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族語保母政策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族語保母政策之探討

、政策的由來: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因應政府推動之親屬保母相關政策,於 102 年推動「原住 民族語保母獎助計畫」,讓原住民族語保母在家照顧家族內之幼兒,藉由托育政 策的推動及原住民隔代教養之優勢,讓原住民的長者在家照顧嬰幼兒時,也傳承

31

語言及文化,以達到族語文化之傳承家庭化。此計畫從 102 年-104 年「原住民族 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至 105 年「族語扎根計畫」的推行之下,推動嬰幼兒照護及 族語傳承之各項專業協助,落實嬰幼兒照護及族語學習家庭化的族語復振目標。

2012 年開始推動親屬保母相關政策,原住民隔代教養的情況也比非原住民的 比例相對高出許多,而原住民隔代教養的優勢之一是可以傳承原住民族語和文化

(郭李宗文,2009)。學者廖傑隆(2008)於其研究報告中也提出了在語言巢的政 策規劃方面應落實族語家庭化的建議,提出語言巢向下扎根,規劃族語幼兒園。

一般學者較推崇的族語復振之教學方法有:語言巢、雙語式教學法、師徒制 教學方法、默示教學法;此四種模式皆是在學習母語的情境中,不用其他語言作 為翻譯或輔助。這四種教學方法最大的差異點為語言巢、師徒制是以第一語言的 學習方式,以母語成為主要語言;雙語式、默示學教是以第二語言的學習方式,

認為人是可以具備雙語或甚至多語的能力(黃淑貞,2015)。「原住民族語保母托 育獎助計畫」之族語保母是以第一語言的學習方式傳授母語,其方式類似語言巢 或師徒制的模式。紐西蘭毛利語、夏威夷的語言巢和族語保母政策在保存族語的 方法上,都是用營造「沉浸」的族語環境,讓幼兒從小就學習族語。「Te Kohanga Reo」語言巢中的保母是精通毛利語言和文化的婦人,運用毛利人文化照顧兒童,

提供幼童族語及文化的學習,這個特點與族語保母之政策的實施方法相同,兩者 的方法及策略不謀而合,所以族語家庭化的族語保母托育政策是時代潮流、時勢 所趨,亦是族語復振的基石。

二、原住民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之目標及實施方法:

(一)計畫之目標:

「原住民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之目的是為了培育具族語能力與托育能力 之族語保母。102 年-104 年「原住民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至 105 年「族語扎 根計畫」的計畫,歷經推動期、發展期、穩定期至 105 年度族語扎根計畫的修正期,

原住民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除了持續培養族語保母推動族語家庭化之外,族語 扎根計畫推動族語保母協力圈,增加族語保母間的聚會,增加嬰幼兒聽到其他成 員也都說族語的情境,透過族語保母相互協力及緊密互動關係,活化部落集體照

32

資料來源:郭李宗文(2013)。「102 年度原住民族語保母獎助計畫—專案管理中 心」細部規劃書,未出版。

33

(三)研定「幼兒發展評估表」及族語傳承保母操作手冊,其用途說明如下:

表 2-5

幼兒發展評估表及族語傳承保母操作手冊之用途

幼兒發展評估表 族語傳承保母操作手冊 用

◎為能檢視每一位族語保母與嬰幼兒 是否確實「互動時使用族語」,應邀 請專家學者研定發展評估表。

◎手冊係提供每一位族語保母參酌,

藉以落實推動族語傳承。

資料來源:(郭李宗文,2013)「102 年度原住民族語保母獎助計畫—專案管理中 心」細部規劃書,未出版。

三、族語保母政策實施的成效:

族語保母的政策落實了族語家庭化的目標,三歲以前是幼兒的語言發展最重 要的黃金期,族語保母是幼兒的主要照顧者,是幼兒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師,讓幼 兒在浸淫式族語教學的情境中來學習族語,以家庭化的學習環境然來營造使用族 語的互動模式,打造優質的族語傳承目的,可以稱得上是族語振興工作之基石。

根據原委會 103 年 4 月 1 日所發布之新聞稿,實施「102 年度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 畫」時,參與計畫的 93 位族語保母,分成親屬保母及一般保母 2 種。首批成軍之 族語保母,每一位族語保母均通過原住民族委員會辦理之族語口測,可說流利的 族語,並使用族語與受照護之嬰幼兒對話,此計畫可說是結合嬰幼兒照護社會福 利資源、促進在地就業及族語傳承三種性質的新辦計畫。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 的實施成效可分為以下四大項:

(一)落實族語學習家庭化、部落化,增進祖孫互動的族語文化學習支持體 系,提供原住民族語幼兒照護資源,並強化原住民語言文化之保存與 傳承。使族語文化的傳承落實於家庭中,並逐漸推廣致家庭中的每一 位成員。

