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生涯決定之定義

生涯決定 (career decision-making) 的定義為個人在許多生涯選擇中權衡輕重,做出 對自己最有價值和意義的生涯方向的決定,生涯決定並非指單一的事件,而是一個動態、

多面相且連續的歷程 (林幸台,1987;金樹人,1986),林清文 (1994)則認為生涯決定是 當個人面臨生涯選擇時,其目標確定的程度及其相關過程的反應。金樹人 (1986) 指出 生涯決定是生涯發展中很重要的歷程。在個人的生涯發展中經常面臨到不同的抉擇,個 人的選擇也會影響接下來的生涯發展,因此在個人的生涯發展歷程中,會不斷面臨到生 涯決定的情境 (簡君倫,2010;田秀蘭,2000;Zhou & Santos, 2007)。個人的生涯選擇 會隨著年齡而逐漸穩定,個人能選擇的職業領域範圍將逐漸縮小,對生涯的選擇方向也 愈來愈清楚 (Hershenson & Roth, 1966)。

鄭如吟 (2004) 提出一般而言,個人的生涯決定狀況,大致上可分為生涯定向和生 涯未定向。生涯定向 (career decidedness) 是指個人已經確立生涯目標,能夠覺知自我與 環境間的關係,也能處理個人所面臨的生涯困境,並做出適當的生涯決定,也代表個人 已經決定未來的職業選擇 (楊智馨,1997)。生涯未定向 (career undecidedness) 指還不能 確定自己未來的生涯方向或未來的生涯計劃 (Crites, 1969;鄭如吟,2004)。

二、生涯決定相關理論

21

生涯決定的概念源於英國經濟學家 Keynesian 的經濟學理論 (吳芝儀,2000),認為 個人選擇生涯目標或職業,會透過預測選擇結果,以及這些預期結果的出現機率,並選 擇預期有最大酬賞及最小損失的方案,以獲取最高報酬及降低損失 (Herr & Cramer, 1984)。

在早期生涯決定的相關研究中,Crites (1969) 認為無法選擇或決定從事何種與未來 職業有關的活動及投入特定職業領域的人,即為生涯未定向,其中又可分為三種類型:

多方面的興趣與選擇型、無法決定型以及缺乏興趣型。Holland 與 Holland (1977) 開始 關注個人的生涯未決定 (career indecision),認為生涯未決定是由於個人對自己及職業的 認同有困難而產生。此研究也影響到後來 Holland 等人所編製的「我的職業情況量表」

(MY VOCATIONAL SITUATION, MVS),以測量個人的生涯決策困難,並將生涯決策困 難分為生涯認同、職業資訊以及生涯阻礙等類別 (Holland, Daiger, & Power, 1980;

Holland, Gottfredson & Power, 1980)。許多學者也嘗試從不同的觀點歸納出生涯定向與生 涯未定向的類型。Marcia (1980) 認為生涯定向是青少年認同感形成過程中主要且關鍵的 發展任務之一,並根據 Erikson 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依照個人「是否經歷定向的過程 或危機」以及「定向的程度與承諾」,歸納出青少年的四種生涯定向類型,分別為自主認 定型、他主認定型、混淆認定型,以及尋求認定型。Jones 與 Chenery (1980) 所提出的 多項度生涯定向狀態,將生涯定向分為三個部分:生涯確定程度,指個人對於生涯方向 與目標抱持確定態度及認知的程度;對確定狀態的滿意程度,指個人對目前生涯定向狀 態的主觀情感反應;未定向之原因,指個人無法形成生涯定向的阻礙因素。Fuqua 與 Hartman (1983) 從發展觀點,將生涯未定向非為三種類型:發展性生涯未定向、情境性 生涯未定向以及長期性生涯未定向。

Osipow 等人對於生涯決定的分類與測量則是目前最廣泛被應用的生涯決定模式之 一(Osipow, Carney, Winer, Yanico, & Koshier, 1976; Winner, 1992; Osipow, 1999; Gordon, 1998)。Osipow 等人依據對生涯不確定個案的輔導經驗,編製「生涯決定量表」 (Career Decision Scale, CDS),希望以多元的觀點分析個人生涯不確定的因素,包含四個部分:

(一)缺乏結構、信心和選擇的焦慮:在面臨生涯抉擇時缺乏結構和自信心;(二)外在障

22

Albion & Fogarty (2005)

23

定。

劉怡伶 (2012) 高中生 1. 個人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定向有正相關。

2. 個人生涯定向方面,生涯目標的定向程度顯著高於 生涯把握的定向程度。

3. 個人的五大人格因素中,自覺性、外向性、親和性 以及開放性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和生涯定向有正 相關。

4. 個人五大人格因素中,神經質與生涯決策自我效能 和生涯定向有負相關。

5. 個人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除了蒐集資訊構面外,其他 構面皆正向預測生涯定向。

6. 個人五大人格因素中,神經質可負向預測生涯定向,

其他因素對生涯定向則無顯著預測力。

根據文獻探討,造成個人不同生涯決定程度的原因可能來自個人的人格特質、不同 學習環境、打工經驗、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的高低等,而在競技運動情境中,運動員的運 動年資及運動員認同也會影響運動員的生涯決定程度。值得關注的是過去研究指出相較 於一般大學生,學生運動員有較低的生涯探索活動 (Martens & Lee, 2000),Albion 與 Fogarty (2005) 則指出比較運動員與非運動員在生涯決定困難上之差異,除了運動員在 生涯決定困難子構面的「缺乏動機」顯著高於非運動員外,其他生涯決定困難變項均無 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為 Albion 與 Fogarty 的研究參與者中,學生運動員皆為參加澳洲 運動員生涯教育計畫的成員 (Athlete Career Education program, ACE),因此在生涯決定 困難上與一般大學生較為一致,也導致研究結果與過去研究不同。在競技運動情境中,

運動員須更早面臨生涯決定的問題,Forgarty 與 McGregor-Bayne (2008) 也建議若能幫 助學生運動員及學校系統了解影響運動員生涯決策歷程的重要因子,將能幫助學生運動 員做出更好的生涯決定。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