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解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策相關、性別主流化相關課程等),消防專業課程針對已合作開發之「緊急救護課 程」進行探討。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過程因受限以下因素,致使研究仍無法全面適用全國消防單位,研究 限制如下:

(一)本研究僅針對臺北市政府的消防人員進行研究,無法完全適用於全國消 防機關。

(二)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進行研究,調查結果可能會因為受訪者本 身對數位學習平臺的使用經驗、政府硬性規定要求學習時數而進行被動 學習以及主觀感受,在填寫問卷時可能會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填答結果。

本研究僅針對消防人員的背景因素、學習動機、學習成效探討,其他影響 數位學習的因素如學習滿意度未於本研究一併進行探討。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數位學習(E-learning)

美國教育訓練發展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

簡稱 ASTD)定義「數位學習是學習者應用數位媒介學習的過程,這些數位媒介 包括網際網路、企業網路、電腦、衛星廣播、錄音帶、錄影帶、互動電視及光 碟等」 (Alden, 1998) 。

數位學習是指藉由網際網路所傳遞的教學模式,具有超越時間、空間、互 動性高、可獲得立即性回饋的特性,已成為新一代教學的新選擇(Clark, Mayer,

& Thalheimer, 2003)。廣義的數位學習是將教材 e 化,並由「e 化教材」所 進行的學習方式;狹義的數位學習為應用電腦及網路科技,在網際網路上所建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構的數位學校,讓老師及學生都可以在數位化教室中,進行教學活動(陳年興

& 楊錦潭, 2006)。

數位學習傳遞的模式分為以下三種:

(一)非同步(asynchronous)模式:教師將教材置於網路供學習者下載,學習 者可依照自己步調上網學習,不受時間及教材限制。

(二)同步(synchronous)模式:教師與學習者透過網路傳輸科技及硬體,同時 進行教與學的活動,並可即時討論對話。

(三)混合(blended)模式:合併同步及非同步模式,教師可採用交錯的方式進 行授課,或是以同步方式進行授課,並將教材置於網站供學習者自行學 習。

二、消防人員(Firefighter)

消防之意義係指:「以保護人民生命、身體、財產及防除火災、水災、地 震等災害,或以減輕上述災害之被害為目的,並以預防、警戒、鎮壓災害為手 段之行政作用」(陳弘毅, 1996)。消防人員依據消防法第一條規定,為從事預 防火災、搶救災害及緊急救護任務之人員,以維護公共安全,確保人民生命財 產。

三、學習動機(Learning motivation)

「當動機被活化後,個體會選擇一個可以達成最大滿足與最少後悔策略;

而個體將個人主觀喜好的預期和達成喜好的可能性結合後,就組成了所謂的學 習動機。」(McKeachie, 1961)。學習動機是指引起學生學習活動,維持學習 活動,並導使該學習活動趨向教師所設定目標的內在心理歷程(張春興, 1996)。

學習動機常常是因為工作上的需求或是個人自我實現的一種驅動,而產生了學 習上的動機。

四、學習成效(Learning performan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一段時間後,在某種形式之評量上的表現,是判斷學 習成果的指標。高低成效的分別原因如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學習習慣、教學者 的授課方式、環境等因素影響,學習的目的在於獲得學習成效。盧瑞珍(102) 則指出學習成效為學習者在學習歷程後所呈現的表現能力,本研究欲探討之學 習成效係以盧瑞珍(102)界定學習歷程後之學習效果評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