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名詞釋義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將牽涉到之重要名詞為「國文科」、「檔案評量」茲分別界定如下:

壹、國文科

語文是學習及建構知識之根柢,語文學習應培養學生靈活應用語文之基本能 力,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語文也是溝通情意、傳遞思想、傳承文化之重要 工具。語文教育應提昇學生思辨、理解、創新之能力,以擴展學生之經驗,並應 重視品德教育及文化之涵養。

為拓展學生多元視野及面對國際思潮,語文學習領域包含本國語文、鄉土語 及英語之學習。國文科為各學科之基礎,宜循序漸進,培養學生具備:聆聽、說 話、閱讀、作文、注音符號應用、識字及寫字之基本能力。

本研究以作文檔案為主,聆聽、說話、閱讀、寫字檔案為輔,以檔案呈現說 明國文科學生之學習歷程。為了使學生樂於學習,並將「學習」轉換成自己的責 任,以養成終身學習的態度與習慣。有關推動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方案,可以用 多元的評量方式(如實作、表演、檔案、口頭報告等)來驗收學生的學習成效,

除了尊重學生多元智能發展的特色,更從中了解學生其他的潛能與長才。本研究 以多元評量及省思單、問卷、訪談等來反覆說明學生學習的歷程,以期做一長期

有系統的報告,學生學習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一環,教學的成敗端視於此。

貳、檔案評量

檔案最大的優點,在其大部份內容都是學生學習的真實情形,能呈現學生具 體的學習成就,顯示學生的學習歷程,其立論基礎不同於傳統評量,傳統評量係 採用標準化測驗的測驗;在檔案評量中,學生須擔負起自我學習與評量的工作,

教師則是協助的角色;檔案評量不僅是評量方式的改變,也包含教學內容、教學 方法以及親師生互動關係的改變。

根據鄒慧英(2000)之看法,在同一個內容領域,以寫作為例,一定會提及

「傳統寫作評量和寫作檔案評量有何差異。」當然,答案取決於你問的是何種「傳 統寫作評量」和何種「寫作檔案評量」。為了這個問題,Gearhart、Herman、Baker 和 Whittaker(1992)在他們之寫作檔案研究提供了答案。

Gearhart 及其同僚發現,他們所發展和分析之寫作檔案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檔案是發生在各種情境下之班級語文學習樣本,可用來說明各種主題。

二、檔案包含多種且不同之語文學習樣本,乃經過一段時間在不同之情境下獲 得。

三、檔案包含很多變化類型或體裁之語文學習作業(例如,記敘文、摘要、信件 等)。

四、檔案藉由納入初稿和不斷修改之版本,提供進入語文學習歷程之一扇窗。

檔案包含各種補充材料,例如筆記、學生在語文學習經驗上之省思札記、自 我評鑑和他人評鑑(教師、同儕或家長等)。

上述這些因素皆有益於訊息之豐富性,此乃一個規劃良好和實施完善,檔案 評量所能提供者(鄒慧英,2000)。

本研究所指的檔案評量乃結合課程與教學,設計具有挑戰性之作業,運用評 量設計激發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生運用在課堂上習得的技能,在教學現場讓學生 專注投入學習。

基於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個體,在認知、技能及情意發展、與人交往、

能力、動機、抱負、學習方式、需求、興趣及潛能上均呈現多元發展。另外,形 成學生學習差異的因素,還包括了與生俱來的智慧、不同的社經背景與學習經歷 等;學習差異,是很自然的事,與其視個別差異為問題,不如視學習差異為促進 有效學習和教學的寶貴資源;教學的目的不是拉近學生間的差距,亦不是要齊一 學生的能力及其學習表現,而是要找出學生能學得好原因或不能學得好的原因,

從而尋求適當的途徑,幫助學生能學得更好。

本研究係順應學生的差異,研究者採用多元化的資源,如提供多感官、多元 智能的學習經歷,以激發學生的潛能﹔採用多元的評量模式,以找出學生的強項 和弱項;並據此為學生設計適切的課程,訂定教與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