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二) 探討將職能評估結果融入教學活動中對特教學校智能障礙學生在 基本認知能力、生理功能、工作技能和工作態度等方面的表現,

以及學校課程的表現是否有提升?

(三) 探討特教教師和治療師合作將職能評估結果融入教學和居家活動 對研究者、特教教師和學生家長的影響為何?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職能評估

「職能評估」在職業重建領域大多稱為「職業輔導評量」,目前國內是 由勞政主管單位委託辦理,係指以就業為導向、且較深入的評量,其評 量結果應可直接應用在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計劃之規劃與就業服務措施 之擬定(王雲東,2007a;王雲東,2007b;劉彩虹,2005)。教育部依 新修訂的《特殊教育法》(2009)第 31 條,於民國 99 年訂頒《各教育 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其第 10 條第一項即規定:「設 有職業類科之高級中等學校及特殊敎育學校高職部,應於學生就讀第一

8

年辦理職能評估」,第三項則規定「第一項學生於畢業前一年仍無法依 其學習紀錄、行為觀察與晤談結果,判斷其職業方向及適合之職場者,

應由學校轉介至勞工主管機關辦理職業輔導評量」。

勞政系統的「職業輔導評量」和教育系統的「職能評估」之最終目 的均為了學生的職業訓練和安置。而前者的服務對象涵蓋較後者多;時 間部分,則前者有時間要求上的迫切性,後者則無明確規範。至於評估 者部分,前者需受過訓練,或為大專校院復健諮商研究所畢業者,並不 只限定於學校教育人員,但後者則以學校教育人員為主。

本研究所稱的「職能評估」雖然和「職業輔導評量」因為實施地點 不同,所以在其服務對象、時間和評估者略有些微差異,但若評估對象 為身心障礙學生,則兩者的意涵相近,其用意在對學生所具職能有所了 解,據以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同時作為規劃課程教學、乃至轉銜服務 之依據。

二、工作樣本

工作樣本評量係屬標準化、強調客觀性的評估方式,具有常模、信 度、效度等標準化的特性,但卻改變一般紙筆測驗的靜態施測方式,係 指一種具有明確目的的操作性活動,活動的內容可模擬一個或一群真實 工作裡所用到的工具、材料以及作業步驟。個案在接近真實工作情境中 操作各項任務,其目的可依其正確性和速度計分,以了解其工作能力在 適當團體中的相對位置,同時在實作過程中,觀察個案的工作態度、職 業性向、工作特質、工作習慣與行為、學習模式、了解口頭或書面指令 的能力與職業興趣等(吳明宜,2007;林幸台,2007)。

本研究所稱的「工作樣本」係指研究者自製、適用於學校、以就業 為導向,且適合智能障礙學生的工作樣本,藉由智能障礙學生實際操作,

以直接評估其所具備的基本職業能力,和觀察其工作行為。

9

三、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一種具有理論批判,又具有行動實踐的研究方法(潘淑 滿,2009)。潘世尊(2007)提出其基本要求包括(1)行動研究目的為 揭露、解決參與者本身問題和行動中的問題,以求改善實務、發展知識 或提升能力;(2)參與者自身的想法與行動為行動研究核心的研究對象;

(3)行動歷程中運用省思作為核心手段,且循環進行「反省」、「計劃」、

「行動」、「觀察」等活動。即是實務工作者透過研究的過程與步驟,並 對行動進行反省和批判,以達到解決實務工作困境或問題的目的。

本研究的第二個研究即採用行動研究為研究設計的主軸,其所稱的

「行動研究」係指研究者與特教教師等校內特教工作者之間的「協同行 動研究」,探究的對象不僅包括自身的想法和行動,更涵蓋所有學校情境 中的研究參與者。以及行動研究歷程中透過省思、檢討,除驗證、反省 和檢討自身的想法、行動外,更作為下一步修正行動方案的依據。

四、課程本位評量與教學

課程本位評量(Curriculum-Based Measurement, 簡稱 CBM)非常重 視評量結果與教學間的結合,是一種以直接觀察和記錄學生在課程表現 的評量過程,教師並據此作為教學決定(Deno, 1987),因此,課程本位 評量強調以學校實際使用的課程內容為基礎編擬評量,以作為評估學生 學習的依據。課程本位評量的基本條件包括評量材料選自學生的課程、

須經常性且重複的施測,以及評量結果可作為教育上的決定(張世彗、

藍瑋琛,2006)。近年來國內外普遍運用 CBM 在閱讀測驗、數學等領域 上,國外也將 CBM 運用在職業評量,發展出課程本位職業評量模式,

即職業評量和特殊教育模式結合的一種評估模式(Peterson, 1985a)。

本研究二的行動歷程中即採用課程本位評量與教學的精神,以非正 式、直接且重複的評估方式,包括實作評量、課堂觀察等,根據學生在 課堂上的表現據以修訂教師的教學內容,過程中不斷檢視學生的學習結

10

果,作為教師了解學生的進步情形和需求的依據,以提供後續的基本職 業能力強化訓練與其他教學策略,包括職務再設計。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