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研究為探討大專甲組運動員主動性人格、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動機與生涯決 定對於主動生涯行為的預測情形,根據研究結果本節進行三部分的討論,一、生涯決策 自我效能與生涯動機的中介效果;二、生涯決定的調節效果。

一、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動機的中介效果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生涯決策歷程中自我效能與動機對於參與者主動探索生涯的影 響,而根據 Parker 等人 (2010) 所提出的主動性動機模式,個人因素會影響個人的主動 性動機狀態,進而影響個人設定目標的歷程及對目標的清楚程度,繼而透過改變自己或 改變情境來影響未來,因此本研究推論主動性人格會影響個人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及生 涯動機,進而預測個人主動生涯行為,而光有動機和效能不足以讓人有高頻率的生涯探 索行為,個人的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生涯動機會透過個人對自己生涯目標的確定程度 (生涯決定) 調節來預測生涯主動行為。

本研究結果顯示主動性人格可以正向預測主動生涯行為,與過去研究相符 (Mihail, 2008; Chiaburu et al., 2006),主動性人格正向預測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過去研究相符 (Hirschi et al., 2013; Hsieh & Huang, 2014),而主動性人格可透過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中介,

進而預測主動生涯行為,也與過去研究相符 (Hirschi et al., 2013)。個人若擁有主動積極 的特質,願意自發性的改變自己或改變周遭的環境為未來製造更多機會的話,那他也會 對自己更有信心去探索未來,而本研究結果也顯示,在競技運動情境中,大專甲組運動 員若具備自發性的、願意改變、積極尋求解決策略等主動性人格特質,在生涯決策歷程 中,對自己能完成每個生涯探索階段任務更有信心,也因為有較高的自我效能,他們更 願意去探索未來,有規劃地對未來職涯做功課,在生涯探索方面也更願意下功夫花時間 去找適合他們的路。

在本研究中,主動性動機模式的另一動機狀態,生涯動機也具有中介效果,過去以 主動性動機模式驗證生涯情境中主動性動機狀態的實徵研究,是以參與者對未來工作的 想像藍圖 (future work selves) 作為變項來探討「有原因去做」 (reason to) 此動機狀態對

48

主動生涯行為的預測情形(Stauss et al., 2012),本研究是第一篇以基本心理需求為理論基 礎作為「有原因去做」動機狀態的變項,來探討生涯動機是否能中介主動性人格預測主 動生涯行為,而研究結果顯示主動性人格可以透過生涯動機正向預測主動生涯行為,其 間接效果顯著,代表個人對於生涯歷程中探索未來的內在動機及意願愈高,而根據 Deci 與 Ryan (1985) 所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當個人參與活動的動機愈偏向內在動機時,個 人自主性需求的滿足程度也較高,也呼應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專甲組運動員生涯動機愈 高,主動去探索職涯或蒐集生涯資訊的機會也愈高。

二、生涯決定的調節效果

根據 Parker 等人 (2010) 所提出的主動性動機模式,本研究推論在生涯決策歷程中,

光有自我效能以及動機還不足以讓個人進行廣泛的生涯探索,個人是否有清楚明確的生 涯目標也會影響他是否願意主動去進行生涯探索活動,因此個人對於生涯目標的決定程 度為很重要的調節變項。在本研究中,生涯決策自我效能與生涯決定的交互作用有顯著 效果,與過去研究部分相符 (Hirschi et al., 2013)。Hirschi 等人對一般大學生所做的研究 結果指出,生涯決定程度在 10th 百分位數時,主動性人格無法透過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中 介預測主動生涯行為,而當生涯決定程度在 25th、50th、75th、90th 等情況下,主動性 人格透過生涯決策自我效能預測主動生涯行為的間接效果才會顯著,因此推論個人的生 涯決定需要中等以上的程度,生涯決策自我效能才會具備中介效果。

然而在本研究中,五個不同的生涯決定程度皆達顯著水準,推測當個人的生涯決策 自我效能低時,高生涯決定的人其主動生涯行為會高於低生涯決定的人;然而在生涯決 策自我效能高時,高生涯決定的人其主動生涯行為會高於低生涯決定的人,且高自我效 能的人在主動生涯行為上都高於低自我效能的人。探究交互作用情形,在高生涯決定時,

其主動生涯行為都會高於低生涯決定時的主動生涯行為,然而在低生涯決定時,若生涯 決策自我效能高,個人的主動生涯行為則會較高,但在低生涯決定時,若生涯決策自我 效能也低,那主動生涯行為則會較低,因此生涯決定程度高具有保護作用,不論個人的 生涯決策自我效能程度為何,高生涯決定程度都有較高的主動生涯行為。

在生涯動機與生涯決定交互作用的部分,生涯動機透過生涯決定的調節效果無法顯

49

著預測主動生涯行為,推測可能原因為生涯動機程度高代表的意義是自主性等基本心理 需求得到滿足,因此當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個人具有高度內在動機時,不管生涯決 定程度為何,個人都會積極主動去做生涯探索,然而本研究結果有違 Parker 等人 (2010) 所提出的主動性動機模式架構,未來研究可針對此部分進行重複檢驗以確認其效果。

5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