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解釋

壹、 創造思考教學

創意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為主要目標,在原有的學科上加上新的方式,

活化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創意教學並非無中生有,教師需要於原有的基 礎知識上充實自己,並善用策略與資源,設計課程讓學生進行創造力的訓練,讓 學生喜歡學習又富有創意,並啟發學生的創造力(陳龍安,2006)。

本研究中所提及之創造思考教學,為研究者根據創造思考教學理論中,以提升創 造思考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所設計出的課程內容。

貳、 創造性思考

在張玉成(2005)的文獻資料中,說明「創造」一詞具有「無中生有,有中生 新」之意涵,故相關的創造性行為與思考活動也可稱之為創造性思考,另外其也 將思考類型歸納為四種,如認知記憶性思考、分析應用性思考、批判性思考與創

造性思考,而創造性思考包括了想像思考、綜合性思考、聯想性思考或問題解決 等,且認為思考能力是可以經教育而提高的,故每一次的思考如同激發不同層次 的心智活動,也提升創造力與其思考能力。

本研究中的創造性思考,為學生透過運用創造思考策略工具所習得之思考能

力,並以威廉斯創造思考活動中,包含之六要素為評斷標準,以評估學生習得思 考能力之提升程度。

參、 創造性傾向

相關文獻中對於創造性傾向的說法認為,創造力是一種人格傾向,較具有創 造力傾向者,能更發揮創造力的效果,不僅是認知上的不同,也會影響其人格、

動機態度等。(張玉成,1993),另外也會將過往較有創造力之人物,並統整出相 關個人特質,歸類出相關特質傾向,例如高創造力者通常富有信心、願意冒險、

熱心、好奇、獨立、具有開放性與幽默感等。

本研究中所評估之創造性傾向,以潘朝昱(2008)之研究中,所採用的六大要 素,如熱情、好奇心、勇氣、挑戰、自信與幽默,並以符合描述句情境的方式評 量。

肆、 全球公民素養

此處的公民素養專指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社會學習領域課程 所希望培養之公民素養(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詳如以下列點內容:

一、 增進對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學科及領域知識的探究與理解能力。

二、 發展跨學科的分析、思辨、統整與評估的能力。

三、 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素養。

四、 提升自主思考、價值判斷、理性決定與創新應變的素養。

五、 發展民主溝通互動、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社會參與等公民實踐的素養。

六、 培養對於族群、社會、地方、國家和世界多重公民身分的敏察覺知,並涵育 肯認多元、重視人權和關懷全球永續的責任意識。

另外在 2016 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其架構下也將全球公民素養定義三大面向與四 大範疇,如公民社會與體系、公民原則、公民參與及公民認同,並同時評估學生 知識、情意與認知。

本研究中之全球公民素養以吳時省(2017)所統整四大要素為主,如「全球公 民權利與義務課程」、「全球公民能力」、「全球公民參與」以及「全球公民反 思」,另以翰林版九下的全球化課程單元為主題,並以其內容與課程目標範圍作 為設計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