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品德教育及公民教科書相關之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地理及歷史,由於全球化下,個人或國家與世界也是密切相關,因此,還包含對 國際事務與議題的關心。有關中國初中公民類教科書之學習主題與目標相關內容 整理請見【附錄七】。

第四節 品德教育及公民教科書相關之研究

壹、 品德教育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根據關鍵字「品德教育」共蒐集到 65 筆論文資料,其中與教科書相關 的研究有 24 筆,如:郭欣如﹙2009﹚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有關品德教育內容之研 究、邱沛羚﹙2009﹚九年一貫課程品德教育融入教科書之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第 三階段為例、祈珮琳﹙2006﹚中國大陸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科書之研究…等。其 中與社會科學習有關的研究有祁珮琳﹙2006﹚、林家正﹙2007﹚、邱沛羚﹙2009﹚

三篇。

研究者整理相近的研究後,將相關研究結果分述如下:

一. 祁珮琳﹙2006﹚:中國大陸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科書之研究 (一) 研究目的:

1. 以內容分析法分析中國大陸國民小學一至六年級思想品德「人教版」教 科書共十二冊,瞭解中國大陸義務教育下小學思想品德教科書的面貌。

2. 探討中國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內容及該科的教學重點。

3. 分析中國「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教科書之特色。

(二) 研究發現結果:

1. 思想品德教科書將道德教育與政治思想教育並重:

教科書中著重教育學生心中有祖國、愛中國共產黨、心中有人民等概念。

2. 教材中出現人物稍具領袖崇拜色彩:

周恩來、毛澤東、江澤民、鄧小平均於課文中多次被提及。

3. 教材內容安排遵循「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的概念:

低年級教導學生正確的生活態度與觀念,中高年級偏向人際及與集體、

國家和社會的關係。

4. 課文選取強調與學生實際生活經驗結合:

教材選取以學生生活中的素材為主,幫助學生掌握社會生活中的規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林家正﹙2007﹚:國小品德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英雄故 事題材融入社會領域教學為例

(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設計一套適合國小五年級學童的品德教育方案,探 究其以英雄故事題材的品德教育融入社會科學習領域之學習成效,並根據研究結 果,提出設計與實施英雄故事教學活動課程之具體建議,做為課程實施者之參考。

(二) 研究發現結果:

1. 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關照行為表現」、「合作行為表現」之品德提升有 立即性及持續性效果。

2. 實驗組成員對於品德教育方案回饋持肯定的態度,在「關照行為表現」、

「救助行為表現」、「合作行為表現」各層面之行為感受有正向的改變。

三. 邱沛羚﹙2009﹚:九年一貫課程品德教育融入教科書之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 第三階段為例

(一) 研究目的:

對九年一貫課程社會學習領域第三階段能力指標、教科書進行探究,以分析 社會學習領域第三階段教科書中品德教育內涵分布的情形及實質內容之呈現,讓 教育當局者、編輯者及教師們能意識教科書教材中所展現的品德內涵,進而於教 學中讓學生有時間體驗、思考、對話以避免品德教育流於教條式的呼籲。

(二) 研究發現結果:

1. 國小學生所應具備的品德教育包括關懷、尊重、責任、信賴、公平正義及 誠實等六大品德核心價值。

2. 社會學習領域第三階段能力指標涵蓋了關懷、尊重、責任、信賴、公平正 義及誠實等六大品德核心價值。

3. 南一、翰林及康軒三個版本教科書皆含高比例的品德教育內涵。

4. 社會學習領域第三階段教科書以「關懷」所占百分比最高,而「信賴」和

「誠實」所佔篇幅明顯較少。

5. 「關懷」方面,三版本教科書皆重視「生態環境」及「老人問題」,進而推 廣至對「全球性問題」的關心。

6. 「尊重」方面,雖然康軒版在此類目的安排明顯低於其他兩版本,但是三 版本教科書皆較重視「大自然」、「性別平等」及「族群」等議題,較不重 視「個人生命」的議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責任」方面,三版本均重視「消費的選擇」及「民主法治」議題,南一 版及翰林版則忽略了「家庭」的議題。

8. 「公平正義」方面,三版本在第六冊明顯受重視。

9. 「信賴」及「誠實」方面,三版本皆較少呈現。

由上述三項研究的探討可得知,透過教學或教科書的呈現,品德教育的施行 有其必要性,且經由教學的顯性與隱性課程對學生在品德提升上確實有所助益,

而關懷、尊重、責任、信賴、公平正義及誠實為基本的核心品德內涵。

貳、 公民教科書的相關研究

研究者蒐集相關碩博士論文的結果,總共有 23 筆論文在分析公民教科書,其 中有 10 篇是分析教科書中的國家認同或意識型態,當中有 1 篇分析公民概念,另 外有 2 篇分析法律內涵,2 篇分析民主意涵,1 篇經濟內容,其他還有分析課程的 銜接或是整體教科書的架構。綜言之,相關研究部分以政治部分的內涵最多。