(二)把握嬰幼兒語言發展黃金期,建構優質的族語文化學習環境,以促進 嬰幼兒潛能發展。

(三)效落實族語學習家庭化的族語復振目標。為降低育有嬰幼兒的原住民

34

35

本章節族語保母政策之探討。此計畫的成功經驗點燃了原住民族語傳承的新 曙光,推展至 105 年度吸引了更多地族語傳承者參與培訓計畫,不但健全原住民的 嬰幼兒托育之服務,更落實原住民族語傳承的復振工作。原住民族語復振只靠學 校的族語教學是無法傳承族語的,語言保存必須要回歸到家庭及部落,讓幼兒從 小即開始學習族語才能傳承族語。加強家庭外的族語環境建立學校母語教育沒有 影響到家庭、社區的語言使用,則無法達成挽救母語流失(張學謙,2003)。在原 住民族語流失嚴重的多元文化時代中,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造就了族語復振的 實踐者,落實族語家庭化的目標,並實踐族語復振的神聖使命,堪稱是階段原住 民族語復振最落實的優質政策。

第五節 族群認同之研究

本研究旨在討論「原住民族語保母托育獎助計畫」中,都市原住民族語保母 的族群認同之研究,都市原住民族語保母身負族語復振的傳承使命,除了嬰幼兒 保育的專業知識及族語能力之外,也是落實族語向下扎根、族語家庭化的重要實 踐者,其族群認同的發展歷程更值得深入探究。以下將探討族群認同之意涵、要 素及其相關理論分析討論:

一、族群認同的意涵

就族群的概念而言,施正鋒(1998)提出「族群」(ethnic group)是政治學 或社會學的用字,其指的是國家內部一群群不同的共同體(community),他們的 成員除了在客觀上具有共同的血緣、語言、宗教、文化或共同的歷史經驗,同時 在主觀上具有福禍與共的集體認同(collective community)。黃泉森(2000)認為

「族群」是一個自覺性的團體,其成員保有一組獨特之傳統,並分享「族群意識」。

劉慧君(2005)族群是指有共同體質、語言、宗教、風俗習慣及文化的一群人,不 但具有族群歸屬感、相同的起源,且具有共同的族群意識。

就認同的概念而言,張春興(2006)的定義,認同(identification)是指個體 意識地或潛意識地將自己的特徵向別人看齊或將自己的特徵歸屬於團體的特徵的 心理歷程。在社會心理學上,視認同為個體行為社會化的歷程。許木柱(1989)指

36

出:認同是一個人將他人或一群人的行為特徵或人生觀、價值觀,予以內化成為 個人屬性的一種過程。陳枝烈(1997)指出:認同是一種同化與內化的社會心理過 程,它是將他人的價值、標準、期望與社會角色內化於個人的行為和自我概念中,

當個體發展對特定群體的認同時,會將團體的興趣、標準與角色期望內化。

就族群認同的定義來說,學者許木柱(1989)指出: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

是一個人將另一個人或一群人的行為特徵或內隱的人生觀、價值觀等與以內化 (internalize)成為他個人屬性的一種過程。族群認同是以族群(ethnicgroup)或種族

(race)為認同的主要基礎之一。

族群認同是指個人以積極的態度、情感、歸屬感或榮耀的心參與及投入所屬 的族群文化活動與文化實務的自我認定與認同的歷程狀況。也就是自己在族群中 所做的定位,意即個人將自身定位在社會某一族體中,同時對該群體懷有心理上 的歸屬感(吳乃德,1993)。

認同是指一個人用來區別我群和他群的標準。當個體經由社會學習或社會化 歷程,透過社會互動及種種不同管道,了解自己所屬的族群及所屬的族群之界線,

產生一種主觀族群歸屬意識,而形成族群認同(張守仁,2002)。

二、族群認同的要素

Phinney(1990)認為許多研究族群認同的學者,探討族群認同多從族群自我 認同(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族群態度(ethnic attitudes)、族群歸屬感(ethnic sense of belonging)和族群投入(ethnic self-involvement)四個面向來討論。其中:族群歸 屬感是指某族群的成員,對自己與本族之間的情感連結。族群投入指的是某一族 群成員在族群內的社會參與及文化參與的程度。Rotheram & Phinney(1987)指出 族群認同有許多面向﹐包括族群知覺(ethnic awareness)﹑族群身分認同(ethnic self-identification)﹑族群態度(ethnic attitudes)和族群行為(ethnic behaviors)。黃 森泉(2000)則指出在研究原住民族群認同的發展過程中,族群認知、族群態度、

自我的族群辨認和族群行為模式,這四個因素是交互影響的。陳麗華、劉美惠(1999)

在「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之研究」中,將族群認同的要素細分為分為:

族群知覺﹑族群辨識﹑族群接納﹑族群意象﹑族群距離﹑族群身分認同﹑族群文

37

化行為等七個面向。

綜合上述學者所述,研究者將族群認同的要素歸納分析成五個要素,其分析 如下:

(一)族群知覺(ethnic awareness)

知覺是個人透過感覺器官將其所處世界中的訊息(人、事、物)予以選擇、

組織、解釋,並對訊息賦予某種意義的歷程。在組織行為的領域中,我們比較會 重視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它是個人對社會刺激物的知覺,是ㄧ種最基本

組織、解釋,並對訊息賦予某種意義的歷程。在組織行為的領域中,我們比較會 重視社會知覺(social perception),它是個人對社會刺激物的知覺,是ㄧ種最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