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壹、少子化現象

「少子化」一詞原為日製漢語,最早乃由日本官方於西元 1990 年所提出(鄭 毓霖,2004),係指每名婦女平均生育率低於 2 人以下,孩子愈生愈少的一種現象

育率低於 2.1 人的人口替代水準(林貞雅,2003;黃文煒,2003;陳怡婷,2006)。

本研究的少子化係指臺灣育齡婦女的總生育率低於 2.1 的替代水準,孩子愈生愈 少、人口增加終至零成長的一種現象。

貳、國民小學

依據國民教育法第三條規定,「國民教育分為二階段:前六年為國民小學教育

,後三年為國民中學」。本研究指本國執行國民小學教育的單位,係以苗栗縣內之 公立國民小學為研究範圍,不包括私立國民小學或非學校型態之實驗教育。

參、經營策略

Chandler 認為組織會受環境的變化,採取不同的策略,以調整組織內部的資 源,貫徹組織目標的達成(引自趙月華,2007)。本研究的經營策略係指因應少子 化現象,國民小學採行的經營策略,包含學校行銷策略、學校品牌管理、學校創 新經營。

一、學校行銷策略

林義順(2008)指出學校行銷策略就是將學校應用行銷的觀念,透過界定組織 使命、情勢分析、擬定行銷目標與策略、研擬控制計畫的規劃歷程,選擇目標市 場策略、定價策略和行銷組合策略,如:產品、價格、推廣、通路和人員等,以 強化學校競爭力,達成教育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學校行銷策略一共分為「產 品策略」、「價格策略」、「推廣策略」、「通路策略」、「人員策略」五個構面,「產品 策略」係指學校提供的一切課程、活動及服務,以滿足顧客的需求,包括核心產 品、有形產品與延伸產品。「價格策略」是指學生獲取服務和教育產品所付出的代 價。「推廣策略」是指學校為提昇辦學成效和學校效能,運用各種方式,建立學校 的知名度,以得到社區民眾的肯定。「通路策略」係指學校為了考量顧客的使用性、

便利性,以最低價的成本,將服務與教育產品傳送給學生、家長及社會大眾的方 法。「人員策略」係指提昇學校內部教師的專業知能及教育行政人員的服務態度,

提高消費者的滿意度,以爭取學校外部及內部人員的支持與認同。

本研究採取林義順(2008)對於學校行銷策略之定義,將學校行銷策略定義為:

學校能藉由選擇目標市場、定價與行銷組合策略,善用行銷觀念,以提昇學校教 育品質,達成學校願景的作法。另外,本研究之操作型定義是指在本研究「國小 學校行銷問卷」上的得分而定,在「產品策略」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學校愈常實 施「產品策略」;在「價格策略」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學校愈常實施「價格策略」;

在「推廣策略」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學校愈常實施「推廣策略」;在「通路策略」

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學校愈常實施「通路策略」;在「人員策略」構面上得分愈高 表示學校愈常實施「人員策略」。

二、學校品牌管理

黃詩婷(2008)將學校品牌管理界定為:以學校願景與教育理念為基礎,為了 提升教育品質,以系統化管理經營學校品牌,利用品牌行銷發展優質的學校品牌 形象,讓內外部顧客了解學校的教育方針,促進顧客的品牌認同及品牌忠誠度。

而高中職學校品牌管理的策略共分為「品牌知名度」、「品牌忠誠度」、「知覺品質」、

「品牌聯想」、「其他品牌資產」五個構面,「品牌知名度」是指消費者認識某品牌 的程度,包括產品的種類與品牌。「品牌忠誠度」係指當消費者在消費一次之後,

是否能繼續購買相同的品牌,而不受其他因素影響的現象。「知覺品質」係指消費 者主觀的對產品或服務的品質之感受程度,不是客觀或實際的產品品質表現。「品 牌聯想」係指在人的大腦記憶中與特定品牌連結的所有事務。「其他品牌資產」係 指品牌的商標經過註冊後受到法律的保護,有效防止競爭者以仿冒方式吸引消費 者,能夠維護品牌權益。

本研究採取黃詩婷(2008)對於學校品牌管理的定義,將學校品牌管理定義為:

學校為強化教育品質,透過品牌行銷,將學校品牌傳達給內外部顧客,建立互相 信賴的關係,因此,擁有品牌優勢的學校可以提昇學校競爭力,使學校永續經營。

在「品牌知名度」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品牌知名度」策略運作情形愈積極;在

「品牌忠誠度」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品牌忠誠度」策略運作情形愈積極;在「知 覺品質」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知覺品質」策略運作情形愈積極;在「品牌聯想」

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品牌聯想」策略運作情形愈積極;在「其他品牌資產」構 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其他品牌資產」策略運作情形愈積極。

三、學校創新經營

李芳茹(2007)將學校創新經營定義為:校長運用創新經營策略,促使社區、

家長、教師、行政人員、學生一同努力,以達成學校教育目標,增進學校辦學品 質。國民小學創新經營分為「行政管理創新」、「課程教學創新」、「學生展能創新」、

「資訊運用創新」、「環境資源創新」五個構面。「行政管理創新」係指學校成立創 新教學團隊,推動各項創新校務的工作,提昇學校教育效能。「課程教學創新」係 指教師能運用創意進行教學,學校也能實施多種創新經營作法,使學校教育獲得 不錯的成效。「學生展能創新」係指學校辦理饒富創意的教學活動,可發展成學校 獨有的特色,促進學校教育效能的提升。「資訊運用創新」係指學校建構系統化之 資訊設備進行知識管理,讓學校教育具有效能。「環境資源創新」係指學校重新佈 置環境空間,進行空間的創新規劃,建立優質效能的學校教育。

本研究採取李芳茹(2007)對於學校創新經營之定義,將學校創新經營定義為:

校長能妥善利用創新經營策略,領導學校成員與社區民眾、家長、學生互相合作,

提昇學校教育品質,促使學校永續發展。本研究之操作型定義是指在本研究「國 小創新經營問卷」上的得分而定,在「行政管理創新」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行 政管理創新」愈好;在「課程教學創新」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課程教學創新」

愈好;在「學生展能創新」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學生展能創新」愈好;在「資 訊運用創新」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資訊運用創新」愈好;在「環境資源創新」

構面上得分愈高表示「環境資源創新」愈好。

肆、學校經營成效

本研究係指從苗栗縣國民小學近三年入學新生人口數中,取其平均數為比較 的基準量,分別計算其成效。如某校得出的近三年入學新生人口平均數為-9 人,

和苗栗縣國民小學近三年入學新生人口平均數是-10 人相比,表示該校新生入學 成效為 1 人;若某校近三年入學新生人口平均數為-11 人,和苗栗縣國民小學近 三年入學新生人口平均數是-10 人相比,表示該校新生入學成效為-1 人,以此作 為學校經營成效之依據。以此為衡量基準,主要是考慮到近年人口數下降,以平 均數計算新生數較能合理反映經營成效,否則多數學校可能都是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