公民教科書的研究中與品德有關的研究有許詔華﹙2009﹚國中公民教科書中 品格教育內涵之研究及李琪明﹙1991﹚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道德內涵分析兩 篇。將其研究結果列出如下:

一. 許詔華﹙2009﹚:國中公民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之研究 (一) 研究目的:

採內容分析法分析台灣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國中公民教科書中有關「品格 教育」內涵的呈現情況,研究對象以南一版、康軒版與翰林版為主,共一到六冊。

(二) 研究發現結果:

1. 三版本教科書中品格教育內涵所占比率頗高,平均達七成以上。

2. 品格教育內涵的呈現皆以第五冊為最少,又以南一版比率最低。

3. 品格教育主類目之呈現以「人與社會」最多,「人與自然」最少。

4. 在「人與自己」主類目下,以「自制規範」出現最多。

5. 在「人與他人」主類目下,以「公正平等」與「尊重包容」出現最多。

6. 在「人與社會」主類目下,以「崇尚民主」出現最多。

7. 在「人與自然」主類目下,以「愛護環境」出現最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 李琪明﹙1991﹚: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道德內涵分析 (一) 研究目的:

採內容分析法,以自編的「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道德內涵分析類目表」, 針對國中公民與道德科四套二十二冊不同時期的教科書分析,就道德內涵的主 題、理論取向、意識型態、與人物五個面向剖析道德教村之適切性,並比較其祑 同與趨勢,期能為我國日後道德教材編纂與研究參考之用。

(二) 研究發現結果:

1. 主題主類目著重在「公共道德」層面,最受忽略者為「個人道德」層面;

次類目則以「國家民族」乙項所占比例最高。

2. 大都是以「應該」或「必須」等詞的直述名陳述內容,且時常引用某人或 某書之言詞來支持其立論,顯示教材內容深具規範性與權威性。

3. 道德內涵之理論取向有五項特點:

(1)重視道德理性與普遍性道德規範的建立。

(2)強調行為的動機與結果以及環境的重要性。

(3)具有「安定」傾向,常以「集體」為描述對象,但仍具有「多元價值觀」

與重視面對「未來」的準備。

(4)重視「和諧」取向,並強調「社會化」的功能。

(5)以抗拒誘、嘗罰控制及楷模學習為重點。

4. 意識型態偏重於「文化」與「政治」取向。

5. 敘寫以「現代中國政治人物」所出現的次數最多;人物出現次數前五位者 分別為蔣中正、孫中山、孔子、孟子與蔣經國,顯現領袖崇拜與儒家思想 在道德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6. 各項主題類目在陳述的方式、建基的理論、蘊涵的意識型態以及所舉列的 人物等方面之關聯性型態頗為一致。

7. 不同版次教科書中道德內涵略有差異,且其所占比例隨著版次的修訂有逐 漸減少的趨勢。

8. 不同年級教科書中道德內涵亦有所差異。

9. 在課文與生活規範實踐活動二者間,除主題與人物兩類目相似性甚高。

綜合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公民教科書中的許多內涵與品德教育息息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關,且層面可從與自己、他人、團體到國家、自然環境,面向多元,其中教科書 中人物所呈現的品德行為也是分析的指標之一。

參、 小結

由上述的相關研究分析可知,就品德教育方面而言大多採行動研究去實地觀 察學生品德提升的情形,教科書的分析方面也以國語文的課本較多,社會學習領 域相關的領域只有三篇,其中針對教科書的也只有一篇。

針對公民教科書方面,以政治方面,如公民意識、政治意識形態等最多,其 次為法律,品德內涵方面的探討只有兩篇,尤其針對中學部分的公民教科書品德 內涵研究更是有所欠缺。

透過相關研究分析結果,品德相關內涵,一般可以分為自己本身、自己與他 人、自己與社會三個面向。針對公民教科書的品德內涵研究,主要也著重於「個 人品德」、「人際品德」、「公共品德」等。此外,近年來,李國鼎提出重視天人關 係的「第七倫」後,開始重視環境生態,亦有研究與環境關係此一層面

總結上述,研究者將針對中國初中公民類教科書進行研究,分析其中品德教 育的內涵,藉此透視中國政府希望藉由公民類教科書,欲使初中學生進行哪些品 德的養成,同時頗析其中的深度與廣度。