,並適當 的提供回饋、給予支援及鼓勵都能增進其他成員成功的機會。

4. 個人績效責任(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Putnam(1997)認為小組內的成員都會認為自己有責任完成被分攤的工作,

另外,每一團隊之成員為了成就團隊成功,都有責任學會這些學習教材。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1994)指出個人績效或個人責任是小組內每 位成員盡力貢獻個人力量,進而幫助其他成員共同完成任務,增進團隊成效。

5. 社會(合作)技巧(Social skills)

將無受過合作技巧訓練之學生放到小組中進行學習,通常很難成功。Putnam

(1997)指出合作學習小組每位成員必須學習傾聽不同意見,信賴其他成員,分 享他們的想法及共同決定需要怎麼做?如何開始進行?而合作技巧包含人際溝 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團隊管理(group management)、衝突解決(conflict resolution)與領導技術(leadership skills)等。

6. 團體省思(group reflection)和目標建立(goal setting)

Putnam(1997)認為團體省思和目標建立是一種團隊成員透過不斷省思為使 團隊目標更好的做法,成員們必須檢討團隊運作情況,瞭解團隊各種困境,進而 調整彼此間互動方式,並促使團隊成員共同合作,努力以達成學習目標。

貳、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有關合作學習之理論基礎,研究者歸納出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1994)

及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所依據之相同理論基礎,茲列於下表 2-3:

表 2-3 合作學習之理論基礎

Johnson & Johnson 黃政傑、林佩璇 社會學習論

社會互賴論(social interdepedence theory)

◎ ◎

認知學習理 論

Piaget 認知發展論 ◎ ◎

Vygotsky 認知發展

理論 ◎ ◎

矛盾論(Controversy

theory) ◎ ◎

行為學習理論(Behavioral theory) ◎ ◎ 資料來源:張正仁(2005);研究者歸納整理

一、社會學習論-社會互賴論(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

社會互賴論取決於人與人互動,進而決定成果。積極互賴產生增進之互動,

團隊成員會互相鼓勵並互助;消極互賴(即競爭)產生敵對之互動,團隊成員會 互相阻礙並阻止他人學習。團體間若缺乏互賴,成員就會獨立工作而無互動。

(Johnson & Johnson,1994)

二、認知學習理論

(一) Piaget 認知發展論(cognitive-developmental theory)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1994)指出 Piaget 認為人類的認知發展,乃 個體與環境經由不斷互動而逐步發展之一種過程,Piaget 強調同儕互動的重要性,

並指出同儕合作時,會發生認知衝突,並產生認知失衡,這會促使合作學習的同 儕討論並重新定義。

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也指出 Piaget 認為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參與者於討論 時會發生認知上之歧見,藉由推理思考其所欠缺之處,便可解決衝突、思考推理 也得以修正。

(二) Vygotsky 認知發展理論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1994)指出 Vygotsky 認為人類知識之發展乃 社會互動的過程,藉由合作的方式進行互動並解決問題。小組成員經由資訊交流、

發現弱點、不斷調整等方式,逐步調整彼此歧見成正確的推論。Vygotsky 認為社 會互動之過程是促進個體內在認知改變的關鍵。

有此可知,Vygotsky 強調「合作」在認知發展的重要性,唯有透過與他人互 動或同儕合作,能力佳者提供鷹架(scaffolding)協助個體發展,如此一來,高 層次之心裡歷程才可能發生。而 Piaget 則強調個體主動與外在環境互動,經由平 衡作用產生自我調節與內化,進而發展認知。因此,教師於合作學習分組時,必 須考慮小組成員能力之差異,以及成員間能否進行有效互動與溝通,是否具備合 作技巧,並於合作學習課程進行中,隨時調整教學活動,進而協助學生認知發展 之精進。

(三) 矛盾論(Controversy theory)

矛盾論學者認為面對不同之觀點時,可以創造出認知衝突與種種不確定性,

可以幫助重新概念化與研究訊息,也可以產生更多細緻與更有深度之思考結果。

(Johnson & Johnson,1994;黃政傑、林佩璇,1996)

三、行為學習理論(Behavioral theory)

D. W. Johnson 和 R. T. Johnson(1994)指出行為學習論之學者在教育上主張 刺激、反應、連結、增強和削弱現象,特別注重團體增強物與獎賞對學習之影響,

如:Skinner 注重團體的偶發事件、Kelly 注重獎賞平衡與個體互賴之原則、Bandura 注重模仿行為。另外,Slavin 也強調將外在團體之獎賞用來增進合作學習團體之 努力動機。

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也指出行為學習論強調團體增強物和酬賞對學習之影 響,認為學習行為若受外在酬賞和增強物刺激,該學習行為便會反覆出現。

參、合作學習的類型

簡妙娟(2000)指出國內外有關合作學習策略自 1970 年代以來已經發展超 過八十種了。各有其特色與試用範圍,茲整理如下表 2-4:

表 2-4 常見合作學習的類型 Achievement Division;

簡稱 STAD)

( Team-Games-Tournaments

;簡稱 TGT) Investigation;簡稱 GI)

國小 2 年級

( Cooperativ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Composition;簡 稱 CIRC)

拼圖法(JigsawⅡ)

國小 3 年級

合作方式 適用年級

實施流程 課程特色

學科

5. 教師回饋 6. 考前合 作復

7. 小考與 小組 表揚

及傾聽技巧

5. 經 常 性 的 小 考 提 供 師生立即性的回饋 6. 加 入 團 體 獎 勵 增 進

學習

資料來源:Slavin,R.E.(1995);林佩璇(1994);陳玟里(2003);研究者歸納整理 總合而言,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指出 STAD 應用層面最廣,幾乎適用於 任何學科,此外,它亦有教學上容易推行加上頗適合第一次進行合作教學之教師 使用的特性。故本研究決定採傳統 STAD 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實驗。以下介紹 傳統 STAD 合作學習方式: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由 Slavin 於 1978 年所 發展的一種合作學習方法,它也是最容易實施的一種方法。STAD 教學流程及主 要架構為:全班授課、分組學習、測驗和團體歷程(小考)、計算個人進步分數、

資料來源:Slavin,R.E.(1995);林佩璇(1994);陳玟里(2003);研究者歸納整理 總合而言,黃政傑和林佩璇(1996)指出 STAD 應用層面最廣,幾乎適用於 任何學科,此外,它亦有教學上容易推行加上頗適合第一次進行合作教學之教師 使用的特性。故本研究決定採傳統 STAD 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教學實驗。以下介紹 傳統 STAD 合作學習方式: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由 Slavin 於 1978 年所 發展的一種合作學習方法,它也是最容易實施的一種方法。STAD 教學流程及主 要架構為:全班授課、分組學習、測驗和團體歷程(小考)、計算個人進步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