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實驗程序

二、效度(validity)

本「學習動機量表」之效度分析與上述「國小高年級修辭格辨別能力測驗卷」

相同,在此便不再贅述。

第五節 實驗程序

在實驗開始之前,依照學生在「上學期國語科的二次段考總成績的平均分數」, 按成績高低排序,將實驗組兩班學童加以異質 S 型能力編組,以求每一小組學生 之國語文能力相當,每班學生平均分成 6 組,每組以 6 人為原則。

實驗分為「異質 S 型能力編組、教學實驗處理、評量」三個階段,為期九週

(含異質 S 型能力編組、評量階段),三組的上課時間皆為每週一次,每次二節 課,共計 80 分鐘。

三組之教材內容均一致,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網路 2.0 合作學習組(T2)

的教材是呈現在電腦上面;講述式教學組(C)與傳統 STAD 合作學習組(T1)

組的教材是以紙張形式呈現。三組均由同一位教師擔任教學,以避免不同教學風 格,影響實驗的效度。異質 S 型能力編組於實驗開始一週內實施,實驗的第二週 到第八週實施修辭格教學,第九週實施評量。實驗週次與進度如表 3-3:

表 3-3 實驗週次與進度

階段 週次 內容進度

異質 S 型能

力編組 一 依「上學期國語科的二次段考總成績的平均分數」進行 能力編組

教學實驗 處理

二 譬喻修辭

三 轉化修辭

四 排比修辭

五 類疊修辭

六 設問修辭

七 映襯修辭

八 摹寫修辭

評量 九 1. 國小高年級修辭格辨別能力測驗卷 2. 國小高年級生學習動機量表

實驗流程如圖 3-2 所示。

圖 3-2 實驗流程圖

講述式教學組(C) 網路 2.0 合作學習組(T2)

一般教室全班授課 一般教室全班授課 電腦教室全班授課 Diigo 註記分享訓練

計算個人進步分數 一般分組學習

紙上個人小考

小組表揚

分組學習並註記分享

分組註記回饋分享

教師註記評分

小組表揚 個人表揚

教師發問學生回答

計算個人得分

實驗 結束

實驗 結束

實驗 結束

評量

進行資料分析、結論歸納與建議 傳統 STAD 合作學習

組(T1)

異質 S 型能力編組 異質 S 型能力編組

一、教學前階段

(一) 分組:依照學生在「上學期國語科的二次段考總成績的平均分數」,按 成績高低排序,將實驗組兩班學童加以異質 S 型能力編組,實驗班學生 平均分成 6 組,每組以 6 人為原則。

(二) STAD 認知訓練:告知傳統 STAD 合作學習組(T1)小組名單,並讓其 填寫分組名單表(如附錄一),並請各小組確實遵守上面之約定,以利 活動進行。

(三) 教具準備:備妥各種教材、教具、個人紙上小考考卷及答案、各類計分 表格、表揚用道具等。

(四) 完成三組之教學活動設計簡案:授課教師於實驗開始前完成「網路 2.0 合作學習之教學活動設計(如附錄二)」及「傳統 STAD 合作學習之教 學活動設計(如附錄三)」,另外,講述式教學組與傳統 STAD 合作學習 組共用同一份教學活動設計簡案。

二、教學實驗處理

第二週到第八週為本研究教學階段。為避免因教師個人不同的教學風格,造 成實驗上的差異,三組的修辭教學均由研究者擔任。茲將三組的教學過程分述如 下:

(一) 講述式教學組(C)的教學過程

講述式教學組(C)在本研究中是指學生於一般教室進行學習,採教師授課、

學生聽講、不分組討論之方式實施,茲說明如下:

1. 全班授課

由教師發下紙張印製之教材講義(一人一張,如附錄四),採講授式教學。

每位學生於原班教室上課,進度完全依紙張教材講義,教師先介紹各類修辭格、

使用注意事項,再以例句說明,之後讓學生做練習題。

2. 教師發問學生回答

教師授完課後,開放學生發問,依講義上之練習題實施,全班先統一將題目 念一遍後舉手回答,教師逐一請同學回答,並依回答之答案適時做補充說明。

3. 計算個人得分

教師選定一位學生負責登記個人分數於「得分登記表(如附錄五)」,為鼓勵 舉手發言,採得分而不扣分之原則實施,得分與否取決於師生共同決定,最後計 算個人總分。

4. 個人表揚

教師依學生個人總得分高低,給予適度之表揚及獎勵。

(二) 傳統 STAD 合作學習組(T1)的教學過程 1. 全班授課

由教師發下紙張印製之教材講義(一組一張),與講述式教學組(C)一樣,

採講授式教學,先釐清各修辭格定義與概念,講解各修辭格使用之注意事項,並 舉實例說明。

2. 一般分組學習

學生於原班級上課,並加以異質 S 型能力編組,每班學生平均分成 6 組,每 組以 6 人為原則。待老師講解完修辭格各項重點之後,各小組即針對「修辭練習 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各組員提出意見由組長彙整,副組長指定發言的同學,

