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同志議題及其相關研究

同志之於其定義,研究者以為無非是人生而為人,其情慾多元的呈現。

回顧過去,認識同志在歷史脈絡中一路走來的變遷,實有其必要性,因為 我們藉此得以看見在社會與文化僵化的二元性別思維下,容易被視若無睹 的性少數、性多元族群,其體現的堅強韌性;而同志所遭遇到的壓迫、性 別偏見與歧視,亦促使我們進一步省思,既定的存在不一定是合理的,而 需要時刻的提問與反思,在打破對性別既有框架的然後,我們也才可能有 機會接納性別的多元,真實的認識自己與他人,從而落實對不同性別的尊 重。

同志一開始由同性戀這個詞彙所表示,同性戀(homosexuality)一詞,

由匈牙利裔奧地利作家,也是「同志權利」宣導者 Kertbeny 於 1869 年所創 用,社會自此開始使用「性傾向」去界定不同的個體。”homo”是希臘文「同 樣」的意思,在這裡意指同性間的情慾與同性間相互吸引的人。1870 年,

柏林精神病學家 Westphal 將同性間的情慾表現稱為逆性別情感(contrary sexual feeling),並認為它是一種疾病,據此發明了各式各樣所謂的「治療 方法」。直至 1973 年,美國精神醫學會的精神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同性戀 從心理異常的名單當中移除開始,同性戀逐漸不再被視為異常(認識同志 手冊編輯小組,2001),自此以對同性戀的治療作為探討議題的研究或文章

亦不再添增。

1989 年的香港第一屆同志電影節,作家林奕華提出「同志」,取其「革 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文化涵義,於是我們自此普遍接受同志做 為不同性別情慾多元面向的表示,即性少數、或性多元族群,而不單指同 性間的愛慾,簡言之,同志一詞體現的是多元性別的概念,包含有 LGBT 不同性取向的呈現。L(Lesbian)女同志,源自希臘一個名為 Lesbo 的島嶼,

西元前四百年,希臘女詩人 Sappho 在這座島上建立學園,並多次舉行女詩 人同歡會,其詩作多為敘述女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G(Gay)男同志,也 泛指廣義的同性戀;B(Bisexual)雙性戀,愛慾的對象可以是同性,也可 以是異性;T(Trans Gender)跨性別,在性別認同、性別氣質、言行舉止、

外貌裝扮或是生理性別等等表現上,不受限於主流社會的性別二元論男/女 做為劃分的唯一標準,跨性別涉及的有雙性(Inter-sex,IS),即出生時便 兼具男女性別性器官,無法辨別其生理性別;扮裝(Cross Dress,CD),即 男扮女裝、女扮男裝;變性(Trans Sexual,TS),指個體的生理性別,與其 自我認同的心理性別不一致,故進一步藉由賀爾蒙或外科手術來改變原有 生理性別(認識同志手冊編輯小組,2005)。換言之,跨性別之中的扮裝與 變性,其最大的差別在於個體對自身生理性別的有無認同。綜上所述,性 別隨著社會的變遷與世代的交替,突顯了其並非制式的公式可供框套的動 態流動性。

性別的複雜多元,而非單一絕對的討論,早在 1953 年性學家 Kinsey 的研究就展開談話,其表示人類的性關係並非能夠簡單的劃分為極端的兩 極,而是絕對同性戀到絕對異性戀之間的一個連續分佈的程度,此連續分 佈的程度由六分制量表做檢測,亦即為自 0(絕對異性戀)、1(絕大部分時 間是異性戀,偶爾有同性性行為)、2(異性戀,但有多次同性性行為)、3

(有相等次數的異性與同性性行為)、4(同性戀,但有多次異性性行為)、

5(絕大部分時間是同性戀,偶爾有異性性行為)到 6(絕對同性戀)。Kinsey 的研究結果表示,鮮少人落在極端的兩極,即是說很少人為絕對的同性戀 或絕對的異性戀,呈現出同性戀與異性戀不過是程度上的差異,並非對立 的存在(周煉紅、黃文泉,2007)。而現今的多元性別,有其更為宏觀的視 野去做認識,認識同志手冊編輯小組(2005)表示要探討個體與性別相關 的屬性時,可以從四個層面來做探討,分別為生理性別(我生下來是…)、

性別認同(我覺得我是…)、性別特質(我看起來是…)與性傾向(我喜歡 的是…)來突破男女二元對立的性別種類,進而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獨一 無二的定位。另外要強調的是,這是一場排列組合,四個層面各有其光譜 地帶可資流動,像光線可以依其折射率排列出七色彩虹一般,我們可以在 四個層面依據我們自身的多元性別樣態,表現出程度上的不同差異。據此,

