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大專甲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大專運動員主動性人格、生涯 決策自我效能、生涯動機、生涯決定對於主動生涯行為的影響。根據研究背景所述,提 出以下研究目的:

一、探討大專運動員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動機在主動性人格與主動生涯行為之間的 中介效果。

二、探討大專運動員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決定,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對主動生涯行 為的預測情形。

三、探討大專運動員生涯動機、生涯決定,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對主動生涯行為的預測 情形。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以下問題:

一、大專運動員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動機在主動性人格與主動生涯行為之間的中 介效果為何?

二、大專運動員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決定,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是否能預測主動 生涯行為?

三、大專運動員的生涯動機、生涯決定,以及兩者的交互作用是否能預測主動生涯行為?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大專運動員 (college student- athlete)

本研究提及大專運動員為台灣地區大專校院各專項運動校隊之甲組選手,甲組定 義為該選手具備 103 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公開組資格,或其他專項運動的大專賽事

5

最高等級為標準。

二、主動性人格 (proactive personality)

Bateman 和 Crant (1993) 將主動性人格定義為個人在因應環境改變時相對穩定的氣 質傾向,並依個人主動採取行動以影響環境的程度來區別個人的主動性程度。主動性傾 向較高的個體相對不受到情境因素的限制,且會在情境中找機會行動,表現出高度積極 主動,並堅持此狀態直到個人做出有意義的改變 (Crant, 2000)。

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為個人對自己是否能做出有效的生涯決定的信心程度 (Taylor &

Betz, 1983)。 Taylor 和 Betz (1983) 依據 Bandura (1977) 的自我效能期望理論以及 Crites (1978) 的生涯成熟概念為理論基礎,編製「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量表」,其中包含「自我 瞭解評估」、「未來計畫擬定」、「目標選擇決定」、「蒐集職業資料」、「問題解決能力」等 構面。個人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愈高,代表對自己愈有信心能做出有效的生涯決定。

四、生涯動機 (career motivation)

Guay (2005) 根據自我決定動機理論 (Deci & Ryan, 1985) 將生涯動機定義為個體在 生涯決策歷程中所知覺到的自主性程度,並依程度高低分為四種動機型態:

(一) 內在動機:個人為了成就感或愉悅感而去從事生涯探索等相關活動。

(二) 認同調節:個人認為從事生涯探索等相關活動很重要而去做。

(三) 內射調節:個人若不從事生涯探索等相關活動會感到罪惡或焦慮。

(四) 外在調節:因為他人期待或是有外在酬賞而去從事生涯探索等相關活動。

五、生涯決定 (career decision making)

生涯決定的定義為個人在許多生涯選擇中權衡輕重,做出對自己最有價值和意義的 生涯方向的決定,生涯決定並非指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動態、多面相且連續的歷程 (林 幸台,1987;金樹人,1986),林清文 (1994)則認為生涯決定是當個人面臨生涯選擇時,

其目標確定的程度及其相關過程的反應。金樹人 (1986) 指出生涯決定是生涯發展中很 重要的歷程。本研究使用劉怡伶 (2012) 的「生涯決定量表」, 包含「生涯目標」及「生 涯把握」兩個構面:

6

(一) 生涯目標:個人生涯目標之明確、具體的程度。

(二) 生涯把握:個人於生涯目標確定狀態之情感反應。

國內許多學者也將生涯決定譯為「生涯決策」、「生涯確定」等,本研究以「生涯決 定」作為統一的名詞代表。

六、主動生涯行為

主動生涯行為定義為新進員工進入組織後所展現的主動行動與活動 (Ashford &

Black, 1996; Morrison, 1993) , Claes 與 Ruiz-Quintanilla (1998) 則 因 應 無 邊 界 生 涯 (boundaryless career)的概念將主動生涯行為分成四大類::主動生涯規劃行為(proactive career planning behavior)、主動技能發展行為(proactive skill development behavior)、主 動諮詢行為(proactive consultation behavior)與主動網絡行為(proactive networking behavior)。 本研究所指主動生涯行為係大專運動員主動尋求資源幫助自己了解未來職 涯的行為如向他人諮詢工作資訊等,本研究使用林清文 (1994) 所編製的「生涯探索活 動量尺」,包含「收集職業與教育資料」、「自我探索」、「人際詢問」、「系統性探索活動」。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