每次須指定不同學生發言,務必讓每位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並針對其他組的發 言給於補充回饋,教師依小組回答情形及討論狀況給予加分,並登記於「小組傳 統 STAD 合作學習評分表(如附錄六)」。此分組學習活動乃合作學習最重要之因 素,小組內每位成員應敞開心胸為小組做出貢獻,並盡力幫助組員學習,方能為 小組爭取得分機會。

3. 紙上個人小考

每週於分組學習後,針對每位同學進行紙上個人小考(如附錄七),以紙筆 測驗方式進行,題目 10 題,每位學生必須獨力完成測驗,不允許互相協助,測 驗後立即公布答案、完成批改並登記分數於小組「紙上個人小考」得分表(如附 錄八)。

4. 計算個人進步分數

團體中讓「每位成員都感受有平等的機會以取得成功」是合作學習一個主要 的目的。本研究採「個人進步分數」而非「個人原始分數」作為個人獎勵之依據,

要讓每位成員瞭解,在爭取小組得分之餘也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個人進步分 數」指個人本次測驗的分數較上一次測驗高出來之分數而言,此計算方式對每個 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因比較對象是自己而非他人,且採用的進步分數沒有負分,

藉此鼓勵學生積極努力,爭取個人榮耀(如附錄九)。

5. 小組表揚

小組總分=「小組每位成員之小考分數總合」+「小組討論得分」,教師於 每週實驗課程結束後統計各小組總成績,並填入小組總評分表(如附錄十)。「小 組討論得分」之分數乃教師於小組討論時,經由巡視各組,觀察各組討論情形、

討論秩序與討論品質給分,待所有教學活動結束後,結算各小組總成績,依照成 績高低給予適當之表揚與獎勵。

(三) 網路 2.0 合作學習組(T2)的教學過程

本研究導入「網路 2.0 合作學習」之方式,結合 Web 2.0 概念之即時共筆平 台(Google docs)搭配註記分享工具(Diigo)來實施「修辭格教學」,研究者將 所有上課教材放至 Google docs 上並發佈之(讓所有人都可以瀏覽,但不能編輯), 並讓學生分組使用 Diigo 註記分享與互動回饋。

1. Diigo 註記分享訓練

為了讓各小組每個人都熟悉使用 Diigo 進行註記之方法,研究者於實驗前選 定一篇文章,將之電子化後放至 Google docs 上並發佈之,讓每個人都可以針對 此篇文章進行註記分享,分享之對象為全班,此舉有利於後續實驗之進行。

2. 電腦教室全班授課

教師將上課教材講義電子化後放至 Google docs 上並發佈之,教材內容與其 他兩組相同,只是呈現的方式不一樣。教師利用電腦教室廣播系統進行全班授課,

講解各類修辭格定義、用法及注意事項,並舉實例說明,接著示範用 Diigo 進行 註記分享的技巧、註記要點及評分方式,學生於課後或下課時間均能隨時瀏覽教

材,隨時複習,只要擁有網路環境及中文輸入技巧,便可突破時空限制隨時進行 網路學習。

圖 3-3 於 Google docs 上將教材數位化並發佈

圖 3-4 數位化電子教材發佈後畫面

3. 分組學習並註記分享

待教師講解完修辭格之要點後,學生即可針對「修辭練功房」之修辭格練習 題進行小組討論,組員們可充分表達意見,組長引導小組意見成共識後,便可利 用 Diigo 進行答題註記並分享給其他組瀏覽。

圖 3-5 使用 Diigo 進行答題註記並分享之畫面

4. 分組註記回饋分享

各小組進行答題註記後,其他組可針對該註記內容提出質疑、補充說明之回 饋註記,如此的學習模式,是將傳統課堂上師生互動之內容充分且完整的記錄於 網頁上,小組間藉由註記回饋可充分交流意見,截他組之長補自己之短,達成類 似 Web 2.0 之社群互動功能,不僅可增強學習興趣,也可突破時空限制,無遠弗 屆地進行學習。

圖 3-6 使用 Diigo 進行註記回饋分享之前端畫面

圖 3-7 使用 Diigo 進行註記回饋分享之後端畫面

5. 教師註記評分

課堂一開始,為了公平起見,教師必須利用 Diigo 註記「評分標準」並向所 有小組詳細說明,務必讓所有人了解,以免日後產生爭執之情形,此「評分標準」

可以集思廣益,等到所有同學都能理解且遵守之後,就必須依照之標準評分,教 師務必保持中立、公正、公平且公開,不能有所偏袒,單元修辭課程一結束立即 將評分結果登記於「網路 2.0 合作學習小組評分表(如附錄十一)」中,並進行小 組排名。

圖 3-8 教師講解評分規則之畫面

圖 3-9 教師註記評分之畫面

6. 小組表揚

小組總分=「小組註記得分」+「小組討論得分」。每單元修辭教學結束後 統計一次,得分採累計式加總,等所有單元修辭教學結束後之累積總分作為小組 表揚之依據,並依照小組得分高低給予適當之獎賞及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