個體可以是「我生下來是女的、我覺得我是 8 分女性 2 分男性、我看起來 是 3 分女性 7 七分男性、我 2 分是喜歡男性 8 分喜歡女性。」以此為例,

我們得以認識到,性別的分野並非只有絕對,顯示出個體性別的屬性係可 能與眾不同,絕不二家。

二、同志議題相關研究

國內過去探討同志議題的研究,多以聚焦在同志的現身及其因應策略、

一般人對同志的態度或接受度、同志性別認同歷程、同志情慾體現、同志 與原生家庭的親情矛盾、同志文學與同志運動等面向的討論,以質性為主 要的研究方法,而量化研究多為僅只探討對廣泛同性戀態度或接受度之部 分,對同志多元性別的體現有其概括與不足,故此,本研究探討的對同志 態度,採取對男同志態度與對女同志態度,先自過往研究做衍生,冀許能 夠有利於未來研究的多元發展。

整理國內相關研究,顯示影響個體對同志態度的背景因素,有性別、

性傾向、年齡、教育程度、就讀學院、年級、主修領域、宗教信仰、有無 同志朋友、是否接觸過同志文學或媒體(林正誼,2006;楊麗玉,2007;

陳雅伶,2007;柳俊羽,2008;陳莉秧,2010;陳曼君,2010;張德勝、

王采薇,2010;張德勝、游家盛、王采薇,2010),研究者經過研究範圍與 施測對象背景考量,選擇納入的背景因素,茲分述如下:

(一)性別

以往的研究表明,男性較之於女性對同志有著較為負面的態度,而這

個部分在國外的研究亦有普同性的結果,Kite 和 Whitley(1996)進行性別 與同志態度關係的研究中發現,男性比之於女性對同志有著更負面的態度,

並且發現男性對男同志的態度比之於對女同志要為負面,而這個部分女性 則不見這樣的發現,女性對男同志與對女同志的態度並無差別。

(二)性傾向

不同性傾向對同志態度有差異,異性戀比之於同性戀與雙性戀對於同 志態度較為負面。Herek(1998)指出,過往研究通常未把性傾向這個背景 因素列為施測變項,以至於在無法確定受訪者是否為異性戀的性取向之下,

對同志態度議題的探討難以突破既往認識。其原因在於異性戀,即男與女 之間的情慾展現,因係大多數而被視為天生自然的性向,然人在情境中,

每一個體與另一個體之間均是息息相關的,故決定社會對同志態度共識的 關鍵,便不能忽略異性戀者對同志的態度。

(三)宗教信仰

國內的研究結果多顯示有宗教信仰者較無宗教信仰者對同志持有負向 的態度,然其中楊麗玉(2007)針對高雄縣市民眾對同志態度的研究卻指 出,不同的宗教信仰對同志態度並無差異。故此,宗教信仰是一個有討論 空間的影響因素,誠以為宗教信仰對同志態度的影響值得探討。

(四)接觸同志經驗

Allport(1979)提出「接觸假說(contact hypothesis)」,認為要去除兩

個族群間的偏見,需要兩個族群間正面且積極性的交往。故此我們從這個 假說為基礎做延伸,可以假定一個個體若是與同志有接觸,那麼其個體對 同志的態度可能會與其他沒有與同志有接觸的個體有差異。金家玉(2009)

據日本學者高庸晴 1999 年的研究,經整理後指出有 78.5%的民眾完全沒有 接觸過同志相關知識,而這 78.5%的民眾之中有 4% 的人認為同志是異常 的一群,以及有 10.7%的人否定或排斥同志。這樣的數據顯示人們對同志的 否定缺少實際接觸的經驗和客觀中立的立場,研究者以為需要提問的是,

人們對同志的偏見是否源自於沒有實體的虛幻,意即有沒有可能係緣於傳 統性別角色所傳承下來的,對性少數的排斥爾爾,人們對同志的偏見並非 係經由與同志實際接觸的眼去看、與同志實際接觸的心去見証。故接觸同 志經驗對同志態度的影響,實有其探討之意義。

綜上所述,同志一詞走過曾富含醫學病理意涵的同性戀,如今做為體 現性別多元的表示,從中得以看見的是同志生理、心理與社會的適應困難 並非來自於與眾有別的性傾向,而是社會一般大眾對同志的誤解與偏見所 致,於此一般大眾對同志的態度有正向與負向之分。研究者自過去研究做 整理與延伸,本研究的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列有性別、性傾向、宗教信仰 與接觸同志經驗四項;而對同志態度部分,分為對男同志態度與對女同志 態度,自過往研究做接續延伸,並期待有利於未來研究的多元發展,以此

望本研究能達承先啟後之效。

第三節 對同志態度及其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